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之场的生命记忆——贝尔纳·斯蒂格勒叙事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1
作者 姜凯宜 于水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既往对贝尔纳·斯蒂格勒的研究更多关注其对技术语言结构的拆解,却忽视了斯蒂格勒叙事中厚重的现实感。事实上,斯蒂格勒更为关注经验性层面的技术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他毕生致力于思考生命在与真实技术力量的互动中保持清... 既往对贝尔纳·斯蒂格勒的研究更多关注其对技术语言结构的拆解,却忽视了斯蒂格勒叙事中厚重的现实感。事实上,斯蒂格勒更为关注经验性层面的技术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他毕生致力于思考生命在与真实技术力量的互动中保持清晰记忆的可能性。在斯蒂格勒看来,生命依托技术工具和以工具为基础的技术话语获得了对历史时空的记忆,但技术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控性加速造成了技术语言结构的过分膨胀,从而使记忆迷失。相较于同时期过分强调先验性语言的法国左翼学者,斯蒂格勒将技术的真实踪迹视为不应被忽视的诠释对象,并力图扭转存在主义影响下法国左翼技术批判思潮的现实感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纳·斯蒂格勒 法国左翼学者 马克思 技术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话语的历史时空:贝尔纳·斯蒂格勒的叙事之场
2
作者 姜凯宜 于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在晚近法国左翼的技术批判思潮中,贝尔纳·斯蒂格勒因其对历史时空的基本向度的聚焦而独具一格。尽管具有语言学解构风格,但由于强调历史时空的现实性,斯蒂格勒并不排斥经验层面的要素,反而力图颠覆同时期盛行的所谓技术语言结构“... 在晚近法国左翼的技术批判思潮中,贝尔纳·斯蒂格勒因其对历史时空的基本向度的聚焦而独具一格。尽管具有语言学解构风格,但由于强调历史时空的现实性,斯蒂格勒并不排斥经验层面的要素,反而力图颠覆同时期盛行的所谓技术语言结构“晦暗不明”从而无法被认知的观点。以此为基础,斯蒂格勒认为前现代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褶皱”而非断裂,现代技术话语的突变是内在于现实场景中的有迹可循的现象。总体来看,马克思和尼采的传统共在于斯蒂格勒的叙事之场,斯蒂格勒技术反思的深层次逻辑体现为在追求“拆解”后的谱系学式的本真样态与基于现实生产展开批判之间力求平衡,但并未真正摆脱晚近社会批判理论在话语坐标上摇摆不定的叙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纳·斯蒂格勒 技术话语 历史时空 谱系学 卡尔·马克思 尼采 存在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感性:当代美学进入艺术的方式——基于斯蒂格勒艺术观念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大桥 冯乐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斯蒂格勒等当代美学家不断突破形而上学美学对感性的桎梏,重返“感觉与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情感生成机制问题,以扩展的理论话语与研究范式重新介入艺术问题的思考。斯蒂格勒将艺术置于可感物的存在模式中,强调艺术“技艺”面向对... 斯蒂格勒等当代美学家不断突破形而上学美学对感性的桎梏,重返“感觉与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情感生成机制问题,以扩展的理论话语与研究范式重新介入艺术问题的思考。斯蒂格勒将艺术置于可感物的存在模式中,强调艺术“技艺”面向对感性的重构,艺术与感性的双向构成为当代美学进入艺术场域提供了诸多启发。面对文化工业与消费主义造成的美学的灾难,斯蒂格勒以“工业艺术”调和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技术结合的数字艺术焕发出独特的感受力,蕴含着重塑感知方式与意义的潜能。感性的“技艺性”成为当代美学的重要问题,推动了美学重新进入艺术的进程,当代美学与艺术重新结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纳·斯蒂格勒 当代美学 工业艺术 感性的“技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知识与人的解放——斯蒂格勒技术思想解读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先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9,共9页
缺乏动力因使得技术长期处于哲学视野的边缘。海德格尔将人纳入技术的座架之中,从存在论层面为技术探寻动力因,将技术的本质理解为解蔽。斯蒂格勒认为这种解蔽式的理解看似赋予技术以开显其主体性的动力,实则混淆了动力因与目的因,使技... 缺乏动力因使得技术长期处于哲学视野的边缘。海德格尔将人纳入技术的座架之中,从存在论层面为技术探寻动力因,将技术的本质理解为解蔽。斯蒂格勒认为这种解蔽式的理解看似赋予技术以开显其主体性的动力,实则混淆了动力因与目的因,使技术概念难以得到清晰界定。他结合古希腊神话寓意重新阐发技术的内涵,认为技术与人同源共生,技术是对作为“必要的缺陷”而存在的人之“补余”和“代管”。在建构和完善人的过程中,技术获得本质与动力并展开和实现其自身;在技术对人的语言、知识和记忆进行全面代管的当下及未来,技术意识觉醒孕育着普遍智能革命的契机。技术既是毒药也是解药,技术的超越性、可能性和共通性揭示其非确定性的本质。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技术方能成为解放人类的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知识 知识无产阶级化 人的解放 贝尔纳·斯蒂格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蒂格勒是加速主义者吗?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雪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从斯蒂格勒为何会被误认为是加速主义者这个问题出发,可以窥探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斯蒂格勒确实认为日益加速的现代技术会推动社会向前,但这并不意味着斯蒂格勒是一位加速主义者。恰恰相反,斯蒂格勒认为寻求对现代技... 从斯蒂格勒为何会被误认为是加速主义者这个问题出发,可以窥探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斯蒂格勒确实认为日益加速的现代技术会推动社会向前,但这并不意味着斯蒂格勒是一位加速主义者。恰恰相反,斯蒂格勒认为寻求对现代技术的不断加速正是现代技术的弊病之所在,问题的关键是厘清“时间在加速”与“技术在加速”这两个彼此纠葛的悖谬现实,不再沉迷于“技术决定论”的藩篱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斯蒂格勒相信并指出了一条反自动化的救赎之路,而这也说明了加速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它没有为加速的技术预留可能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主义 贝尔纳·斯蒂格勒 现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