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姜媛媛 陈劼 +5 位作者 范咏 王春婷 马丽丽 马轶美 陆燕萍 黄晓静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0-34,共5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患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构建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共开展3轮函询,专家... 目的构建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患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构建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共开展3轮函询,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100%、89.5%;3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第3轮专家函询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9(P<0.05)。最终形成包括16个一级条目、42个二级条目的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结论形成的住院患儿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规范化实施方案,具有较好的专家认可度和可行性,可用于指导儿童负压伤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伤口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伤口护理 德尔菲法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中2种填充敷料对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蒋琪霞 刘玉秀 +4 位作者 印洪林 李晓华 朱礼霞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将入选伤口随机分为AB组,脱落3例,最终入每组10例,2组基线资料相当,A组采用泡沫敷料、B组采用纱布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智能化吸引装置、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2组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21 d使用相同方法获取伤口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监测,观察血管化形成指标CD34+和组织增生活性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采用SPSS软件按照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负压治疗后1~3周2组CD34+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PCNA+表达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殖活性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填充敷料 血管化 组织增生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3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2 位作者 徐薇 彭青 李晓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56-659,共4页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就两者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方法学研究、临床应用及其异同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引流 封闭辅助闭合 伤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联合湿性疗法用于交通挤压伤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蒋琪霞 朱礼霞 +3 位作者 张媛 李晓华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5-958,共4页
目的负压治疗和湿性疗法是2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新方法。文中观察比较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湿性疗法(moist wound therapy,MWT)与单纯使用MWT用于交通挤压伤伤口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32例患者随机... 目的负压治疗和湿性疗法是2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新方法。文中观察比较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湿性疗法(moist wound therapy,MWT)与单纯使用MWT用于交通挤压伤伤口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3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WT+MWT组和MWT组,每组16例,NPWT+MWT组采用负压治疗21d后使用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MWT组采用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1d采用相同方法测量伤口面积、深度、潜行和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的百分率,计算面积、深度、体积和最大潜行的缩小率并记录100%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 2组治愈率均为100%,NPWT+MWT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后21d的伤口面积、体积、深度和最大潜行缩小率均优于MWT组(P<0.05);100%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NPWT+MWT组短于MWT组[(25.00±5.77)d vs(41.25±18.32)d,P=0.000];NPWT+MWT组愈合时间较MWT组缩短2周左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3±22.38)d vs(83.56±55.31)d,P=0.597]。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治疗适用于软组织挤压伤,结合湿性疗法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伤口缩小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辅助闭合技术 交通挤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与纱布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蒋琪霞 朱礼霞 +2 位作者 李晓华 彭青 周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纱布和泡沫两种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治疗对伤口愈合的作用,以优选填充敷料。方法将7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泡沫敷料组(34例)和纱布敷料组(36例),分别采用泡沫敷料、纱布填充伤口,均采用智能化吸引装置行负压伤口治疗... 目的比较纱布和泡沫两种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治疗对伤口愈合的作用,以优选填充敷料。方法将7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泡沫敷料组(34例)和纱布敷料组(36例),分别采用泡沫敷料、纱布填充伤口,均采用智能化吸引装置行负压伤口治疗。于负压治疗0d、7d、14d、21d测量两组伤口缩小率和PUSH计分,观察肉芽组织100%覆盖伤口床的时间。结果治疗不同时间两组PUSH计分比较,干预主效应F=0.057,P=0.811;时间主效应F=44.189,P=0.000;交互效应F=1.490,P=0.226。伤口缩小率比较,干预主效应F=0.970,P=0.328;时间主效应F=260.287,P=0.000;交互效应F=2.216,P=0.113。两组肉芽100%覆盖伤口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缩小的作用相近,均可以作为负压封闭治疗伤口的有效填充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辅助闭合 慢性伤口 伤口愈合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病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居家管理模式的运行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夏冬云 吴玲 +2 位作者 姚乐申 周少婧 李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348-3351,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PWT)居家管理模式在慢性创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的3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组建慢性创面病人NPWT居家管理小组,通过循证和专家论证建立NPWT技术规范、护理常规和居家管理...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NPWT)居家管理模式在慢性创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的3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组建慢性创面病人NPWT居家管理小组,通过循证和专家论证建立NPWT技术规范、护理常规和居家管理路径,运行NPWT居家管理模式。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居家NPWT病人的伤口愈合计分、肉芽组织覆盖率、焦虑评分,访谈获得病人及其照护者的感受。[结果]治疗前病人伤口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得分为(16.33±1.25)分,肉芽组织覆盖率为(11.35±8.5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4.1±3.3)分;治疗14 d后病人伤口PUSH得分为(10.39±1.02)分,伤口肉芽组织覆盖率为(58.23±6.22)%,HAMA评分为(9.6±1.2)分,治疗前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访谈结果显示,采用NPWT居家管理模式治疗后,病人及照护者感到更便捷、安全、可靠。[结论]NPWT居家管理模式的运行有利于促进慢性创面病人创面愈合,改善病人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慢性创面 居家管理 伤口愈合 焦虑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时两种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蒋琪霞 朱礼霞 +2 位作者 李晓华 彭青 周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6,18,共5页
目的比较实施负压治疗时纱布和泡沫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伤口温度和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治疗的20例患者... 目的比较实施负压治疗时纱布和泡沫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伤口温度和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患者采用泡沫敷料,B组患者采用纱布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智能化吸引装置,其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d使用相同方法测量伤口床温度及渗液pH,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平均伤口缩小率、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敷料干预主效应、敷料干预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两种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前和后21d内渗液pH变化、伤口温度和周围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时间主效应、负压治疗前和后21d内渗液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伤口温度随治疗时间延长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伤口床温度及渗液pH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辅助闭合 伤口床温度 渗液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35
8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1 位作者 王桂玲 李晓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8B期29-31,共3页
负压伤口治疗是伤口治疗新方法,近年来在临床各科得到应用和发展。作者综述了负压伤口治疗的两个关键技术,包括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压疮、下肢溃疡、急性伤口治疗中应用的进展。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引流技术 封闭辅助闭合 下肢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用于创伤伤口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2 位作者 董珊 彭青 黄秀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在国外住院环境、家庭环境和战创伤救治中普遍使用。国内基本在医院内使用,而医院外环境使用的研究较少,证据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文章评价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处理创伤伤口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效果,...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在国外住院环境、家庭环境和战创伤救治中普遍使用。国内基本在医院内使用,而医院外环境使用的研究较少,证据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文章评价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处理创伤伤口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效果,为野外应用该技术处理创伤伤口提供借鉴依据。方法纳入各类创伤伤口患者82例,非随机分为对照组(医院治疗模式)34例和干预组(院外治疗模式)48例,2组均使用相同的治疗仪和参数,干预时间至少14 d,对照组患者在伤口门诊和病房接受负压治疗,干预组将调节好治疗参数的便携式负压治疗仪带回家接受治疗,每隔48~72 h到伤口门诊更换填充敷料和管道。负压治疗结束后为随访治疗,根据个体状况实施标准化湿性治疗至愈合或3个月止。观察两组患者脱落率和与负压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负压治疗前和后14 d面积、深度和体积、随访期末的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脱落率8.82%(3/34)、干预组脱落率2.08%(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1例、干预组47例完成了预期的负压治疗和随访治疗,2组负压治疗时间接近[(15.41±5.92)d vs(16.48±4.97)d,P>0.05]。2组与负压治疗相关的伤口加深、湿性皮炎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相关性伤口出血和伤口并发症。干预组随访期末的愈合时间[(47.88±15.34)d]较对照组[(57.00±14.44)d]缩短(P<0.05)。结论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能够安全、有效用于各类创伤性伤口,可借鉴用于野外战创伤伤口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创伤伤口 军事护理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压值在负压伤口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媛 解怡洁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1-663,共3页
采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实施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负压值的选择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文中针对不同负压值对于伤口血流变化、渗液移除、减少细菌量和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 采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实施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负压值的选择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文中针对不同负压值对于伤口血流变化、渗液移除、减少细菌量和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辅助闭合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大面积组织坏死患者的影响及其护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礼霞 蒋琪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大面积组织坏死伤口温度及渗液pH值的影响。方法对患者伤口的坏死组织逐步分次清创,清创完成征得患者后同意后,按"十步法"操作流程进行负压伤口治疗,负压设定为—125mm Hg,采用吸引5min、停止2min...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对大面积组织坏死伤口温度及渗液pH值的影响。方法对患者伤口的坏死组织逐步分次清创,清创完成征得患者后同意后,按"十步法"操作流程进行负压伤口治疗,负压设定为—125mm Hg,采用吸引5min、停止2min的间断吸引模式,对负压治疗前后的伤口温度和渗液pH值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治疗后第2周,患者的伤口温度、渗液pH值均比治疗前降低,但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时间为198d。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能够促进药物外渗导致血管闭塞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湿性疗法 整体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负压伤口治疗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飞杰 李华叶 +3 位作者 黄丽洁 常小霞 楚银萍 王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证据,旨在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为医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证据,旨在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为医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遵循证据汇总原则提取与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应用目的、应用时机、终止时机、负压参数设定、负压引流材料及更换、皮肤保护、效果评价7个维度共20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临床证据,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负压伤口治疗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氧负压伤口治疗改善伤口微环境对组织增殖活性及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董珊 蒋琪霞 +1 位作者 汤雨佳 王建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给氧负压伤口治疗改善伤口微环境对组织增殖活性和血管化的作用尚不明确。文章探讨给氧负压伤口治疗改善伤口微环境对组织增殖活性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患者64例,并采用完全... 目的给氧负压伤口治疗改善伤口微环境对组织增殖活性和血管化的作用尚不明确。文章探讨给氧负压伤口治疗改善伤口微环境对组织增殖活性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患者64例,并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分别采用给氧负压伤口治疗和负压伤口治疗连续干预2周。观察各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和干预期间伤口温度、酸碱度变化。取伤口处分泌物和伤口床组织做细菌培养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伤口细菌培养结果、组织增殖活性和微血管密度。干预结束后给予标准湿性治疗并随访至伤口愈合或干预后3个月,观察伤口愈合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连续2周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口温度均显著提高,pH值显著降低,干预组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6.67%和4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组织活性提高和微血管密度增加更显著(P<0.05)。随访至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率较对照组提高12.5%,平均伤口愈合时间缩短9.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氧负压伤口治疗能够改善伤口微环境,降低伤口处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伤口组织增殖活性和血管化程度,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伤口微环境 组织增殖活性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结合纳米银敷料处理创伤性慢性伤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5
14
作者 蒋琪霞 王建东 +2 位作者 彭青 董珊 黄秀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如何使用负压伤口治疗(NPWT)伤口感染目前尚无明确建议。文章旨在将纳米银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NPWT,并观察其效果,为优化NPWT技术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符合物理性创伤性伤口患者80例,完全随机... 目的如何使用负压伤口治疗(NPWT)伤口感染目前尚无明确建议。文章旨在将纳米银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NPWT,并观察其效果,为优化NPWT技术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符合物理性创伤性伤口患者80例,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等渗盐水纱布为填充敷料的标准NPWT,干预组将NPWT的填充敷料改进为纳米银敷料,所有患者负压治疗至少14 d,后采用湿性治疗随访至愈合或3个月。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集(PPS)分析2组干预后14 d的体积缩小率,另比较干预后14 d细菌阳性率和随访3个月末的伤口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36例、干预组40例完成了预期的负压治疗时间和随访时间。治疗前2组基线接近。FAS显示对照组、干预组NPWT治疗后14 d伤口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9.48±27.24)%、(70.95±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显示对照组、干预组伤口体积缩小率分别为(64.42±22.33)%、(70.95±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伤口治疗后效果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细菌阳性率(44.44%)比较,干预组细菌阳性率(20.00%)降低(P<0.05);与对照组愈合时间[(62.58±16.18)d]比较,干预组[(50.85±15.81)d]缩短(P<0.05);与对照组伤口治愈率(66.67%)比较,干预组(97.50%)提高(P<0.05)。结论改进NPWT填充敷料能有效缩小创伤性伤口的体积和降低致病菌阳性率,有助于控制伤口感染和改善伤口愈合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慢性伤口 银敷料 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3 位作者 董珊 牛妞 彭青 黄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86-2191,共6页
背景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 背景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理慢性伤口的安全性与效果,为在家庭中开展此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纳入128例慢性伤口患者,非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接受负压伤口治疗(门诊模式),干预组在家庭环境中接受负压伤口治疗(家庭模式),均连续治疗14 d,然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随访治疗3个月。安全性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观察伤口出血、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效果指标:观察负压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细菌阳性率、面积缩小率、深度缩小率及随访治疗3个月的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脱落率为8.1%(5/62)、干预组脱落率为1.5%(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干预组65例完成了3个月的负压治疗和随访,两组负压治疗时间接近[(17.5±7.6)d比(18.4±7.9)d,P>0.05]。两组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次数及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伤口出血。干预组治疗14 d的面积缩小率[(49.4±22.1)%]高于对照组[(33.4±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治愈率比较[(81.5%(53/65)比54.4%(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愈合时间短于后者[(51.7±16.9)d比(61.9±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慢性伤口,改善伤口治疗效果,可用于慢性伤口的家庭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慢性伤口 伤口感染 家庭护理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用于慢性伤口的抑菌及愈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蒋琪霞 朱玉玲 +5 位作者 刘国帧 吴芸 范丽华 彭青 刁品君 白育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 :分析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用于慢性伤口的抑菌效果和愈合效果以及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9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清创后实施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14天,对照组清创后... 目的 :分析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用于慢性伤口的抑菌效果和愈合效果以及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9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清创后实施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14天,对照组清创后实施负压伤口治疗14天,之后两组均采用标准湿性治疗每周3次,随访至愈合或随访5个月。效果指标为干预前和干预后14天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抑菌率,随访期内两组伤口的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组干预14天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vs54.17%,P<0.05),干预组对单种和2种细菌共存的抑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vs11.11%,100.00%vs66.67%,均P<0.05)。随访5个月内干预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89.13%,P<0.05),愈合时间缩短了20.84天(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0,P<0.05),对照组抑菌率与伤口愈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83,P>0.05)。结论:负压伤口治疗结合局部氧疗增强了抑菌作用,优化了伤口愈合效果,抑菌作用对慢性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为慢性伤口护理和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慢性伤口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负压伤口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光英 陈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针对儿童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选择负压压力值、泡沫类型、伤口接触层、治疗模式、负压引流装置更换频率及负压伤口引流的应用持续时间进行综述,提出儿童应用负压治疗创面时需考虑材料、负压值设置、模式的选择、负压引流装置更换时间和... 针对儿童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选择负压压力值、泡沫类型、伤口接触层、治疗模式、负压引流装置更换频率及负压伤口引流的应用持续时间进行综述,提出儿童应用负压治疗创面时需考虑材料、负压值设置、模式的选择、负压引流装置更换时间和负压伤口引流应用持续时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引流 封闭辅助闭合 儿童 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7
18
作者 蒋琪霞 徐娟 +3 位作者 李晓华 黄秀玲 彭青 刘玉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效果的作用,为慢性复杂伤口治疗探讨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对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局部给氧3 L/m...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效果的作用,为慢性复杂伤口治疗探讨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对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局部给氧3 L/min,干预时间均为12 d,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和管道。干预期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或手术治疗至愈合或3个月为止。观察指标:2组干预0、3、6、9、12 d评估测量愈合计分与肉芽组织覆盖率,以及3个月内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12 d 2组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说明伤口治疗有效,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芽组织覆盖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以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0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59.38%,P<0.05),愈合时间缩短14 d(P<0.001)。结论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对于复杂难愈的创伤性慢性伤口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新方法,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伤口 封闭辅助闭合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蒋琪霞 徐娟 +3 位作者 郭艳侠 黄秀玲 彭青 李晓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除菌抑菌和改善伤口微环境的效果。方法将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24h局部给氧,持续12d。12d后两组...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除菌抑菌和改善伤口微环境的效果。方法将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24h局部给氧,持续12d。12d后两组继续按湿性疗法处理伤口或手术治疗,直至愈合或3个月止。两组干预3、6、9、12d评估测量伤口渗液pH、伤口温度,干预前和12d分泌液细菌培养监测伤口细菌阳性率;3个月内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12d观察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渗液pH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伤口温度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治疗优化了伤口微环境,强化了除菌抑菌作用,有助于提高伤口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慢性伤口 封闭辅助闭合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闭合技术在处理慢性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2 位作者 胡素琴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负压闭合技术是治疗伤口的新技术,国内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刚起步。文中探讨负压闭合技术用于处理慢性伤口的操作流程、适宜疗程及效果。方法:12例伤口面积〉100 cm2或有潜行、腔道引流不畅或久治难愈(病程≥1个月)的慢性或伴... 目的:负压闭合技术是治疗伤口的新技术,国内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刚起步。文中探讨负压闭合技术用于处理慢性伤口的操作流程、适宜疗程及效果。方法:12例伤口面积〉100 cm2或有潜行、腔道引流不畅或久治难愈(病程≥1个月)的慢性或伴发感染的伤口,采用"便携式压力可控式负压伤口治疗仪"和十步法操作流程行负压伤口治疗,规定疗程30-50 d。观察治疗前后伤口愈合计分、治愈率、愈合方式和愈合时间。结果:12例负压治疗时间(27.7±22.6)d,9例愈合,1例好转,2例经湿性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愈合,治愈率91.7%,愈合时间(59.36±22.88)d。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所需愈合时间越长,其他因素与愈合时间和治愈率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负压闭合技术适用于任何年龄患者的慢性伤口,适宜疗程30-50 d,有助于提高难愈伤口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辅助闭合伤口 湿性疗法 慢性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