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性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海于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针对二分图匹配算法在任务之间存在时序关系时无法进行有效调度以及EFT算法没有充分考虑各处理机性能及网络通信状况的问题,提出基于二分图匹配的改进ETF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处理机的性能、处理机之间的通信情况... 针对二分图匹配算法在任务之间存在时序关系时无法进行有效调度以及EFT算法没有充分考虑各处理机性能及网络通信状况的问题,提出基于二分图匹配的改进ETF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任务之间的时序关系、处理机的性能、处理机之间的通信情况及已处理任务的调度情况,利用二分图最佳匹配思想对局部任务进行调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小的调度长度和较好的负载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环境 任务调度 二分图最佳匹配 ETF算法 负载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建筑群物联网非均匀分布节点随机负载均衡性优化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文磊 《电信科学》 2023年第7期139-148,共10页
为了提高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的负载均衡性,维护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稳定运行,提出了复杂建筑群物联网非均匀分布节点随机负载均衡性优化模型。在复杂建筑群中布设传感器设备以及接入无线网络,构建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确定物联网环境中各个节点... 为了提高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的负载均衡性,维护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稳定运行,提出了复杂建筑群物联网非均匀分布节点随机负载均衡性优化模型。在复杂建筑群中布设传感器设备以及接入无线网络,构建复杂建筑群物联网;确定物联网环境中各个节点的分布位置,收集并整合非均匀分布节点随机负载数据;采用IALBR路由协议,计算非均匀分布节点优先级;通过生成调度链路以及计算调度量,完成模型的节点负载均衡调度任务,优化物联网的负载均衡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相比,设计模型下节点的负载偏衡指数的平均值为0.002,应用设计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物联网的拥塞概率、提高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建筑群 物联网节点 非均匀分布节点 负载均衡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负载均衡的网络编码多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吉星 任平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1-85,共5页
已有研究证明,在多播网络中使用网络编码可以显著提高多播通信的性能。总结了网络编码多播理论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网络编码多播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考虑到影响链路负载和资源消耗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链路负载均衡的网络编码多... 已有研究证明,在多播网络中使用网络编码可以显著提高多播通信的性能。总结了网络编码多播理论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网络编码多播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考虑到影响链路负载和资源消耗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链路负载均衡的网络编码多播路由算法,优化了路径间链路的共享。通过使用常见的Waxman网络拓扑模型,产生随机网络拓扑。在这些拓扑中,分别针对传统IP多播路由、低速率网络下的网络编码多播路由以及提出的路由算法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可达吞吐量、资源消耗和负载均衡等性能上均有很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多播路由 拓扑模型 吞吐量 资源消耗 负载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映射弹性势能的电网有功承载能力定量指标 被引量:23
4
作者 竺炜 周孝信 +2 位作者 蒋頔 茹梁 李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88-2099,共12页
电网的有功承载能力取决于电网结构、支路承载能力以及电源和负荷的分布,其定量的分析方法及指标仍然是电网安全分析中的难题。基于支路有功、相位角及电网接线拓扑映射的纵向受力弹性力学网络模型,采用支路势能叠加法和边界势位法得到... 电网的有功承载能力取决于电网结构、支路承载能力以及电源和负荷的分布,其定量的分析方法及指标仍然是电网安全分析中的难题。基于支路有功、相位角及电网接线拓扑映射的纵向受力弹性力学网络模型,采用支路势能叠加法和边界势位法得到总的映射弹性势能。分析表明,该映射弹性势能可表征电网的有功承载能力和支路负载均衡性:其值越大,则电网的有功承载能力越弱,支路有功功率分配越不均衡。算例仿真验证了这些特性,该映射弹性势能也适用于识别电网的关键线路。该定量指标可用于电网规划、运行方式分析、离线或在线安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弹性势能 电网有功承载能力 支路负载均衡性 关键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流媒体节点选择机制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婕 张松 +1 位作者 齐洁 雷迎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5396-5399,共4页
节点选择机制是P2P流媒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根据节点选择机制优化目标的不同,将节点选择机制划分为面向系统健壮性与网络负载均衡性、面向流服务质量和面向网络拓扑聚集性3类子问题。阐述... 节点选择机制是P2P流媒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根据节点选择机制优化目标的不同,将节点选择机制划分为面向系统健壮性与网络负载均衡性、面向流服务质量和面向网络拓扑聚集性3类子问题。阐述了这3类问题的基本特征、常用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使用P2P仿真软件PeerSim统计分析3类节点选择机制在网络健壮性、同步延迟、流服务质量、网络负载4方面的影响,指出现有算法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流媒体 节点选择机制 负载均衡性 流服务质量 网络拓扑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分布式系统混合型实时容错调度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建波 张立臣 邓惠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2,102,共7页
基/副版本技术是实现实时分布式系统容错的一个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异构分布式混合型容错模型,该模型与传统的异构分布式实时调度模型相比同时考虑了周期和非周期调度任务。在此基础上给出3种容错调度算法:以可调度性为目的SSA算法、... 基/副版本技术是实现实时分布式系统容错的一个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异构分布式混合型容错模型,该模型与传统的异构分布式实时调度模型相比同时考虑了周期和非周期调度任务。在此基础上给出3种容错调度算法:以可调度性为目的SSA算法、以可靠性为目的RSA算法、以负载均衡性为目的BSA算法。算法能够在异构系统中同时调度具有周期和非周期容错需求的实时任务,且能够保证在异构系统中某节点机失效情况下,实时任务仍然能在截止时间内完成。最后从可调度性、可靠性代价、负载均衡性、周期与非周期任务数及任务周期与粒度5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分析。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算法各有优缺点,所以在选择调度算法时应该根据异构系统的特点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副版本 异构分布式 周期与非周期任务 负载均衡性 可靠性 可调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理论的源—网—荷协调性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皓 谭浩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源—网—荷协调性存在差异问题,提出基于趋势理论的源—网—荷协调性的辨识和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方向导数证明电网的整体功角安全性指标与路径负载均衡度同趋;通过电网运行均衡度和路径负载均衡度之间的差异分... 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源—网—荷协调性存在差异问题,提出基于趋势理论的源—网—荷协调性的辨识和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方向导数证明电网的整体功角安全性指标与路径负载均衡度同趋;通过电网运行均衡度和路径负载均衡度之间的差异分析,引出电网可能存在源—网—荷不协调的观点;然后,基于电网的映射弹性网模型对局部电网进行物理分析,再通过数学工具对其进行奇异值分析,得出雅可比矩阵的最小奇异值和发电出力或负荷是同趋关系;最后,提出源—网—荷协调性的辨识和控制方法。采用IEEE 9节点系统验证整体功角安全性指标与路径负载均衡度同趋,而与电网运行均衡度无关;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源—网—荷协调性控制方法的合理性。该研究通过跟踪大电网实时运行数据,提出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源—网—荷协调性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弹性势能 源—网—荷协调性 负载均衡性 同趋 最小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load balance ranges for train operation safety under strong wind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红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146-1154,共9页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 passenger car and a box car with different heights of windbreak walls under strong wind were studied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aerodynamic side force, lift 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 passenger car and a box car with different heights of windbreak walls under strong wind were studied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aerodynamic side force, lift force and overturning moment with different wind speeds and wall heigh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tatic moment balance of vehicles, the overturning coefficients of trains with different wind speeds and wall height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wind speed and wall height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overturning stability of trains, a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load balance ranges for the train operation safety was proposed, which made the overturning coefficient have nearly closed interval. A min(|A1|+|A2|), s.t. |A1|→|A2|(A1 refers to the downwind overturning coefficient and A2 refers to the upwind overturning coefficient)was found. This minimum value helps to lower the wall heigh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eanwhile, guarantees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various types of trains under strong wind.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windbreak walls along the Lanzhou–Xinjiang railway(from Lanzhou to Urumqi,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wind train load balance range overturning coefficient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