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强化高负荷接触稳定工艺碳捕获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孙剑平 周佳迪 +1 位作者 李绍峰 刘婉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1-237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gh-rate Contact-Stabilization, HiCS)的碳捕获能力,开展了污泥基生物炭强化HiCS工艺碳捕获及其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考察生物炭投加量对HiCS系统的COD捕获效率和NH+4-N去除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gh-rate Contact-Stabilization, HiCS)的碳捕获能力,开展了污泥基生物炭强化HiCS工艺碳捕获及其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考察生物炭投加量对HiCS系统的COD捕获效率和NH+4-N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考察生物炭投加量对污泥性质、胞外聚合物和微生物丰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加60 mg/L生物炭的碳捕获率最高为58%,较对照组提高15百分点。NH+4-N的去除效率在生物炭为80 mg/L时达到最高,为55.1%,较对照组提高了29.9百分点。此外,生物炭作为载体可以富集大量功能微生物,提高整体的生物量,通过对污泥粒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投加生物炭后的污泥粒径有所减小且粒径分布较为集中,且污泥表面产生较多孔隙并更加粗糙,这使得污泥具有更强的捕获能力。通过测定Zeta电位发现,随着生物炭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在6~8 mV内逐渐减小,这表明污泥絮凝能力得到了提升。污泥的ρ(MLVSS)/ρ(MLSS)也随着生物炭的投加而增加,表明投加生物炭增强了系统内的生物活性。生物炭的投加也促进了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生物炭会提高吸附、降解污染物相关的优势菌门的丰度,如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负荷接触稳定 碳捕获 生物炭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段曝气时间对高负荷接触稳定法碳捕获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剑平 王奥乾 +1 位作者 李绍峰 于明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35,共7页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于ts为0.5、4.0 h的20.3%和25.3%;污泥粒径较小且分布集中、微观结构粗糙多孔,有利于污泥和有机物接触絮凝。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与接种污泥相比,ts为0.5 h的HiCS污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由24.7%、25.8%上升至40.0%、30.8%。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与碳循环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最高,占比达到60%以上,其相对丰度受ts影响显著,在1.0~3.0 h时高于0.5、4.0 h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接触稳定 稳定段曝气时间 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失稳的有界性分析及其与电压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其龙 颜伟 +3 位作者 刘欢 伍维根 徐国禹 吕志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准确界定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对于完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定义了负荷稳定,发现负荷失稳的有限性,即在负荷失稳后,负荷等值导纳模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研究了电压稳定问题的本... 准确界定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对于完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定义了负荷稳定,发现负荷失稳的有限性,即在负荷失稳后,负荷等值导纳模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研究了电压稳定问题的本质属性,认为电压稳定性应属于输出变量有界性问题。用戴维南等值定理分析了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荷失稳的有界性决定了电力系统负荷稳定性不能等同于电压稳定性,负荷失稳不是电压失稳的充分条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电压稳定性不仅与负荷稳定有关,而且与系统各元件和控制装置对电压的支持力度有关。对典型测试系统的仿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负荷稳定 部分状态变量稳定 戴维南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负荷对流体机械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扬军 陈乃祥 《动力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10-14,共5页
将二维平面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分解为定常平均流场和以简谐振荡为运动规律的非定常小扰动流场的叠加,通过求解定常的N─S方程和非定常的线化N—S方程模拟非定常流场,来研究定常流动负荷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的... 将二维平面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分解为定常平均流场和以简谐振荡为运动规律的非定常小扰动流场的叠加,通过求解定常的N─S方程和非定常的线化N—S方程模拟非定常流场,来研究定常流动负荷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的叶型弯角、不同的来流攻角和不同的来流速度情况下的叶片颤振稳定性.结果表明叶型弯角、来流攻角和来流相对速度均对叶片的颤振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械 负荷稳定 叶片颤振 颤振 流体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动机的暂态电压稳定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向昌明 谢晓清 《江苏电机工程》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感应电动机模型时的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断方法。该判据通过比较扰动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以及转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负荷的稳定性,以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与负荷功率需求的关系来确定负荷失稳是否会导致暂态电压...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感应电动机模型时的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断方法。该判据通过比较扰动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以及转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负荷的稳定性,以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与负荷功率需求的关系来确定负荷失稳是否会导致暂态电压失稳。以单机单负荷系统和IEEE39节点系统为例,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负荷稳定 感应电动机 最大传输功率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祥林 田晓晶 +1 位作者 程国强 黎汝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7,共6页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可以转让的技术主要局限在冷端部件制造和整机装配等低附加值部分,而燃气轮机设计、热部件制造、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则被严密封锁,致使国内燃气轮机制造产业利润偏低、燃气轮机用户设备投资和运维费用高昂,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及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介绍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历经10余年完成的国内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历程、该型机组的参数和技术特点,以及关键设计、试验和制造技术,总结了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试验方面的经验。结论认为,经过压气机、燃烧器、透平等关键部件试验验证以及整机的试验验证,东汽建立了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全过程研发能力,填补了国内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体系的空白,不仅为培育我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 自主研制 压气机 燃烧器 透平 整机满负荷稳定运行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的改进
7
作者 刘丙江 《农村电工》 2005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改进 接线 额定容量 负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分段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岳峻峰 丁建良 +5 位作者 徐力刚 邹磊 张恩先 管诗骈 黄亚继 陈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5-800,809,共7页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研究了热段、冷段清洁因子在空气预热器积灰和吹灰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的分段清洁因子变化趋势在稳定负荷下能够反映此空气预热器的分段积灰情况,而在变负荷情况下虽有一定偏离,但由于电厂变负荷工况下很少吹灰故影响较小;该积灰监测模型可作为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冷分段积灰监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积灰监测 利用系数 清洁因子 稳定负荷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strophe model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under impact load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宇军 李夕兵 +3 位作者 王卫华 张义平 马春德 闫长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buckling of static loading structures, a new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loading failure of a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one dimension (1D) catastrop... According to the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buckling of static loading structures, a new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loading failure of a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one dimension (1D) catastrophe model was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urcation collection where catastrophe may take place is not only decided by mechanical system itself but also relates to exterior load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sults obtained under mono-static loading where the bifurcation collection is only determined by mechanic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exterior loading.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1D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verify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atastrophe model. The test is done with Instron 1342 electro-servo controlled testing system, in which medium strain rate is caused by monotony rising dynamic load. Th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combining theoretical model with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urves of critical dynamic load vs static load are rather coincided, thus the new model is proved to be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impact load INSTABILITY catastrophic model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网箱网片阻力和附加质量
10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1,共1页
在水流稳定和水流波动情况下下,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网眼的平面网片样本上的水力负荷进行了测量。还对平面网片上的稳定负荷进行了数字模拟。稳定流情况下的(比较)结果指出,作为雷诺数的一个函数的网片阻力系数和柱面阻力系数具有与... 在水流稳定和水流波动情况下下,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网眼的平面网片样本上的水力负荷进行了测量。还对平面网片上的稳定负荷进行了数字模拟。稳定流情况下的(比较)结果指出,作为雷诺数的一个函数的网片阻力系数和柱面阻力系数具有与系统偏差有相同的趋势。由此得出结论:网片的阻力系数相当于用一个网片密实度函数修改后的柱面(对于有结网片则为球面)阻力系数。对于不稳定流情况,通过应用一矢量方法从总波浪力中解出阻力和附加质量。结果显示常规无量纲参数没有很好地量化阻力系数和附着质量系数。不稳定流下的阻力系数用波粒速度、波浪周期和网片孔隙率的一个函数加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系数 附加质量 网片 养殖网箱 稳定 稳定负荷 无量纲参数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正确使用及故障排除
11
作者 努尔古丽.毛吾提别克 《农业装备技术》 2018年第2期43-44,共2页
一般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设有位调节和力调节2个控制手柄,可根据耕作条件选择使用。在地面平坦、土壤阻力变化较小的情况下,为保证一定的耕深,在不需自动调节深浅时,应使用位调节;在地面起伏不平、土壤阻力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需通过自... 一般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设有位调节和力调节2个控制手柄,可根据耕作条件选择使用。在地面平坦、土壤阻力变化较小的情况下,为保证一定的耕深,在不需自动调节深浅时,应使用位调节;在地面起伏不平、土壤阻力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需通过自动调节深浅来稳定牵引力,以保持拖拉机稳定负荷,并使耕作农具不至于因阻力过大而损坏,此时应使用力调节,应当注意:⑴使用力调节时,必须先将位调节手柄放在“提升”位置并锁紧,再操纵力调节手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悬挂系统 拖拉机 故障排除 控制手柄 耕作条件 自动调节 稳定负荷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