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β-七叶皂甙钠治疗贝尔氏麻痹22例临床报告
- 1
-
-
作者
钟林生
张国志
王秀丽
东耀峻
周莉
-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4期233-234,共2页
-
文摘
作者用国产β-七叶皂甙钠为主的综合药物治疗贝尔氏麻痹22例。17例治愈,4例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4%。该法针对可能的致病因素,消除神经水肿,减轻变性;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了疾病恢复过程,为治疗贝尔氏麻痹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关键词
七叶皂甙钠
面神经疾病
贝尔氏麻痹
-
Keywords
β-aescinum natricum
Facial nerve
Bell's palsy
-
分类号
R745.12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97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病毒感染性面神经麻痹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李笑天
任子涵
阎雪晶
姜学钧
任重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
-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8-529,533,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贝尔氏面神经麻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SV接种在120只Bal b/c小鼠耳廓背面制作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其中32只小鼠的HSV抗原。结果面神经麻痹发生率65%(75/120),只在接种侧检出HSV抗原,间接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的32只小鼠中19只检出病毒抗原。瞬目反射诱发肌活动电位,麻痹组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14.3±2.4)ms;非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7.2±3.6)ms,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1)。结论 HSV感染可能是贝尔氏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
-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贝尔氏面神经麻痹
实验
-
Keywords
herpes simplex virus
Bell' s palsy
experiment
-
分类号
R76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面瘫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李德华
李季
叶小琪
彭倩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50-2154,共5页
-
基金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030029047)。
-
文摘
目的:探究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期面瘫(BP)的抗炎效果,为悬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BP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灸组(n=38)、激素组(n=46)和悬灸加激素组(n=48);同时随机抽取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无特殊异常者作为正常人群(n=126)。将正常人群同急性期BP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比较,观察B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有无改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急性期BP患者132例分为悬灸组、激素组、悬灸加激素组,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同时采用House-Brackmann(H-B)整体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急性期BP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均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BP患者血清WBC、NEUT、PLT、TNF、NLR和H-B整体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比较,WBC、NEU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和H-B整体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人比较,急性期BP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呈增高趋势;3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期BP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3种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悬灸可作为激素的一种替代和补充。
-
关键词
面瘫
贝尔氏麻痹
急性期
悬灸
激素
抗炎
血清炎性因子
疗效评价
-
Keywords
Facial paralysis
Bell′s palsy
Acute phase
Suspended moxibustion
Hormone
Anti-inflammatory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