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冯海洋 赵蔚嘉 +5 位作者 徐小青 吴晓漫 夏青云 高永基 吴建 杨银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评估初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和抑郁水平。采用SPSS PROCESS 3.5中的模型4和5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初中生抑郁[β(95%CI)=0.312(0.295~0.328),P<0.001]。自尊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60%。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95%CI)=-0.042(-0.056~-0.029),P<0.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心理韧性可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负性生活事件 自尊 心理韧性 抑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和网络去抑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兴超 史浩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4,206,共13页
为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以及愤怒反刍和网络去抑制在这一影响中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愤怒反刍量表、网络欺凌行为问卷和网络去抑制量表对61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其一,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 为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以及愤怒反刍和网络去抑制在这一影响中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愤怒反刍量表、网络欺凌行为问卷和网络去抑制量表对61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其一,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负性生活事件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其二,愤怒反刍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三,网络去抑制在愤怒反刍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青少年的网络去抑制水平越高,愤怒反刍对网络欺凌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这一研究结果对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网络欺凌行为 愤怒反刍 网络去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及运动频次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3
作者 张威 牛杏蒙 +7 位作者 张欣瑶 王一举 秦岩 夏蕴轩 慕福芹 黄悦勤 卜淑敏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6-1002,共7页
目的:分析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神经质的中介效应与运动频次的调节作用。方法:抽取8079名大学新生,采用患者健康问卷评估抑郁症状,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评估神经质,自编问卷评估经历过的负性生活事件数量... 目的:分析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神经质的中介效应与运动频次的调节作用。方法:抽取8079名大学新生,采用患者健康问卷评估抑郁症状,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评估神经质,自编问卷评估经历过的负性生活事件数量、运动频次。采用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4检验神经质的中介效应,模型7检验运动频次的调节作用。结果:负性生活事件数量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16,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26,P<0.01)。神经质得分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52,P<0.01)。神经质得分在负性生活事件数量与抑郁症状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78.4%,运动频次得分在负性生活事件数量和神经质得分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5,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相关,神经质具有中介作用,运动频次可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抑郁症状 神经质 运动频次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和人际情绪调节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安莉 田帅 +1 位作者 曹庆久 王小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考察个体和人际情绪调节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间的作用。方法:共招募833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分量表(NCER)、人际情绪调节问卷(IERQ)、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评定其负性生活... 目的:考察个体和人际情绪调节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间的作用。方法:共招募833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分量表(NCER)、人际情绪调节问卷(IERQ)、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评定其负性生活事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个体情绪调节的一种)、人际情绪调节和自杀意念水平。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版本3.3)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ASLEC总分和BSI总分正相关(r=0.18,P<0.01)。NCER总分在ASLEC总分和BSI总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62.45%;IERQ总分调节了NCER总分和BSI总分的关系(β=-0.08,P<0.01)。结论: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正相关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而人际情绪调节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对自杀意念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意念 个体情绪调节 人际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动力学特征和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惠至 杨舒然 +4 位作者 韩冬 陈诗 冯强 王璐 康传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动力学特征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3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标准的1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横断面... 目的探讨家庭动力学特征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3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标准的1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SSFD)第2版、儿童抑郁量表(CDI)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患者的家庭动力学特征、抑郁症状及负性生活事件进行评估。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探索系统家庭动力学4个维度[家庭气氛(FA)、系统逻辑(SL)、个性化(IN)、疾病观念(IC)]与CDI 5个因子(低自尊、负面情绪、快感缺乏、效能低下、人际问题)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中介效应分析(Bootstrap检验)建立模型检验负性生活事件在家庭动力学特征与青少年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SSFD 4个维度中的FA、SL、IN得分与CDI总分呈负相关(r=-0.359、-0.256、-0.291,P<0.01),与ASLEC总分呈负相关(r=-0.318、-0.371、-0.406,P<0.01);ASLEC总分与CDI总分呈正相关(r=0.633,P<0.01)。SSFD4个维度与CDI 5个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到1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U_(1)、V_(1)),典型相关系数为0.483(P<0.05),反映SSFD的典型变量U_(1)主要受FA的影响,反映CDI的典型变量V_(1)主要受低自尊和人际问题的影响。负性生活事件对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FA、IN、SL得分影响CDI总分的总效应均较弱(效应值分别为-0.147、-0.117、-0.102),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N、SL得分对CDI总分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A得分对CDI总分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为-0.076,P<0.05),而FA、IN、SL得分通过ASLEC总分影响CDI总分的中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分别为-0.071、-0.095、-0.087,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状可能受家庭动力学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负性生活事件在FA、IN、SL等家庭动力学特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家庭动力学特征中的IC与青少年抑郁症状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 抑郁 家庭关系 负性生活事件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琼之 冉光明 +1 位作者 张琪 刘俊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3,共7页
为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采用量表对9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负性生活事件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 为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采用量表对9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负性生活事件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家庭经济状况在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家庭经济状况较高时,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主观幸福感 心理韧性 家庭经济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张培 佘露 +6 位作者 王世伟 黄成静 李炜 向兵 曾婧 周峰 杨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5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37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制《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调查问卷》评定负性生... 目的探讨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5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37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制《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调查问卷》评定负性生活事件和中职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282份,回收率为97.8%。调查人群中,中职生性行为发生率为4.13%,其中不安全性行为占58.2%。有性行为的中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6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无性行为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OR=0.91,95%CI:0.84~0.98)”和“其他(OR=1.27,95%CI:1.17~1.38)”因子与性行为发生的关联性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OR=1.14,95%CI:1.04~1.25)”“丧失(OR=0.85,95%CI:0.71~1.00)”和“其他(OR=1.21,95%CI:1.08~1.35)”因子与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关联性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武汉市中职生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且负性生活事件的不同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不同。社会、学校及家庭在开展性教育的同时,也应减少不必要的批评惩罚,提高学生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减少其性行为,尤其是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生 负性生活事件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48
8
作者 韩黎 王洲林 +3 位作者 张继华 吕林 王金霞 廖传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和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方法:在四川、重庆3所高校中选取879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96名,无留守经历483名),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和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方法:在四川、重庆3所高校中选取879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96名,无留守经历483名),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抑郁情绪,采用Bootstrap程序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使用多群组分析法检验有无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ASLEC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者[(9.0±3.8)vs.(6.8±3.1),P<0.001]。大学生留守经历与ASLEC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22~0.28,均P<0.01),与RSCA和SES得分呈负相关(r=-0.29^-0.56,均P<0.01)。SES得分和RSCA得分在ASLEC得分与SDS得分中起着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08、0.13、0.07,均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13~0.68);留守经历对自尊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限制模型的拟合度变差△χ2=2120.68,△df=8,P<0.001)。结论:自尊和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留守经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负性生活事件 自尊 心理韧性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35
9
作者 马岁岁 秦侠 +1 位作者 陈若陵 胡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和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方法以GMS-AGECAT与MDS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基线调查时确定的非抑郁老年人进行队列研究。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数据。结果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数增...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和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方法以GMS-AGECAT与MDS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基线调查时确定的非抑郁老年人进行队列研究。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数据。结果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数增加,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增高,两者有密切相关(r=0.96,P<0.01)。χ2检验表明,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情、亲友冲突、恐怖经历发生与否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关系达显著性水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困难(RR=1.82)、亲友冲突(RR=5.18)对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有显著性影响(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密切相关,经济困难、亲友冲突是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队列研究 发病率 负性生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心理弹性在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4
10
作者 庄幼青 蒋翠婷 +3 位作者 曾丽玲 温济英 李雪然 张利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复诊的3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心理...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复诊的3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产妇的产后抑郁得分为10.00(6.00~13.00)分,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78.14±18.93)分,心理弹性得分(65.11±12.78)分。产后抑郁与产后负性生活呈正相关(r=0.652,P<0.001),产后抑郁及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均呈负相关(r=-0.479、-0.402,P<0.001);心理弹性在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间有部分中介效应(0.113),占总效应的16.69%。结论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作用于产后抑郁,还可通过心理弹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产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产妇 产后负性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刘立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95,共4页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心理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林琳 刘俊岐 +5 位作者 杨洋 刘羽 王晨旭 刘拓 于馨 贾绪计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9-576,共8页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基于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和自杀的缓冲假设,考察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讨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及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修订版生活倾向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对1...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基于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和自杀的缓冲假设,考察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讨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及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修订版生活倾向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对1191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和自杀意念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气质性乐观对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中介过程存在调节作用,相对于气质性乐观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介效应仅在气质性乐观水平低的大学生中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意念 反刍思维 气质性乐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孔令玲 鲍昱含 +5 位作者 徐雯雯 郭靖 曲海英 徐娜 周玲 岳伟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了解初中生非自杀性自杀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以2159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量非自杀性自伤、负性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结果:初... 目的:了解初中生非自杀性自杀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以2159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量非自杀性自伤、负性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结果: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5.1%(325/2159)。负性生活事件能够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β=0.20,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0%;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β=-0.26,P<0.00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可能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负性生活事件 领悟社会支持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睿 冯正直 +4 位作者 陈蓉 王立菲 戴琴 刘可愚 光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调查留守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和特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设计,对重庆市25个区县13035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938份。其中非留守学生3057人,留守学生9881人(父母均在外工作的7728人... 目的:调查留守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和特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设计,对重庆市25个区县13035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938份。其中非留守学生3057人,留守学生9881人(父母均在外工作的7728人,仅父亲在外的1622人,仅母亲在外的531人)。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和父母外出情况,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调查样本的生活事件发生水平。结果:父母均在外和仅母亲在外的留守学生的ASLEC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仅父亲在外的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均P<0.05);留守女生在人际关系[(10.4±5.3)vs.(9.7±5.0)]和学习压力[(10.4±5.3)vs.(9.6±5.1)]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留守男生(均P<0.001),在受处罚[(11.0±8.2)vs.(11.5±7.8),P<0.01]和其他[(4.9±4.4)vs.(5.9±4.5),P<0.001]两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留守男生;父母离婚的留守学生的ASLEC总分[(49.1±25.6)vs.(47.4±25.4),P<0.05]和受处罚[(11.9±7.9)vs.(11.1±8.0),P<0.001]、健康与适应问题[(7.0±4.4)vs.(6.7±4.3),P<0.05]、其他[(5.8±4.6)vs.(5.4±4.6),P<0.01]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父母未离婚的留守学生。留守初中生和留守高中生的ASLEC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比留守小学生高(P<0.05);每三天以内和父母交流一次的留守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要低于其他交流频率的留守学生(P<0.05)。结论:双亲在外、母亲在外、父母离婚、与父母沟通少的留守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水平更高,尤其是留守中学生。留守女生面临着更多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生活事件和更少的受处罚和其他类型的生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化前珍 郑晓莉 +5 位作者 徐莎莎 徐巧玲 尼春萍 陈长生 张磊 张美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20所养老机构的473名老年人进行老年抑郁症状评定、一般情况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Spearman相关和Logisti... 目的探讨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20所养老机构的473名老年人进行老年抑郁症状评定、一般情况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数据。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1.3%。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于未经历者,且随着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数目的增多,抑郁发生率也随之增高(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中的健康恶化、经济困难和不愉快经历是导致老年人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且与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抑郁症状 负性生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和自我肯定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慧瀛 王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自我肯定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265名,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A)状态焦虑分量表、反刍思维量表(R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自我肯定...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自我肯定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265名,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A)状态焦虑分量表、反刍思维量表(R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自我肯定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和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探讨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检验探讨自我肯定的调节效应。结果:城镇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自我肯定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均P<0.05)。负性生活事件能够直接预测状态焦虑(β=0.57,P<0.001);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9.7%;自我肯定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13,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状态焦虑,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间接作用于状态焦虑;自我肯定调节了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状态焦虑 反刍思维 自我肯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系: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美萍 郑晓洁 +3 位作者 夏桂芝 刘迪迪 陈翩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3-913,共11页
采用环境×基因×环境(E×G×E)研究设计,以637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和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早期抑郁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COM... 采用环境×基因×环境(E×G×E)研究设计,以637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和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早期抑郁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和父亲积极教养行为在其中起调节作用,但该调节作用仅存在于男青少年群体中:在携带Val/Val基因型的男青少年中,当父亲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低时,青少年的抑郁水平随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多而显著上升,当父亲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高时,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无显著预测作用;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男青少年中,上述交互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抑郁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 父母教养行为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其子女智商影响初步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运河 夏敏 +1 位作者 蔡士香 孟宪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162,共1页
母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其子女智商影响初步测定济宁医学院崔运河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夏敏蔡士香孟宪秋本文对98例母孕期有负性生活事件和98例母孕期无负性生活事件的儿童分别进行了智商测查,并进行了分析对比。资料及方法对象在济宁... 母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其子女智商影响初步测定济宁医学院崔运河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夏敏蔡士香孟宪秋本文对98例母孕期有负性生活事件和98例母孕期无负性生活事件的儿童分别进行了智商测查,并进行了分析对比。资料及方法对象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及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负性生活事件 智商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恒芬 贾福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SIA)对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因的抑郁症患者 2 3例、无诱因的抑郁症患者 2 9例和 2 9名正常人的血清白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 目的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SIA)对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因的抑郁症患者 2 3例、无诱因的抑郁症患者 2 9例和 2 9名正常人的血清白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10 (IL 10 )和白介素 12 (IL 12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3组间IL 2、sIL 2R及IL 12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IL 10则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因组IL 2及sIL 2R水平明显低于无诱因组和对照组 (P <0 0 1) ;有诱因组其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心理活动影响的严重程度与IL 2和sIL 2R水平呈负相关(P <0 0 5 )。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免疫激活系统有抑制作用 ,IL 2可能是起主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负性生活事件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大为 柳志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8例与对照组43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生活事件量表结果显示OLP患者生活事件总...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8例与对照组43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生活事件量表结果显示OLP患者生活事件总分(113.65±39.32),负性生活事件分(67.62±28.83)高于对照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显示OLP患者外倾性(33.04±10.25)得分低于对照组,神经质(53.83±8.33)和精神质(55.04±12.39)得分高于对照组。OLP组血清皮质醇浓度(434.15±123.43)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82.14±83.63)n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OLP组血清皮质醇与负性生活事件(r=0.307)和神经质(r=0.293)呈正相关。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消极的人格特征通过应激反应导致OLP患者皮质醇升高,皮质醇的异常说明患者机体心理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负性生活事件 人格特征 血清皮质醇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