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负温度系数效应的导电硬质聚氨酯泡沫 被引量:4
1
作者 龚启春 翟天亮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分散方法制备了稳定的聚合物多元醇/碳纳米管分散液,并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导电聚氨酯(PU)/碳纳米管(CNTs)硬质泡沫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泡沫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CNTs含量对泡沫材料导电性的影响以及泡沫材... 采用高能球磨分散方法制备了稳定的聚合物多元醇/碳纳米管分散液,并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导电聚氨酯(PU)/碳纳米管(CNTs)硬质泡沫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泡沫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CNTs含量对泡沫材料导电性的影响以及泡沫材料的负温度系数(NTC)效应,通过压缩测试考察了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会降低泡孔尺寸,对泡沫材料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当CNTs含量为0.6%,在10%应变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提高19.77%;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CNTs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当CNTs含量为1.5%时,电导率达到2.95×10-2S/m,该材料表现出稳定的NT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硬质泡沫 碳纳米管 导电复合材料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膨胀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负温度系数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锦 李秋影 +2 位作者 陈腾辉 吴驰飞 郭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80,共6页
采用膨胀石墨(EG)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EG含量和体系发泡与否对PVC/EG复合材料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C/EG复合材料的NTC效应随着EG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当EG含量低于渗流阈值(质量分数9%)时,... 采用膨胀石墨(EG)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EG含量和体系发泡与否对PVC/EG复合材料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C/EG复合材料的NTC效应随着EG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当EG含量低于渗流阈值(质量分数9%)时,复合材料的NTC效应灵敏度更高。在30-120℃的温度范围内,EG质量分数为4%时的未发泡和发泡PVC/EG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分别降低了3和4个数量级;相较未发泡的PVC/EG复合材料的NTC效应,发泡后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灵敏的NTC效应。PVC/EG复合材料在2个加热-冷却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NTC循环稳定性。并从材料内部结构观察分析了PVC/EG复合材料产生NTC效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膨胀石墨 负温度系数效应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掺杂氧化锡陶瓷的电阻负温度系数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鸿 刘兰兰 +2 位作者 王健 彭斌 李志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利用共沉淀方法合成了Nb掺杂SnO2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并利用半导体热力学理论分析了材料的NTC机理。结果表明,600℃煅烧能获得高纯的四方结晶相掺杂SnO2,粉体晶粒... 利用共沉淀方法合成了Nb掺杂SnO2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并利用半导体热力学理论分析了材料的NTC机理。结果表明,600℃煅烧能获得高纯的四方结晶相掺杂SnO2,粉体晶粒平均尺寸为10.5nm;Nb掺杂SnO2体现出良好的电阻负温度系数(NTC)效应,材料常数为366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掺杂 导电性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器的热电阻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肖藤 刘聪 +3 位作者 刘奕贤 吴良科 宁慧铭 阿拉木斯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45,共8页
随着对温度传感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温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墨烯(graphene)为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超声及行星搅拌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薄片,并在其两端加上电极制... 随着对温度传感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温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墨烯(graphene)为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超声及行星搅拌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薄片,并在其两端加上电极制成温度传感器试件。同时,在温度范围30~100℃内研究了不同石墨烯含量对该纳米复合材料热-电阻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在测试温度升高时表现出负温度系数(NTC)效应,并且电阻以近似线性的趋势减小。另外,温度传感器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电阻减小的幅度越小。同一传感器试件经过3次循环热处理之后,其热-电阻关系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环氧树脂 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温度传感器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文文 孙守封 +1 位作者 曹娜 宋巧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5期76-78,83,共4页
研究了制备方法、硅烷交联、热处理对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改善正温度系数(PTC)导电高分子材料稳定性的原因。研究发现,用溶液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用硅烷偶联剂交联得到的复... 研究了制备方法、硅烷交联、热处理对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改善正温度系数(PTC)导电高分子材料稳定性的原因。研究发现,用溶液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用硅烷偶联剂交联得到的复合材料,负温度系数(NTC)效应得到了有效抑制;热处理也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FTC效应的稳定性,经过热处理,材料的室温电阻率、PTC强度变化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 热稳定性 温度系数效应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一烷/空气在宽温度范围下着火延迟的激波管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巍锋 鲜雷勇 +4 位作者 雍康乐 何九宁 张昌华 李萍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16-2222,共7页
在加热激波管上测量了气相正十一烷/空气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着火温度为宽温度范围731-1399 K,着火压力在2.02×10^5和10.10×10^5Pa附近,化学计量比分别为0.5、1.0和2.0。通过监测管侧壁观测点处的反射激波压力和OH*发射光... 在加热激波管上测量了气相正十一烷/空气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着火温度为宽温度范围731-1399 K,着火压力在2.02×10^5和10.10×10^5Pa附近,化学计量比分别为0.5、1.0和2.0。通过监测管侧壁观测点处的反射激波压力和OH*发射光测出着火延迟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在910 K以上,着火延迟时间随着火温度的降低而变长,从910到780 K,着火延迟时间随着火温度的降低而变短(显示出了负温度系数效应),在780 K以下,着火延迟时间随着火温度的降低再次变长。在所研究的压力下,着火压力的增加使着火时间变短。化学计量比对着火延迟的影响在着火压力为2.02×10^5和10.10×10^5Pa时是不同的,与在高温区相比,着火延迟在低温区对化学计量比非常敏感。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当前实验结果和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机理的预测值表现出了很好的一致性。现在的正十一烷/空气的着火数据和先前实验测量的正庚烷/空气、正癸烷/空气和正十二烷/空气的着火延迟时间相比较显示了着火延迟时间随着直链烷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敏感度分析显示,高、低温条件下影响正十一烷着火延迟过程的反应是显著不同的。在高温条件下起最大促进作用的反应是H+O2=O+OH,然而在低温条件下,起最大促进作用的反应是过氧十一烷基(C11H23O2)的异构化反应。本文研究首次提供了正十一烷/空气的激波管着火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火延迟时间 正十一烷 激波管 负温度系数效应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变温度聚合物PTC材料的研究
7
作者 刘瑞琼 刘岚 +2 位作者 那伟 赫秀娟 杨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602-603,共2页
研究了以尼龙12(PA12)为基体树脂,炭黑(CB)为导电填料的高转变温度聚合物正温度系数(P11C)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A12/CB聚合物PTC复合材料,研究了炭黑种类、炭黑含量、炭黑表面改性等因素对PA12/CB复合材料PTC性能的影... 研究了以尼龙12(PA12)为基体树脂,炭黑(CB)为导电填料的高转变温度聚合物正温度系数(P11C)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A12/CB聚合物PTC复合材料,研究了炭黑种类、炭黑含量、炭黑表面改性等因素对PA12/CB复合材料PT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xc305炭黑填充的PA12复合材料,当炭黑含量为30%时,PTC强度可达到105;炭黑表面改性能够抑制材料的Nr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 炭黑 温度系数效应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屈莹莹 赵帅国 +6 位作者 代坤 张荣正 郑国强 王波 刘春太 陈静波 申长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5,56,共5页
综述了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电场诱导法、磁场诱导法、剪切拉伸诱导法和预取向导电填料法等,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电性能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对温度场响应行为的研究进... 综述了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电场诱导法、磁场诱导法、剪切拉伸诱导法和预取向导电填料法等,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电性能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对温度场响应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取向 温度系数效应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NTs/UHMWPE复合材料的导电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博 季铁正 +1 位作者 李佳 刘文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溶液混合、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并对其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可以使MWNTs比较好地分散于UHMWPE基体中,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渗流行为;长径比大的L.MWN... 采用溶液混合、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并对其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可以使MWNTs比较好地分散于UHMWPE基体中,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渗流行为;长径比大的L.MWNTs-60100具有较小的渗流阈值,并且具有较小的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强度;在大于渗流阈值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PTC和NTC强度随着导电填料含量的增大而不断减小;热循环使得复合材料的PTC特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导电复合材料 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导电填料力敏传感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卓典 周国庆 廖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30,33,共4页
文中研究了碳纤维对硅橡胶/炭黑力敏传感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并对导电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由330Ω.cm减小到109Ω.cm,且呈非线性变化。由于碳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由... 文中研究了碳纤维对硅橡胶/炭黑力敏传感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并对导电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由330Ω.cm减小到109Ω.cm,且呈非线性变化。由于碳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由NTC效应转变为PTC效应,PTC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升降温过程中,复合材料的阻温曲线存在回滞环,回滞环宽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炭黑 碳纤维 负温度系数效应 回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VDF导电复合材料的PTC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玲 张国 +1 位作者 陈立 焦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石墨纤维(GF)、乙炔炭黑(CB)为导电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分别制备GF/PVDF、CB/PVDF导电复合材料。讨论了导电填料形状、含量对复合材料正温度系数效应(PTC)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认为具有长径比结构的G... 以石墨纤维(GF)、乙炔炭黑(CB)为导电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分别制备GF/PVDF、CB/PVDF导电复合材料。讨论了导电填料形状、含量对复合材料正温度系数效应(PTC)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认为具有长径比结构的GF是导电复合材料负温度系数效应(NTC)减弱的原因,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证明PTC效应与聚合物结晶熔融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纤维(GF) 炭黑(CB) 导电复合材料 温度系数效应(PTC) 负温度系数效应(N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