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加氢制CH_(4)/CO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界面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悦 李瑞英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共10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CO_(2)利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受到CO_(2)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加氢路线限制,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CO_(2)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因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分散度... 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CO_(2)利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受到CO_(2)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加氢路线限制,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CO_(2)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因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分散度等优势,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中应用广泛。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需要了解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过程中的界面调控作用。其中,影响界面结构的因素包括金属结构、载体性质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催化剂催化性能。总结了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的热力学和机理,重点综述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中的界面调控作用和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界面调控 反应机理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童巧 钱功明 +1 位作者 叶青 陈祖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发绿色高效催化剂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水解制氢 硼氢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耀森 钱利刚 +7 位作者 帅昌辉 潘骏 聂京 王昌盛 史明 俞卫祥 万东闯 卢春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溶剂的选择以及添加脱卤抑制等,但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是工业应用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如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加氢稳定性和实现工业化应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硝基苯 催化加氢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印染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倪可 王利平 +1 位作者 李祥梅 章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配比(n(Fe2+)∶n(Mn2+))、浸渍液浓度(以Mn2+计)、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xOy-MnOx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将...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配比(n(Fe2+)∶n(Mn2+))、浸渍液浓度(以Mn2+计)、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xOy-MnOx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将在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n(Fe2+)∶n(Mn2+)=1∶2、煅烧温度250℃,煅烧时间8 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印染废水(COD=584 mg/L、色度500倍)的处理,在臭氧流量0.8 L/min、废水pH 7、催化剂加入量4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印染废水COD的去除率为83.2%;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6次后的COD去除率仍可达到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活性炭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热稳定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晓丽 苏雄 +3 位作者 杨小峰 黄延强 王爱琴 张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2,共10页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催化材料,在石油炼制、环境保护以及材料合成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活性金属在反应环境下容易烧结团聚,以致活性降低乃至失活,因此,如何提高其热稳定性成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催化材料,在石油炼制、环境保护以及材料合成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活性金属在反应环境下容易烧结团聚,以致活性降低乃至失活,因此,如何提高其热稳定性成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概述了催化剂的金属团聚成因及其稳定机制。简要介绍了Ostwald效应以及颗粒合并长大两种团聚模型,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导致催化剂烧结团聚的原因。总结了现阶段几种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能的方法,具体包括以包覆封装隔离为原理的物理方法,以及以形成化学键为基础的化学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发高热稳定性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稳定性 团聚 烧结 稳定机制 稳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以敏 姜浩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5-1831,1844,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在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学者们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殊的溶剂化特征、近乎于零的表面张力、高扩散系数、低黏度、易调变等优势,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在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学者们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殊的溶剂化特征、近乎于零的表面张力、高扩散系数、低黏度、易调变等优势,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超临界流体沉积过程中金属前驱盐的溶解、吸附、还原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集中讨论了对沉积效果影响显著的溶解度、吸附热力学、扩散动力学以及还原方法等问题。此外,还针对目前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在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中所遇到的提高金属利用率、颗粒尺寸控制、分散性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沉积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溶解 吸附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欣 李学艳 陈永泽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综述了现阶段去除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现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存在表面金属离子状态不稳定、不耐负荷等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研究了氮掺杂碳材料包覆过渡金属催化剂,发现氮掺杂碳材料能... 综述了现阶段去除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现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存在表面金属离子状态不稳定、不耐负荷等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研究了氮掺杂碳材料包覆过渡金属催化剂,发现氮掺杂碳材料能形成新的活性位点,表现出类金属的性质,而且能提高催化剂的亲水性。采用后包覆法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因包裹金属离子能改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耐化学药品腐蚀性和稳定性,在催化领域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氮掺杂碳材料 催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口气室原位TEM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刘傲天 姜健准 +3 位作者 满毅 李劭轩 柳颖 白羽 《石油化工》 2025年第9期1355-1362,共8页
窗口气室原位TEM能够模拟催化剂真实工作压力环境,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两种典型原位可控环境TEM的特点,介绍了窗口气室原位TEM在负载型单金属催化剂、负载型双/多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单原子金属催化剂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 窗口气室原位TEM能够模拟催化剂真实工作压力环境,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两种典型原位可控环境TEM的特点,介绍了窗口气室原位TEM在负载型单金属催化剂、负载型双/多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单原子金属催化剂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TEM 环境TEM 窗口气室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表征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负载型钯金属催化剂上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振花 宋瑛 +2 位作者 王保伟 马新宾 许根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8,共4页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CO在钯金属催化剂及其载体上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CO在催化剂载体上也存在表面吸附态 ,吸附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其中HCOO-吸附态比较稳定。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存在两种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和线式...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CO在钯金属催化剂及其载体上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CO在催化剂载体上也存在表面吸附态 ,吸附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其中HCOO-吸附态比较稳定。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存在两种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和线式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比线式吸附态稳定 ,且CO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载体的部分表面被Pd所覆盖 ,导致了CO在催化剂载体部分的吸附量减少。实验还测定了氢气对CO在催化剂上吸附性能的影响 ,发现氢气会影响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及载体上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负载金属催化剂 原位红外光谱 一氧化碳 吸附 气相催化偶联 草酸二烷基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臭氧分解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被引量:8
10
作者 顾玉林 徐贤伦 刘淑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2,169,共3页
研究了催化剂载体外形和活性成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其他污染物的反应对室内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通过 XPS分析说明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反应机理。
关键词 臭氧 分解 负载金属催化剂 空气污染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在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DMC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顺和 孔令丽 +1 位作者 雷泽 肖秀芬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MgSiO载体,在其中加入KF助剂制备了MgSiO-KF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金属铜催化剂.利用IR、化学分析技术,对载体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2与CH3OH反应的性能... 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MgSiO载体,在其中加入KF助剂制备了MgSiO-KF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金属铜催化剂.利用IR、化学分析技术,对载体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2与CH3OH反应的性能,并着重研究了KF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SiO中Mg与Si之间形成双齿型配位结构,KF中的F可以取代Mg-Si-O中的桥O形成-Mg-F和K-O-Si结构.CO2在Cu位上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态,在金属位与Lewis酸活性位Mg2+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卧式吸附态;CH3OH在催化剂上形成分子吸附态和解离吸附态.在催化剂中引入适量助剂KF,可明显提高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3OH 直接合成 MgSiO-KF载体 负载金属Cu催化剂 二氧化碳 甲醇 DMC 碳酸二甲酯
原文传递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制备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被引量:5
12
作者 阚林 李传峰 +1 位作者 左胜武 梅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MWD)、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及sPEXa管材的交联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过程平稳、共聚效应显著,SSTS催化剂在乙烯-己烯共聚时的活性比乙烯均聚时的活性提高了43%;sPE中不含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96 564,MWD=4.05;sPE的流变行为呈明显的"剪切变稀",有利于挤出加工;sPEXa管材在95℃、4.8 MPa静液压力下无泄漏和无破裂的持续时间长于1 875 h,长于行业要求的1 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非茂金属催化剂 淤浆聚合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前古 于作龙 远松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了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以及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防止积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负载催化剂 抗积炭性 影响因素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制备UHMWPE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传峰 左胜武 +2 位作者 郭峰 马忠林 梅利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在淤浆聚合条件下采用新型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SSTU)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考察了聚合温度、预聚合、助催化剂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活性、UHMWPE堆密度、粒径分布、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微观形... 在淤浆聚合条件下采用新型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SSTU)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考察了聚合温度、预聚合、助催化剂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活性、UHMWPE堆密度、粒径分布、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聚合温度和助催化剂用量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发挥,而降低聚合温度和不预络合时可以得到高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UHMWPE。由SSTU聚合得到的UHMWPE粒径分布均匀,细粉含量低(质量分数小于0.5%),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好,在微观形貌上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的UHMWPE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非茂金属催化剂 淤浆聚合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性能 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对煤泥水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蕾 胡伟强 +2 位作者 张磊 舒新前 赵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683,共7页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低于Ⅷ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的单金属负载型催化剂;2)两种Ⅷ族元素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较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提高;3)两种ⅠB族金属元素制成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比单一元素的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高;4)Ⅷ族元素和ⅥB族元素组成的Cr-Ni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比单质Cr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热解 金属负载催化剂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原位红外和喇曼光谱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维正 万惠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34-536,共3页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喇曼光谱技术,对CH4/O2/Ar(2/1/45)混合气在SiO2和Al2O3负载的Rh、Ru、Ir等催化剂上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改变催化剂预处理条件,脉冲反应-质谱和TPR等实验方...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喇曼光谱技术,对CH4/O2/Ar(2/1/45)混合气在SiO2和Al2O3负载的Rh、Ru、Ir等催化剂上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改变催化剂预处理条件,脉冲反应-质谱和TPR等实验方法,对相应催化剂上的O2-和积碳物种浓度及其与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重整机理是Ru/Al2O3和Ru/SiO2上CO和H2生成的主要途径,而由CH4的直接氧化生成CO和H2是Rh/SiO2上POM反应的主要途径;在新还原的Ir/SiO2上,CO是POM反应的初级产物,而在稳态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积碳与CO2和/或H2O的反应以及未积碳表面的CH4燃烧-重整反应可能是CO生成的主要途径之一.造成Ru/SiO2、Ru/Al2O3、Rh/SiO2和Ir/SiO2等催化剂上POM反应机理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O2-)和积碳物种浓度的差异,而造成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浓度差异的本质可能与Ru、Rh和Ir等对氧亲合力及M-O键能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对Rh/Al2O3催化剂,POM反应的初级产物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有关.在600℃焙烧的催化剂上,CO是POM反应的初级产物,而在900℃焙烧的催化剂上,CO2是反应的初级产物,造成两催化剂上POM反应机理差异的本质可能与不同温度焙烧的催化剂上Rh物种的可还原性不同并进而影响POM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负载金属催化剂 反应机理 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原位喇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对邻硝基苯胺液相催化加氢的研究
17
作者 李翔 郭文勇 +2 位作者 周华 祁军 张丽英 《湖北化工》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Pd、Pd─Fe、Pd—Sn、Pd—Ni、Pd—CU、Pd—Pb催化剂对邻硝基苯胺催化加氢。活性大小依次为:Pd—Sn/C>Pd—Fe/C>Pd—Ni/C>Pd/C>Pd—Cu/C~Pd─Pb/C,...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Pd、Pd─Fe、Pd—Sn、Pd—Ni、Pd—CU、Pd—Pb催化剂对邻硝基苯胺催化加氢。活性大小依次为:Pd—Sn/C>Pd—Fe/C>Pd—Ni/C>Pd/C>Pd—Cu/C~Pd─Pb/C,先浸Pd后浸Fe与Pd、Fe共浸制备的Pd─Fe/C具有相同催化活性,XPS研究表明两种金属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及无溶剂反应时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催化剂 邻硝基苯胺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酯交换法合成碳酸甲丙酯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春香 陈兴权 赵天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78,共5页
考察了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的催化性能,并采用BET、XRD、CO2-TP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Al2O3对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随着TiO2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 考察了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的催化性能,并采用BET、XRD、CO2-TP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Al2O3对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随着TiO2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性能则随Ti负载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Ti负载量为5%(wt)时活性达到最高,当Ti负载量低于5%(wt)时,TiO2可能以非晶态形式分散在Al2O3表面,而当Ti负载量高于5%(wt)时,TiO2以微晶的形式存在。CO2-TPD研究表明,负载量的改变对催化剂的碱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碳酸甲丙酯 碳酸二甲酯 气相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CO氧化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修成 黄唯平 +2 位作者 张守民 王淑荣 吴世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53-1159,共7页
本文结合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了负载型金属CO氧化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负载 金属CO氧化催化体系 一氧化碳 研究进展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原子催化剂研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7-1268,共2页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物载体表面的各向异性,很难从原子尺度上形成对催化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明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单原子 粒子尺寸分布 金属纳米粒子 相互作用机制 催化剂体系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