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对桃采后病害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慧娟 周讯 +6 位作者 叶正文 吕贝贝 苏明申 张夏南 杜纪红 李雄伟 张明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在桃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硬溶质沪油桃018、硬溶质锦绣黄桃、软溶质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探讨枯草芽孢杆菌A9、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和地衣芽孢杆菌W10对桃粉红聚端胞霉、青霉菌、镰刀菌、褐...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在桃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硬溶质沪油桃018、硬溶质锦绣黄桃、软溶质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探讨枯草芽孢杆菌A9、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和地衣芽孢杆菌W10对桃粉红聚端胞霉、青霉菌、镰刀菌、褐腐菌、灰霉菌、交链格胞霉、根霉菌7种采后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对接种病原菌后3种类型桃果实病斑直径、挥发性物质及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D44对桃采后褐腐菌、根霉菌、灰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温条件下,可使接种褐腐菌的沪油桃018和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的发病时间均较对照组果实延缓2 d,抑制率高达85%~99%;可使接种根霉菌的沪油桃018和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的发病时间较对照组果实分别推迟3 d,抑病率高达87.61%~99.82%;可显著抑制采后腐烂导致的挥发性物质变化。D44处理的沪油桃018果实常温安全贮藏期可达6~8 d,较对照组果实延长4~6 d,腐烂率低于5%,失重率低于4.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下降率控制在8%以内;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常温安全贮藏期可达4~6 d,较对照组延长2~4 d,腐烂率低于8%,失重率低于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下降率控制在4%以内,商品和食用价值高。[结论]D44可显著延缓褐腐菌和根霉菌的发病速率,并较好地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油桃 水蜜桃 黃桃 采后病害 贮藏特性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DJ1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姜威 张淑梅 +3 位作者 马俊秀 闫更轩 胡基华 吴皓琼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正交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贝莱斯芽孢杆菌DJ1的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麦芽糖2.5%、酵母粉0.5%、氯化钠1.0%、硫酸锰0.02%;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初始pH值8、发酵温度36℃...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正交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贝莱斯芽孢杆菌DJ1的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麦芽糖2.5%、酵母粉0.5%、氯化钠1.0%、硫酸锰0.02%;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初始pH值8、发酵温度36℃,在此条件下,OD_(600)值为1.819,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发酵液的有效活菌数为2.34×10^(9) 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响应面法 有效活菌数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热带油茶促生及抗病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江帆 吴文嫱 +6 位作者 黄东益 赖杭桂 胡海燕 丁元昊 刘进平 王健 黄小龙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4-1966,共13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土壤肥力下降,病害频发,其中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绿色可持续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负载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土壤肥力下降,病害频发,其中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绿色可持续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负载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K1-5-2),评估其对油茶生长促进作用及对炭疽病的抑制效果。通过盆栽试验验证,生物炭负载贝莱斯芽孢杆菌(SK1-5-2-GFP)在促进油茶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抗病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协同效应。与对照(CK)相比,生物炭负载SK1-5-2(BB)的植株高度、叶面积、地径、叶绿素含量及鲜质量均显著提高,其中BB的地径增幅明显高于单独接种菌液处理组(BV)。菌株定殖试验结果显示,SK1-5-2-GFP能够在生物炭多孔结构内稳定附着,并在油茶根际细胞间隙实现高效定殖,且其存活率及功能性未受GFP标记影响。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BB的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提高55.2%、334.0%和181.0%;生物炭单独处理组(BC)速效钾含量较CK增加63.1%。在土壤酶活性方面,BB组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较CK增加28.0%、44.4%、57.9%和338.6%,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BB处理显著提升有益菌的相对丰度,Bacillus属和Priestia属成为优势菌群,同时真菌群落中蓝状菌属(Talaromyces)丰度升高,致病性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则明显降低。在病害防控方面,BB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降至55.6%,显著优于BV(60.1%)和BC(77.8%)。综上所述,生物炭负载贝莱斯芽孢杆菌通过优化根际微环境、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抑制病原菌,实现了促进油茶生长与病害防控的双重效益。本研究为油茶可持续种植提供新的微生物调控策略,也为农业微生物应用与土壤改良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贝莱斯芽孢杆菌 油茶 生长促进 炭疽病 生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菌蜡样芽孢杆菌与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瑞成 周游 +7 位作者 他永全 杨天明 陈梦 汪军 杨扬 梁昌聪 张淑华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1225,共9页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控。但有关利用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防控豇豆枯萎病的研究仍鲜有报道。针对豇豆枯萎病的生物防控,本研究采用钼锑比色法对10株解磷菌活性进行复筛,并评价其中高活性菌株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豇豆生长及豇豆枯萎病的协同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从10株解磷细菌复筛中发现蜡样芽孢杆菌LMSY3PSB-2-2(简称为解磷菌P)为高效解磷菌;解磷菌P与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X5)的优势菌液最佳配比为2∶1;与单施解磷菌P或拮抗菌X5菌液相比,该配比复合菌液能显著促进豇豆种子萌发与豇豆生长,提高豇豆根系活力,盆栽试验中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效达96%,提升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19%。研究结果为利用解磷菌P与拮抗菌X5的复合菌群促进豇豆生长和防控豇豆枯萎病提供理论指导,为开发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枯萎病 解磷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施用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萧珣 王兴亚 +8 位作者 张守梅 高琪 孙琳琳 陈利容 马振萍 王红霞 龚魁杰 郭玉秋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共7页
本试验以济麦44为供试材料,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喷施和灌根对小麦幼苗系统抗性、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质量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B.ve... 本试验以济麦44为供试材料,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喷施和灌根对小麦幼苗系统抗性、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质量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B.velezensis显著提升苗期小麦叶片VC、类黄酮、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而显著提高苗期小麦系统抗性水平;与CK相比,田间施用适宜浓度的B.velezensis在短期内可显著提升小麦根际土壤中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并显著提升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苗期施用适宜浓度的B.velezensis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及籽粒氨基酸和淀粉含量,而对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苗期系统抗性高有助于小麦植株进行干物质积累,苗期叶片VC含量和SOD活性高有利于小麦植株进行氮积累,SOD活性高有利于小麦植株进行磷积累,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水平高有利于小麦籽粒氨基酸的合成与积累,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高有利于籽粒氨基酸和淀粉的合成与积累,苗期土壤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高有利于小麦穗数增多并有效提高籽粒氨基酸和淀粉含量。该结论可为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实现小麦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贝莱斯芽孢杆菌 系统抗性 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H1提高高矿化度油藏采收率的潜力
6
作者 韩春春 杨建轩 +5 位作者 魏晓霞 马元博 孙培耀 马莎莎 周晓蓉 陈显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共7页
对分离的本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1进行环境适应性和室内驱油性能测定,综合评估该菌株的环境适应性、驱油性能,并探讨其驱油机制。结果表明:H1能在120000 mg/L的矿化度、pH值在6~9、15~45℃和缺氧条件下生长繁殖。H1... 对分离的本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1进行环境适应性和室内驱油性能测定,综合评估该菌株的环境适应性、驱油性能,并探讨其驱油机制。结果表明:H1能在120000 mg/L的矿化度、pH值在6~9、15~45℃和缺氧条件下生长繁殖。H1上清液的表面张力为28.20 mN/m,E24值为91.55%,防蜡率为88.90%,降黏率在90.00%以上,处理后原油饱和烃C_(10)—C_(20)和C_(21)—C_(30)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7.26%和减少了5.74%,芳香烃和胶质相对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35%和2.73%,缺氧条件下产生约为培养液体积7倍的气体。物模驱油表明H1的原油采收率提高了20.00%以上。H1具有良好的耐盐、乳化降黏和烃降解等性能,具有在高矿化度油藏现场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贝莱斯芽孢杆菌 乳化降黏 烃转化 物模驱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其抑菌活性的评价
7
作者 罗映清 赵欢 +3 位作者 谭兆云 文国琴 杨春艳 张廷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175,共11页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通过拮抗实验和无细胞上清液平板抑菌实验,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菌株对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从盆栽发病的高粱幼苗上分离到6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TEF-1α、CAM及RPB2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产黄色镰刀菌(Fusarium thapsinum)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选取代表菌株进一步通过科赫法则验证,确定这2种镰刀菌均为高粱茎腐病的病原。拮抗实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均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2.89%和58.52%。SB023发酵液的无细胞上清液抑菌实验结果显示,SB023发酵液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的气生菌丝生长抑制显著;镜检显示随着添加SB023发酵液量的增加,PDA平板的产黄色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的菌丝中出现原生质体聚集和菌丝泡状化膨大,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存在诱导真菌菌丝畸变的活性物质。【结论】明确了2种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病原,其中尖孢镰刀菌为首次报道,并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对2种病原的抑菌活性,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茎腐病 镰刀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干腐新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其抑菌活性评价
8
作者 刘沙 张廷富 +3 位作者 刘华峰 文国琴 胡曼 严贤春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9-1078,共10页
【目的】分离鉴定马铃薯干腐病的新病原,并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其抑菌效果,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绿色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从干腐马铃薯上分离真菌病原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 【目的】分离鉴定马铃薯干腐病的新病原,并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其抑菌效果,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绿色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从干腐马铃薯上分离真菌病原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基因位点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准确鉴定病原;通过拮抗实验和无细胞发酵液抑菌实验,进一步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菌株对马铃薯干腐新病原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干腐马铃薯上分离的5株真菌均为马铃薯干腐病病原。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TEF-1α及RPB2的序列分析,NCP10.2-1、NCP10.2-3和NCP12.8-2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NCP10.2-2和NCP12.8-1分别鉴定为镰状镰刀菌(F.falciforme)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其中镰状镰刀菌为尚未报道的马铃薯干腐新病原。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菌株对NCP10.2-2的拮抗效果显著,抑制率约为61.63%;而无细胞发酵液(CFS)抑制NCP10.2-2菌落生长的作用较弱,9%的CFS抑菌率约为15.11%,但随PDA中SB023 CFS含量的增加,NCP10.2-2的菌丝泡状化膨大逐渐增加,其菌落产生色素从黄色到紫色依次加深,菌落褶皱程度随之增大。表明生防菌株SB023发酵液不但诱导NCP10.2-2菌丝产生膨大变形,而且影响NCP10.2-2的色素合成代谢。【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出3种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镰刀菌,其中镰状镰刀菌为首次报道的新病原;评价了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对该新病原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镰刀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G18的抑菌及促生作用研究
9
作者 王玉鹏 何静 +5 位作者 陈伟 王斌 张崇庆 李南 李瑞芸 颜宇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5,共12页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的抗病性及其对枸杞的促生作用,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和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的角度,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病原菌腐皮...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的抗病性及其对枸杞的促生作用,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和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的角度,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机理,为枸杞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皮镰刀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为供试菌株,以1年生‘宁杞7号’健康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单接种腐皮镰刀菌、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7 d后再接种腐皮镰刀菌、接种腐皮镰刀菌发病后再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接种腐皮镰刀菌发病后灌根2.5%咪鲜胺以及无菌水对照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枸杞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采用试剂盒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发酵滤液对腐皮镰刀菌活性氧含量和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单接种腐皮镰刀菌相比,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可显著降低枸杞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对腐皮镰刀菌的保护防效和治疗防效分别为62.3%和54.4%。与CK相比,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显著促进了枸杞的生长(包括株高、茎粗、叶片干鲜质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形指数),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发酵滤液显著提高了腐皮镰刀菌的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腐皮镰刀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是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生防细菌,可显著促进枸杞生长,并大幅提高其抗根腐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根腐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活性氧代谢 防御酶活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BR-1的安全性评估
10
作者 张鑫宇 赖泽萍 +4 位作者 石鸿辉 王婷 于雅君 朱军莉 赵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目的】对从稻米中分离的一株稻米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elezensis)BR-1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在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抗生素耐药数据库(CARD)和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对BR-1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 【目的】对从稻米中分离的一株稻米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elezensis)BR-1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在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抗生素耐药数据库(CARD)和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对BR-1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注释,同时对BR-1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和溶血试验,并利用KEGG数据库注释贝莱斯芽孢杆菌BR-1与益生菌相关的基因。【结果】该稻米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BR-1总碱基对为1071550432 bp,平均GC占比46.3%,包含402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含有14个CRISPR-Cas;不含有编码溶血素BL(Hbl)、非溶血性肠毒素(Nhe)、肠毒素(细胞毒素K)和催吐毒素(cereulide-Ces)等毒素基因;KEGG数据库注释到可耐酸、耐高温、耐胆盐等具有良好的胃肠耐受性、抗氧化活性和优异益生菌特性的基因;预测到菌株BR-1含有2个耐药基因vmlR和clbA,对9种抗生素高度敏感且不含有耐药质粒。【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BR-1不含有编码毒素的基因,不具有广谱耐药性,不具有溶血活性,含有益生菌特性相关的基因,符合GB/T 41728—2022《微生物肥料质量安全评价通用准则》的安全性要求,可以作为微生物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BR-1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抗生素耐药基因 抗生素药敏试验 溶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柯乐猪源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1
作者 吴诗卉 周桂仙 +3 位作者 王敏乐 廖义潇 文明 杨颖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7-1446,共10页
【目的】从柯乐猪粪便中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益生菌,以期为筛选畜禽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鲜柯乐猪粪便,用0.3%胆盐初筛耐胆盐菌株,分离纯化后通过菌落形态和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生长特性、耐受... 【目的】从柯乐猪粪便中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益生菌,以期为筛选畜禽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鲜柯乐猪粪便,用0.3%胆盐初筛耐胆盐菌株,分离纯化后通过菌落形态和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生长特性、耐受特性、产酶特性、药物敏感性以及动物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筛选获得1株耐胆盐贝莱斯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W1,该分离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圆形、乳白色、不透明,表面皱褶干燥、边缘不整齐;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阳性短杆菌,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呈短杆状。分离株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28 h后进入稳定期。将2%接种量的分离株菌液置于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处理1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78.44%和86.62%。分离株在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筛选培养基中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分别为(15.44±2.27)、(25.11±0.69)和(29.69±1.76)mm。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表现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和红霉素表现中介。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连续20 d灌胃0.1 mL 1×10^(9) CFU/mL分离菌液,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解剖观察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试验组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离筛选得到1株生物学特性良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其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具有一定耐受能力,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对小鼠无毒害作用,有望作为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乐猪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Y0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鲁敏 王晓哲 +5 位作者 徐立楠 张玲玲 曹晓燕 田亚晨 张津 张兴林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从肉鸡盲肠中分离鉴定出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01,并测定其药物敏感性、产酶能力、抑菌活性、溶血... 试验旨在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从肉鸡盲肠中分离鉴定出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01,并测定其药物敏感性、产酶能力、抑菌活性、溶血性及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选取120只1日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使用矿泉水拌料饲喂,试验组使用1×10^(8)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Y01菌悬液拌料饲喂。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01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妥布霉素、红霉素等21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具有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无溶血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01能够抑制葡萄球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为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生长性能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悬浮种衣剂的创制及对茄子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林艳 李鑫 +2 位作者 陶禹 陈佳伟 饶力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生物农药悬浮剂为基础,通过添加成膜剂、警戒色、增效剂,配制新型生物悬浮种衣剂,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种衣剂的质量功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6%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剂,0.4%碱性... 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生物农药悬浮剂为基础,通过添加成膜剂、警戒色、增效剂,配制新型生物悬浮种衣剂,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贝莱斯芽孢杆菌XY40–1种衣剂的质量功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6%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剂,0.4%碱性品红为警戒色,50 nmol/L吡咯喹啉醌为增效剂时,所制备的种衣剂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时,种衣剂活菌数达到2.5×10^(9)cfu/mL,pH为7.647,成膜性合格,倾倒性合格,包衣均匀度为92%,包衣脱落率为7.67%,黏度为100 mPa·s。温室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种比为1∶35的试验组茄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分别提高了364.77%、13.49%、67.43%;此外,该种衣剂还提升了对褐纹病的防病效果,病株率降低40.42%,病害指数降低3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悬浮种衣剂 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HM-3分离鉴定及生防作用
14
作者 宋根 刘晴晴 +11 位作者 张宝海 贾振华 崔继荣 郭丁鑫 韩丽丽 吴艳红 冯建龙 高妍 刘明英 宋春光 吉国佳 张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96-100,110,共6页
从河北卢龙甘薯种植区发生茎线虫较重的田块选取未发生茎线虫的甘薯,从其根部采集土壤样品,以甘薯茎线虫为靶标进行活性菌株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M-3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达82.5%的触杀能力,具有快速繁殖和强大的定... 从河北卢龙甘薯种植区发生茎线虫较重的田块选取未发生茎线虫的甘薯,从其根部采集土壤样品,以甘薯茎线虫为靶标进行活性菌株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M-3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达82.5%的触杀能力,具有快速繁殖和强大的定殖能力(151%)。经过10代培养后,该菌株对甘薯茎线虫的触杀效果仍保持在82.2%。此外,该菌株还具备解磷、解钾和固氮的功能,能够将土壤中的不溶或难溶磷、钾元素转化为作物可吸收的形式,并可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供作物使用,尤其是其解钾能力最为突出。贝莱斯芽孢杆菌HM-3不仅对甘薯茎线虫病表现出显著的触杀效果,还能为甘薯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 筛选 鉴定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羊源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15
作者 鲁洁 李军红 冶贵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29-31,72,共4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效果。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作为评估标准,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参数进行优化筛选,进而比较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参数(如温度、pH、接种量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获...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效果。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作为评估标准,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参数进行优化筛选,进而比较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参数(如温度、pH、接种量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方案。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最适培养基为LB培养基,最适pH为7,最佳发酵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80 rpm,接种量为2%。在最佳培养参数下,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4.405 mm。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抗菌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筛选 优化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菌剂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16
作者 洪赫 李蓉 +5 位作者 王艳斌 张红娟 刘杰辉 赵芳 王春静 谢咸升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7-97,共11页
为探究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PYB-17菌剂对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玉米茎基腐病(Maize stem rot)防效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对玉米进行人工接... 为探究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PYB-17菌剂对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玉米茎基腐病(Maize stem rot)防效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对玉米进行人工接菌,并设置单独施用500倍哈茨木霉粉剂、单独施用500倍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可湿性粉剂、混施500倍哈茨木霉粉剂与500倍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可湿性粉剂、清水对照处理,重复3次。处理后35 d调查玉米茎基腐病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并利用16S rRNA和ITS测序,分析各处理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哈茨木霉粉剂、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可湿性粉剂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分别为63.86%和61.01%,混施500倍哈茨木霉、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菌剂防治效果为67.82%。混施两种菌剂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大,ASV增加,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特别是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真菌中木霉属(Trichoderma)、毛壳菌属(Chaetomium)丰度显著增加,说明施用哈茨木霉粉剂和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可湿性粉剂后使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更丰富,提高了有益菌丰度。本研究为哈茨木霉、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菌剂防控玉米茎基腐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贝莱斯芽孢杆菌PYB-17 玉米茎基腐病 防效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李彦 赵帅锋 +5 位作者 宋江涛 严刚 洪志慧 唐帅 邱志强 陈娇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为探明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特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抑菌效果测定试验和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可有效抑制草莓灰霉病病菌的生长,先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处理、再接... 为探明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特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抑菌效果测定试验和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可有效抑制草莓灰霉病病菌的生长,先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处理、再接种灰葡萄孢菌(灰霉病病菌)的草莓离体果实和叶片,灰霉病发生程度明显降低;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与化学农药40%唑醚·氟酰胺悬浮剂轮换施用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优于化学药剂单独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 草莓 灰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EEAM 10B发酵优化及悬浮剂制备研究
18
作者 周心豪 陈梦晓 +7 位作者 谢久凤 姚帅晨 张稀路 邓新 裴亚欣 张继冉 陈红歌 杨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5-153,共9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EAM 10B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株,对花生白绢病、番茄早疫病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提高菌株的活菌数和芽孢数,以期提高其生防效果,本研究以菌株EEAM 10B发酵液芽孢数为质量指标,在基于发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EAM 10B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株,对花生白绢病、番茄早疫病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提高菌株的活菌数和芽孢数,以期提高其生防效果,本研究以菌株EEAM 10B发酵液芽孢数为质量指标,在基于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筛选出影响发酵最显著的因素并进一步验证,以获得最优发酵条件,进而通过单因素筛选对菌株悬浮剂配方进行研制。结果表明:菌株EEAM 10B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50 g/L、酵母浸粉20 g/L、KH_(2)PO_(4)0.18 g/L、FeSO_(4)·7H_(2)O 0.16 g/L、MnSO_(4)·H_(2)O 0.15 g/L、MgSO_(4)·7H_(2)O 0.1 g/L,接种量5%、发酵时间60 h。摇瓶发酵中芽孢量为4.03×10^(9) CFU/mL,与初始相比提高95.23%;确定了悬浮剂配方为黄原胶0.25%、木质素磺酸钙0.5%、Tween-801.5%、CaCO_(3)0.2%、丙三醇3%、尼泊金甲酯0.5%、Dmd BK-8200.2%、尿素0.4%,在此条件下,悬浮率为89.97%。综上,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菌株的发酵产量,为快速、大批量制备EEAM 10B悬浮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悬浮剂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AP3抑制铜绿微囊藻效应与机理研究
19
作者 黄义棚 孙瑞彬 +6 位作者 袁春营 崔青曼 李伯菲 孙搏远 林展望 阳涛 田烘周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5,共9页
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AP3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与机理,拓宽芽孢杆菌的应用范围,对水产养殖的健康绿色发展具有实践意义。通过对比不同浓度贝莱斯芽孢杆菌AP3悬液、无菌滤液下铜绿微囊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光合基因表达量及细胞抗氧化... 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AP3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与机理,拓宽芽孢杆菌的应用范围,对水产养殖的健康绿色发展具有实践意义。通过对比不同浓度贝莱斯芽孢杆菌AP3悬液、无菌滤液下铜绿微囊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光合基因表达量及细胞抗氧化指标等的差异,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AP3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贝莱斯芽孢杆菌AP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P<0.05),第6天,AP3菌株浓度为0.5×10^(7)、1×10^(7)和2×10^(7) CFU/mL时,平均抑藻率分别为54.13%、68.14%和76.50%;0.5%、1%和2%AP3无菌滤液对铜绿微囊藻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第6天,0.5%、1%和2%AP3无菌滤液的平均抑藻率分别为27.84%、47.63%和80.02%;第3天,2%AP3无菌滤液显著降低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P<0.05),第6天,1%和2%AP3无菌滤液组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6天,1%和2%AP3无菌滤液组铜绿微囊藻的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_(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5%无菌滤液组(P<0.05),第6天,0.5%AP3无菌滤液组铜绿微囊藻的F_(v)/F_(m)和RET_(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6天,1%和2%AP3无菌滤液组铜绿微囊藻的psbA和rbcL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和2%无菌滤液组铜绿微囊藻的psb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0.5%无菌滤液组(P<0.05);1%和2%AP3无菌滤液显著降低了铜绿微囊藻细胞中SOD和CAT活性(P<0.05),显著升高了藻细胞中MDA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AP3 铜绿微囊藻 抑制效应 荧光参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与化学药剂协同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
20
作者 芶剑渝 王浩强 +7 位作者 杨相 温明霞 龙星黔 余传兴 黄纯杨 王依非 龚治乾 周红江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69,共9页
为探究芽孢杆菌与化学药剂协同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可行性,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计数法分析化学药剂与贝莱斯芽孢杆菌Y19的相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Wadley法确定复配比例,探讨复配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效及对叶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为探究芽孢杆菌与化学药剂协同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可行性,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计数法分析化学药剂与贝莱斯芽孢杆菌Y19的相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Wadley法确定复配比例,探讨复配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效及对叶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19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的生物相容性最好。Y19(1×10^(7) CFU/mL)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15 mg/L)复配剂体积比为2∶8时,对多主棒孢霉的抑菌效果最佳,毒力比率为1.21。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防效(57.6%)高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和生防菌Y19单剂的防效。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病原菌侵染时,菌药复配剂处理能提高烟草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Y19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复配能有效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防效优于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多主棒孢霉 贝莱斯芽孢杆菌 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 叶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