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巴伊杜丽娜的创作审美观与象征思维
1
作者
张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0,共3页
古巴伊杜丽娜的音乐创作与其东正教信仰密切相关,她所持的对立统一观念是其时空观和受卡尔·荣格心理学的影响而成;其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审美观与神秘主义因素相关,也是其对待理智与直觉的关系的表现;"三棵树"理论是她寻找...
古巴伊杜丽娜的音乐创作与其东正教信仰密切相关,她所持的对立统一观念是其时空观和受卡尔·荣格心理学的影响而成;其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审美观与神秘主义因素相关,也是其对待理智与直觉的关系的表现;"三棵树"理论是她寻找创作方向的基础观念,这些审美观充满了象征思维的痕迹。可以说,象征思维是古巴伊杜丽娜创作审美的重要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伊杜丽娜
创作审美观
象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的象征性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倍佳
《色彩》
2023年第8期112-115,共4页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展现出深刻的象征性表达,其根源于古代“五行”观念,将色彩归纳为青、黄、赤、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这种色彩系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中国艺术当中,在中国传统戏剧、服装、建筑等当中皆有象征思维的表达。...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展现出深刻的象征性表达,其根源于古代“五行”观念,将色彩归纳为青、黄、赤、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这种色彩系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中国艺术当中,在中国传统戏剧、服装、建筑等当中皆有象征思维的表达。传统色彩观对当今艺术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在现代设计中,传统色彩观仍然闪耀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蕴含着深厚的中国艺术精神,有助于探寻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五色观
象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卷草凤凰纹装饰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蓝法勤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以大量卷草凤凰纹为装饰。通过对卷草凤凰纹表现样式和寓意进行研究,剖析畲族的"崇凤"习俗;类比当地畲、汉民居装饰纹样的不同,表明卷草凤凰纹是畲族民众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上,并与日常生...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以大量卷草凤凰纹为装饰。通过对卷草凤凰纹表现样式和寓意进行研究,剖析畲族的"崇凤"习俗;类比当地畲、汉民居装饰纹样的不同,表明卷草凤凰纹是畲族民众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上,并与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识别、原始宗教信仰和传统建筑装饰融为一体,成为特殊的畬族民居装饰符号。卷草凤凰纹是畲族先民将精神、文化、民族形象与对自然、汉文化适应和融合的艺术经验的总结,体现了畲族符号艺术、民居建筑、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是畲族民众对宗族血缘关系、信仰、神灵崇拜的艺术思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民居
表现样式
卷草凤凰纹
图腾崇拜
象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象”观念与中国诗歌审美意象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意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5,共11页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具有重视象征性联想的特点,可称之为"尚象"思想或象征思维。这个特点,与《周易》"经""传"所创立的"观物取象""设卦观象"、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具有重视象征性联想的特点,可称之为"尚象"思想或象征思维。这个特点,与《周易》"经""传"所创立的"观物取象""设卦观象"、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象罔"等观念有直接联系。通过对《易传》等先秦典籍中"象"观念的疏理、分析,将其与后世的诗论、文论中的相关理论作比较,揭示出先秦"象"观念对诗歌"直寻之象"的直接影响,并由此讨论"意象论"在诗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对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审美意象论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合理地阐释诗人孜孜追求"象外之象"的诗学审美之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象”观念
象征思维
直寻之象
意象
象外之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象尽意”:商周青铜器的设计智慧
5
作者
杨先艺
王敏
+1 位作者
蔡偲
袁义华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立象尽意”是中国传统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商周青铜器设计中的重要思想,蕴含了古人的设计智慧。“立象尽意”之“象”源于卦象,却可以比类万物,寓意深远。本文在对中国古文献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立象尽意”的思想内涵进行...
“立象尽意”是中国传统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商周青铜器设计中的重要思想,蕴含了古人的设计智慧。“立象尽意”之“象”源于卦象,却可以比类万物,寓意深远。本文在对中国古文献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立象尽意”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并从器物研究的角度,对商周青铜器设计的“象”与“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之“象”和纹饰“象”的分析,可以窥见其背后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以了解器物设计中蕴藏的礼制等级观念,以及先民意识中的吉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尽意
商周
青铜器
设计智慧
象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语言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夏成峰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2期49-50,共2页
根据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象征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建筑师通常运用的象征载体的设计手法,通过建筑师运用合适的手法,从而创造出物质性和精神性都完美的建筑。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建筑
象征思维
设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诗诗”: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
被引量:
5
7
作者
邓新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的则是诗论家有意择取的与逻辑推论、抽象言说相悖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论诗诗”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之“文学”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使然;从主观上看,则是中国古代诗评家一身二任的特殊身分所致。在理论界普遍不满中国文论“失语”的今天,“论诗诗”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性批评文体理应经过更新和重铸而整合到我们当今的文学批评体系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诗诗
诗性批评文体
直觉
象征
型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古典诗歌含蓄美之成因
8
作者
李立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33-37,共5页
中国古典诗歌为何孜孜以求含蓄蕴藉?惜前贤今人之说话焉不详,本文试作探讨:认为含蓄的审美功效、儒家诗学观、佛道思想、传统思维特质是古诗歌含蓄美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审美功效
儒家诗教
佛道言意说
象征
性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巴伊杜丽娜的创作审美观与象征思维
1
作者
张宇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0,共3页
文摘
古巴伊杜丽娜的音乐创作与其东正教信仰密切相关,她所持的对立统一观念是其时空观和受卡尔·荣格心理学的影响而成;其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审美观与神秘主义因素相关,也是其对待理智与直觉的关系的表现;"三棵树"理论是她寻找创作方向的基础观念,这些审美观充满了象征思维的痕迹。可以说,象征思维是古巴伊杜丽娜创作审美的重要思维方式。
关键词
古巴伊杜丽娜
创作审美观
象征思维
分类号
J60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的象征性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倍佳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色彩》
2023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展现出深刻的象征性表达,其根源于古代“五行”观念,将色彩归纳为青、黄、赤、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这种色彩系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中国艺术当中,在中国传统戏剧、服装、建筑等当中皆有象征思维的表达。传统色彩观对当今艺术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在现代设计中,传统色彩观仍然闪耀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蕴含着深厚的中国艺术精神,有助于探寻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色彩
五色观
象征思维
Keywords
Color
five colors view
symbol of thinking
分类号
TS935.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卷草凤凰纹装饰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蓝法勤
机构
丽水学院
出处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JCWH20YB)
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项目(Y201120946)
文摘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以大量卷草凤凰纹为装饰。通过对卷草凤凰纹表现样式和寓意进行研究,剖析畲族的"崇凤"习俗;类比当地畲、汉民居装饰纹样的不同,表明卷草凤凰纹是畲族民众创造性地把图腾崇拜符号附着在建筑上,并与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识别、原始宗教信仰和传统建筑装饰融为一体,成为特殊的畬族民居装饰符号。卷草凤凰纹是畲族先民将精神、文化、民族形象与对自然、汉文化适应和融合的艺术经验的总结,体现了畲族符号艺术、民居建筑、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是畲族民众对宗族血缘关系、信仰、神灵崇拜的艺术思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关键词
畲族民居
表现样式
卷草凤凰纹
图腾崇拜
象征思维
Keywords
The House of the She Nationality
Performance Style: the Roll Grass Phoenix Pattem Totem Worship: Symbolic Thinking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象”观念与中国诗歌审美意象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意明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人文社科部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5,共11页
文摘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具有重视象征性联想的特点,可称之为"尚象"思想或象征思维。这个特点,与《周易》"经""传"所创立的"观物取象""设卦观象"、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象罔"等观念有直接联系。通过对《易传》等先秦典籍中"象"观念的疏理、分析,将其与后世的诗论、文论中的相关理论作比较,揭示出先秦"象"观念对诗歌"直寻之象"的直接影响,并由此讨论"意象论"在诗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对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审美意象论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合理地阐释诗人孜孜追求"象外之象"的诗学审美之境的原因。
关键词
先秦“象”观念
象征思维
直寻之象
意象
象外之象
Keywords
pre-Qin concepts of"image"
imagistic thinking
direct representation ofimage
image
imagery beyond image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象尽意”:商周青铜器的设计智慧
5
作者
杨先艺
王敏
蔡偲
袁义华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艺术工科研究院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8BG135)。
文摘
“立象尽意”是中国传统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商周青铜器设计中的重要思想,蕴含了古人的设计智慧。“立象尽意”之“象”源于卦象,却可以比类万物,寓意深远。本文在对中国古文献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立象尽意”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并从器物研究的角度,对商周青铜器设计的“象”与“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之“象”和纹饰“象”的分析,可以窥见其背后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以了解器物设计中蕴藏的礼制等级观念,以及先民意识中的吉祥思想。
关键词
立象尽意
商周
青铜器
设计智慧
象征思维
Keywords
establishing xiang to fully express ide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bronze ware
design wisdom
symbolic thinking
分类号
TS934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语言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夏成峰
机构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2期49-50,共2页
文摘
根据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象征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建筑师通常运用的象征载体的设计手法,通过建筑师运用合适的手法,从而创造出物质性和精神性都完美的建筑。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建筑
象征思维
设计手法
Keywords
postmodemisrn, building, symbolic thinking,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诗诗”: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
被引量:
5
7
作者
邓新华
机构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摘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的则是诗论家有意择取的与逻辑推论、抽象言说相悖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论诗诗”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之“文学”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使然;从主观上看,则是中国古代诗评家一身二任的特殊身分所致。在理论界普遍不满中国文论“失语”的今天,“论诗诗”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性批评文体理应经过更新和重铸而整合到我们当今的文学批评体系中来。
关键词
论诗诗
诗性批评文体
直觉
象征
型
思维
Keywords
poems on poetry
poetic critic style
symbolic way of think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古典诗歌含蓄美之成因
8
作者
李立雄
机构
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枝社科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摘
中国古典诗歌为何孜孜以求含蓄蕴藉?惜前贤今人之说话焉不详,本文试作探讨:认为含蓄的审美功效、儒家诗学观、佛道思想、传统思维特质是古诗歌含蓄美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审美功效
儒家诗教
佛道言意说
象征
性
思维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巴伊杜丽娜的创作审美观与象征思维
张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传统色彩观在视觉层面的象征性表达
曲倍佳
《色彩》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卷草凤凰纹装饰研究
蓝法勤
《设计艺术研究》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秦“象”观念与中国诗歌审美意象论
黄意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立象尽意”:商周青铜器的设计智慧
杨先艺
王敏
蔡偲
袁义华
《创意与设计》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语言特征
夏成峰
《山西建筑》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诗诗”: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
邓新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古典诗歌含蓄美之成因
李立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