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状径向不均匀弹性地球模型的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
1
作者 吴庆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8-44,共7页
研究固体潮应力场时,需要考虑负荷潮应力场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在地球的表层负荷潮应力场的大小甚至接近或超过固体潮应力场.根据Alterman方法,本文给出计算球状径向不均匀弹性地球模型对点源负荷的应力响应(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 研究固体潮应力场时,需要考虑负荷潮应力场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在地球的表层负荷潮应力场的大小甚至接近或超过固体潮应力场.根据Alterman方法,本文给出计算球状径向不均匀弹性地球模型对点源负荷的应力响应(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的方法;作为计算实例,计算出GB地球模型的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只要给出全球海潮模型,在球面上完成海潮潮高与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的褶积,即可计算出海潮负荷在地球模型表面上和内部任意点产生的负荷潮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模型 负荷潮应力 点源负荷 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去-恢复法的区域大气负荷影响精化——以滇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申龙杰 章传银 +1 位作者 徐鹏飞 杨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传统的大气负荷改正根据全球大气压模型计算获取,但全球大气压模型中、长波信号占优,缺乏突显区域特征信息的短波信号,而在研究高精度的区域大气负荷影响时,空间信息中的短波信号不可忽视。为此,根据地球重力场理论,引入移去-恢复思想,... 传统的大气负荷改正根据全球大气压模型计算获取,但全球大气压模型中、长波信号占优,缺乏突显区域特征信息的短波信号,而在研究高精度的区域大气负荷影响时,空间信息中的短波信号不可忽视。为此,根据地球重力场理论,引入移去-恢复思想,结合ECMWF提供的全球大气压变化数据和区域高分辨率大气压变化数据(CLDAS-V2.0),基于负荷球谐系数和区域负荷格林函数方法得到大气压变化对滇西地区的负荷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大气负荷形变场在空间和时间分变率上均有一定提高。利用移去-恢复法计算区域大气压负荷影响,可为固体地球形变和CORS站时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负荷 移去-恢复法 负荷球谐系数 时变重力场 负荷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球模型对中国陆区大气负荷位移建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长海 钟萍 +3 位作者 姜中山 汤苗 杨兴海 由晓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3-985,共13页
目前进行质量负荷位移建模时通常使用的是全球或区域平均的一维地球模型,这类地球模型无法反映地壳结构的局部差异,如地壳厚度、地震波波速等.本文利用地表气压再分析数据产品NCEP/NCAR Reanalysis 1(NCEP R-1)和不同地球模型(Prelimina... 目前进行质量负荷位移建模时通常使用的是全球或区域平均的一维地球模型,这类地球模型无法反映地壳结构的局部差异,如地壳厚度、地震波波速等.本文利用地表气压再分析数据产品NCEP/NCAR Reanalysis 1(NCEP R-1)和不同地球模型(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PREM)、AK135、STW105和CRUST1.0)计算的负荷格林函数计算中国陆区的大气负荷垂向形变,结合GPS实测位移数据,评估基于不同地球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形变的差异.通过比较PREM与不同地球模型的建模结果发现,一维地球模型之间的建模差异较小,主要集中在气压变化较大的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气压变化较小的青藏高原地区的建模差异则更小.相反,PREM与CRUST1.0模型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建模差异最大,在东部地区的建模差异最小.PREM与STW105、AK135和CRUST1.0在中国陆区的最大位移建模差异分别为0.05、0.34和0.44 mm.不同地球模型的建模差异是由负荷格林函数不同产生的,而负荷格林函数在近场受上地壳厚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局部地壳结构差异明显的青藏高原地区,一维地球模型AK135和STW105的建模结果对GPS残差的修正效果与PREM相当,而CRUST1.0地壳模型在修正PREM后可以使残差的WRMS最高降低0.93%.本文的研究表明,地壳结构的局部差异对负荷位移建模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模型 负荷格林函数 大气负荷 GP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区域的大气负荷动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安旭伟 杨国林 +2 位作者 孙学先 刘涛 张波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地壳形变的大气负荷效应在沿海区域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但是在内陆地区,动力学效应研究甚少。基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全球气压模型数据,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内陆地区的大气负荷动力学效应的计算方法。以中国祁连山南麓地区为例,研究了... 地壳形变的大气负荷效应在沿海区域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但是在内陆地区,动力学效应研究甚少。基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全球气压模型数据,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内陆地区的大气负荷动力学效应的计算方法。以中国祁连山南麓地区为例,研究了地壳形变和地面重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祁连山南麓地区,大气负荷对测站位移径向分量的影响约为8.4 mm,而水平位移不足1.0 mm;对测站重力的影响约为6.4×10^(-8) m/s^(2)。大气负荷的动力学效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这种变化规律与周边地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谐分析 移去恢复 负荷格林函数 大气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尺度地表流体的重力效应特征分析
5
作者 朱传东 刘金钊 +3 位作者 陈铭 陈兆辉 张品 张双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7-951,共5页
基于2002~2017年三维大气再分析模型、水文模式及GRACE卫星重力数据,采用负荷格林函数和卫星重力反演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大尺度地表流体的重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1.9~10.7μGal和... 基于2002~2017年三维大气再分析模型、水文模式及GRACE卫星重力数据,采用负荷格林函数和卫星重力反演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大尺度地表流体的重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1.9~10.7μGal和1.1~4.6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水和积雪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0.9~9.9μGal和0.7~8.3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特征;GRACE时变重力场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变化峰对峰变化介于4.4~24.1μGal和3.4~18.3μGal,考虑观测误差、构造运动和信号泄漏误差的影响,其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反映了多种地表流体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负荷格林函数 卫星重力反演 地表流体 重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