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先验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在适应性设计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黄雅茹 康斌斌 +3 位作者 熊思雨 范敬义 夏结来 李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1,509,共7页
目的 探索使用MAP(meta analytic predictive)先验方法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及其在适应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以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extreme治疗方案相关历史研究为例,通过模拟试验评价MAP方法在适应性试验中的适用性,及其在历史对照... 目的 探索使用MAP(meta analytic predictive)先验方法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及其在适应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以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extreme治疗方案相关历史研究为例,通过模拟试验评价MAP方法在适应性试验中的适用性,及其在历史对照数据的不同异质性、与当前试验不同程度数据冲突下对试验I型错误和检验效能的影响。结果 5项可适用extreme方案的历史研究共253名受试者,其MAP先验折合为19例有效样本量,RMAP(robust MAP)先验折合为17例有效样本量。RMAP方法相对于MAP方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历史数据与当前试验数据之间的潜在冲突,并控制I型错误和保持较高的检验效能。随着历史对照间异质性增加,加剧了先验与当前数据的冲突,MAP方法与RMAP方法的Ⅰ型错误均略有膨胀。当前试验的对照数据与历史对照趋近一致时,随着数据异质性增加,MAP方法与RMAP方法的检验效能均降低,具有信息先验的两阶段适应性设计可节约对照组30%~35%的预期样本量,随着RMAP中历史先验权重的增大,检验效能提高。结论 在适应性设计框架下,MAP先验及RMAP先验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历史对照数据提供了统计学上的有效工具和稳健的方法学基础,有助于优化试验设计、节约资源并帮助试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历史数据 贝叶斯方法 MAP先验 适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
2
作者 熊海燕 罗剑锋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重估计,无缝试验,富集设计,主方案设计(篮式试验、伞式试验、平台试验等)。适应性设计具备更大的调整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临床试验的缺点,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与重塑将为实现精准医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适应设计 主方案设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疫苗研发的临床试验创新设计
3
作者 赵丹妮 黄卓英 +2 位作者 田婕 张涛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对于一些突发的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仅依靠传统疫苗临床试验不能及时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暴发,需要一些新的试验设计,不仅能够加速或重组传统疫苗临床试验的3个阶段,同时依然严格遵守与候选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些突发的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仅依靠传统疫苗临床试验不能及时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暴发,需要一些新的试验设计,不仅能够加速或重组传统疫苗临床试验的3个阶段,同时依然严格遵守与候选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相关的科学规律。本文归纳了目前疫苗临床试验的创新设计类型和思路,以及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灵活性高,可根据中期分析结果动态调整试验参数,例如剂量选择、人群分层和样本量重估。贝叶斯设计允许纳入历史数据和先验信息,减少样本量需求。主方案设计可以在一个总体方案中评估多种治疗方法或目标人群,提高效率。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的应用可以从非干预性环境中获取数据(如电子健康记录、接种记录、保险索赔数据),支持虚拟对照组的设立从而解决伦理问题。本文还介绍了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和RWD的混合设计。这些试验设计的创新都优化了试验流程,从而加速疫苗研发和审批,为实现传染病防控目标提供了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临床试验 适应设计 贝叶斯设计 主方案设计 真实世界数据(R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贝叶斯Ⅰ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海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5期25-32,共8页
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药物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而MTD估计的准确与否将影响之后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抗肿瘤药物Ⅰ期试验的特点是直接对病人进行试验,且样本量较小,这对构造估计精确度高并具有安全性保障要求的统... 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药物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而MTD估计的准确与否将影响之后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抗肿瘤药物Ⅰ期试验的特点是直接对病人进行试验,且样本量较小,这对构造估计精确度高并具有安全性保障要求的统计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回顾三种常用的Ⅰ期试验设计方法有:3+3设计、CRM设计和mTPI设计。3+3设计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方法,后两者是当前常用的贝叶斯自适应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大量模拟研究对三种方法从最优分配、安全性和估计MTD精确性三方面给以全面考察,并结合中国实际得出mTPI设计是比较适合推荐的I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期临床试验 贝叶斯自适应试验设计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脉冲形成线振动环境适应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红艳 潘亚峰 +4 位作者 王俊杰 侯振园 孙旭 樊旭亮 郭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带有悬臂结构的同轴脉冲形成线为研究对象,开展提高振动环境适应性的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实际工况分析及仿真计算,确定形成线内筒的盲孔螺钉可采用的防松措施有:使用施必劳螺纹并涂抹防松胶;优化螺钉数量。其次,通过仿真分析和绝缘试... 以带有悬臂结构的同轴脉冲形成线为研究对象,开展提高振动环境适应性的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实际工况分析及仿真计算,确定形成线内筒的盲孔螺钉可采用的防松措施有:使用施必劳螺纹并涂抹防松胶;优化螺钉数量。其次,通过仿真分析和绝缘试验,优化尾端绝缘子材料,提高悬臂支撑的中内筒连接刚度。最后,开展振动试验考核,优化后的形成线等效件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振动考核,相比优化前的振动环境适应性有很大提高,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对同类型脉冲功率源的振动环境适应性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脉冲形成线 振动环境适应 螺钉防松 绝缘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临床试验的适应证侯设计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77
6
作者 熊宁宁 罗玫 +3 位作者 蒋萌 刘芳 邹建东 符为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15-717,共3页
适应证侯设计是中药临床研究的特点。适应证侯设计包括选择试验药物的效应指标与证侯属性指标作为适应证侯指标 ;以试验药物对疾病症状的主要效应指标为主症 ;效应指标可予以量化分级 ,证侯属性指标则不再量化。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证侯 适应 证侯设计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中自适应设计的样本量再估计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于莉莉 薛富波 +2 位作者 王素珍 李婵娟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660,共4页
关键词 样本量大小 临床试验 自适应设计 估计方法 试验设计 概率 等因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适应性设计的反应变量-适应性随机化方法简介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莉莉 薛富波 +1 位作者 王素珍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6,538,共4页
关键词 反应变量 偏倚 临床试验 随机化方法 适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无缝设计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莹 侯艳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近年来,生命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展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而相应的药物开发却因花费巨大面临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的进度,美国FDA亦在2004年提出,药物开发亟须提高其效率与效益⑴。针对这一需求,... 近年来,生命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展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而相应的药物开发却因花费巨大面临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的进度,美国FDA亦在2004年提出,药物开发亟须提高其效率与效益⑴。针对这一需求,具有Ⅱ/Ⅲ期无缝设计的适应性临床试验应运而生,这类设计可以有效缩短药品的开发时问旧[2-4]。本文针对临床试验的Ⅱ/Ⅲ期无缝设计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适应 设计 应用 生命科学技术 药物开发 美国FDA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单阶段贝叶斯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典庆 丁少林 +1 位作者 曹子君 陶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2-1221,共10页
直接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WCC)十分耗时。因此,SWCC试验通常只能获得有限的试验数据,基于有限数据估计SWCC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合理地确定试验方案(即指定SWCC测点控制变量的值),以提高试验数据的价值,减少所估计SWCC的不确定... 直接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WCC)十分耗时。因此,SWCC试验通常只能获得有限的试验数据,基于有限数据估计SWCC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合理地确定试验方案(即指定SWCC测点控制变量的值),以提高试验数据的价值,减少所估计SWCC的不确定性十分重要。基于SWCC模型参数先验信息和试验仪器信息,提出了一种SWCC试验单阶段贝叶斯优化设计(OBEDO)方法。首先,所提方法通过离散试验控制变量(比如基质吸力)生成试验方案设计空间;设计空间中的候选试验方案由控制点及附加点构成,其作用分别为控制SWCC的主要趋势和降低SWCC的不确定性。然后,采用期望效用量化候选试验方案对应数据的价值,并利用子集模拟优化(SSO)方法搜索具有最大期望效用的候选试验方案。最后选取具有最大期望效用的候选试验方案为最优试验设计方案。通过一个SWCC试验设计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为考虑不确定性条件下的SWCC试验设计提供一个合理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子集模拟 试验设计 信息价值 土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中自适应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11
作者 于莉莉 王素珍 +2 位作者 薛富波 李婵娟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关键词 临床试验设计 自适应设计 统计分析方法 医学科研水平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模制粒机模辊间隙自适应调整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晨光 武凯 孙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针对以往环模制粒机智能化程度低,模辊间隙的调整方式均是依靠工人手动调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环模制粒机模辊间隙自适应调整机构。首先,根据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模辊间压力检测机构;其次,结合压辊偏心轴调隙原理设计了压辊组件... 针对以往环模制粒机智能化程度低,模辊间隙的调整方式均是依靠工人手动调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环模制粒机模辊间隙自适应调整机构。首先,根据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模辊间压力检测机构;其次,结合压辊偏心轴调隙原理设计了压辊组件和整体自适应调整机构,并根据设计参数对关键零部件进行相应的选型,然后设计了相关的控制系统,并根据控制结构原理,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块选型;最后,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辊间隙自适应调整机构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机 自适应调整 机构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的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锦柯 宫岛 刘广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3,共7页
[目的]建立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振动测试进行校核,发现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电机倍频相重合,且隔振率较低。在满足模态频率和隔振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有限元法与最优化技术,对空压机框架进行结构优... [目的]建立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振动测试进行校核,发现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电机倍频相重合,且隔振率较低。在满足模态频率和隔振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有限元法与最优化技术,对空压机框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空压机框架厚度为优化变量,首先进行DOE(试验设计),获取不同的空压机框架样本,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空压机框架近似模型。基于此近似模型,以框架垂向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和隔振率为优化目标,通过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框架参数的最优方案。[结果及结论]与优化前相比较,优化后的框架垂向一阶弯曲和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轨道激励频率(一般为15.0 Hz)、电机旋转基频(24.5 Hz)及倍频相差3.0 Hz以上,达到最佳可避免共振条件,且隔振率能够提高20%~25%,而总质量仅增加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空压机 框架结构优化 试验设计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模式成型机关键部件设计及秸秆类原料适应性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彦辉 姚宗路 +4 位作者 赵立欣 孟海波 霍丽丽 张喜瑞 刘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5-500,共6页
针对目前成型机对秸秆类原料适应性差的问题,文章根据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香蕉秸秆5种生物质原料特性,对平模式成型机的平模和压辊两个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以提高成型机的原料适应性。通过分别对5种原料进行成型试验... 针对目前成型机对秸秆类原料适应性差的问题,文章根据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香蕉秸秆5种生物质原料特性,对平模式成型机的平模和压辊两个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以提高成型机的原料适应性。通过分别对5种原料进行成型试验,验证成型机对5种生物质原料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5种秸秆原料,成型机均能够很好成型,成型机及成型颗粒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生物质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平模式 成型机 关键部件 适应 设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Ⅰ期临床试验的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BOIN)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仲子航 陈峰 +7 位作者 袁鹰 程建成 于宣宣 杨旻 谭明敏 赵杨 柏建岭 于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40-648,共9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颖的Ⅰ期临床试验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BOIN Design,Bayesian optimal interval design),包括其实施流程、实际应用等,并评价其表现。方法: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BOIN设计以最小化错误决策概率为目的,推... 目的:介绍一种新颖的Ⅰ期临床试验模型辅助设计方法--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BOIN Design,Bayesian optimal interval design),包括其实施流程、实际应用等,并评价其表现。方法: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BOIN设计以最小化错误决策概率为目的,推导需增减剂量时的容忍毒性边界值,并通过比较实际毒性率与该边界值决定剂量转变。以真实案例详解其实施流程。通过与现有设计方法的对比评价BOIN的表现。结果:BOIN设计具有最优化、安全、稳健、简单实用等性质。模拟实验表明,BOIN设计能够更精准地识别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结论:BOIN设计具有与基于模型设计相仿的统计学表现,同时更加简练、易于实施且更易于满足特定的安全需求。BOIN设计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癌症研究,是值得推广的Ⅰ期临床试验剂量探索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临床试验 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 “3+3”设计 最大耐受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平台试验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马艳 程千吉 +2 位作者 陆瑶 宁金铃 葛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7-1164,共8页
适应性设计以动态调整试验设计、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试验效率等优势突破了新药研发的竞争态势,逐渐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结合适应性设计的平台试验作为一种创新研究模式,为新药研发增添了动力。本文简要概述适应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内... 适应性设计以动态调整试验设计、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试验效率等优势突破了新药研发的竞争态势,逐渐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结合适应性设计的平台试验作为一种创新研究模式,为新药研发增添了动力。本文简要概述适应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内容及特点、设计类型、统计分析方法和案例解读,介绍自适应平台试验的概念、类型及应用,以期为深入探索临床试验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设计 主方案设计 平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凯璇 周齐 +1 位作者 姜英玉 谷鸿秋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0期1152-1158,共7页
近年来,适应性设计因其灵活性和高效率而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适应性设计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第二次机会,在研究进行中调整试验设计。本文将重点从历史渊源、基本概念、设计类型、设计特点、案例解读、统计分析及报告... 近年来,适应性设计因其灵活性和高效率而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适应性设计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第二次机会,在研究进行中调整试验设计。本文将重点从历史渊源、基本概念、设计类型、设计特点、案例解读、统计分析及报告规范等方面对适应性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设计 临床试验 成组序贯试验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逐步混合截尾加速寿命试验下应力强度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18
作者 蔡静 何剑 +2 位作者 徐开丽 何飞 韩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针对寿命试验中存在试验时间长且试验数据难以收集的问题,文章基于自适应逐步Ⅱ型混合截尾样本,研究步进应力部分加速寿命试验下应力强度模型的可靠性分析问题。首先,根据极大似然理论,获得应力强度模型可靠度的极大似然估计并给出了渐... 针对寿命试验中存在试验时间长且试验数据难以收集的问题,文章基于自适应逐步Ⅱ型混合截尾样本,研究步进应力部分加速寿命试验下应力强度模型的可靠性分析问题。首先,根据极大似然理论,获得应力强度模型可靠度的极大似然估计并给出了渐近置信区间。然后,利用Bootstrap方法构造了2类Bootstrap置信区间。其次,分别运用Lindley近似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得到应力强度模型可靠度的贝叶斯估计,并给出其最大后验密度可信区间。最后,运用数值模拟,将极大似然方法、Lindley近似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同时,比较了最大后验密度可信区间、Bootstrap置信区间和渐近置信区间的优良性。模拟结果表明:(1)应力强度模型可靠度的贝叶斯估计优于极大似然估计;(2)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的贝叶斯估计优于基于Lindley近似方法的贝叶斯估计;(3)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贝叶斯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均呈减小趋势;(4)最大后验密度可信区间优于渐近置信区间和Bootstrap置信区间。由上述结论可知,文章的方法对于估计加速寿命试验下应力强度模型的可靠度是切实可行的,其中,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优于极大似然方法和Lindley近似方法,基于贝叶斯估计得到的最大后验密度可信区间优于Bootstrap方法构造的置信区间和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得到的渐近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逐步Ⅱ型混合截尾 应力强度模型 步进应力部分加速寿命试验 极大似然估计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方法在篮子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19
作者 谭明敏 杨旻 +8 位作者 仲子航 于全骥 于朝雷 周佳薇 倪森淼 蔡丽馨 于浩 柏建岭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贝叶斯方法和Simon二阶段方法应用于篮子试验设计的优劣及实例分析判断试验疗效。方法模拟研究针对二分类结局变量,考虑不同试验层数、期中分析纳入人数等参数设置,比较两种方法的篮子试验设计在检验效能、控制I错误率及样本量... 目的探讨贝叶斯方法和Simon二阶段方法应用于篮子试验设计的优劣及实例分析判断试验疗效。方法模拟研究针对二分类结局变量,考虑不同试验层数、期中分析纳入人数等参数设置,比较两种方法的篮子试验设计在检验效能、控制I错误率及样本量的区别,并通过实例来介绍其应用。结果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除异质性较高的2种情景外,贝叶斯方法的篮子试验设计效能均高于应用Simon二阶段方法,且对假阳性率控制更为严格,代价便是无效篮子增多时检验效能降低。贝叶斯方法的篮子试验的样本量总体较少,尤其在试验层数较多和同质情况下。结论贝叶斯方法的篮子试验更加灵活,可借用层间信息,相比Simon二阶段方法,更严格地控制整体一类错误率,且在试验层数和期中分析次数多时更节省平均总样本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子试验 Simon二阶段设计 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功率自适应的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小敏 臧英 +4 位作者 罗锡文 王在满 胡炼 李腾 刘永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146,共7页
针对水稻生长过程环境因素变化较大以及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大部分被无线射频阶段所消耗,设计了发射功率自适应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建立了长时间、稳定、高可靠性的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验测试了水稻的株高、叶面积与生长天数的关系以及对... 针对水稻生长过程环境因素变化较大以及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大部分被无线射频阶段所消耗,设计了发射功率自适应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建立了长时间、稳定、高可靠性的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验测试了水稻的株高、叶面积与生长天数的关系以及对无线信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会降低无线信号强度和通信成功率;通过增大发射功率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克服由于水稻生长因数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在软件设计方面,传感器节点采用睡眠、苏醒工作机制来降低功耗。同时为了延长工作时间、提高通信质量,提出了根据水稻生长周期、通信距离、接收信号强度、平均丢包率等因素自动调整节点发射功率的能量自适应功耗调整机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节点发射功率越大,有效通信距离越远,且水稻的密度和高度等对通信有重要的影响;节点发射功率在5 dBm以下时,发射功率的改变对节点工作电流影响较小,节点工作电流均小于40 mA;采用该机制对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增大节点发射功率可使通信成功率有大幅的提升;降低节点发射功率仍然保持良好的通信效果。水稻分蘖和抽穗2个生长时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发射功率自适应策略,提高了通信质量,平均丢包率在5%以下,通信成功率大于97%,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设计 试验 发射功率 功率自适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