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高古辉 桂晓露 +1 位作者 谭谆礼 白秉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4-81,共8页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具有比同等强度马氏体钢更优异的韧性和塑性,被广泛应用到轨道交通、机械、建筑等领域。文章概述了低成本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近年来在合金化设计、工艺设计、微观组织、强韧化机理...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具有比同等强度马氏体钢更优异的韧性和塑性,被广泛应用到轨道交通、机械、建筑等领域。文章概述了低成本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近年来在合金化设计、工艺设计、微观组织、强韧化机理、强塑化机理、延迟断裂及疲劳性能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介绍了近年来笔者在BQ&P工艺处理CFB/M复相钢方面的工作进展,经过BQ&P处理之后,CFB/M复相钢显示了更优异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疲劳性能的匹配。最后简单介绍了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其在重载高速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强韧性 疲劳性能 BQ&P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对低合金MnSiCr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韬 李正操 白秉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359-362,共4页
反应堆安全壳结构起着包容放射性物质和保护反应堆系统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是关系到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结构。核反应堆筒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精轧螺纹钢筋的强韧性直接影响安全壳的寿命。为了开发新一代超高强钢筋,在新型空冷Mn... 反应堆安全壳结构起着包容放射性物质和保护反应堆系统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是关系到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结构。核反应堆筒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精轧螺纹钢筋的强韧性直接影响安全壳的寿命。为了开发新一代超高强钢筋,在新型空冷Mn系贝氏体钢的基础上进行V微合金化,并采用空冷回火工艺,实验钢筋的屈服强度达到1494MPa,抗拉强度1688MPa。利用SEM、TEM等方法研究V微合金化对实验钢强韧性、组织、相变的影响,对(Ti,V)C析出物形貌、分布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微合金化 贝氏体/马氏体 强韧性 (Ti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灰铸铁组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邢军柏 王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3,16,共3页
提出了用硅锰等元素低合金化、金属型浇注后采用特殊热处理工艺获得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组织的耐磨灰铸铁的方法,并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热处理前后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贝氏体/马氏体 耐磨灰铸铁 低合金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焦岩 李祖来 +4 位作者 山泉 周荣 蒋业华 潘伟 毕金凤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采用MLD10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对成分为Fe-0.5C-2.0Si-2.5Mn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冲击磨损试验,通过观察磨损率,表层组织演变以及表面磨损形貌的变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采用MLD10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对成分为Fe-0.5C-2.0Si-2.5Mn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冲击磨损试验,通过观察磨损率,表层组织演变以及表面磨损形貌的变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Fe-0.5C-2.0Si-2.5Mn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热处理后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耐磨性较铸态有明显提高(1.4~2.3倍),随着下贝氏体含量的增加,耐磨性先降低再趋于平稳.当冲击功由1 J增至4 J时,材料磨损性能下降,表面磨损形貌表征塑形破坏加剧;当冲击功为5 J时,组织中出现大量形变马氏体,加工硬化明显,表面磨损形貌较低能冲击下的表面更为平整均匀,磨损性能增强,但出现强烈的脆性断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等温淬火 冲击功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
5
作者 苗隽 王立军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研究了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空冷态和空冷+回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在860℃保温0.5 h奥氏体化后空冷处理,随后分别在250℃和400℃保温1 h回火.结果表明:试验钢空冷后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约为41 HRC;而... 研究了高硅中碳低合金钢空冷态和空冷+回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在860℃保温0.5 h奥氏体化后空冷处理,随后分别在250℃和400℃保温1 h回火.结果表明:试验钢空冷后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约为41 HRC;而250℃回火后组织变化不大,硬度明显升高,约为49 HRC,韧性明显增加,由44 J/cm2增加到66 J/cm2,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下降.回火温度进一步增加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中碳低合金钢 空冷 贝氏体/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