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研究
1
作者 张凯 陈旭 +3 位作者 刘丕养 张金鼎 张黎明 姚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基于空间特征构建的代理模型侧重于学习油藏渗流的空间特性,但忽视了时间维度;基于时空特征构建的模型虽然擅长捕捉时间序列特征,却在空间特征学习方面不足。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方法,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两种深度学习代理模型进行集成,结合二者优势,增强代理模型对油藏特征的多维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进一步结合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器,应用于实际油藏历史拟合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历史拟合方法能够在保证高效计算的同时,准确拟合油藏实际生产动态,为快速、精确的历史拟合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历史拟合 产量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集成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2003–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地表蒸散发数据集
2
作者 杨妍希 王军邦 +1 位作者 叶辉 张秀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261-271,共11页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陆地水、碳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模型和不同遥感数据估算的ET,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提供了降低不确定性的一种途径。本研究采用中国三...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陆地水、碳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模型和不同遥感数据估算的ET,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提供了降低不确定性的一种途径。本研究采用中国三江源地区水热通量观测数据,以ARTS、PT-JPL、MOD16和SSEBop遥感蒸散发产品为基础,进行了BMA集成研究,生成了三江源地区2003–2015年250 m空间分辨率的年均地表蒸散发数据集。通过验证各输入模型和BMA集成模型结果,发现基于BMA的ET与通量观测数据相关性达0.94,能够解释观测数据季节变化的89%,优于单个模型的性能。说明BMA模型集成能够整合不同模型内在优势,降低结果估算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可靠的估算结果。本数据集可为三江源区域水热变化研究和生态系统调节功能评估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中国三江源 贝叶斯模型平均BMA 通量数据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聚类和贝叶斯模型平均的重力坝分区安全监控模型
3
作者 郭张军 陈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针对重力坝多测点的时空相似性和统计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对所有变形测点进行空间聚类,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区多测点综合位移,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建立了多测点综合位移的统计模型。以安康水电站重力坝垂线监测... 针对重力坝多测点的时空相似性和统计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对所有变形测点进行空间聚类,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区多测点综合位移,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建立了多测点综合位移的统计模型。以安康水电站重力坝垂线监测分区2为例,讨论了综合位移的复杂BMA模型与简约BMA模型的因子优选结果,并结合加权平均模型的定量分析给出了模型的优选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库水位涨落对坝体位移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滞后性;下游水位对坝体位移的影响非常小,建模过程中可以忽略相关因子;温度升降对安康水电站重力坝位移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基本需要维持15 d以上的高温或低温,坝体位移才会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变形 贝叶斯模型平均 空间聚类 主成分分析 安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及集合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善虎 任立良 +2 位作者 刘淑雅 袁飞 杨肖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2,117,共7页
单一模型在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集合模拟是减少不确定性影响的有效方法。在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两类方法基础上(分别选用SCE-UA算法和SCEM-UA算法为代表),选用3个基于子流域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混合产流... 单一模型在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集合模拟是减少不确定性影响的有效方法。在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两类方法基础上(分别选用SCE-UA算法和SCEM-UA算法为代表),选用3个基于子流域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混合产流模型和HYMOD模型),综合考虑模型参数和模型输入的不确定性,并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将3个模型的模拟结果集合进行概率预报。结果表明:SCE-UA算法和SCEM-UA算法优化的参数都能使模型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但SCEM-UA算法能得到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并获取模型的概率预报区间,具有更大的优势;考虑模型输入不确定性,模拟径流的精度没有较大提高,但概率预报区间精度有一定的改善;采用BMA方法集合多模型模拟结果,综合考虑模型参数、模型输入和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其模拟结果要优于单一模型,说明水文集合模拟的优越性;BMA集合后,SCEM-UA算法的模拟结果较SCE-UA算法的模拟结果具有更准确的概率预报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不确定性 集合模拟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贝叶斯模型平均的理论突破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磊 刘乐平 卢志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2,共9页
大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常面临模型比较和选择的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可以通过先验和后验概率度量模型不确定性,并利用后验概率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更稳健的估计结果。在回顾贝叶斯模型平均发展历程的基础... 大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常面临模型比较和选择的不确定性问题。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可以通过先验和后验概率度量模型不确定性,并利用后验概率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更稳健的估计结果。在回顾贝叶斯模型平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贝叶斯模型平均的基本原理,综述其在一些难点问题上的理论进展,并介绍大数据背景下贝叶斯模型平均的应用前景。贝叶斯模型平均与复杂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可能成为大数据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模型不确定性 贝叶斯模型平均 M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分析及启示——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司明 孙大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2,共7页
本文用主权杠杆率来衡量主权债务偿付能力,采用OECD国家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影响主权债务偿付能力的诸多因素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不同违约风险水平国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危... 本文用主权杠杆率来衡量主权债务偿付能力,采用OECD国家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影响主权债务偿付能力的诸多因素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不同违约风险水平国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升高、人口老龄化及政府预算收入降低是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来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这也是防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主权杠杆率 主权债务危机 财政政策 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 主权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森林火灾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州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海峰 刘晓东 +1 位作者 牛树奎 何亚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52,共9页
【目的】本文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结合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构建云南省大理州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林火预测精度,为研究地区林火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2000-2013年大理州林火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分别运用二项逻... 【目的】本文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结合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构建云南省大理州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林火预测精度,为研究地区林火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2000-2013年大理州林火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分别运用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对该地区森林火灾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实证分析。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单一模型,建模前通过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剔除有显著共线性的解释变量,然后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最终变量并进行参数拟合。贝叶斯平均模型为组合模型,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采用奥卡姆窗的方法来适当调整模型空间,并以5个最优模型的后验概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建模。将全样本数据随机分成80%的训练样本和20%的测试样本,基于训练样本建立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通过对比观测值和预测值计算模型的准确率。【结果】通过二项逻辑斯蒂模型拟合,优度为0.783,预测精度为0.718。通过贝叶斯平均模型拟合,优度为0.868,预测精度为0.807。2个模型预测结果对比显示,在训练集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高9.3%;在测试集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高8.9%。【结论】在基于气象因子的大理州林火发生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均高于二项逻辑斯蒂模型,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可用于提高研究地区林火预测精度,有利于森林火灾的决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州 森林火灾 气象因子 贝叶斯模型平均 逻辑斯蒂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培源 张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基于创新效率的视角,采用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技术创新能力,并且摈弃人为事先设定模型及变量以阐释技术创新的传统,引入模型(及变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所有可能影响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按照其重要性进行... 基于创新效率的视角,采用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技术创新能力,并且摈弃人为事先设定模型及变量以阐释技术创新的传统,引入模型(及变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所有可能影响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按照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发现:企业及其创新投入不是决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和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但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作用为负。因此,提升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短期应坚持贸易和投资开放并注重其技术含量,长期应改变过度依赖加工贸易过度强调数量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企业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与选择——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3
9
作者 王红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138,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构建起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和自愿行动型"四维一体"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针对不同政策类型工具的有效性,很多学者已经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其中某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构建起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和自愿行动型"四维一体"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针对不同政策类型工具的有效性,很多学者已经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其中某一种工具的治理效果,同时考虑所有政策工具效果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首次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在当前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下的相对贡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工具和市场激励型工具仍然是当前中国治理环境污染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公众参与型工具和自愿行动型工具的有效性相对较差。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首先,中国政府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更需要加大环保执法投入,提升环保执法的主动性;其次,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激励型工具,建立更加弹性化的排污收费标准和更为严格的排污惩罚制度,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广泛地实施;再次,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降低社会公众的参与成本,使得社会公众能更加便捷地参与环境治理;最后,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发起自愿性环保项目,对于推动环保标准的提升和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加强居民、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社会环境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运用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公众参与、自愿行动等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治理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环境治理体系,才能提升所有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工具 贝叶斯模型平均 绩效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亮 刘金全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9期3-7,共5页
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方法,使用1990-2007年省际数据,对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工业化推进速度、对外开放程度、东部区位优势、消... 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方法,使用1990-2007年省际数据,对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工业化推进速度、对外开放程度、东部区位优势、消费能力和对内开放水平等6个解释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持续和稳健的影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决定因素。城市规模、中部区位优势和初始经济条件等3个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此外,从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边际影响的程度来看,工业化推进速度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最强,其次是消费能力变量和对外开放程度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回归 模型不确定性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因子对澳洲鲐亲体补充量关系的影响——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畅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6,共8页
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资源量受补充量影响明显,了解澳洲鲐太平洋群系补充量状况对掌握其资源量及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产卵场1(30°~32°N,1... 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资源量受补充量影响明显,了解澳洲鲐太平洋群系补充量状况对掌握其资源量及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产卵场1(30°~32°N,130°~132°E)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1)、产卵场2(34°~35°N,138°~141°E)海表面温度(SST2)、索饵场(35°~45°N,140°~160°E)海表面温度(SST3)、潮位差(tidal range,TR)、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亲体量(spawning stock biomass,SSB)6个影响因子任意组合与补充量构建多个模型,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资源补充量的解释能力,并预测其补充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SB对补充量具有最长期且稳定的解释能力,其次是SST3,PDO、TR、SST2、SST1也对补充量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SST3是环境因子中影响最大的因子,可能是由于补充群体在索饵场内生活时间较长,索饵场温度对仔鱼或鱼卵的生长存活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认为,基于BMA的组合预报综合考虑了各个模型的优势,优于单一模型,可用于澳洲鲐资源补充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鲐 太平洋群系 贝叶斯模型平均 索饵场 产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影响SHIBOR定价因素的实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爱军 周影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7-30,共4页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影响SHIBOR定价因素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来选择影响SHIBOR定价因素,使用随机搜索变量选择方法来有效的对模型集合中模型进行抽签。研究结果表明:...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影响SHIBOR定价因素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来选择影响SHIBOR定价因素,使用随机搜索变量选择方法来有效的对模型集合中模型进行抽签。研究结果表明: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回购利率、上一日SHIBOR报价和资金成本对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存在长期的正的影响,是影响SHIBOR定价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拆放利率 贝叶斯模型平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决定因素研究——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磊 李健全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109,共15页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存贷款利率管制有序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本文选取了M_2增速、银行间债券7天回购利率、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净息差、流动性比例、资本利润率、企业资产负债率、CP...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存贷款利率管制有序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本文选取了M_2增速、银行间债券7天回购利率、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净息差、流动性比例、资本利润率、企业资产负债率、CPI增速、GDP增速、居民储蓄率等10个解释变量,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建立模型,探讨了各解释变量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解释力和影响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传统的定性分析,显示了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设定、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对于贷款利率的影响作用。此外,本文结合实证结论,对央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如何有效引导商业银行适当降低贷款利率,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利率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构建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震 鲁乐乐 +3 位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姜丽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1,共8页
[目的]探究杉木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福建邵武卫闽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和逐步回归法(SR... [目的]探究杉木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福建邵武卫闽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和逐步回归法(SR)构建杉木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变量因子(包括初植密度、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株数、平方平均胸径、林分优势高、年龄)和气候因子(包括年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湿热指数、低于0℃天数、夏季平均最高温度、冬季平均最低温度、春季平均气温)的关系模型。[结果]杉木林分蓄积量随着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平方平均胸径、林分优势高、年龄、夏季平均最高温、春季平均温和低于0℃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诸多的影响因子,SR法所确定的模型并不在BMA选出的后验概率较高的前5个模型中,模型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模型后验概率角度看,SR模型精度较低。[结论]杉木林分蓄积量受到林分变量因子和气候因子的显著影响。相比于SR法,在构建杉木林分蓄积量模型方面,BMA方法考虑了模型的不确定性,模型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蓄积量 林分变量因子 气候因子 贝叶斯模型平均 逐步回归法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和逐步回归法构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鲁乐乐 王震 +1 位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7,共11页
【目的】探索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比较不同驱动因子的重要性,构建不确定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杉木经营管理者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 【目的】探索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比较不同驱动因子的重要性,构建不确定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杉木经营管理者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和逐步回归法(SR)分析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与内部因子(林分变量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关系,构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杉木单木胸径年均生长量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小,主要受竞争因子和单木大小因子影响。单木胸径生长量随林分密度、林分平方平均胸径、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和、年龄、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增加而减小,随期初胸径、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增加而增加。基于SR获得模型的后验概率小于BMA获得最佳模型(最高后验概率)或SR模型不在BMA模型空间前几个后验概率高的模型中。【结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竞争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和降雨增加而增加。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考虑所有可能变量的组合,能够反映出模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量 气候变量 贝叶斯模型平均 逐步回归法 林分变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赣江与汉江流域多气候模式集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梦瑶 袁飞 +2 位作者 江善虎 张利敏 石佳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集合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8个气候模式模拟的赣江流域和汉江流域1961~2000年的月气温、月降水数据,评估了单气候模式和BMA集合气温和降水的精度及其误差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BMA集合的两个流域月降水和月... 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集合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8个气候模式模拟的赣江流域和汉江流域1961~2000年的月气温、月降水数据,评估了单气候模式和BMA集合气温和降水的精度及其误差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BMA集合的两个流域月降水和月气温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单个气候模式,其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低于多数单模式,流域平均的均方根误差最小,BMA集合的月降水和月气温总体优于单个集合成员,表明了BMA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候模式在研究区气温和降水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 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汉江流域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ne Copula与贝叶斯模型平均结合的月径流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海江 粟晓玲 +3 位作者 祁继霞 张特 朱兴宇 武连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3-82,共10页
准确可靠且预见期较长的月径流预测对水资源配置、防汛抗旱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径流变化与降水、气温、潜在蒸散发以及前期径流等存在密切联系。鉴于Vine Copula可以灵活地将多个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函数通过Copula对的形... 准确可靠且预见期较长的月径流预测对水资源配置、防汛抗旱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径流变化与降水、气温、潜在蒸散发以及前期径流等存在密切联系。鉴于Vine Copula可以灵活地将多个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函数通过Copula对的形式联结起来构造多维联合分布函数以及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在处理多模型集合预报方面的优势,该研究基于BMA集合多个Vine Copula模型提出了一种BVC径流预测模型(简称BVC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上游4个水文站(唐乃亥站、民和站、红旗站和折桥站)的月径流预测,采用确定性系数(R2)、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验证期内预见期为1~3个月时,BVC模型在各水文站的R2均大于等于0.83、NSE均大于等于0.78且RMSE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模型相比,BVC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各水文站月径流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月径流极值的变化。研究表明BVC模型在预见期为1~3个月时的月径流预测性能明显优于RF模型和LSTM模型。该研究构建的BVC模型为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机器学习 径流 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 Vine Copula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勃 王新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金沟岭林场198块固定样地数据,分别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量生长模型,分析林分蓄积生长与林分因子、气候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将多个... 根据金沟岭林场198块固定样地数据,分别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量生长模型,分析林分蓄积生长与林分因子、气候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将多个模型组合进行加权建模,减少了冗余变量,建立的模型较逐步回归更为准确;海拔、林分断面积、林分密度、林分平均胸径、低于0℃积温、低于18℃积温、参考蒸发量是影响林分蓄积生长的主要因素;逐步回归的决定系数(R^(2))为0.95,均方根误差(R_(MSE))为17.53;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决定系数(R^(2))也为0.95,均方根误差(R_(MSE))为3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 针阔混交林 林分蓄积量 先验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全球洪水中长期预报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明哲 刘剑宇 +1 位作者 游元媛 刘翠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6-1653,共8页
筛选全球5839个水文站逐日径流数据,采用超阈值采样法提取洪水发生频率及时间,将各季节最大日流量作为季节洪水量级,以优选的多个大尺度气候因子的最佳前置月份序列作为潜在预报因子,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构建全球尺度洪水中长期预报模... 筛选全球5839个水文站逐日径流数据,采用超阈值采样法提取洪水发生频率及时间,将各季节最大日流量作为季节洪水量级,以优选的多个大尺度气候因子的最佳前置月份序列作为潜在预报因子,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构建全球尺度洪水中长期预报模型,并利用均方误差技术指数(MSESS)评价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洪水量级和频率模拟预报效果合格(0.6>MSESS>0.2)的水文站点占比分别为48%和28%;利用前置季节气候因子数据,驱动所构建的洪水中长期预报模型,有效预报了2020年鄱阳湖流域洪水量级将异常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中长期预报 贝叶斯模型平均 大尺度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平均法的肝癌预后模型研究
20
作者 罗一菠 贺娜娜 +1 位作者 何杰宇 余小金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7,381,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平均的预后模型的组合建模策略,为建立有效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学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样本特征的模拟研究,比较经典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频率学模型平均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预测性能和估计精度,探讨模型平均...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平均的预后模型的组合建模策略,为建立有效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学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样本特征的模拟研究,比较经典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频率学模型平均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预测性能和估计精度,探讨模型平均法的适用性;将不同模型应用于SEER肝癌临床随访数据,探讨模型预测性能。结果模拟分析结果: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得到的C指数高于Cox回归和频率学模型平均;随着样本量增加,C指数的95%置信区间呈现变窄的趋势。对于效应量较大的变量,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得到的回归系数偏差最小,95%区间覆盖率最大。实例分析结果:Cox回归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及频率学模型平均法得到的验证集C指数分别为0.7845(95%CI:0.7613~0.8076)、0.7851(95%CI:0.7619~0.8083)和0.7845(95%CI:0.7613~0.8076)。结论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在样本较小,预测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可提高预测预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预后预测模型 频率学模型平均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