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性的贝叶斯策略重用方法
1
作者 付可 陈浩 +2 位作者 王宇 刘权 黄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543,共9页
针对多智能体对抗中因对手策略变化导致的非平稳性问题,在对手动作不可获取的限制下,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贝叶斯策略重用算法。在离线阶段,在策略学习的同时,通过自编码器建模智能体轨迹与对手动作之间的关系表征以构建对手模型。在... 针对多智能体对抗中因对手策略变化导致的非平稳性问题,在对手动作不可获取的限制下,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贝叶斯策略重用算法。在离线阶段,在策略学习的同时,通过自编码器建模智能体轨迹与对手动作之间的关系表征以构建对手模型。在在线阶段,依据对手模型和有限交互信息,估计对手策略类型的不确定性,并基于此选择最优应对策略并重用。最后,在两种对抗场景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3种先进的基线方法识别精度更高,且识别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对抗 贝叶斯策略重用 强化学习 关系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贝叶斯博弈最优防御策略选取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增光 卢昱 +1 位作者 李玺 李志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1,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防御策略选取方法没有考虑攻防双方策略选取能力差异对博弈过程的影响和以概率的形式给出最优防御策略导致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最优防御策略选取方法。该方法从不完全信息角... 针对现有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防御策略选取方法没有考虑攻防双方策略选取能力差异对博弈过程的影响和以概率的形式给出最优防御策略导致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最优防御策略选取方法。该方法从不完全信息角度对网络攻防过程进行建模;通过收敛度对攻防双方策略选取能力的差异进行量化;在对混合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对防御效能进行量化;以防御效能为标准进行最优防御策略的选取。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传统基于博弈理论的策略选取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紧贴网络实际,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贝叶斯博弈 最优防御 混合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 防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选题策略分类概述 被引量:4
3
作者 简小珠 戴海琦 +1 位作者 张敏强 彭春妹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5期446-451,共6页
选题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测试过程的关键环节,选题策略的目标是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实现试题曝光率控制及其他测验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选题策略的基本原理和衍生发展,将众多CAT选题策略分为五大选题策略系列:Fisher函数... 选题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测试过程的关键环节,选题策略的目标是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实现试题曝光率控制及其他测验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选题策略的基本原理和衍生发展,将众多CAT选题策略分为五大选题策略系列:Fisher函数系列、K-LI函数系列、α分层系列、贝叶斯系列、b匹配系列;并根据测验目标(测验精度、试题曝光率控制、内容平衡、多条件约束)对这些选题策略进行了细分,并对CAT选题策略的选择思路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 选题策略 Fisher函数 K-LI函数 α分层 贝叶斯选题策略 b匹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贝叶斯学习的WDMS光谱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斌 赵梓良 +3 位作者 黄灏 钟云鹏 赵永健 曲美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9-1833,共5页
天体光谱是天体物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光谱可以获取天体的许多物理、化学参数如有效温度、金属丰度、表面重力加速度和视向速度等。白矮主序双星是一类致密的双星系统,对研究致密双星的演化特别是公共包层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国... 天体光谱是天体物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光谱可以获取天体的许多物理、化学参数如有效温度、金属丰度、表面重力加速度和视向速度等。白矮主序双星是一类致密的双星系统,对研究致密双星的演化特别是公共包层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大型巡天望远镜如美国斯隆望远镜以及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每天都产生大量光谱数据。如此海量的光谱数据无法完全用人工进行分析。因此,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从海量的天体光谱中自动搜索白矮主序双星光谱,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目前的光谱自动识别方法主要通过对已有的标签样本进行分析,通过训练得到分类器,再对未知目标进行识别。这类方法对样本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白矮主序双星的实测光谱数量有限。若要通过有限的样本集准确学习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特征,不仅需要扩大样本数量,还需要提高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的精度。在前期工作中,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在海量巡天数据中识别了一批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为该实验提供了数据源。使用对抗神经网络生成新的白矮主序双星光谱,扩大训练数据量至原数据集约两倍的数量,增强了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反贝叶斯学习修正损失函数,将损失函数的大小与样本的方差相关联,抑制了异常数据对模型造成的影响,提升了模型的鲁棒性,解决了由于训练样本集偏差带来的梯度消失以及训练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该实验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库。使用Tensorflow搭建的生成对抗网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封装了内部实现细节,使得算法得以更好地实现。除此之外,由Tensorflow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在该实验中用于分类准确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利用卷积核有效地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卷积特征并进行分类。基于反贝叶斯学习策略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在白矮主序双星原始数据及对抗神经网络生成光谱的识别任务中达到了约98.3%的准确率。该方法也可用于在巡天望远镜的海量光谱中搜索其他特殊和稀少天体如激变变星、超新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矮主序双星 生成对抗网络 贝叶斯学习策略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微网中微源的黑启动能力 被引量:9
5
作者 牟龙华 夏明栋 刘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7-1882,1887,共7页
从各微源特性出发对微源的黑启动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贝叶斯决策网制定了根据效用值选取微网黑启动主参考源的优化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燃气轮机、蓄电池、光伏和风力发电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比了各个微源的黑启动能... 从各微源特性出发对微源的黑启动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贝叶斯决策网制定了根据效用值选取微网黑启动主参考源的优化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燃气轮机、蓄电池、光伏和风力发电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比了各个微源的黑启动能力,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贝叶斯优化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微型燃气轮机与蓄电池由于其良好的功率输出能力与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良好的微网黑启动源,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大而不适合作为黑启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黑启动 微源 贝叶斯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局部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邓晓刚 邓佳伟 +1 位作者 曹玉苹 王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92-3100,共9页
针对传统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难以有效检测微小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局部核主元分析(double-leve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L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变量和样本两个角度来挖掘数据内... 针对传统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难以有效检测微小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局部核主元分析(double-leve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LKPCA)的非线性过程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变量和样本两个角度来挖掘数据内部的局部信息,以提高故障检测能力。首先,利用变量分块思想,基于不同变量与核主元之间互信息相关度的相似性,将所有过程变量划分多个局部变量块。然后,构建基于得分向量和特征值的残差函数以挖掘样本局部信息。最后利用贝叶斯融合策略对各块的结果进行融合。在田纳西-伊斯曼基准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微小故障检测方面,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比传统KPCA方法更好的故障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故障检测 核主元分析 局部信息 变量分块 贝叶斯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 PNN 网络的 EM 训练算法
7
作者 熊汉春 贺前华 李海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5-32,共8页
提出一种概率神经网络(PNN)的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训练算法.PNN网为一四层前馈网,它构成一个贝叶斯分类器,实现多类分类的贝叶斯判别,它把输入的样本模式,经网络变换为输出的分类判决... 提出一种概率神经网络(PNN)的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训练算法.PNN网为一四层前馈网,它构成一个贝叶斯分类器,实现多类分类的贝叶斯判别,它把输入的样本模式,经网络变换为输出的分类判决.其网络节点对应于贝叶斯后验概率公式的各个变量.此PNN网络用高斯核的Parzen窗函数作为核密度函数,网络参数训练由EM算法实现,其学习方式为类间的监督学习和类内的非监督学习.实验表明了此网络及其学习算法在分类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EM算法 贝叶斯策略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分布式融合检测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露菁 邹岗 李启元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0,34,共4页
多传感器融合检测系统的主要结构为分布并行式融合结构,贝叶斯融合检测策略则是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中最典型的一种融合方法。在该策略中必须给定假设的先验概率和各个传感器的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统计量是未知的或... 多传感器融合检测系统的主要结构为分布并行式融合结构,贝叶斯融合检测策略则是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中最典型的一种融合方法。在该策略中必须给定假设的先验概率和各个传感器的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统计量是未知的或者随时间变化的。文中给出一种分布式融合结构的自适应融合算法,可以在线自适应学习先验概率、虚警概率及漏检概率,从而利用融合算法解决决策融合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自适应逼近传感器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的过程,及融合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分布式检测 贝叶斯融合检测策略 自适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MMP算法的工业过程故障检测
9
作者 周冰倩 顾幸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43-2450,共8页
针对多流形投影(multi-manifold projection, MMP)算法忽略原始数据高阶统计量信息的问题,将统计量模式分析(statistic pattern analysis, SPA)算法引入MMP算法中,提出集成统计量多流形投影(ensemble statistic multi-manifold projecti... 针对多流形投影(multi-manifold projection, MMP)算法忽略原始数据高阶统计量信息的问题,将统计量模式分析(statistic pattern analysis, SPA)算法引入MMP算法中,提出集成统计量多流形投影(ensemble statistic multi-manifold projection, ESMMP)算法。首先,对SPA算法中的窗口宽度参数设置不同的值,计算原始数据的均值、方差、偏度和峰度等低阶和高阶统计量来构建多个统计量空间,避免了单一窗口宽度参数难以适用于不同类型故障数据的局限性;然后,采用MMP算法在各统计量空间建立T;和SPE统计量进行监控;最后,通过贝叶斯策略融合各子模型的监控结果。数值例子和TE过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工业过程故障检测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形投影 统计量模式分析 贝叶斯策略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矮主序双星光谱的卷积特征提取
10
作者 王文玉 郭格霖 +1 位作者 马春雨 姜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62-2965,共4页
通过卷积运算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特征是提高识别精度的有效手段。通过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以判别学习的方式从大量混合光谱中拟合出具有稳定分布的12个卷积核,有效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卷积特征。通过引入相对松弛的光谱类别先验分... 通过卷积运算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特征是提高识别精度的有效手段。通过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以判别学习的方式从大量混合光谱中拟合出具有稳定分布的12个卷积核,有效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卷积特征。通过引入相对松弛的光谱类别先验分布,提出反贝叶斯学习策略以解决由于光谱抽样有偏带来的问题,显著提高识别精度。通过比较光谱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交叉熵测试误差,分析卷积特征的提取过程对光谱信噪比的鲁棒性。实验发现,基于反贝叶斯学习策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白矮主序双星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0(±0.3),超过了经典的PCA+SVM模型。卷积特征谱的池化过程以降低光谱分辨率的形式缓解了光谱噪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当信噪比小于3时,必须通过增加模型在光谱上的迭代次数以形成稳定的卷积核;当信噪比介于3与6之间时,光谱卷积特征较为稳定;当信噪比大于6时,光谱卷积特征的稳定性显著上升,信噪比对于模型识别精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矮主序双星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贝叶斯学习策略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S算法是否应该广泛采用?(英文)
11
作者 刘雅君 孙东初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将辅助-充分交织策略,即Yu和Meng(2011)中提到的ASIS算法,应用于Gibbs抽样算法中以提高两个方差参数的收敛性.我们通过对潜在规模缩减因子(PSRF)、轨迹图及后验估计比较了ASIS算法与普通Gibbs抽样算法的性能,其中一个参数的收敛性... 本文将辅助-充分交织策略,即Yu和Meng(2011)中提到的ASIS算法,应用于Gibbs抽样算法中以提高两个方差参数的收敛性.我们通过对潜在规模缩减因子(PSRF)、轨迹图及后验估计比较了ASIS算法与普通Gibbs抽样算法的性能,其中一个参数的收敛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另一个参数没有很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ASIS算法相与普通的Gibbs抽样算法相比极大地减少了为达到收敛所需要的循环次数,整体的抽样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一充分交织策略 贝叶斯计算方法 条件后验密度 Gibbs抽样 MCMC 潜在规模缩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