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廖文远 周东华 +2 位作者 李龙起 韩春秀 姚凯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
通过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试验,研究在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开洞后,其刚度和承载力降低很大,洞口区域截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形式为洞口区... 通过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试验,研究在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开洞后,其刚度和承载力降低很大,洞口区域截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形式为洞口区混凝土板的剪切破坏,同时洞口区的部分栓钉连接件出现了拔脱现象;另外,通过增加混凝土翼板厚度可以提高负弯矩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承载力,增加纵向钢筋配筋率可以提高其变形能力。研究为负弯矩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负弯矩作用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如登 叶梅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4,共4页
钢 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 ,随着荷载逐渐增加 ,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 ,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 ,荷载 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 ,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 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 钢 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 ,随着荷载逐渐增加 ,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 ,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 ,荷载 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 ,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 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 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 ,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 ,推导了计算公式 ,建立了计算模型 ,编写了电算程序 ,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 曲率 (M )关系 ,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 ,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 挠度 (p 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 ,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桥 结合梁 弯矩-曲率关系 荷载-挠度关系 负弯矩作用 计算方法 挠度 钢-砼结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静峰 龚旭东 姜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61,共10页
为了获悉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给出组合节点的失效模式,建立对称荷载和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组合节点的力学模型,详细考虑柱截面类型、端板类型、荷载类型、楼板组合作用的影响。基于节点失效模式,分别... 为了获悉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给出组合节点的失效模式,建立对称荷载和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组合节点的力学模型,详细考虑柱截面类型、端板类型、荷载类型、楼板组合作用的影响。基于节点失效模式,分别提出钢筋抗拉承载力、螺栓抗拉承载力、连接抗压承载力等组件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根据力学平衡原理和力学模型,利用组件法,确定组合节点受弯中和轴位置,分别提出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在负弯矩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设计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板连接 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 抗弯承载力 负弯矩作用 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蜂窝组合梁的承载力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宏伟 刘维亚 +1 位作者 林朗 袁嘉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5,共11页
蜂窝组合梁能降低建筑层高,为了研究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设计了两个蜂窝组合梁试件,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扩张比、第一洞口间距对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刚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扩张比小于1.3的试件,蜂窝组... 蜂窝组合梁能降低建筑层高,为了研究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段承载力,设计了两个蜂窝组合梁试件,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扩张比、第一洞口间距对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刚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扩张比小于1.3的试件,蜂窝组合梁在近支座截面或第一洞口中心截面发生弯曲破坏;在扩张比给定的情况下,蜂窝组合梁的第一洞口间距主要影响蜂窝组合梁的破坏模式;当近支座截面和第一洞口截面同时为蜂窝组合梁的破坏控制截面时,钢梁扩张比对蜂窝组合梁的强度与刚度影响较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支座截面的名义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构件的破坏模式与两个控制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组合梁 负弯矩作用 扩张比 抗弯承载力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UHPC湿接缝桥面板裂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戚家南 程杭 +1 位作者 邹伟豪 王景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6,共10页
针对预制拼装桥面板接缝处受力复杂、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燕尾榫接缝.通过负弯矩作用下荷载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接缝材料和预应力水平对UHPC湿接缝桥面板极限承载力、破... 针对预制拼装桥面板接缝处受力复杂、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燕尾榫接缝.通过负弯矩作用下荷载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接缝材料和预应力水平对UHPC湿接缝桥面板极限承载力、破坏形式及裂缝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接缝位置、接缝形式、纵筋率、材料强度及板件厚度等参数对湿接缝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由0 MPa提高到5 MPa,板件开裂应力和极限承载力分别提升40.0%和5.5%;燕尾榫接缝较直角榫接缝与平接缝的开裂应力分别提高7.5%和16.0%,承载力分别提高5.4%和16.0%.燕尾榫接缝整体性好,改变接缝位置对湿接缝受弯性能影响较小;板件开裂应力和极限承载力随材料强度增大而提高,材料强度超过120 MPa时增幅减小;UHPC接缝初裂刚度约为初始刚度的90%,剩余刚度约为初始刚度的25%;初裂后,结构刚度迅速下降,纵筋屈服后,结构刚度退化速度明显减缓,最终刚度保持在剩余刚度;提出了用极限荷载对应位移与开裂荷载对应位移之比为表达形式的UHPC湿接缝桥面板裂后延性系数,本文板件裂后延性系数为10.0~20.0,表明UHPC湿接缝桥面板具有较好的裂后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强度 超高性能混凝土 有限元分析 湿接缝桥面板 负弯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