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儿心脏手术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席大伟
俞承忠
邱海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采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进行体外循环的有益尝试。方法 1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8 d,平均(15.67±2.22)d,体重2.3~4.8 kg,平均(3.75±0.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采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进行体外循环的有益尝试。方法 1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8 d,平均(15.67±2.22)d,体重2.3~4.8 kg,平均(3.75±0.19)kg,胸骨正中切开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全组患儿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均使用VAVD技术。结果全组病例15例,体外循环时间50~343 min,平均(170.3±26.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72 min,平均(85.8±14.6)min,全组术中无肉眼血尿,无引流不畅,无腔静脉插管困难,均顺利停机,无负压产生微气栓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术后腔静脉梗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例术后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VAVD技术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比较安全有效,合适的负压可以使血液克服较细静脉插管阻力,加快血液引出速度,保证良好腔静脉引流和适当的灌注流量,减少预充量,为新生儿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体外循环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策略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加利
李佳春
+1 位作者
高长青
张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0-2301,2303,共3页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C外,其余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控制负压在-30~-60mmHg),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及超滤。10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71例患者ECC时间45~206(116.1±3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2(58.5±23.6)min,ECC转流中尿量200~1900(825.5±447.5)ml,超滤液量800~4800(2571.1±885.9)ml,9例患者ECC液体量为零平衡,58例患者ECC液体量为负平衡200~2100(835.8±524.0)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0.1±5.3)h,术后24h引流量80~680(217.5±167.8)ml,全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机器人心脏手术必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技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手术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机器人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
连续血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心脏手术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席大伟
俞承忠
邱海燕
机构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心胸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采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进行体外循环的有益尝试。方法 1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8 d,平均(15.67±2.22)d,体重2.3~4.8 kg,平均(3.75±0.19)kg,胸骨正中切开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全组患儿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均使用VAVD技术。结果全组病例15例,体外循环时间50~343 min,平均(170.3±26.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72 min,平均(85.8±14.6)min,全组术中无肉眼血尿,无引流不畅,无腔静脉插管困难,均顺利停机,无负压产生微气栓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术后腔静脉梗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例术后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VAVD技术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比较安全有效,合适的负压可以使血液克服较细静脉插管阻力,加快血液引出速度,保证良好腔静脉引流和适当的灌注流量,减少预充量,为新生儿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
新生儿
体外循环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
Keywords
newborns cardiopulmonary bypass vacuum assisted venous drainage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策略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加利
李佳春
高长青
张涛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0-2301,2303,共3页
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07cx213)
文摘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C外,其余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控制负压在-30~-60mmHg),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及超滤。10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71例患者ECC时间45~206(116.1±3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2(58.5±23.6)min,ECC转流中尿量200~1900(825.5±447.5)ml,超滤液量800~4800(2571.1±885.9)ml,9例患者ECC液体量为零平衡,58例患者ECC液体量为负平衡200~2100(835.8±524.0)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0.1±5.3)h,术后24h引流量80~680(217.5±167.8)ml,全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机器人心脏手术必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技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手术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机器人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
连续血气监测
Keywords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robotics
vacuum-assist venous drainage
continu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儿心脏手术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初探
席大伟
俞承忠
邱海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策略
王加利
李佳春
高长青
张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