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城市形象 |
姚晓萍
梁洪琦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纯诗·音乐--象征主义诗歌与法国艺术歌曲诗乐共融的价值探讨 |
陶英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3
|
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演变 |
丰昀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3
|
|
4
|
象征主义诗歌与比兴手法 |
陈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8 |
0 |
|
5
|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示 |
王以培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6
|
象征主义诗歌的喻体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陈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7
|
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传统的交融——九叶诗人郑敏和里尔克的比较研究 |
周星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9 |
4
|
|
8
|
论《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
陈旭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9
|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
杨经建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论象征主义、颓废派和印象主义 |
克利夫.斯各特
陈弘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1
|
恶魔诗学与“大乘的艺术”——论五四时期田汉对象征主义的文化翻译 |
席艺洋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欧美象征主义的美学主张与诗艺 |
奠自佳
余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3
|
从象征主义到现实主义——试论阿·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 |
陆人豪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4
|
论诗人思想研究兼评蒲度戎的《生命树上凤凰巢——叶芝诗歌象征美学研究》 |
李正栓
刘露溪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5
|
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变形 |
曾艳兵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 |
刘亚丁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17
|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
李怡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8
|
《野草》的精神分析——兼谈鲁迅的象征技巧 |
黎活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1 |
1
|
|
19
|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穆木天诗歌简论 |
杨聚臣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20
|
试论新月派美学主张对戴望舒诗歌的渗透 |
李曙豪
韩素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