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政策的制度轮廓与规制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 李胜会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在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开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能够预防人类跌入科技“进步陷阱”。运用制度语法学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项RRI政策的制度轮廓,并结合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 在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开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能够预防人类跌入科技“进步陷阱”。运用制度语法学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项RRI政策的制度轮廓,并结合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解析政策的规制机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日益重视RRI,并试图在政策设计中激发政策目标群体开展RRI的内生动力,但现有政策整体呈弱规制性,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多元主体配合。从制度规则的应用来看,制度规则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这些科技发展迅猛的领域应用最多。具体而言,选择规则是政策设计中最常使用的规则类型,而其余6种制度规则的应用不充分。进一步解析政策规制机理发现,在规制类型上,通过建构优势者、依赖者、偏离者3种目标群体,打造出政策规制差序格局;在规制手段上,巧用框定、强化、修辞话语策略建构目标群体,构建出RRI框架;在规制强度上,开展宪法选择层、集体选择层、操作选择层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凝聚出政策规制强大合力。研究结论在理论方面为学者研究RRI议题提供了政策视角启示,在实践方面为学者研究RRI政策提供了制度语法学工具的方法论见解,也为我国政府更好地设计和完善RRI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助力我国政府提升科技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制度轮廓 科技治理 制度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发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琳 许多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3,共7页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出台,回应了科学技术、社会和伦理发展引发的伦理审查新问题,以及法律法规对伦理审查的要求,适应了科技创新研究投入持续加大和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扩展了伦理审查制度适用机构和研究类型...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出台,回应了科学技术、社会和伦理发展引发的伦理审查新问题,以及法律法规对伦理审查的要求,适应了科技创新研究投入持续加大和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扩展了伦理审查制度适用机构和研究类型。面对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是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保障形式之一。因此,要建立并完善伦理审查制度,落实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主体责任”,开展分类分层次的生命伦理教育,增强科研人员、研究管理人员和学生的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医学研究 伦理审查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 被引量:41
3
作者 赵延东 廖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6,共10页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逐渐成为欧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热议概念,它强调科技创新过程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试图通过协商参与对创新进行综合治理。我国既往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科学主义、发展主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等特征...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逐渐成为欧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热议概念,它强调科技创新过程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试图通过协商参与对创新进行综合治理。我国既往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科学主义、发展主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等特征不利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实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社会公众、科技共同体、企业和政府针对创新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落地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该理念在中国的推行还面临着如何平衡责任与创新、加强各行动主体间的沟通合作以及推动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科技政策 创新治理 社会责任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伦理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英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研究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旨在深化人们对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理解,推动其伦理实践。文章基于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的公共利益旨归和四维度模型,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包含:预见、审慎、理... 研究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旨在深化人们对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理解,推动其伦理实践。文章基于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的公共利益旨归和四维度模型,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包含:预见、审慎、理解、担当和公益。预见旨在通过预期干预履行前瞻性责任,审慎旨在通过反思性治理贯彻积极责任理念,理解旨在通过协商合作促进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担当要求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责任,公益要求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其“五位一体”,构成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要素结构,彰显其伦理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数据治理 责任研究与创新 伦理向度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视角下的医学研究伦理责任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霞 何光喜 +1 位作者 赵延东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7-10,共4页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的全过程,建立科研信息和公众意见之间的双向反馈和动态响应机制,加强政策和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社会参与性,促进医学研究者与社会公众间伙伴关系的形成,包容性的协商过程实现协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研究与创新 医学研究 伦理责任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与公众参与科学——对科研人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卢阳旭 赵延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5,共8页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公众参与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期技术伦理的方法论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凡 彭康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2,共7页
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荷兰学者菲利普·布瑞提出的预期技术伦理(ATE)作为一种将视角聚焦于新兴技术投产前早期阶段的实践伦理方法,其方法论特征体现在流程的完整性、方法的丰富性以及将技术描述与伦理价值、原则互嵌的... 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荷兰学者菲利普·布瑞提出的预期技术伦理(ATE)作为一种将视角聚焦于新兴技术投产前早期阶段的实践伦理方法,其方法论特征体现在流程的完整性、方法的丰富性以及将技术描述与伦理价值、原则互嵌的独特模式上。ATE的流程可划分为技术预期分析、伦理问题识别、伦理问题评估以及技术治理四个阶段,其中在技术预期分析环节通过从认识论上将技术划分为三个层级,从而达到协调统合多种不同技术预期方法的目的。一种包含具体目的的客观价值列表方法可以在技术实践中实现技术预期与伦理价值、原则的相互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技术伦理 实践伦理方法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