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逻辑分析外衣下“负的方法”——冯友兰逻辑分析法探析 |
苏培君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冯友兰哲学“负的方法”平议 |
阎韬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超越理性的理性——也论冯友兰新理学“负的方法” |
陈鹏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
4
|
“性与天道”的呈现与遮蔽——论冯友兰“负的方法” |
代玉民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
5
|
“负的方法”与“不可言说”——冯友兰新理学与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方法比较申论 |
郑飞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4 |
0 |
|
|
6
|
冯友兰“负的方法”新探 |
代玉民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7
|
冯友兰“负的方法”之中国哲学底蕴 |
代玉民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1
|
|
|
8
|
由“正”入“负”──冯友兰哲学方法论的形成与运用 |
林建华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
9
|
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 |
郭淑新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10
|
意境现代研究方法论 |
林衡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11
|
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涂又光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
12
|
谈“言不尽意”及其方法论意义 |
吕有云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
13
|
评洪谦对冯友兰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评 |
双修海
尹维坤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9 |
3
|
|
|
14
|
冯友兰重建形上学之方法 |
胡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5
|
以形式开显内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范式及其意义 |
周海春
郑义成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杜国良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7
|
冯友兰对中西哲学差异之分析 |
单正齐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2
|
|
|
18
|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
陈晓平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19
|
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 |
沈跃春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
20
|
冯友兰语言哲学思想探析 |
林合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