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危险度制图中一种新型的负样本采样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缪亚敏 朱阿兴 +2 位作者 杨琳 白世彪 曾灿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7,F0003,共8页
滑坡负样本在基于统计模型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抑制模型的高估,以合理区划滑坡危险区与非危险区。目标空间外向化采样法(Target Space Exteriorization Sampling,TSES)是一种代表性的基于环境特征空间的负样本采样方法... 滑坡负样本在基于统计模型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抑制模型的高估,以合理区划滑坡危险区与非危险区。目标空间外向化采样法(Target Space Exteriorization Sampling,TSES)是一种代表性的基于环境特征空间的负样本采样方法,以往研究表明,TSES在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其采集的负样本是"虚拟"的样本,只存在于环境特征空间中,无法映射到地理空间,因而无法通过野外检核验证所采集负样本的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TSES方法,不仅可以在环境特征空间中进行负样本采样,而且使得采集的负样本可以映射到地理空间中。以甘肃省油房沟流域为研究区,在TSES与改进TSES两种负样本采样方法下分别对油房沟流域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滑坡危险度推测模型,对比并分析两种负样本采样方法下的滑坡危险度制图精度。结果发现,改进TSES方法采集的负样本在基于SVM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应用效果比TSES好,表明改进的TSES是一种有效的负样本采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样本采样方法 环境特征空间 滑坡危险度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栋 秦胜伍 +5 位作者 孟凡奇 高峰 熊良文 潘宏宇 姚靖宇 乔双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537,共12页
本文以吉林省永吉县为研究区,结合历史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并探索了不同取值范围下选取的负样本对最终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 本文以吉林省永吉县为研究区,结合历史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并探索了不同取值范围下选取的负样本对最终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年平均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湿度指数、断层密度、道路密度、水系密度、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类型等14个因子,依离散型与连续型两种分类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单因子相似度,综合获得全区地理信息相似度后按其不同阈值进行负样本采样,并以支持向量机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正样本准确率和预报效率曲线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负样本的地理信息相似度值逐渐增大时,模型精度和正样本准确率逐步降低,预报效率先增后降,易发程度由高估向低估变化;在地理信息相似度取值范围0~0.5内选取的负样本兼顾了模型准确性与土地利用价值,并具有最高的预测效率,是一种优秀的负样本取样策略。本次研究结果与实际较为相近,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有效提升了负样本质量,提高了预测效率,合理平衡了易发区划分与土地利用的矛盾,可为研究区防灾政策的制订、区域防灾的土地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区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负样本采样 地理信息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威胁情报的多层次知识蒸馏实体识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文伍扬 李欣 +2 位作者 李明锋 唐伟杰 刘士铭 《情报杂志》 2025年第9期96-103,87,共9页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构建精准高效的威胁情报抽取模型对于预警、阻断以及追踪攻击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知识蒸馏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威胁情报领域标注数据稀缺、实体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设...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构建精准高效的威胁情报抽取模型对于预警、阻断以及追踪攻击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知识蒸馏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威胁情报领域标注数据稀缺、实体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设计了生成-过滤-平衡三阶段数据增强策略,有效扩充训练数据集。其次,以RoBERTa-BiLSTM-IDCNN-CRF为教师模型,选取结构类似的BiLSTM-CRF为学生模型构建异构蒸馏体系,通过多层次知识蒸馏逐层对齐教师隐藏特征,并融合基于硬负样本采样的对比学习机制,以增强学生模型对复杂语境的理解和实体类别的区分能力。[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在增强后的CDTier数据集上,学生模型在保持F1值94.08%的同时,其推理效率提升了22.05%,能够更好地满足网络安全领域对实时高效命名实体识别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情报 实体识别 多层次知识蒸馏 对比学习 负样本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