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混沌相空间重构参数优选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谷子 唐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8-23,共6页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方法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时,负荷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以及预测参考点的选取对预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电力短期负荷重构吸引子的形状和自相关函数确定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时间窗Γ;...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方法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时,负荷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以及预测参考点的选取对预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电力短期负荷重构吸引子的形状和自相关函数确定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时间窗Γ;根据电力短期负荷的m、τ与Γ的函数关系确定m、τ的多组最佳匹配,证明了m、τ的最佳匹配对于负荷伸缩和平移的不变性;提出了选择预测参考点的适用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分为粗搜索和细搜索2个过程,粗搜索主要根据距离选出一定数量的邻近点,细搜索主要根据相点演化的相关性排除“伪邻近点”。实际电网负荷预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参数优选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嵌入维数 延迟时间 预测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邻近点与峰谷荷修正的短期负荷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巍 谷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5-29,共5页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存在峰谷荷预测精度相对较差和预测参考点不易选取的问题。根据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构造了日峰谷荷时间序列,揭示了日峰谷荷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采用相空间重构直接预测未来峰谷荷,进而提高...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理论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存在峰谷荷预测精度相对较差和预测参考点不易选取的问题。根据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构造了日峰谷荷时间序列,揭示了日峰谷荷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采用相空间重构直接预测未来峰谷荷,进而提高了峰谷荷和整点负荷的预测精度。针对相空间中相点的预测参考点确定问题,提出了按相点演化相关性进行选择的方法,首先根据模型要求的预测参考点数量选出邻近点,然后根据相点演化相关性排除伪邻近点,同时引入时间权重来反映相空间不同坐标的时间次序。实际电网负荷预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相空间相关邻近点的选择方法与峰谷荷修正思想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短期负荷时间序列 相关邻近点 峰谷荷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时间长短对纵跳能力影响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秋霞 黄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9-93,共5页
对不同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大强度持续运动约 3分钟左右 ,纵跳的跳起高度、起跳速度等运动学指标显著上升 ,蹬伸时间及到达最大力值的时间缩短 ;运动 5分钟后 ,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 ;... 对不同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运动学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大强度持续运动约 3分钟左右 ,纵跳的跳起高度、起跳速度等运动学指标显著上升 ,蹬伸时间及到达最大力值的时间缩短 ;运动 5分钟后 ,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 ;只有在适宜的运动负荷时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时间 纵跳能力 运动学 起跳速度 跳起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加性模糊系统的负荷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耀年 曾令全 +1 位作者 张文生 李玉玲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23-25,73,共4页
本文依据可加性模糊系统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利用聚类方法与有监督学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提高了系统的函数逼近能力。仿真结果表明 ,系统学习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在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中获得相当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可加性模糊系统 负荷时间序列预测 电力系统 聚类学习算法 有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分析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谷子 唐巍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0,46,共5页
电力短期负荷具有混沌特性。通过深入研究其混沌吸引子的形状、关联维数及最大Lyapunov指数,发现这些混沌特征数对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电力短期负荷二维相图两坐标间延迟时间为8时,其混沌吸... 电力短期负荷具有混沌特性。通过深入研究其混沌吸引子的形状、关联维数及最大Lyapunov指数,发现这些混沌特征数对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电力短期负荷二维相图两坐标间延迟时间为8时,其混沌吸引子能得到最好的再现;对计算关联维数的G-P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提出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使该算法更易于操作;对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小数据量方法做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套固定参数,并用Henon系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用上述改进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电力短期负荷的混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 混沌吸引子 关联维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SCB11-800/10型干式变压器温度场降阶模型及其过负荷绝缘热安全评估
6
作者 龚嘉豪 唐文虎 +2 位作者 蓝海娟 张泽懿 许雄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8,共13页
在变压器负荷越限运行评估研究领域,现有的方法难以针对连续变化负荷提供快速且精确的安全运行策略。为此,面向变压器允许过负载时间和寿命损失的精确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非稳态温度场模型降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和物理场... 在变压器负荷越限运行评估研究领域,现有的方法难以针对连续变化负荷提供快速且精确的安全运行策略。为此,面向变压器允许过负载时间和寿命损失的精确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非稳态温度场模型降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和物理场仿真技术建立变压器热模型,并采用基于傅立叶数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降阶处理,进而提出一种非稳态导热方程的降阶与数值外推新方法;其次,通过傅立叶数选取传热过程的关键特征数据作为POD的快照集,以确保POD降阶模型能够有效捕捉传热特征的关键信息;然后,通过比较降阶模型和有限元法全阶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降阶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运用该模型快速预测不同负荷下的过负荷运行时间及绝缘寿命损失,并与全阶模型的计算耗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绝缘温度即将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全阶模型的计算耗时较长,而采用降阶模型后,计算时间大幅缩短,计算效率提高了28倍。这为变压器的温升快速计算及其过负荷绝缘热安全的实时计算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温度场 本征正交分解 模型降阶 傅立叶数 允许过负荷时间 寿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变化的过负荷输电线路热稳安全裕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梁 邱志勤 +5 位作者 于莉 裴志康 欧阳金鑫 王文松 潘海平 宋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随着电网互联复杂程度的提高,热稳定性已成为限制电网输电能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输电线路过负荷情况下,现有方法忽略了线路功率变化引起的动态热特性,使得线路热稳安全裕度计算存在误差,可能导致保护过早动作而切除线路,甚至威胁整... 随着电网互联复杂程度的提高,热稳定性已成为限制电网输电能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输电线路过负荷情况下,现有方法忽略了线路功率变化引起的动态热特性,使得线路热稳安全裕度计算存在误差,可能导致保护过早动作而切除线路,甚至威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温升过程的因素,建立了机组运行方式、功率调节与过负荷线路功率之间的灵敏度模型,并结合线路动态热平衡方程,提出了一种考虑功率变化的过负荷线路热稳安全裕度计算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过负荷线路功率变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延迟保护的动作,从而减小停电范围和连锁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 动态热特性 允许过负荷时间 安全裕度 负荷功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赖爱萍 周永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0-562,60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影响。方法:以15名体育系健康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位受试者均接受一次VO:max测试、5次不同强度(25%、40%、55%、70%、85%VOm2ax)定量负荷运动、一次2...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对推算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影响。方法:以15名体育系健康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位受试者均接受一次VO:max测试、5次不同强度(25%、40%、55%、70%、85%VOm2ax)定量负荷运动、一次2~3min强度为120%VO2max的超大强度运动测试。结果:当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少于4min时,VO2一运动强度回归曲线斜率、ETED、MAOD均与Medbo确定的10min持续时间所获值差异显著(P〈0.01),而持续时间在4min以上时,虽然各值小于10min持续时间所获值,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少于4min会降低MAOD值,为简化实验过程,可将运动持续时间缩短到4~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累积氧亏 定量负荷运动持续时间 无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对长时间负荷芳香族氨基酸引起的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适应性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席翼 刘振玉 张根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笔者通过对普通小学生男生和男游泳运动员进行90min踏车功量计上50%Vo2max的持续性定量负荷运动,观察血清中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色氨酸/支链氨基酸的比值升高,提出存在运动性... 笔者通过对普通小学生男生和男游泳运动员进行90min踏车功量计上50%Vo2max的持续性定量负荷运动,观察血清中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色氨酸/支链氨基酸的比值升高,提出存在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物质基础;同时,在色氨酸/支链氨基酸的比值上,专业游泳组显著低于学生组,可能与它们对支链氨基酸的依赖程度的差异有关。结论:长期耐力训练对缓解由于长时间运动的芳香族氨基酸变化所引起的运动性中枢疲劳有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中枢疲劳 耐力训练 适应性 时间负荷 芳香族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序列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孙雅明 王晨力 +1 位作者 张智晟 刘尚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0-45,共6页
依据神经网络原理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性能,负荷样本空间的分布特性对预测精度有大的影响,并且外部气象因素对负荷敏感性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也将使预测精度降低。运用负荷序列特征的聚类分析与模式识别相结合原理可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了... 依据神经网络原理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性能,负荷样本空间的分布特性对预测精度有大的影响,并且外部气象因素对负荷敏感性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也将使预测精度降低。运用负荷序列特征的聚类分析与模式识别相结合原理可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ACOA)的电力系统负荷序列聚类分析。通过对实际地区负荷系统的聚类分析显示其优越性;并证实基于ACOA的聚类比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对气候异常情况、高温区域、节假日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分辨率;对负荷曲线轮廓的相似性具有更细腻和更均匀的聚类特性。上述的聚类特性对STLF精度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时间序列 蚁群优化算法 KOHONEN神经网络 负荷曲线相似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多层次细节分解的负荷序列聚类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智晟 孙雅明 +1 位作者 张世英 赵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6,共6页
提出了多层次细节分解的负荷聚类算法及其性能评估指标。该算法利用负荷序列间的差分序列均方差和欧氏距离形成交集优化判据;同时根据随机因素对负荷的敏感性加入对应参数要求来控制多层次细节分解聚类,对负荷曲线轮廓相似性细节程度聚... 提出了多层次细节分解的负荷聚类算法及其性能评估指标。该算法利用负荷序列间的差分序列均方差和欧氏距离形成交集优化判据;同时根据随机因素对负荷的敏感性加入对应参数要求来控制多层次细节分解聚类,对负荷曲线轮廓相似性细节程度聚类是提高预测精度的重要基础。笔者对所提出的聚类算法与一般欧氏距离聚类、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估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对季节性负荷具有高敏感性,对高温和气候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复杂相关性具有高识别能力,该聚类算法对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负荷时间序列 多层次细节分解聚类法 差分序列均方差 KOHONEN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4
12
作者 程其云 王有元 陈伟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7,共4页
由各时点负荷分量组成的负荷时间序列中,各数据点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进行短期负荷预测时模型一般无法兼顾数据的共性和差异性。作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不损失负荷原始数据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负荷数据的主成分,... 由各时点负荷分量组成的负荷时间序列中,各数据点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进行短期负荷预测时模型一般无法兼顾数据的共性和差异性。作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不损失负荷原始数据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负荷数据的主成分,有效地减少了预测模型的输入量。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特点,将温度因素引入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 负荷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茂 董骏城 +1 位作者 罗芫 赵伟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4-29,共6页
为深入探究负荷时间序列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近似熵算法,用于定量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全面认识负荷预测误差的成因。采用近似熵算法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确定其规律性的强弱。在此基础上,针对负荷时间序... 为深入探究负荷时间序列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近似熵算法,用于定量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全面认识负荷预测误差的成因。采用近似熵算法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确定其规律性的强弱。在此基础上,针对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与预测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近似熵算法可以有效刻画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且负荷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与其预测误差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时间序列 负荷预测 规律性 近似熵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电线路动态热特性的自适应过负荷保护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金鑫 余建峰 龙晓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48,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网互联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线路过负荷导致的过载主导型连锁故障风险日趋增大。现有研究未计及过负荷线路功率的动态变化,缺乏对线路允许过负荷时间的动态刻画,可能导致因线路过快切除而引发连锁故障或因...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网互联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线路过负荷导致的过载主导型连锁故障风险日趋增大。现有研究未计及过负荷线路功率的动态变化,缺乏对线路允许过负荷时间的动态刻画,可能导致因线路过快切除而引发连锁故障或因延迟切除而造成线路损坏。针对过负荷线路功率变化引起的动态热特性,分析了过负荷线路温升速度的影响因素,解析了线路允许过负荷时间的动态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线路功率监测预估动态允许过负荷时间的自适应过负荷保护思想。通过建立线路动态热平衡方程,提出了预估线路动态允许过负荷时间的计算方法,从而提出了基于动态允许过负荷时间的自适应过负荷保护方法。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过负荷线路功率变化下的动态温升过程,能够在保证线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缓线路的切除,有效降低连锁故障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过负荷 负荷保护 线路热特性 允许过负荷时间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潮模型对GNSS站负荷位移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程传录 陈敏 史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模型分潮波位移负荷差异水平分量大部分为亚mm级,垂直分量普遍为mm级,最大达5.8mm;Chinasea 2010模型比Naoregional 1999模型在中国海域覆盖面积大,2种模型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差异较大,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差异较小;模型差异与测站位置及潮波频率均有关系,应比较观测资料的负荷改正效果,择优采用适宜本区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海潮模型 积分格林函数 GNSS连续运行站 位移负荷 位移负荷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经济指标的双抽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誉 李千军 +3 位作者 冯永新 林有胜 廖艳芬 马晓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0,26,共7页
在确定双抽热电联产机组安全发电可行区间的基础上,以机组发电煤耗量、环保性能和负荷调整速度为多重目标,构建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和随机性,建立了基于混沌变尺度梯度下降的混合遗传算法,对热电联产机... 在确定双抽热电联产机组安全发电可行区间的基础上,以机组发电煤耗量、环保性能和负荷调整速度为多重目标,构建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和随机性,建立了基于混沌变尺度梯度下降的混合遗传算法,对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负荷分配问题进行优化,并且通过目标函数中的约束条件引入罚因子来确定适应度函数。实例验算表明:该模型不仅有效解决了热电联产机组电负荷调整时间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机组的综合经济成本,提高了机组电负荷综合竞争能力,为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运行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负荷调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抽热电联产机组 负荷优化分配 负荷调整时间 多目标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调度实时性要求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勇 王建君 曹丽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22-128,共7页
为了满足电网调度对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负荷优化分配总时间的概念并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对煤耗、污染物排放、负荷调整时间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全厂煤耗量、污染物排放量两个目标统一为经济性成本目标,... 为了满足电网调度对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负荷优化分配总时间的概念并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对煤耗、污染物排放、负荷调整时间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全厂煤耗量、污染物排放量两个目标统一为经济性成本目标,将负荷调整时间目标处理为机组变负荷范围的约束条件。通过引入遗传算法中的自然选择机制,提出了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并对算法的惯性权重及约束条件的处理进行了改进。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多目标优化方法相比可有效地缩短优化计算时间,在满足电网调度对负荷分配总时间的硬性要求的同时,更能满足电厂降低成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优化分配 负荷分配总时间 实时调度 多目标 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PA算法的火电厂多目标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誉 司风琪 +1 位作者 刘飞龙 周建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4,共6页
在传统的火电厂经济负荷分配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全厂供电煤耗率、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全厂负荷升、降时间3个目标,构建了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的多目标模型。将差分粒子群混合算法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多目标进化(MDPA)算法,即利用擂台赛法和凝聚... 在传统的火电厂经济负荷分配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全厂供电煤耗率、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全厂负荷升、降时间3个目标,构建了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的多目标模型。将差分粒子群混合算法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多目标进化(MDPA)算法,即利用擂台赛法和凝聚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分别构造和修剪非支配集,同时加入精英保留策略,保留进化过程中的极值点。将该算法应用于以经济、环保、快速3个目标为多目标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并与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优化(NSGA-Ⅱ)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DPA算法较NSGA-Ⅱ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解集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负荷优化分配 MDPA算法 多目标优化 煤耗率 污染物排放 负荷调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方 高荣明 袁为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观察统计等方法对1996 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决赛和全国奥林匹克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笔者着重对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时间负荷特征和体能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在持续比赛时间短,强...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观察统计等方法对1996 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决赛和全国奥林匹克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笔者着重对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时间负荷特征和体能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在持续比赛时间短,强度大的女子足球比赛中,磷酸元供能系统在供能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快跑和冲刺距离和次数均偏低,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加强跑动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足球 时间负荷特征 体能活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舒适度的需求侧负荷转移策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贺强 张轶 +2 位作者 刘旸 孟华 马莱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1,共9页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发电侧产能过剩与需求侧高峰时段用电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仅仅依靠发电侧的建设将会造成能源浪费,若弃供需矛盾于不顾,则无法满足用电需求。针对此矛盾,该文提出了考虑用户舒适度的需求侧负荷转...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发电侧产能过剩与需求侧高峰时段用电紧张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仅仅依靠发电侧的建设将会造成能源浪费,若弃供需矛盾于不顾,则无法满足用电需求。针对此矛盾,该文提出了考虑用户舒适度的需求侧负荷转移策略。首先,从理论层面和数据层面分别阐述了用户参与负荷转移的潜力与能力的判断办法;然后,完成了用户舒适度的量化,并制定了以用户舒适度为目标的负荷转移模型;最后,通过两个转移能力不同的产业验证了负荷转移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证明,该策略对提高负荷率以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降低峰谷差进而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缓解电力行业供需紧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舒适度 负荷时间弹性识别 负荷转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