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的反常分裂现象
1
作者 张景贵 章礼富 +1 位作者 赵晋琴 李勇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8-512,共5页
对超短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其不同于常规介质的反常脉冲分裂现象。结果表明:由于负的折射率影响,介质将通过反常群速度色散与自散焦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机理来诱导脉冲的对称分裂。同时,分析由色散磁导率所导... 对超短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其不同于常规介质的反常脉冲分裂现象。结果表明:由于负的折射率影响,介质将通过反常群速度色散与自散焦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机理来诱导脉冲的对称分裂。同时,分析由色散磁导率所导致的可控自陡效应对脉冲分裂的影响,发现负折射介质中正负的自陡效应都会引脉冲非对称分裂。其中负的自陡效导致脉冲裂变后其后沿比前沿高,这与常规介质自陡效应(恒为正)情形相同;而负折射介质正的自陡效应对脉冲分裂影响刚好与前者相反,即裂变后脉冲后沿比前沿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超短脉冲传输 脉冲分裂 自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介质中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小燕 文双春 +2 位作者 戴小玉 熊敏 刘海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4-1320,共7页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极化的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特性,着重分析了在常规非线性传输模型中不曾出现的由负折射介质色散磁导率导致的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自陡峭效应一样,负自陡峭效应同样造成孤子脉冲的非对...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极化的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特性,着重分析了在常规非线性传输模型中不曾出现的由负折射介质色散磁导率导致的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自陡峭效应一样,负自陡峭效应同样造成孤子脉冲的非对称、中心偏移和高阶孤子衰减,但脉冲偏移的方向与正自陡峭效应情形相反.此外,利用可控自陡峭效应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三阶色散效应导致的孤子脉冲偏移,从而实现孤子脉冲中心的无偏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孤子 自陡峭效应 色散磁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介质中孤波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诚 董佳 杨荣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3,共6页
以描述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传输的归一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模型,采用对称分步傅里叶算法研究了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发现: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为零时,亮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类似;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不为零... 以描述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传输的归一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模型,采用对称分步傅里叶算法研究了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发现: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为零时,亮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类似;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不为零时,其传输速度和相互作用明显受三阶色散和自陡峭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互排斥.而负折射介质中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的相互作用类似,无论暗孤波是否存在初始频移,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在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的影响下都表现为相互排斥.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负折射介质在未来高速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亮孤波 暗孤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介质中高阶非线性效应所致啁啾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会芳 杨性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利用分步傅里叶法对负折射介质中的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分别得到自相位调制、赝五阶非线性、自陡峭、二阶非线性色散所致啁啾及各项非线性所致总啁啾的演变图。从啁啾上分析了负折射介质中各项非线性效应在脉冲传输... 利用分步傅里叶法对负折射介质中的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分别得到自相位调制、赝五阶非线性、自陡峭、二阶非线性色散所致啁啾及各项非线性所致总啁啾的演变图。从啁啾上分析了负折射介质中各项非线性效应在脉冲传输时的作用,结果表明:负折射介质中,自陡系数取值的正负可控使脉冲中心位置可向前后沿偏移;在正常色散区,赝五阶非线性系数为负时加速脉冲的展宽,二阶非线性色散项系数取正时使脉冲展宽,取负时使脉冲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啁啾 分步傅里叶法 负折射介质 二阶非线性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介质中三阶非线性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霞 杨性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3-3137,共5页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研究了三阶非线性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通过模拟数值计算得出,在德鲁德模型频率选取的一定范围内,三阶非线性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结果表明:三阶非线性色散项系数取负值时,在正常色散...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研究了三阶非线性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通过模拟数值计算得出,在德鲁德模型频率选取的一定范围内,三阶非线性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结果表明:三阶非线性色散项系数取负值时,在正常色散区超短脉冲不对称展宽,脉冲中心向前沿偏移;在零色散点超短脉冲不对称展宽程度加剧并在脉冲前沿形成振荡,脉冲中心向前沿偏移;在反常色散区超短脉冲不对称变窄,脉冲中心仍向前沿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三阶非线性色散项 分步傅里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傅里叶法研究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的传输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霞 杨性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6-920,共5页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来研究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的传输特性,分析了超短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传输时所体现出来的新特点。结果表明,在正常色散区,二阶非线性色散系数为负时使脉冲变窄,而且它对脉冲影响的程度是随着传输距离不断变化的,影响...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来研究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的传输特性,分析了超短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传输时所体现出来的新特点。结果表明,在正常色散区,二阶非线性色散系数为负时使脉冲变窄,而且它对脉冲影响的程度是随着传输距离不断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小;赝五阶非线性系数为负时使脉冲展宽,但与二阶非线性色散项相比影响较小;而自陡系数取值的可正、可负出现了使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其中心位置前后沿均可偏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分步傅里叶法 二阶非线性色散 赝五阶非线性 自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光子晶体光纤带隙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陈鹤鸣 王文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6期19-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平面波法(PWM)分析了这种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结构,研究了负折射率变化与负正折射率介质比变化对光子带隙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负折射率介质的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数量和宽度随折...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平面波法(PWM)分析了这种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结构,研究了负折射率变化与负正折射率介质比变化对光子带隙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负折射率介质的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数量和宽度随折射率和介质比变化而变化。取负折射率值为-1.5、负正介质填充比为0.88、空气孔间距为2.6 um时,可得到多条带隙和较大的带隙宽度,实现PBG导光的波长范围为1 225 nm—4 08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通信 负折射介质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导模异常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金龙 沈林放 +1 位作者 何赛灵 阮智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7-1330,共4页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敷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芯层与敷层介电常数比值(ξ)和磁导率比值(η)变化对导模色散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负折射率光纤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光纤的反常特征,如存在表面波模,存在TM00模和T...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敷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芯层与敷层介电常数比值(ξ)和磁导率比值(η)变化对导模色散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负折射率光纤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光纤的反常特征,如存在表面波模,存在TM00模和TE00模以及存在多个单模传输模式和单模传输区间等同时对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单模传输条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介质 左手材料 光纤 导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介质非线性Bragg腔的双稳态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蒋美萍 陈光 +3 位作者 陈宪锋 沈小明 巢小刚 是度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特性、光学增强和双稳态特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无色散和有色散非线性Bragg腔及由两种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谱、光学增强、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双...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特性、光学增强和双稳态特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无色散和有色散非线性Bragg腔及由两种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谱、光学增强、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双稳态开关阈值进行了比较.含负折射率介质的非线性Bragg腔可显著增大腔内光学增强效应,降低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和双稳态开关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折射介质 非线性Bragg腔 双稳态 透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负折射率介质层的布喇格镜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立功 顾培夫 黄弼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光波在负折射率介质薄层中的传输矩阵 ,对由正、负折射率介质构成的全介质布喇格反射镜的反射带宽和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与普通的均由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布喇格反射镜的相应特性做了对比 ,并根据薄膜理论对研... 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光波在负折射率介质薄层中的传输矩阵 ,对由正、负折射率介质构成的全介质布喇格反射镜的反射带宽和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与普通的均由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布喇格反射镜的相应特性做了对比 ,并根据薄膜理论对研究结果作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介质 传输矩阵 介质布喇格反射镜 反射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层厚对含负折射率介质Bragg微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美萍 陈光 +3 位作者 陈宪锋 沈小明 王旭东 是度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2-917,共6页
研究了介质层厚对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Bragg微腔的缺陷模和双稳态的影响.在中心频率附近将传输矩阵各矩阵元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并取一级近似,得到了缺陷模频率与介质层厚的关系式及品质因子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一级近似法能很好地... 研究了介质层厚对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Bragg微腔的缺陷模和双稳态的影响.在中心频率附近将传输矩阵各矩阵元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并取一级近似,得到了缺陷模频率与介质层厚的关系式及品质因子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一级近似法能很好地解释中心频率附近介质层厚对缺陷模频率的影响.理想Bragg微腔结构的缺陷模品质因子最大;递增正折射率介质层厚和增大缺陷层介质层厚、递减负折射率介质层厚及同时等量递减正和负折射率介质层厚,均可使缺陷模红移,双稳态阈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缺陷模 双稳态 折射介质 Bragg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矩阵法在负折射率介质材料平板波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丙刚 韩张华 何金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4-1487,共4页
利用严格电磁理论,推导出了适用于负折射率介质材料光波导的转移矩阵,分析讨论了转移矩阵的性质和应用.利用转移矩阵方法,推导出导波层为负折射率介质材料、覆盖层和衬底为右手材料的三层对称介质光波导的本征色散方程.用图解法研究了... 利用严格电磁理论,推导出了适用于负折射率介质材料光波导的转移矩阵,分析讨论了转移矩阵的性质和应用.利用转移矩阵方法,推导出导波层为负折射率介质材料、覆盖层和衬底为右手材料的三层对称介质光波导的本征色散方程.用图解法研究了负折射率介质波导中TE波的异常色散特性.在负折射材料介质波导中没有零阶模,最低阶为1阶模,并且有截止频率,只有波导参量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才会存在,导模的横向波数可以为实数和纯虚数,而正折射率介质波导导模的横向波数只能为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光学 折射介质 平板波导 转移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里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森东 冯元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为了研究艾里光束(Airy beams)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ABCD矩阵光学理论推导出了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 为了研究艾里光束(Airy beams)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ABCD矩阵光学理论推导出了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后的自加速和光强都可以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调控.Airy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横向偏转系数随传输距离z的增大而加速偏转;同时当传输距离z相同而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不同时,偏转系数也不相同.Airy光束的强度和偏转度都可以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调控.结果显示可以利用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方便有效地调控Airy光束,研究结果在光学器件设计和医学科学中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里光束 折射介质 矩阵光学 传输特性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介质的MOLEDs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玲玲 蔡红新 +1 位作者 赵晓霞 李宏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将由正负折射率介质组成的新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利用传输矩阵法对DBR反射率大小、反射率角度特性和新型微腔器件的透射率、谐振波长及电致发光光谱(EL谱)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将由正负折射率介质组成的新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引入到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s)中,利用传输矩阵法对DBR反射率大小、反射率角度特性和新型微腔器件的透射率、谐振波长及电致发光光谱(EL谱)角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新型DBR具有宽的反射带宽,且TE波和TM波的反射带宽分离很小.与普通的均由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MOLEDs相比,新型MOLEDs的反射率角度特性和透射率、EL谱角度特性均优于普通微腔器件,易于实现全角度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Ds 传输矩阵法 折射介质 EL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森东 徐弼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5-598,共4页
为了研究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矩阵光学理论、衍射积分理论、相干偏振统一理论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传输交叉谱密度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 为了研究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矩阵光学理论、衍射积分理论、相干偏振统一理论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中传输交叉谱密度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得到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谱密度和谱相干度。结果表明,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谱密度和谱相干度都可以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工作频率调控。此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控光传输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折射介质 谱密度 谱相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里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森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0-854,共5页
为了研究Airy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NIM)的传输动力学特性,利用Collins公式推导出了Airy涡旋光束通过NIM的传输动力学方程,并用该方程研究了Airy涡旋光束在NIM中的光强、涡旋、相位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NIM的参数可实现对A... 为了研究Airy涡旋光束通过负折射率介质(NIM)的传输动力学特性,利用Collins公式推导出了Airy涡旋光束通过NIM的传输动力学方程,并用该方程研究了Airy涡旋光束在NIM中的光强、涡旋、相位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NIM的参数可实现对Airy涡旋光束主峰位置、涡旋位置、主峰与涡旋的重叠位置和光强的控制。光束在NIM中的特性研究在光学显微操控和光学分选等领域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艾里涡旋光束 折射介质 COLLINS公式 光强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TM_(00)导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芬 李承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包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TM模中出现的TM00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模可能存在具有相同的纵向相移常数β和不同的横向相移常数T的两支特殊的简并模式。此外,对出现这种特殊简并模式的条件进行了...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包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TM模中出现的TM00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模可能存在具有相同的纵向相移常数β和不同的横向相移常数T的两支特殊的简并模式。此外,对出现这种特殊简并模式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此特殊模式的色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介质 光纤 色散特性 简并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测试装置设计与测试
18
作者 黄勇军 文光俊 +1 位作者 李天倩 谢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4,共4页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介质样品在X波段的折射特性,对石蜡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折射特性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合成介质确实具有负折射效应。通过电磁仿真方法,测试了平行板负折射率介质的波束位移特性,进一步证明了该种合成介质的负折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介质 亚铁磁材料 金属线阵列 折射特性测试装置 波束位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材料用于表面波传感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邸岳淼 王晓萍 肖丙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8-331,共4页
利用严格电磁理论分析了负折射材料界面上激励表面波的相关特性,证明两种偏振入射都能在负折射材料与正折射材料界面上激发表面波,并推导出了相应表面波的传播波矢和激发条件.针对负折射材料在表面波传感方面的应用,对膜厚选择,偏振态,... 利用严格电磁理论分析了负折射材料界面上激励表面波的相关特性,证明两种偏振入射都能在负折射材料与正折射材料界面上激发表面波,并推导出了相应表面波的传播波矢和激发条件.针对负折射材料在表面波传感方面的应用,对膜厚选择,偏振态,测量范围,线性度等性能参量进行了具体分析,与传统的金属表面等离子波传感器相比,使用负折射材料在灵敏度相当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线性度,增大测量范围,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介质 表面波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分析
20
作者 王兴林 郑发农 王辉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针对光波在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传播,利用Artmann的稳态相位法研究了光学Dirac点附近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讨论了横向位移随入射角度、频率和平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该结构中的横向位移可以达到波长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之... 针对光波在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传播,利用Artmann的稳态相位法研究了光学Dirac点附近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讨论了横向位移随入射角度、频率和平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该结构中的横向位移可以达到波长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之多并且在Dirac点附近能够实现正负变化。进一步研究了全反射情形下的横向位移特性和光子隧穿现象、证实了横向位移的Hartman效应。另外,由于材料的特殊线性色散,发现横向位移在靠近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而在远离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将在集成光学和光学器件方面产生应用可能,也将进一步促进石墨烯量子结构中电子传播的类光学现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横向位移 -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