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立菲 谢守蓉 +10 位作者 李丽 李晋 刘云波 蒋娟 王佳 赖薇 郑飞宇 徐媛媛 徐文佳 杨国愉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探索高原军人心理健康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量表(armymen... 目的探索高原军人心理健康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对高原某部4 631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SCL-90高分组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各因子、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得分上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而在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上则显著较低(P<0.01);(2)SCL-90总分与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解释偏向、负性沉思偏向、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均呈显著正相关(r为0.210~0.551,P<0.01),与情感求助、自我安慰显著负相关(r=-0.07、r=-0.11,P<0.01);(3)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中负性沉思偏向、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3个维度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中认知重视、自我安慰、情感求助3种方式可有效预测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解释率为38.5%。(4)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认知重视使用频率,有利于维护和提升高原军人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军人 心理健康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情绪调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某部官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特征与抑郁情绪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蒋娟 谢守荣 +9 位作者 李丽 李晋 刘云波 徐文佳 徐媛媛 王立菲 王佳 郑飞宇 赖薇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从高原官兵负性认知加工特征着手,探讨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抑郁情绪间关系。方法选择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和流行抑郁量表,采用整群抽样,对4 635名高原某部留驻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在注意偏向方面,... 目的从高原官兵负性认知加工特征着手,探讨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抑郁情绪间关系。方法选择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和流行抑郁量表,采用整群抽样,对4 635名高原某部留驻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在注意偏向方面,年龄(F=10.38,P<0.01)、军龄(F=7.66,P<0.01)、文化程度(F=4.17,P<0.05)和职别(F=11.49,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在记忆偏向方面,年龄(F=3.72,P<0.01)、军龄(F=4.11,P<0.01)、文化程度(F=13.27,P<0.01)和职别(F=9.57,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在解释偏向方面,年龄(F=15.05,P<0.01)、军龄(F=11.20,P<0.01)、文化程度(F=19.31,P<0.01)和职别(F=24.76,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4)在沉思偏向方面,只有年龄(F=5.98,P<0.01)、军龄(F=6.93,P<0.01)和职别(F=6.96,P<0.01)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4个因子与抑郁检出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_(注意)=0.43,r_(记忆)=0.47,r_(解释)=0.46,r_(沉思)=0.58,P<0.01)。结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是抑郁易感者和抑郁患者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某部官兵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追踪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慧敏 张娜 +4 位作者 元国豪 王佳 赵梦雪 程晓彤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追踪研究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和军人心理健康量表,于新训早期(10月中旬),中期(11月中旬)和后期(12月中旬)对某部1776名新兵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 目的追踪研究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和军人心理健康量表,于新训早期(10月中旬),中期(11月中旬)和后期(12月中旬)对某部1776名新兵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交叉滞后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新训期间,随着新训时间的增加,新兵总体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显著下降(P<0.01),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上升(P<0.01);②男兵在新训中期和后期的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女兵(P<0.01),但两者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兵在心理健康、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新兵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30^-0.47,P<0.01);④新训前期,新兵的心理健康能有效预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β=-0.19,P<0.01);新训后期,心理健康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相互预测(β=-0.16,P<0.01;β=-0.04,P<0.05)。结论新训期新兵整体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呈下降趋势,在新训后期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而新兵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整个新训期均能较好地预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心理健康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敢对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调节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佳 张晶轩 +5 位作者 薛奕童 许珂 肖红 徐慧敏 王慧中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86-1591,共6页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的纵向变化特点及勇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255名高原军人于2016-2018年连续3年进行纵向追踪调查;采用2016年高原军人勇敢得分和2017年高原军...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的纵向变化特点及勇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255名高原军人于2016-2018年连续3年进行纵向追踪调查;采用2016年高原军人勇敢得分和2017年高原军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对2018年198名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得分进行因果关系预测。结果①2016-2018年,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2)=1.51,P>0.05];追踪阳性项目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2)=3.90,P<0.05];阳性项目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2)=13.36,P<0.05]。②人口学变量和军事职业变量对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变化影响不明显(P>0.05);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勇敢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t=-2.34,P<0.01),共解释心理健康变异率的25.3%。结论勇敢对心理健康得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心理健康得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勇敢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受到负性认知加工偏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军人 心理健康 勇敢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在老年人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滢 李峥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检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对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74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 目的:检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对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74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NCPBQ条目水平内容指数(I-CVI)为0.833~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13,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69。问卷总分及其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9,0.850,0.942;随机抽取30名老年人2~4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858~0.91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注意偏向、负性沉思偏向3个因子可解释变异量的73.423%。NCPBQ中记忆偏向、注意偏向、沉思偏向3个维度与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NCPBQ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 老年人 信度 效度 抑郁 评价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晓彤 王佳 +2 位作者 徐慧敏 赵梦雪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46-2252,共7页
目的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 目的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和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3 522名在海拔1 100~5 231 m驻训的高原军人进行现场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①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2%;②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4个因子、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0~0.588,P<0.01);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均可独立预测高原军人抑郁情绪,解释率分别为37.8%和30.9%;④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消极情绪调节方式是高原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军人的认知重视使用频率,有助于减少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情绪调节方式 抑郁情绪 高原 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情绪对高原新兵新训期睡眠质量的影响: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纵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许珂 赵梦雪 +7 位作者 王佳 张晶轩 夏凡 蒋娟 王慧中 程晓彤 徐慧敏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探讨高原新兵新训期间睡眠质量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以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抑郁情绪影响睡眠质量过程中的纵向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讨高原新兵新训期间睡眠质量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以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抑郁情绪影响睡眠质量过程中的纵向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我国青藏线某部952名新兵在新训期1、2、3个月结束时进行3次团体测评。运用新训1个月后的抑郁情绪得分、新训2个月后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对新训3个月结束时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因果关系预测。结果高原新兵新训期1、2、3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分别为(4.45±2.44)分、(4.01±2.15)分和(4.45±2.54)分,均显著高于我国正常成人常模(P<0.01);睡眠质量随训练时间延长呈先改善后下降的趋势(P<0.01)。不同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对睡眠质量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原新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与文化程度、抑郁情绪、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r=0.131~0.330,P<0.01)。调节效应分析显示,负性记忆偏向能调节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间的关系(t=2.498,P<0.05),共解释睡眠质量变异率的15.7%。结论高原新兵新训期间睡眠质量较差。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抑郁情绪是高原新兵新训期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负性记忆偏向在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纵向调节作用显著,且是抑郁情绪影响睡眠质量的风险因素,其风险效应具有长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新兵 睡眠质量 抑郁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纵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慧敏 张娜 +4 位作者 元国豪 赵梦雪 程晓彤 王佳 冯正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究新兵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生活事件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部2193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索人口学... 目的探究新兵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生活事件量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某部2193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索人口学因素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新兵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探索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挖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作用于新兵心理健康中的影响。结果心理健康能力和素质方面,男兵和高文化程度者得分更高(P<0.01,P<0.05);新兵心理健康能力、素质、总分与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总分及其各因子均呈明显负相关(r为–0.07~–0.46,P<0.01),心理健康状态与之呈明显正相关(r为0.08~0.45,P<0.01);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注意偏向和负性沉思偏向可以预测新兵的心理健康情况,解释率为24.1%;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新兵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且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减少生活事件、改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有利于维护和提升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生活事件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军人焦虑特点与其负性认知偏向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赖薇 郑飞宇 +10 位作者 谢守蓉 李晋 李丽 王立菲 赵梦雪 刘云波 蒋娟 王佳 徐媛媛 徐文佳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25-1531,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的高原军人焦虑特点,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不同海拔高原军人的焦虑现状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对4 631名高原军人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以驻地海...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的高原军人焦虑特点,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不同海拔高原军人的焦虑现状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对4 631名高原军人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以驻地海拔高度为分组依据,对官兵焦虑现状进行组间比较,并依据海拔分组以年龄、职别、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组间比较。结果 (1)不同海拔组官兵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海拔组军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不存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P>0.05),而在职别、文化程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3)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因子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在不同海拔组内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为0.15~0.47,P<0.01);(4)负性解释偏向因子在<1 500 m组对特质焦虑呈负向预测作用(β=-0.15,P<0.01),并且仅<1 500 m组的回归方程中纳入负性注意偏向因子;负性沉思偏向在各海拔组内均对特质焦虑起正向预测作用(β=0.19,β=0.36,β=0.37,P<0.01)。结论不同海拔高度官兵的焦虑状况存在差异,负性沉思偏向起到正向预测高原官兵特质焦虑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官兵 焦虑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负性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神经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正直 廖成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395-2402,共8页
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偏向是导致抑郁的一个主要认知因素,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以往研究从情绪加工增强和认知控制不足等认知角度来解释抑郁症产生的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情绪加工过程进一步研究不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注意偏向、解... 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偏向是导致抑郁的一个主要认知因素,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以往研究从情绪加工增强和认知控制不足等认知角度来解释抑郁症产生的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情绪加工过程进一步研究不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注意偏向、解释偏向和记忆偏向)在抑郁症的产生机制;认知控制过程则进一步探讨其子成分功能(更新、抑制和转换)在抑郁症的调控机制。尤其结合当前认知神经领域的脑网络层级分析趋势,文章通过抑郁症“双路径层级网络模型”解释抑郁的产生,即由于“热”—“中间调节”—“冷”三级脑网络群,通过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和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两条路径,形成一个“闭环神经回路”,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介导抑郁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情绪加工 认知控制 双路径层级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外侧-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回路异常介导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正直 涂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27-2330,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精神障碍,已成为学习工作失能、自杀等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负担疾病。中国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精神障碍,已成为学习工作失能、自杀等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负担疾病。中国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高达6%[1]。重症抑郁症终身患病的概率为17%,其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2]。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