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在交通挤压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媛 解怡洁 蒋琪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4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在促进交通挤压伤愈合和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智能化负压伤口治疗仪和标准操作流程对11例交通事故所致小腿软组织挤压伤伤口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压力值均为-125mmHg,吸引模式为吸引5min、...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在促进交通挤压伤愈合和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智能化负压伤口治疗仪和标准操作流程对11例交通事故所致小腿软组织挤压伤伤口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压力值均为-125mmHg,吸引模式为吸引5min、停2min,每日治疗4h,连续治疗2周~3周。每72h测量伤口面积、深度并计分,评价效果,直至愈合。[结果]11例病人VAC治疗时间为(19.00±6.89)d,1例VAC治疗结合湿性疗法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愈,10例VAC治疗结合湿性疗法治愈,总治愈率100%,愈合时间为(65.64±31.06)d。[结论]VAC治疗适用于软组织挤压伤,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及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 交通伤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礼霞 丁晔 唐正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163-1165,共3页
对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治疗的作用机制、并发症、禁忌证进行综述,提出VAC治疗通过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但作用机制研究尚缺乏大型、多中心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关键词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 作用机制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流程设计 被引量:41
3
作者 蒋琪霞 胡素琴 +1 位作者 彭青 周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1-3,31,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门诊伤口治疗中的操作流程及其合理性。方法参照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指南报告和流程优化及再造的文献,设计了"十步法"操作流程。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门诊伤口治疗中的操作流程及其合理性。方法参照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指南报告和流程优化及再造的文献,设计了"十步法"操作流程。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工作和进修的护士共22人进行了流程应用培训,并筛选12例慢性伤口进行应用评价,针对问题每6个月修改1次,持续性改良。评价方法:计算平均操作时间;每月考核每名护士VAC流程操作;每月调查每名护士对流程操作的满意度;每周调查每例患者对护士流程操作的满意度。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07年和2008年护士流程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9.65±3.37、89.80±4.39(P>0.05),护士平均操作时间2008年较2007年明显缩短(P<0.05)。护士和患者对流程合理、便捷、有效的满意率分别为98.90%、96.13%和97.24%。结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制定VAC操作流程和培训护士有助于流程准确规范使用,在VAC治疗实践中评价和修改流程有助于提高流程管理的效果。12例慢性伤口患者接受"十步法"操作流程进行VAC结果表明,流程合理实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治疗 封闭辅助技术 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礼霞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8-661,共4页
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是近十多年来提出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中对技术的材料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封闭辅助伤口闭合 方法学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下肢骨外露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石雯 丁龙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7期1780-178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在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采用改良VAC治疗15例外伤性下肢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病人,创面体积0.5cm×1.0cm×0.5cm~5.0cm×6.0cm×2.5cm...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在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采用改良VAC治疗15例外伤性下肢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病人,创面体积0.5cm×1.0cm×0.5cm~5.0cm×6.0cm×2.5cm,骨外露面积0.3cm×0.5cm~2.0cm×4.0cm,给予病人创面愈合观察及心理护理、负压引流期护理,比较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使用改良VAC技术,15例病人创面愈合较好,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9d。[结论]局部应用VAC技术,配合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缩小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露 辅助闭合技术 创面愈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闭合技术在处理慢性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2 位作者 胡素琴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负压闭合技术是治疗伤口的新技术,国内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刚起步。文中探讨负压闭合技术用于处理慢性伤口的操作流程、适宜疗程及效果。方法:12例伤口面积〉100 cm2或有潜行、腔道引流不畅或久治难愈(病程≥1个月)的慢性或伴... 目的:负压闭合技术是治疗伤口的新技术,国内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刚起步。文中探讨负压闭合技术用于处理慢性伤口的操作流程、适宜疗程及效果。方法:12例伤口面积〉100 cm2或有潜行、腔道引流不畅或久治难愈(病程≥1个月)的慢性或伴发感染的伤口,采用"便携式压力可控式负压伤口治疗仪"和十步法操作流程行负压伤口治疗,规定疗程30-50 d。观察治疗前后伤口愈合计分、治愈率、愈合方式和愈合时间。结果:12例负压治疗时间(27.7±22.6)d,9例愈合,1例好转,2例经湿性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愈合,治愈率91.7%,愈合时间(59.36±22.88)d。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所需愈合时间越长,其他因素与愈合时间和治愈率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负压闭合技术适用于任何年龄患者的慢性伤口,适宜疗程30-50 d,有助于提高难愈伤口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治疗 辅助闭合伤口 湿性疗法 慢性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肖军 邱林 +3 位作者 傅跃先 田晓菲 刘燕 甘立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坏死,伴肌腱外露11例,骨外露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骨折内固定10例。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材料覆盖创面,维持压力于0.04 M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除1例未完成VSD治疗外,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创面均明显缩小,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采用皮片(13例)或皮瓣(1例)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皮片及皮瓣均一期愈合,皮片及皮瓣外形、质地、颜色等传统方法比较无差异。结论: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时创面肉芽培养在10~20 d左右,而传统方法等待创面坏死皮肤自溶脱落及更换敷料培养肉芽常需1~2月时间,故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心理负担,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感染创面 创面修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谢爱国 李磊 +2 位作者 蔡薇 宋辉 聂兰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4-446,共3页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游离植皮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苏卫国 王平丽 +4 位作者 魏莹 周一平 牛希华 娄季鹤 李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于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每1%全身体表面积(TBSA)烧伤创面的住院费用以及渗出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悬浮红细胞用量;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24、72、120h,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组的1%TBSA住院费用、悬浮红细胞用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术后7d内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4h起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和PCT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重度烧伤伴SIRS的有效创面处理方法,能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封闭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挺 张旖骁 +4 位作者 孙树 邵亮 刘晓虹 姜英令 薛宝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7-958,962,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VSD治疗患者26例(A组),接受传统换药治疗患者28例(B组)。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相似的创面条件下,A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VSD治疗患者26例(A组),接受传统换药治疗患者28例(B组)。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相似的创面条件下,A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创缘上皮生长速度及窦道创腔愈合情况A组明显好于B组(P<0.05);患者对A组治疗比较满意,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A组总疗程医生处置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VSD适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换药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及手术室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小群 林才 +1 位作者 刘政军 金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烧伤科35位住院患者共70个Ⅱ度创面,创面范围2.0cm×1.5cm~40.0cm×20.0cm,其中浅Ⅱ度创面32个、深Ⅱ度创面38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浅Ⅱ...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烧伤科35位住院患者共70个Ⅱ度创面,创面范围2.0cm×1.5cm~40.0cm×20.0cm,其中浅Ⅱ度创面32个、深Ⅱ度创面38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浅Ⅱ度创面10个,深Ⅱ度创面13个按照常规方法治疗,创面予碘伏清洗,SD-Ag霜,贝复剂等包扎、换药。实验组浅Ⅱ度创面22个,深Ⅱ度创面25个,入组后分别给予武汉维斯弟成套专用敷料实施VSD治疗,并根据创面深浅,于治疗第8天更换敷料(已愈合创面不更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总结VSD手术配合护理体会。结果:两组创面处理后均达到植皮要求,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SD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增加,并能减少患者频繁换药的痛苦,减少为了预防或控制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可接受程度,使临床医生操作大幅度减少,是一种处理不同程度烧伤创面很好的方法。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VSD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封闭引流技术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创口感染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明举 高赛明 +4 位作者 王艳辉 李垂启 张晔 鲁春华 冯中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5-666,共2页
随着脊柱内固定手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其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例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局部清创引流、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手术 治疗时间 吸引技术 内固定术后 创口感染 闭合 深部 创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4
13
作者 彭建宇 孙秀玲 韩维红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2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创面愈合 封闭式创面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衍峰 王冠天 +4 位作者 卢立春 李巍 朴红鹰 钟书强 于景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69,共1页
2010年9月—2012年8月本科采用严格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29岁。高压注射物... 2010年9月—2012年8月本科采用严格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29岁。高压注射物分类:油漆伤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高注射伤 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观察 治疗 清创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25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丽 简玉洛 +3 位作者 张俊峰 李钢 毋磊 孙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2-803,共2页
四肢复杂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常见难题,创面通常面积较大、污染严重,常伴有骨质、肌腱及神经外露,一期无法封闭创面。传统的治疗是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利用皮瓣或植皮覆盖创面。在治疗的过程中,创面感染率... 四肢复杂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常见难题,创面通常面积较大、污染严重,常伴有骨质、肌腱及神经外露,一期无法封闭创面。传统的治疗是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利用皮瓣或植皮覆盖创面。在治疗的过程中,创面感染率高、换药痛苦及住院时间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大面积毁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三莲 钱会娟 +1 位作者 董文君 黄新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大面积毁损伤临床效果的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108例下肢大面积毁损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后创面辅以VSD治疗,根据创面大小选用不同数量的VSD薄膜,多根引流管可用三通接头串联引流;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大面积毁损伤临床效果的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108例下肢大面积毁损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后创面辅以VSD治疗,根据创面大小选用不同数量的VSD薄膜,多根引流管可用三通接头串联引流;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22例(20.37%)发生管道阻塞,10例(9.26%)创面薄膜漏气,2例(1.85%)引流管接口脱落。对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持引流通畅。结论大面积毁损伤的创面使用VSD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VSD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大面积毁损伤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技术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探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黄思贵 刘春 钟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维克伤")覆盖封闭,24h不间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40~-60kPa之间)。结果:平均使用VSD7d,39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5例皮片存活95%~98%,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住院天数、植皮的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原位修复结合VSD处理下肢皮肤撕脱创面能在Ⅰ期关闭创面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降低感染地发生,促进创面地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较好地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原位植皮术 下肢皮肤撕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负压辅助闭合装置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芳 戴晓冬 许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辅助闭合 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勇 简华刚 +1 位作者 宗建春 秦开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d取创缘全层皮...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d取创缘全层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组织的C-ski及Smad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检测样本组织中C-ski mRNA和Smad3mRNA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创缘组织中C-ski的表达较少,治疗后逐渐增加,治疗后第4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相反,治疗前创缘组织中Smad3的表达较多,治疗1d后轻微减少,治疗4d和7d后显著减少(P<0.05),C-ski mRNA和Smad3mRNA的表达趋势同其蛋白一样。C-ski阳性表达与Smad3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3,P<0.01)。结论VAC治疗后,能够使创缘组织中的C-ski表达增加并且抑制了Smad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慢性创面 C-ski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晓东 李永忠 +2 位作者 李云飞 陈莉 罗典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39-4040,共2页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缺点,且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出现为治疗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治疗方法 褥疮 Ⅳ期 可调节 长期卧床患者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