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实际利率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雯 谢星 封思贤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6,共12页
在研究利率对银行的影响时,现有文献和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大多假设银行是风险中性的。当实际利率长期为负时,银行对风险的态度不再是中性。在此背景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负的实际利率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改变银行行为的作用机制,... 在研究利率对银行的影响时,现有文献和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大多假设银行是风险中性的。当实际利率长期为负时,银行对风险的态度不再是中性。在此背景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负的实际利率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改变银行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纠偏LSDV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负利率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刺激银行大幅扩张信贷规模、减少债券投资等;负的实际利率对中国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效应明显强于金融市场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负的实际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和风险行为的影响程度在中国不同性质的银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实际利率 银行风险承担 银行风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若干分析
2
作者 白暴力 梁泳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持续因素与启动因素是不同的,仅消除启动因素而忽视持续因素,将无法有效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当前,实际利率不断下降并成为负利率,使投资需求不断增加,拉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并将货币从金融投机领域转移到产品交...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持续因素与启动因素是不同的,仅消除启动因素而忽视持续因素,将无法有效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当前,实际利率不断下降并成为负利率,使投资需求不断增加,拉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并将货币从金融投机领域转移到产品交易领域,为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提供了货币支持。要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必须提高实际利率,而提高利率又会促使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利率调整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两难困境,必须进行相应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总水平上涨 负实际利率 价格预期 货币转移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