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舜江 李欣然 +5 位作者 李培强 刘杨华 陈辉华 唐外文 罗安 刘光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6-42,共7页
明确指出了负荷动特性的分类与综合在面向实用化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3个层次问题。以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分类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采用重心法原理确定各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作为其等效实测响应样本;... 明确指出了负荷动特性的分类与综合在面向实用化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3个层次问题。以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分类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采用重心法原理确定各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作为其等效实测响应样本;通过对各个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相应类的综合模型参数;运用判别分析法确定新实测样本的所属负荷特性类别并形成修正后的新的聚类中心等效样本;对加入新样本后的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相应类的修正综合模型参数。以某一变电站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简便、准确、有效。总结了考虑负荷时变性的总体测辨法建立某一综合负荷点的模型的大体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负荷特性综合 重心法 判别分析法 实测响应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风力发电对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捷 肖园园 +1 位作者 李欣然 张元胜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4-30,共7页
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改变了所接入配电网的负荷构成和特性.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加,这种影响将日益明显.以数字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利用Matlab/Simpowersystem工具平台搭建IEEE-14节点配电网络,分析研究分布式风力发电的不... 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改变了所接入配电网的负荷构成和特性.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加,这种影响将日益明显.以数字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利用Matlab/Simpowersystem工具平台搭建IEEE-14节点配电网络,分析研究分布式风力发电的不同接入容量和并网位置对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构建"特征差异度"评价指标以定量评估其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综合负荷特性 定量分析 特征差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动特性综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舜江 李欣然 +2 位作者 刘杨华 陈辉华 唐外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3,共5页
针对如何建立同类负荷动特性的综合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重心法确定同一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再通过对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的模型参数作为该类负荷特性的综合模型... 针对如何建立同类负荷动特性的综合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重心法确定同一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再通过对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的模型参数作为该类负荷特性的综合模型参数.通过对某一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而且其实现比综合辨识建模以及参数加权平均综合建模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量测 负荷建模 负荷特性综合 综合方法 参数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力负荷特性指数 被引量:8
4
作者 贺文武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基于现存指标体系的局限,提出构造负荷特性指数,完善电力负荷特性的统计度量,并具体讨论了负荷特性互补指数与负荷特性综合评价指数构造问题,前者旨在对联网相关地区负荷特性的互补性作一个科学度量,后者旨在以一个综合指数对负荷特性... 基于现存指标体系的局限,提出构造负荷特性指数,完善电力负荷特性的统计度量,并具体讨论了负荷特性互补指数与负荷特性综合评价指数构造问题,前者旨在对联网相关地区负荷特性的互补性作一个科学度量,后者旨在以一个综合指数对负荷特性作一个整体上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互补指数 斜率关联度 负荷特性综合评价指数 功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结构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欣然 张广东 +2 位作者 朱湘有 胡宗耀 胡航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1-75,95,共6页
随着电气化铁路在现代铁路运输中的广泛应用,牵引负荷在电力负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当前对牵引变电站综合负荷特性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系统分析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 随着电气化铁路在现代铁路运输中的广泛应用,牵引负荷在电力负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当前对牵引变电站综合负荷特性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系统分析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实际负荷构成特性的"感应电动机并联牵引电机和恒阻抗"的机理负荷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使用方便。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测量数据的总体测辨建模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研究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实用负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负荷 综合负荷特性 总体测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赵兵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7,共7页
正确认识电力系统动态负荷的物理机理特性是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进行准确建模的关键。该文首先通过对电力系统负荷中主要动态负荷元件——感应电动机的机理特性的深入分析和仿真计算,指出能描述感应电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性能指标和... 正确认识电力系统动态负荷的物理机理特性是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进行准确建模的关键。该文首先通过对电力系统负荷中主要动态负荷元件——感应电动机的机理特性的深入分析和仿真计算,指出能描述感应电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性能指标和参数。然后基于感应电动机的特征值分析,定义电动机机械特征模式的衰减率,提出一种根据转子绕组特征模式阻尼比和机械特征模式衰减率比较不同电动机负荷稳定性能的有效方法。这些结论的提出对准确把握电力系统所有负荷的整体动态特性,以及对其进行综合负荷建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负荷 物理机理 负荷建模 综合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分散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红斌 汤涌 李柏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共5页
大量现场实测负荷数据和动模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同一负荷成分在不同扰动情况下的负荷特性数据辨识结果不稳定,有时甚至相差十几倍到百倍,也就是说,模型参数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文中对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的分散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大量现场实测负荷数据和动模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同一负荷成分在不同扰动情况下的负荷特性数据辨识结果不稳定,有时甚至相差十几倍到百倍,也就是说,模型参数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文中对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的分散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了导致模型参数分散的根本原因是:模型结构选择不正确,不真实以及负荷噪声的存在,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负荷模型参数分散性问题的方法——负荷特性综合方法,并通过动模实验的建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差分方程 负荷特性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负荷模型在电网暂态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红斌 李黎 贺仁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3,共5页
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负荷动特性综合方法。结合广东电网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负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和BPA静特性负荷模型分别应用于茂湛系统送出截面功率极限计算和广州水贝变电站事故仿真两个实际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实测... 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负荷动特性综合方法。结合广东电网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负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和BPA静特性负荷模型分别应用于茂湛系统送出截面功率极限计算和广州水贝变电站事故仿真两个实际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实测的动特性负荷模型计算所得的短路电流值比采用静态负荷模型更接近实际录波电流值;在计算截面稳定极限时,动态和静态模型得到的机电暂态结果比较吻合,且基于实测的动特性负荷模型计算出的功率极限稍大,极限切除时间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负荷模型 动态负荷模型 负荷特性综合 动态仿真 暂态稳定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