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负折射率介质的MOLEDs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玲玲 蔡红新 +1 位作者 赵晓霞 李宏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将由正负折射率介质组成的新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利用传输矩阵法对DBR反射率大小、反射率角度特性和新型微腔器件的透射率、谐振波长及电致发光光谱(EL谱)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将由正负折射率介质组成的新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利用传输矩阵法对DBR反射率大小、反射率角度特性和新型微腔器件的透射率、谐振波长及电致发光光谱(EL谱)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新型DBR具有宽的反射带宽,且TE波和TM波的反射带宽分离很小.与普通的均由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MOLEDs相比,新型MOLEDs的反射率角度特性和透射率、EL谱角度特性均优于普通微腔器件,易于实现全角度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Ds 传输矩阵法 负折射率介质 EL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森东 徐弼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5-598,共4页
为了研究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矩阵光学理论、衍射积分理论、相干偏振统一理论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传输交叉谱密度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 为了研究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矩阵光学理论、衍射积分理论、相干偏振统一理论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传输交叉谱密度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谱密度和谱相干度。结果表明,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谱密度和谱相干度都可以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调控。此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控光传输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负折射率介质 谱密度 谱相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里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森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0-854,共5页
为了研究Airy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NIM)的传输动力学特性,利用Collins公式推导出了Airy涡旋光束通过NIM的传输动力学方程,并用该方程研究了Airy涡旋光束在NIM中的光强、涡旋、相位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NIM的参数可实现对A... 为了研究Airy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NIM)的传输动力学特性,利用Collins公式推导出了Airy涡旋光束通过NIM的传输动力学方程,并用该方程研究了Airy涡旋光束在NIM中的光强、涡旋、相位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NIM的参数可实现对Airy涡旋光束主峰位置、涡旋位置、主峰与涡旋的重叠位置和光强的控制。光束在NIM中的特性研究在光学显微操控和光学分选等领域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艾里涡旋光束 负折射率介质 COLLINS公式 光强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TM_(00)导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芬 李承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包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TM模中出现的TM00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模可能存在具有相同的纵向相移常数β和不同的横向相移常数T的两支特殊的简并模式。此外,对出现这种特殊简并模式的条件进行了...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包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TM模中出现的TM00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模可能存在具有相同的纵向相移常数β和不同的横向相移常数T的两支特殊的简并模式。此外,对出现这种特殊简并模式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此特殊模式的色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光纤 色散特性 简并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测试装置设计与测试
5
作者 黄勇军 文光俊 +1 位作者 李天倩 谢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4,共4页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介质样品在X波段的折射特性,对石蜡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折射特性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合成介质确实具有负折射效应。通过电磁仿真方法,测试了平行板负折射率介质的波束位移特性,进一步证明了该种合成介质的负折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亚铁磁材料 金属线阵列 折射特性测试装置 波束位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分析
6
作者 王兴林 郑发农 王辉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针对光波在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传播,利用Artmann的稳态相位法研究了光学Dirac点附近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讨论了横向位移随入射角度、频率和平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该结构中的横向位移可以达到波长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之... 针对光波在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传播,利用Artmann的稳态相位法研究了光学Dirac点附近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讨论了横向位移随入射角度、频率和平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该结构中的横向位移可以达到波长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之多并且在Dirac点附近能够实现正负变化。进一步研究了全反射情形下的横向位移特性和光子隧穿现象、证实了横向位移的Hartman效应。另外,由于材料的特殊线性色散,发现横向位移在靠近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而在远离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将在集成光学和光学器件方面产生应用可能,也将进一步促进石墨烯量子结构中电子传播的类光学现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横向位移 -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在有缺陷存在的斐波那契准晶中的透射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伍清萍 刘正方 陈爱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6-860,共5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模拟研究了FC(N)准晶链排列的多层介质膜中存在不同缺陷情形时,光在其中传播的透射规律。结果表明,当Fibonacci准晶中存在缺陷时,引入了缺陷模,而且其缺陷模具有与自身结构相关的特点。还进一步模拟研究了存在负折射...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模拟研究了FC(N)准晶链排列的多层介质膜中存在不同缺陷情形时,光在其中传播的透射规律。结果表明,当Fibonacci准晶中存在缺陷时,引入了缺陷模,而且其缺陷模具有与自身结构相关的特点。还进一步模拟研究了存在负折射率吸收缺陷媒质时的FC(N)准晶链的透射系数,出现了共振透射率大于1的情形。同时还研究了负折射率缺陷媒质的虚部对禁带中共振透射峰大小的影响,发现并不是所有引入负折射率吸收缺陷媒质的准晶都会出现共振透射率大于1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Fibonacci准晶 传输矩阵 缺陷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OLEDs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闫玲玲 蔡红新 +2 位作者 赵晓霞 张利伟 李宏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将负折射率介质层(NRIDL)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设计了新型的微腔器件。利用传输矩阵法对此器件的反射率大小、器件厚度对发射峰的影响以及电致发光(EL)光谱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与普通微腔器件相比,新型微... 将负折射率介质层(NRIDL)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设计了新型的微腔器件。利用传输矩阵法对此器件的反射率大小、器件厚度对发射峰的影响以及电致发光(EL)光谱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与普通微腔器件相比,新型微腔器件的谱线宽度显著窄化,峰值强度明显增强,并且受腔体长度的影响较小。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微腔器件的发光色纯度、薄化器件厚度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EL谱 传输矩阵法 MO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偏振下Fibonacci准周期超晶格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伍清萍 刘正方 陈爱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偏振情形下,电磁波在正负折射率媒质构成的Fibonacci准周期超晶格中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的增加,s偏振时的禁带有加宽趋势,但在一定角度时消失;p偏振时的禁带则始终加宽,且出现了全向带隙。还进...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偏振情形下,电磁波在正负折射率媒质构成的Fibonacci准周期超晶格中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的增加,s偏振时的禁带有加宽趋势,但在一定角度时消失;p偏振时的禁带则始终加宽,且出现了全向带隙。还进一步研究了引入缺陷后的偏振特性,并通过将有缺陷的Fibonacci准周期超晶格重叠获得了在某一偏振下全反射而在另一偏振下全透射的良好特性。这将在微波器件和光学器件中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负折射率介质 Fibonacci准周期超晶格 偏振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光矢量用电矢量表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欣 朱建华 郭永康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8,共5页
讨论了光学教材中"在通常情况下光矢量可用电矢量表示"表述的由来.分析表明旋光现象和人工负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矢量不能用电矢量完全表示,并指出基本概念的内涵应随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 光矢量 旋光 负折射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和结构对超晶格成像特性的调制
11
作者 伍清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81-85,共5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和不同参数调制下的成像特征。结果表明:在近似相同总层数和相同的参数下,不同结构对成像有一定影响:周期结构完美成像的波矢范围最大,thue-mose模型次之,fibonacci模型最小;进一步研究当负折射率介质的...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和不同参数调制下的成像特征。结果表明:在近似相同总层数和相同的参数下,不同结构对成像有一定影响:周期结构完美成像的波矢范围最大,thue-mose模型次之,fibonacci模型最小;进一步研究当负折射率介质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偏离1时的成像特点,发现除了可以通过调节负折射率介质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控制尖锐峰的峰值大小外,还可通过改变两种媒质的层数比以及正折射率媒质的吸收系数来控制尖锐峰峰值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成像 fibonaci THUE-MOR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手材料包层渐变光纤TE模的功率限制因子
12
作者 潘建军 程珊珊 许涛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89-91,共3页
采用矢量场分析法,推导出左手材料包层抛物型渐变光纤TE模的传输功率和功率限制因子,绘制出几种TE模式下功率限制因子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曲线。分析得出结论:在频率较低时,TE模式的功率限制因子随归一化频率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波... 采用矢量场分析法,推导出左手材料包层抛物型渐变光纤TE模的传输功率和功率限制因子,绘制出几种TE模式下功率限制因子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曲线。分析得出结论:在频率较低时,TE模式的功率限制因子随归一化频率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波动最低点的功率限制因子值随纤芯-包层磁导率比|η|的增大而减小,而随TE模式序号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一定的模式,|η|较小时,功率限制因子在频率较低时有明显的波动,说明在低频时选用|η|较小的光纤有利于减少光纤对接时的耦合损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负折射率介质 抛物型渐变光纤 功率限制因子 归一化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晶格光子晶体光纤带隙分析
13
作者 马仪超 陈鹤鸣 《光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复式晶格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向传统正方形格子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中引入半径相同但折射率为负的介质柱,构成两种正负折射率介质柱嵌套的周期性排列结构。用平面波法分析这种光纤的光子带隙,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正方形格... 提出了一种复式晶格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向传统正方形格子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中引入半径相同但折射率为负的介质柱,构成两种正负折射率介质柱嵌套的周期性排列结构。用平面波法分析这种光纤的光子带隙,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正方形格子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相比,当R/∧=0.35,衬底折射率nb=1.30,空气孔折射率na=1.0,介质柱折射率nc=-1.0时,这种光纤可以实现光子带隙效应导光;当晶格常数∧的范围为1.5~3.0μm时,传输波长范围为880~23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负折射率介质 复式晶格 光子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