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谢施君
谷山强
+3 位作者
陈维江
陈家宏
钱冠军
贺恒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53-2957,共5页
为获取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参数,进行了多种间隙结构、多种间隙尺寸的负极性长阃隙放电试验,得到了第1梯级先导长度、暗区持续时间的统计结果及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统计结果表明:短间隙(〈2.5m)下的负极性放电仅1个梯...
为获取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参数,进行了多种间隙结构、多种间隙尺寸的负极性长阃隙放电试验,得到了第1梯级先导长度、暗区持续时间的统计结果及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统计结果表明:短间隙(〈2.5m)下的负极性放电仅1个梯级,梯级先导长度一般小于间隙长度的20%;长间隙(〉6m)下的负极性放电有多个梯级,梯级先导发展速度在10^4m/s量级~10^5m/s量级之间;同一次放电,梯级先导发展速度随先导长度增加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性放电
长间隙
梯级先导
暗区
速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长间隙放电试验适用于大尺寸输电线路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羽
邓冶强
+4 位作者
文习山
马宇晗
蓝磊
安韵竹
鄂盛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54-3661,共8页
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作为解决雷电屏蔽问题的工程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评估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然而,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的提高和空气间隙的增长,运用现有EGM得到的绕击率和实际观测数...
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作为解决雷电屏蔽问题的工程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评估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然而,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的提高和空气间隙的增长,运用现有EGM得到的绕击率和实际观测数据有较大出入。鉴于此,该文基于1~10m的棒-棒长空气间隙负极性20/2500μs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试验数据,并引入Idone的雷电通道回击速度概率分布,修正了现有击距公式;再根据棒-棒间隙和棒-板间隙的50%放电电压在4m处发生翻转的特点,结合试验结果修正了大地的击距系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输电线路的改进EGM。最后运用该文提出的改进EGM分别对日本500、1000和中国1000k V交流输电线路的绕击率进行计算,与日本长期的雷击观测数据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改进EGM较现有EGM更加适合大尺寸输电线路,尤其是各相导线绕击比例和观测数据更加吻合。该文提出的改进EGM能为大尺寸输电线路雷电屏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绕击率
电气几何模型
击距
负
极性
长间隙冲击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谢施君
谷山强
陈维江
陈家宏
钱冠军
贺恒鑫
机构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国家电网公司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53-295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7003)~~
文摘
为获取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参数,进行了多种间隙结构、多种间隙尺寸的负极性长阃隙放电试验,得到了第1梯级先导长度、暗区持续时间的统计结果及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统计结果表明:短间隙(〈2.5m)下的负极性放电仅1个梯级,梯级先导长度一般小于间隙长度的20%;长间隙(〉6m)下的负极性放电有多个梯级,梯级先导发展速度在10^4m/s量级~10^5m/s量级之间;同一次放电,梯级先导发展速度随先导长度增加而加快。
关键词
负极性放电
长间隙
梯级先导
暗区
速度
特征
Keywords
negative discharge
long air gaps
stepped leader
dark period
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M8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长间隙放电试验适用于大尺寸输电线路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羽
邓冶强
文习山
马宇晗
蓝磊
安韵竹
鄂盛龙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54-3661,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0624)
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总部科技项目(SGTYHT/14-JS-188)~~
文摘
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作为解决雷电屏蔽问题的工程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评估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然而,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的提高和空气间隙的增长,运用现有EGM得到的绕击率和实际观测数据有较大出入。鉴于此,该文基于1~10m的棒-棒长空气间隙负极性20/2500μs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试验数据,并引入Idone的雷电通道回击速度概率分布,修正了现有击距公式;再根据棒-棒间隙和棒-板间隙的50%放电电压在4m处发生翻转的特点,结合试验结果修正了大地的击距系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输电线路的改进EGM。最后运用该文提出的改进EGM分别对日本500、1000和中国1000k V交流输电线路的绕击率进行计算,与日本长期的雷击观测数据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改进EGM较现有EGM更加适合大尺寸输电线路,尤其是各相导线绕击比例和观测数据更加吻合。该文提出的改进EGM能为大尺寸输电线路雷电屏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绕击率
电气几何模型
击距
负
极性
长间隙冲击
放电
Keywords
UHV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electric geometry model
striking distance
negative switching surge discharge tests of long air gaps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负极性长间隙放电梯级先导特征
谢施君
谷山强
陈维江
陈家宏
钱冠军
贺恒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长间隙放电试验适用于大尺寸输电线路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王羽
邓冶强
文习山
马宇晗
蓝磊
安韵竹
鄂盛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