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流动诱导噪声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毛秀丽 孙奥冉 +2 位作者 Giorgio Pavesi 郑源 葛新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2-58,共7页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压力脉动特性及其流动诱导噪声,该文基于网格壁面滑行技术和DES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发电工况下导叶关闭过程进行连续性模拟,并将流场叶片表面压力脉动信号作为声场流动诱导噪声计算声源,通过对压力脉动特...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甩负荷过程压力脉动特性及其流动诱导噪声,该文基于网格壁面滑行技术和DES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发电工况下导叶关闭过程进行连续性模拟,并将流场叶片表面压力脉动信号作为声场流动诱导噪声计算声源,通过对压力脉动特性和流动诱导噪声分析得到:导叶进出口处2个无叶区内压力脉动主频位置均在叶频为斯特劳哈尔数等于0.051与1处,导叶出口处频谱值是进口处10倍之上,说明动动干涉对流态的影响强于动静干涉;当尾水管内出现2个反向旋壁涡带时,压力脉动最强烈且其幅值最大。声场分析结果表明外场噪声的主频由压力脉动主频与壳体固有频率综合决定,声压分布具有"∞"形式的指向形态,且各阶叶频处声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对称性,说明叶片噪声辐射具有明显的偶极子特性;在一阶、二阶叶频处,导叶关闭前一半阶段,流量对于外场噪声辐射能力的影响表现为大流量工况下最强,小流量工况下最弱,导叶关闭后一半阶段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叶轮 噪声 水泵水轮机 负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及概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洪敏 刘炜 +2 位作者 李鲲鹏 刘兰 娄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7,共5页
以大量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实测数据为依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负荷的负荷过程与概率特性进行分析。统计显示正常供电运行时,高峰时段城市轨道牵引变电所的负荷率位于11%~23%,运营时段牵引负荷带电有效系数一般位于1.3~1.9... 以大量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实测数据为依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负荷的负荷过程与概率特性进行分析。统计显示正常供电运行时,高峰时段城市轨道牵引变电所的负荷率位于11%~23%,运营时段牵引负荷带电有效系数一般位于1.3~1.9。提出了城市轨道牵引负荷概率密度的拟合方法:利用运营时段的负荷均值和负荷最大值将牵引负荷进行分类,采用β密度函数拟合城市轨道不同类型牵引负荷的概率模型,得到各类负荷的拟合误差均在10%以内。该方法可用于研究牵引变压器容量占用及过负荷情况,为城市轨道供电系统设计和安全、高效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变电所 负荷过程 β密度函数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日典型负荷过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陶湘明 陈森林 董建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86,共3页
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对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负荷过程变化频繁是制约优化调度成果实用性和增加水电站群系统优化求解难度的关键。以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峰荷、腰荷及基荷等3个特征负荷的水电站日典型负荷过程,引... 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对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负荷过程变化频繁是制约优化调度成果实用性和增加水电站群系统优化求解难度的关键。以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峰荷、腰荷及基荷等3个特征负荷的水电站日典型负荷过程,引入基荷系数和调峰系数2个特征参数,推导了特征负荷与特征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水电站短期优化计划的快速制作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优化数学模型的高效降维,增强了优化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既可得到最优解、也可得到经济运行的负荷图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优化调度 日典型负荷过程 特征负荷 调峰系数 耗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M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顺盈 王立德 +2 位作者 王银 张翠娥 王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17-2323,共7页
APM是一种立体交叉的、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系统,常用于承担大型机场旅客运输任务。目前国内关于APM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的研究相对较少,为辅助设计新建机场APM线,以常见的胶轮路轨制系统为例,研究列车牵引计算方法,并对牵引供电网络进行潮... APM是一种立体交叉的、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系统,常用于承担大型机场旅客运输任务。目前国内关于APM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的研究相对较少,为辅助设计新建机场APM线,以常见的胶轮路轨制系统为例,研究列车牵引计算方法,并对牵引供电网络进行潮流分析,为APM牵引供电系统提供设计依据;为降低供电轨有功功率损失,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建立供电轨功率损失最小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牵引变电所位置设置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有效实现APM牵引供电系统优化设计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M 牵引供电系统 负荷过程仿真 优化设计 粒子群优化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组变负荷过程特性的火储联合调频负荷优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振 王楠 +3 位作者 周喜超 赵鹏翔 丛琳 宣凯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2,共9页
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比的逐步提高,加大了火电机组AGC调频难度,储能系统联合火电机组AGC调频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针对目前火储联合调频系统未考虑机组变负荷过程特性及缺少相关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考虑机组变负荷过程特性... 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比的逐步提高,加大了火电机组AGC调频难度,储能系统联合火电机组AGC调频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针对目前火储联合调频系统未考虑机组变负荷过程特性及缺少相关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考虑机组变负荷过程特性的火储联合调频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机组变负荷过程中,机组煤耗、寿命、环保性和储能寿命模型,并统一转化为成本项,从而构成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建立了系统日前运行优化模型,综合考虑优化结果,进一步细化了系统负荷分配策略;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火储联合调频负荷优化分配策略能够达到储能状态管理的目的;通过机组变负荷速率的优化选择和同储能系统的协同响应,缓解了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环保超标、寿命快速折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过程特性 储能 联合调频 运行优化 负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甩负荷瞬态过程叶间流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俊 毛秀丽 +1 位作者 PAVESI GIORGIO 郑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139,33,共5页
为研究甩负荷过渡过程水泵水轮机内流场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为例,采用网格壁面滑移技术与DES湍流模型对机组甩负荷过程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基于湍动能、压力等信号提取叶间流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后1/3导叶域及其后... 为研究甩负荷过渡过程水泵水轮机内流场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为例,采用网格壁面滑移技术与DES湍流模型对机组甩负荷过程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基于湍动能、压力等信号提取叶间流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后1/3导叶域及其后流道内压力脉动剧烈,50%导叶关闭后,无叶区内形成带圆周速度的水环阻碍水流进入转轮;66.7%导叶关闭后,转轮叶间流道内出现涡旋,在较大压力梯度作用下旋转失速涡带扩散加剧流动分离,阻塞转轮流道。甩负荷过程尾水管内先充满与转轮同向的旋流,紧接着靠近内壁侧出现空腔且外壁侧旋流量减小,然后内壁侧出现与外壁侧旋向相反的回流。研究结果为良好运行性能的机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负荷过程 叶间流场特征 湍动能分布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定速抽水蓄能机组混合式布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超 陈胜 +2 位作者 柏家串 宫亚茹 张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194,共5页
目前尚缺少较复杂的多洞多机输水系统下变-定速机组混合式布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影响的研究。基于一维管道瞬变流理论,采用特征线法建立了“引水两洞四机、尾水四机一洞”的变-定速抽水蓄能机组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算例... 目前尚缺少较复杂的多洞多机输水系统下变-定速机组混合式布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影响的研究。基于一维管道瞬变流理论,采用特征线法建立了“引水两洞四机、尾水四机一洞”的变-定速抽水蓄能机组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算例探讨了甩负荷工况下变-定速机组混合式布置对调节保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变速机组分布于不同引水主洞的布置方案,两台变速机组布置于同一引水主洞方案下甩负荷过渡过程中的调节保证参数在发电效率较高区内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混合式布置 负荷过渡过程 发电效率 调节保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恢复过程的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欧阳森 杨墨缘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0,共8页
针对传统供电可靠性定义中未对停电后的负荷恢复过程(LRP)进行有效计及的问题,提出考虑LRP的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对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进行定义,对LRP责任区分进行阐明,并在此基础上从供电持续性、LRP影响、全局性和对比性4... 针对传统供电可靠性定义中未对停电后的负荷恢复过程(LRP)进行有效计及的问题,提出考虑LRP的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对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进行定义,对LRP责任区分进行阐明,并在此基础上从供电持续性、LRP影响、全局性和对比性4个维度建立配电网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重点从结果、过程及影响范围特征上对LRP影响进行描述,并提出全局性指标和对比性指标以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单指标评估。对于供电持续性及LRP影响,考虑指标间相关性提出网络层次分析法、改进相关性权重法和改进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型,以对用电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指标与方法能对用户受到的停电影响进行精细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恢复过程 配电网 用电可靠性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增减负荷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亚萍 赵晨 +2 位作者 秦笛舸 郑小波 郭鹏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8,F0003,共11页
水轮机频繁经历变负荷工况转换过程,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工作参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电站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由液面和水体重力的情况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贯流式水轮机相同出力范围下的减、增负荷过渡... 水轮机频繁经历变负荷工况转换过程,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工作参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电站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由液面和水体重力的情况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贯流式水轮机相同出力范围下的减、增负荷过渡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增负荷和减负荷过渡过程的起始工况导致起始流动状态不同,因此在相同出力时,机组内的流动分布不同,减负荷过程尾水管内的涡流面积及强度明显小于增负荷工况,且尾水管涡带尺度也明显小于增负荷过程;相比于增负荷过程,减负荷过程中转轮叶片大范围的低压区极易引发空化;机组内的水压力脉动主要以尾水管涡带引起的0.1f_n(f_n为转频)低频压力脉动和转轮的旋转引起3f_n的高频压力脉动为主,增负荷过程的压力脉动幅值明显大于减负荷过程,两种压力脉动共同作用,使得贯流式水轮机主要振动区域集中于转轮。研究结果对贯流式水轮机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振动 压力脉动 增减负荷过渡过程 涡带 水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速抽蓄机组运行转速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科 张健 +1 位作者 俞晓东 陈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为了分析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初始运行转速对甩负荷过渡过程调节保证参数的影响,针对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特点,基于一维瞬变流理论特征线法,建立了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初始运行转速计算及过渡过程仿真模型,结合工程算例,分析了不同... 为了分析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初始运行转速对甩负荷过渡过程调节保证参数的影响,针对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特点,基于一维瞬变流理论特征线法,建立了可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初始运行转速计算及过渡过程仿真模型,结合工程算例,分析了不同水头运行条件下机组运行转速对发电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起始运行转速变化对事故甩负荷工况水锤升压和转速上升率的影响,并解释了其原因.结果表明: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高水头和额定水头下额定出力运行时,随着初始运行转速的减小,事故甩负荷后转速最大上升率增大,水锤升压增大.其原因在于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初始转速的改变造成甩负荷过程中力矩和流量变化率发生变化.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运行转速选取和甩负荷过渡过程调保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速抽蓄机组 运行转速 负荷过渡过程 水锤压力 转速上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位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显羽 孙立昌 +2 位作者 游秋森 叶永进 樊红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210,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多采用一洞多机的输水系统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控制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相继甩负荷工况。以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考虑摩阻变化及忽略摩阻变化的2种管道模型,计算了上下... 抽水蓄能电站多采用一洞多机的输水系统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控制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相继甩负荷工况。以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考虑摩阻变化及忽略摩阻变化的2种管道模型,计算了上下游岔管位置的改变对蜗壳末端最大内水压力及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同时,结合抽水蓄能电站蜗壳进口及尾水管进口甩负荷过渡过程的控制指标,优化了岔管的位置。结果表明:岔管位置变化后,由摩阻变化引起的控制指标变化较小,上下游岔管向上游移动均可有效提高尾水管进口最小水压力;而由于岔管位置改变所造成蜗壳进口最大压力变化相较于尾水管进口压力的改变较小。因此,在进行水道系统布置时,可同时将上下游岔管向上游移动,以有效提高尾水管进口的最小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管位置 过渡过程 相继甩负荷 负荷过渡过程 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给水泄漏的锅炉升负荷仿真及其可靠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何 覃海波 郑奕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54,共11页
针对常规蒸汽动力系统在锅炉升负荷过程中,由于给水卸载管路泄漏导致的锅炉失水和泵汽蚀问题,采用基于残差修正的差异演化算法辨识获得增压泵和给水泵各级叶轮的扬程-流量-转速模型,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给水系统管路和阀门的流量-阻力... 针对常规蒸汽动力系统在锅炉升负荷过程中,由于给水卸载管路泄漏导致的锅炉失水和泵汽蚀问题,采用基于残差修正的差异演化算法辨识获得增压泵和给水泵各级叶轮的扬程-流量-转速模型,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给水系统管路和阀门的流量-阻力模型、工质参数计算模型以及给水卸载调节阀的性能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锅炉升负荷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获得了给水系统主要参数在不同给水卸载流量下的变化情况,发现给水卸载管路调节阀的性能退化是导致锅炉升负荷过程中锅炉失水和泵汽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明确给水系统的性能可靠性随工作时间的退化规律,采用数学模型与Monte Carlo随机抽样的联合仿真方法,对某型船用给水系统在锅炉升负荷过程的性能可靠性进行了仿真研究,获得了该型锅炉在总体性能可靠度变化和给水卸载管路调节阀的性能可靠寿命.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蒸汽动力系统特有故障的故障机制及其退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升负荷过程 给水泄漏 仿真 性能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顾客多服务台非强占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民 汪荣鑫 《工程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2,共7页
用概率测度弱收敛的理论研究了多类顾客多服务台非强占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在非强占优先原则下,通过构造延迟系统和辅助系统,利用原系统,延迟系统和辅助系统三者的关系,得到原系统中负荷、离去及队长过程的弱收敛极限.
关键词 延迟系统 辅助系统 负荷过程 离去过程 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顾客多服务台强占重复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探讨
14
作者 刘建民 汪荣鑫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0-84,共5页
用概率测度弱收敛的理论对多类顾客多服务台强占重复优先排队系统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系统中负荷过程、离去过程和队长过程的弱收敛极限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
关键词 优先排队 负荷过程 离去过程 队长过程 排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志成 刘童童 刘雪晴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7,共5页
为解决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过分相、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牵引变压器负载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既有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改造方案,在牵引变电所设置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简称SVG)动态补偿无功,延长供电距离;将... 为解决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过分相、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牵引变压器负载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既有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改造方案,在牵引变电所设置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简称SVG)动态补偿无功,延长供电距离;将既有线的Vv接线牵引变压器改造成单相牵引变压器,以便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的改造,并促进变压器容量的合理利用;在牵引变电所内设置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补偿负序,并在全线实现贯通式供电。文中在以往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及连续性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对SVG和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进行建模,研究其对牵引变电所馈线电压的影响,以实现对改造方案负荷过程的仿真和校验。算例分析表明,长距离供电改造可以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和牵引变压器负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供电 SVG 组合式同相供电 再生制动 负荷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