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城市形象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晓萍 梁洪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50,共7页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中的城市形象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影响之下的产物,具有俄国现代诗歌独到的历史特质。一代象征主义诗人被悲观、神秘、理想化的情绪和精神所浸染,通过城市诗歌向人类传达他们对世界、人类、历史、现代...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中的城市形象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影响之下的产物,具有俄国现代诗歌独到的历史特质。一代象征主义诗人被悲观、神秘、理想化的情绪和精神所浸染,通过城市诗歌向人类传达他们对世界、人类、历史、现代生活的复杂观念和对城市规训的多元思考,他们抒写的城市形象光明与晦暗并存、希望与虚空相依,姿态时而冷眼旁观、热情礼赞,时而消极融入、反思批判,完成了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与城市图景之间深层次的诗意构建,也为俄国城市诗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象征主义诗歌 城市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诗·音乐--象征主义诗歌与法国艺术歌曲诗乐共融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陶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8-150,共3页
象征主义(Symbolisme)诗歌与音乐的巧妙融合,成就了法国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探讨象征主义诗歌的核心:"纯诗",以及"纯诗"与"音乐"在意义阐释中的互文关系;演唱中如何实践"纯诗"与"... 象征主义(Symbolisme)诗歌与音乐的巧妙融合,成就了法国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探讨象征主义诗歌的核心:"纯诗",以及"纯诗"与"音乐"在意义阐释中的互文关系;演唱中如何实践"纯诗"与"音乐"的融合等,最终为实现二者的共融与升华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达到诗乐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法国艺术歌曲 纯诗 诗乐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丰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8-93,共6页
象征主义是一个影响巨大的诗歌流派。在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十至三十年代,曾先后掀起过两次大的高潮,人们称之为前后期象征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流派,它们在美学观和创作手法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象征主义是一个影响巨大的诗歌流派。在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十至三十年代,曾先后掀起过两次大的高潮,人们称之为前后期象征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流派,它们在美学观和创作手法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象征主义诗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试图从比较前后期象征派诗歌艺术的某些差异着手,说明其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象征手法 创作手法 三十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学观 象征 瓦雷里 波德莱尔 艾略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诗歌与比兴手法
4
作者 陈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6期40-45,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里,最早教人加以总结的艺术手法之一就是比兴。象征主义诗歌同样受到这一手法的同化与影响。比喻的运用,在象征主义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中说:'象征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 中国古代诗歌里,最早教人加以总结的艺术手法之一就是比兴。象征主义诗歌同样受到这一手法的同化与影响。比喻的运用,在象征主义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中说:'象征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朱自清《新诗杂话》)这里,朱自清先生是为强调象征派在用比手法上异于其他诗派而说的,而在实际创作中,他们并不排斥用近取譬,只是这种手法不构成他们区别于其他诗派的特征。但不管是远取譬还是近取譬,跟中国古诗词的用比都不无关系。不过,中国的象征主义诗歌毕竟是20世纪初,在西方特别是法国象征主义影响下出现的,因此,它既有中国传统用比的烙印,又带上现代西方文学影响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比兴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 新诗杂话 象征 法国象征主义 朱自清先生 中国古诗词 诗派 李金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示
5
作者 王以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79-85,101,共8页
19世纪中后期,“当沉重的天空象盖子一样/压在呻吟的心上,/当它把地平线包围,/泻下比黑暗更稠的黑光”,巴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们敏感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这种“颓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战栗,... 19世纪中后期,“当沉重的天空象盖子一样/压在呻吟的心上,/当它把地平线包围,/泻下比黑暗更稠的黑光”,巴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们敏感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这种“颓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战栗,对法兰西古老文明的厌倦和反叛。 象征派诗人的先驱者波德莱尔在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典型的《陌生人》:他“没有父母”,“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对“朋友”这个词“一无所知”,至于“祖国”,他“甚至不知道她坐落在什么方位”,他只爱云,“美妙的云”;“通灵者”韩波在给友人的信中宣称:“如果那些老笨蛋们没找到‘我’,而只找到一些虚假的意义,我们难道不应扫除这些数以万计的朽骨吗?”象征派大师马拉美说“对于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青年诗人 巴黎的忧郁 象征 散文诗集 象征主义诗人 马拉美 波德莱尔 诗歌本身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诗歌的喻体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6
作者 陈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65-68,共4页
象征主义反对直陈其事,强调“象征”与“暗示”,象征主义诗歌离不开比喻,且使用频数也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种诗歌,所以朱自清先生强调比喻在象征主义诗歌中运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时说:“比喻是他们的生命。”诚然,一切诗歌都不乏比喻,但... 象征主义反对直陈其事,强调“象征”与“暗示”,象征主义诗歌离不开比喻,且使用频数也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种诗歌,所以朱自清先生强调比喻在象征主义诗歌中运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时说:“比喻是他们的生命。”诚然,一切诗歌都不乏比喻,但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那种明白晓畅的比喻相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象征主义 波德莱尔 比喻 浪漫主义诗歌 现实主义 普遍性 美学观 资本主义社会 恶之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传统的交融——九叶诗人郑敏和里尔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星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1期98-103,共6页
诗,是一种最具主观色彩的艺术样式。在众多时代、不同国度,诗都被目为文学之首,诗人甚至被尊为诗、诗王,人们佩服诗人对诗这一奇特形式的把握。因为诗能在尺幅之内道出广博的内心宇宙之秘密,因而被认为是最纯化的艺术。最有个性意味的艺... 诗,是一种最具主观色彩的艺术样式。在众多时代、不同国度,诗都被目为文学之首,诗人甚至被尊为诗、诗王,人们佩服诗人对诗这一奇特形式的把握。因为诗能在尺幅之内道出广博的内心宇宙之秘密,因而被认为是最纯化的艺术。最有个性意味的艺术,所以任何想把此诗与他诗做对应比较的尝试,从一开始就有失败的可能。尤其在近代社会,诗人追求个性化,追求差异乃至自栩一派,唯恐效颦。这样,从表面上看来,不同诗人的创作就犹如不同骑手驾驭的骏马,腾挪飞跃、轻踱慢步是各各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克 郑敏 象征主义诗歌 中国诗歌传统 九叶诗人 象征 比较研究 象征 象征手法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旭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少年中国 早期新诗 白话新诗 期待视野 新月派 初期白话诗 象征派诗 李金发 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经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163,共6页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艺术"因而最逼近象征诗歌的艺术特质。法国象征主义诗潮和中国早期象征诗派都在存在主义诗学的价值层面进行自觉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构,将"音乐性"或"音乐精神"视为"纯诗"的艺术内核和美学本质,亦即,"纯诗"中的"音乐"境界不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也是象征主义诗艺的至高理念。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艺术背景又使得两者的象征诗作呈现出某些创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诗学 早期象征诗派 法国象征主义诗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象征主义、颓废派和印象主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克利夫.斯各特 陈弘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3-95,共3页
克利夫·斯各特是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对欧洲文学研究有大量论著。本文选自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詹姆斯·麦克法兰主编的《现代主义文学》(英国企鹅出版公司,1981年版)。斯各特在本文中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和发... 克利夫·斯各特是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对欧洲文学研究有大量论著。本文选自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詹姆斯·麦克法兰主编的《现代主义文学》(英国企鹅出版公司,1981年版)。斯各特在本文中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和发展于欧洲文坛的象征主义、颓废派和印象主义,文章立论精当,引证充实,对我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由于原文篇幅较长,笔者择其精要编译成此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初 象征主义诗歌 印象主义 企鹅 颓废派 欧洲文学研究 现代主义文学 音乐 意念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魔诗学与“大乘的艺术”——论五四时期田汉对象征主义的文化翻译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艺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71,共12页
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的田汉曾受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及“波西米亚”文化之抵抗精神、自由态度的影响。他对“恶魔诗人”波德莱尔的译介和思考,揭示象征主义诗学曾在西方与东亚,19世纪末的巴黎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东京、上海之间产生过意涵丰富的... 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的田汉曾受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及“波西米亚”文化之抵抗精神、自由态度的影响。他对“恶魔诗人”波德莱尔的译介和思考,揭示象征主义诗学曾在西方与东亚,19世纪末的巴黎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东京、上海之间产生过意涵丰富的文化流转。田汉对象征主义思潮的翻译并非从影响到接受的单向模式,其背后潜藏着文脉变化与社会改造的复杂关系。他的译介不仅是作品语言的转化,也是从概念到风格都有所涉及的文化翻译过程。重新考察田汉在传统抒情脉络中如何体验现代以及随之产生的文化焦虑和转译对策,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背景下社会改良话语、文化经典及传统论述等对文学流通的重要介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象征主义诗歌 波德莱尔 波西米亚 文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象征主义的美学主张与诗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奠自佳 余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1-56,63,共7页
象征主义诗歌植根于唯灵主义思潮,并受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影响。所谓现象世界、本体世界和自我不过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唯一的实在是“自我”。无论是表现现象世界还是表现本体世界,最终都是表现自我。象征主义诗歌这一思想轨迹延伸到现... 象征主义诗歌植根于唯灵主义思潮,并受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影响。所谓现象世界、本体世界和自我不过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唯一的实在是“自我”。无论是表现现象世界还是表现本体世界,最终都是表现自我。象征主义诗歌这一思想轨迹延伸到现代主义文学其它流派中,形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自我的生存状态、生存感受、生存命运、是象征主义诗歌乃至整个现代主义文学最基本的主题。抓住象征主义诗歌的精神实质后,就比较好把握它的美学主张与诗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主张和诗艺大致可以概括为象征、恶美和神秘美。先说“象征”。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是象征主义诗艺的根本,是它赖以区别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的标志。而“象征”作为一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则是古往今来各种艺术所共有的。这种关系犹如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和浪漫主义的“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诗歌 现实主义 神秘美 现象世界 陌生化 现代主义文学 本体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 美学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象征主义到现实主义——试论阿·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
13
作者 陆人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5-89,共5页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象征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第二次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次转变相继发生在俄国革命史上两个重大事件——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他早年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为他日后攀登艺术高峰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象征主义诗歌 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象征诗歌 批判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象征派诗人 作品 创作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人思想研究兼评蒲度戎的《生命树上凤凰巢——叶芝诗歌象征美学研究》
14
作者 李正栓 刘露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注重对诗人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并检验诗歌的效用与功能。诗人生平及思想的发展轨迹会对作品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叶芝在其独特的象征主义诗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创作。魔幻诗学和智性诗学是其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核心组成部... 注重对诗人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并检验诗歌的效用与功能。诗人生平及思想的发展轨迹会对作品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叶芝在其独特的象征主义诗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创作。魔幻诗学和智性诗学是其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叶芝的魔幻智性诗篇体现了在魔幻这一整体构架下诗歌引导读者发现和享受解读诗歌智性美时所感受到的令人愉悦的诗歌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象征主义诗歌理论 魔幻诗学 智性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变形
15
作者 曾艳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艺术形态 “新生代”诗人 新时期诗歌 象征主义诗歌 天安门诗歌 “垮掉的一代” 现实主义 主体意识 “垮掉” 未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亚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刘亚丁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是一个并不严格的文学史的术语,通常指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非传统诗歌。俄罗斯学者毕扬内赫在《白银时代》一书的跋中给出了一个不像定义的定义:“‘白银时代’,与普希...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刘亚丁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是一个并不严格的文学史的术语,通常指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非传统诗歌。俄罗斯学者毕扬内赫在《白银时代》一书的跋中给出了一个不像定义的定义:“‘白银时代’,与普希金的‘黄金时代’相对比,通常用来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时代” 未来派 象征派诗人 古典诗 诗歌语言 马雅可夫斯基 象征主义诗歌 现实主义 象征诗歌 俄语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0-75,共6页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西南师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的形象包涵着一系列有待清理的异样因素。一方面,他以《诗论零札》建构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纲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散文入诗”的新路,从而突破了新月派唯...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西南师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的形象包涵着一系列有待清理的异样因素。一方面,他以《诗论零札》建构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纲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散文入诗”的新路,从而突破了新月派唯格律是从的僵硬模式,他尽力译介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中西诗歌 戴望舒诗歌 潜意识 波德莱尔 温庭筠 李商隐 音乐性 新月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草》的精神分析——兼谈鲁迅的象征技巧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活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5期20-28,共9页
1. 引言如题目所示,本文准备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方法,论证鲁迅(周豫才,1881—1936)《野草》是一本受象征主义影响的作品。本文将以精神分析学者巴歇拉尔(Gaston Bachelard,1882—1964)
关键词 《野草》 精神分析 鲁迅 象征主义 作品 尼采 中国古典文学 意象 象征主义诗歌 时间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穆木天诗歌简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聚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5-51,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穆木天涉猎的领域虽广,但首先是以写诗著称的.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先后出版过《旅心》、《流亡者之歌》和《新的旅途》等诗集.这些诗忠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思想和艺术上艰苦探索的步履,传达了时代声音.本文试图就这...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穆木天涉猎的领域虽广,但首先是以写诗著称的.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先后出版过《旅心》、《流亡者之歌》和《新的旅途》等诗集.这些诗忠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思想和艺术上艰苦探索的步履,传达了时代声音.本文试图就这位前辈诗人的创作略述一二,以期引起对这片被人遗忘的土地的垦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 穆木天 黄浦江 祖国 中国诗歌 象牙之塔 艰苦探索 战士 简论 象征主义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月派美学主张对戴望舒诗歌的渗透
20
作者 李曙豪 韩素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191-194,共4页
影响戴望舒诗歌风格的主流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文学。除了容纳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汲取古典文学的意境,戴诗还以“轻盈流丽、舒卷自如的生活调子”受人称道。后者正是由于新月的美学理论的渗透而形成的艺术特色。作... 影响戴望舒诗歌风格的主流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文学。除了容纳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汲取古典文学的意境,戴诗还以“轻盈流丽、舒卷自如的生活调子”受人称道。后者正是由于新月的美学理论的渗透而形成的艺术特色。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他创作成长的第一土壤,任何一个诗人或多或少都会受时代思潮和创作的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戴望舒也是如此,他的创作起步的时代,正是新月派的诗歌风行一时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诗歌 新月派 美学主张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诗的音乐美 《望舒草》 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 美学理论 《雨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