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象征主义的创生:兰波在何种意义上不是一个象征主义者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国内知识界在对兰波的研究中,一般都将兰波视为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同时将象征主义看作是一个本质主义式的概念,而甚少注意到兰波与象征主义之间的巨大差异。美国诗论家玛乔里·佩洛芙认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实际上包含着两条线索,... 国内知识界在对兰波的研究中,一般都将兰波视为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同时将象征主义看作是一个本质主义式的概念,而甚少注意到兰波与象征主义之间的巨大差异。美国诗论家玛乔里·佩洛芙认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实际上包含着两条线索,其一便是由兰波开创的反象征主义的模式。本文循此思路,通过对兰波与象征主义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指出兰波在何种意义上不是一个象征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波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谬误与生成:“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和中国新文学
2
作者 韩亮 张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诗人被中国新文学接受下来的历史事实既是需要辨析与澄清的学理错误,同时也是接受史研究的典型案例。波德莱尔的接受误差中蕴含了新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对正在发生中的文学现实所怀有的构想与预期,即在本... 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诗人被中国新文学接受下来的历史事实既是需要辨析与澄清的学理错误,同时也是接受史研究的典型案例。波德莱尔的接受误差中蕴含了新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对正在发生中的文学现实所怀有的构想与预期,即在本土语境中重构波德莱尔的形象,赋予他与法国原型所不同的"标签",从而完成自身的文学成长和身份构建。这一"吸收/改写——成长"的模型是中国新文学进化史的重要表征与接受史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象征主义 中国新文学 接受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象征主义契合论在中国的跨文化旅行
3
作者 文学武 黄子琪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6,共7页
契合论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尺度,曾经对现代派文学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契合论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中国也是重要的文化场域。以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朱光潜、戴望舒等为代表的... 契合论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尺度,曾经对现代派文学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契合论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中国也是重要的文化场域。以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朱光潜、戴望舒等为代表的批评家,虽然在契合论的阐释和接受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态,但最终在跨文化场域中实现了契合论的中国化,打破了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建构了富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契合论话语体系。这充分显示出中国文学批评家从简单移植、模仿到创造性转换的过程,也标志着他们文化接受心态的日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契合论 早期象征 梁宗岱 戴望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官能症与法国象征主义、颓废主义的分裂
4
作者 李国辉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法国象征主义与颓废主义并不是统一的,而是相互对抗的两个不同的流派。颓废主义注重以神经官能症为代表的病态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细腻措辞。在颓废派形成的过程中,神经官能症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颓废感受的典型样式,也是颓废美... 法国象征主义与颓废主义并不是统一的,而是相互对抗的两个不同的流派。颓废主义注重以神经官能症为代表的病态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细腻措辞。在颓废派形成的过程中,神经官能症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颓废感受的典型样式,也是颓废美学的浓缩。为了摆脱神经官能症的道德和美学上的负面形象,让·莫雷亚斯提出了象征主义的文学主张。莫雷亚斯和他的象征主义派主要关注“可感的形式”“词语的音乐”、自由诗等一系列形式的做法,造成了象征主义派与颓废派的分裂。面对流派的竞争,颓废者阿纳托尔·巴朱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给神经官能症寻找心理上的合理性,稳定了颓废派之前利用的感受的路线,他把这种路线定义为颓废主义。巴朱和魏尔伦还让颓废主义具有抵抗腐朽社会的文学与道德观念的功能,深化了颓废主义的意义。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在形式的路线和感受的路线之间的分裂,不但缔造了几乎全新的象征主义,也巩固了颓废主义的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颓废主义 象征主义 神经官能症 阿纳托尔·巴朱 让·莫雷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群象征主义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与身份认同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宇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作为建构主义与原生主义之间的折中视角,族群象征主义的理论框架更加强调民族形成的历史性,注重从长时段的历史文化入手研究民族身份认同,因而对粤港澳大湾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具有更好的解释力。香港地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建构的案例,反映出... 作为建构主义与原生主义之间的折中视角,族群象征主义的理论框架更加强调民族形成的历史性,注重从长时段的历史文化入手研究民族身份认同,因而对粤港澳大湾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具有更好的解释力。香港地区语言与身份认同建构的案例,反映出语言参与当地民众集体身份认同建构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构建过程中充满复杂性、异质性与流动性的特质。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视野中,应以族群象征主义为理论框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将大湾区内丰富的语言资源转化为对内建构身份认同、对外提高国际竞争力、讲好“湾区故事”的文化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语言 民族 粤港澳大湾区 族群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传播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73-79,共7页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它是与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神秘主义一起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以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前夕为时限,通过对具体作家的翻译介绍、理论研究和创作活动的梳理,描述了这一...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它是与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神秘主义一起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以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前夕为时限,通过对具体作家的翻译介绍、理论研究和创作活动的梳理,描述了这一时期象征主义在中国文坛传播的历史轨迹,从中透视象征主义对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奥尼尔 三十年代 中国文坛 艾略特 颓废主义 波德莱尔 法国象征 象征主义者 梁宗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智性诗的特质——论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希 何海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往论者多探究卞之琳诗歌所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 ,该文侧重论析卞之琳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过程中的变异 ,认为卞之琳吸纳瓦雷里、艾略特等诗学养分 ,融入自身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以平凡的意象凝定哲理沉思 ,在智性的探求中发掘诗美 ,并... 以往论者多探究卞之琳诗歌所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 ,该文侧重论析卞之琳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过程中的变异 ,认为卞之琳吸纳瓦雷里、艾略特等诗学养分 ,融入自身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以平凡的意象凝定哲理沉思 ,在智性的探求中发掘诗美 ,并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和东方智慧。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等西方现代诗歌的选择和转化 ,不仅新拓了诗美领域 ,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理性层次 ,而且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象征主义 智性 接受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异化与象征主义论《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特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同乐 余凝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学界一直以来将《呼啸山庄》作为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鲜有视其为发现代主义文学先声的作品。我们从异化观和对异化的文学再现出发,剖析希斯克利夫等人物作为异化人的精神悲剧之现实根源和裂变过程,可以发现《呼啸山庄》所反映的异... 学界一直以来将《呼啸山庄》作为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鲜有视其为发现代主义文学先声的作品。我们从异化观和对异化的文学再现出发,剖析希斯克利夫等人物作为异化人的精神悲剧之现实根源和裂变过程,可以发现《呼啸山庄》所反映的异化人的主题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而《呼啸山庄》对于象征的运用,也具有象征主义的特点。象征主义在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起到过渡和衔接作用,兼具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象征主义 异化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手法、象征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慧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把多用点象征手法就当成了象征主义,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有人说鲁迅的《野草》是象征主义的,其原因就在于此。其实,象征手法和象征主义是很不相同的;甚至象征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也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三者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把它... 把多用点象征手法就当成了象征主义,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有人说鲁迅的《野草》是象征主义的,其原因就在于此。其实,象征手法和象征主义是很不相同的;甚至象征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也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三者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把它们混淆起来,会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混乱。 一 象征手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文艺表现手法。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它都由来已久,决不是象征主义的独家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者 象征主义手法 象征手法 艺术手法 波德莱尔 现代主义流派 鲁迅 点象 比兴 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纯诗”论的接受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希 李俏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2-746,共5页
中国新诗接受象征主义纯诗论,没有沿着审美—超验的路线展开,而是沿着审美—体验的路线展开,接受瓦雷里的相关主张,并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选择演绎和变异转化。从引进译介到理论阐发,再到新诗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呼应,现实契机和东方... 中国新诗接受象征主义纯诗论,没有沿着审美—超验的路线展开,而是沿着审美—体验的路线展开,接受瓦雷里的相关主张,并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选择演绎和变异转化。从引进译介到理论阐发,再到新诗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呼应,现实契机和东方因子逐渐使西方“纯诗”不断中国化,最终剥离和泛化象征主义原义获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象征主义 纯诗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骑士》的象征和象征主义意蕴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亚娜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一切艺术,甚至最现实主义的艺术,都不可能没有象征和象征主义形象性的构成。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一向以丰富的现实主义为人称道,实际上却具有极深的象征和象征主义内涵。在表达自己对一系列重大哲学、历史问题的思考时,诗人借助的... 一切艺术,甚至最现实主义的艺术,都不可能没有象征和象征主义形象性的构成。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一向以丰富的现实主义为人称道,实际上却具有极深的象征和象征主义内涵。在表达自己对一系列重大哲学、历史问题的思考时,诗人借助的是对一个普通人不幸遭遇的直白、平实而又生动具体的抒写,同时把极强的象征意义灌注到作品和形象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一个普通的人间悲剧获取了多种象征意义,上升到深邃的哲理高度,同时也为我们审视其他俄罗斯文学作品提供了视角与思维走向。事实上,俄罗斯文学拥有悠久的象征主义文学传统,在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形成之前,许多俄罗斯文学家已创作出艺术构思独特且具有相当深厚的象征主义意蕴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铜骑士 象征意义 象征性形象 现实主义 普希金 彼得大帝 浪漫主义 艺术形象 彼得一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旭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少年中国 早期新诗 白话新诗 期待视野 新月派 初期白话诗 象征派诗 李金发 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青诗歌创世象征历程——论象征主义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兰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艾青诗歌深受象征主义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通过象征意象体系来表达对社会宇宙的暗示,表达其光明创世的心理历程;二是在形式上,艾青学习象征主义“审丑”的反传统意象取材,采用“陌生化”的象征主义的语言表现方式,创造出“... 艾青诗歌深受象征主义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通过象征意象体系来表达对社会宇宙的暗示,表达其光明创世的心理历程;二是在形式上,艾青学习象征主义“审丑”的反传统意象取材,采用“陌生化”的象征主义的语言表现方式,创造出“多义性”的诗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诗歌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健康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卫波 张志勇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7,共2页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为什么健康的身体往往以“运动员的身体”为标准来衡量?本文另辟蹊径,从“社会象征”这个角度出发,阐释了体育与健康这种外在表层关系背后那些未为人知的根源———“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健康观 “意识形态” 体育与健康 文化传统 潜意识 运动员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泽龙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中国不同形态的现代诗歌在接受西方诗潮影响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诗人,还是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皆作了有选择性的吸收。象征意象的最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 中国不同形态的现代诗歌在接受西方诗潮影响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诗人,还是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皆作了有选择性的吸收。象征意象的最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形态方面。李金发第一个自觉地从形式本体层面上接近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本质。30年代现代派诗人体现为意象的意境化以及对后期象征主义意象的生活化、智性化的成功借鉴。40年代的冯至与九叶派诗人建立起了一种意象象征的深层模式。中国现代诗歌形成的意象的象征化潮流,体现了中国诗歌现代性建构的必然要求,为中国诗歌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最有效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象征主义 意象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象征主义”的现代资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丽 刘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41,共7页
以文学史上的“象征派”为出发点,但又不囿于流派的局限,探讨一种在文学上具有比一个流派更广泛意义的“象征主义”,从哲学意识、人生领悟、语言结构几方面,发掘象征主义的艺术观和艺术方法论中包含的富有启发性的现代资源。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对应说 创作方法 现代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主义音乐与象征主义文学之关联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丽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8-239,共2页
音乐和诗、哲学和伦理学以及同一时期的思想和行动都反映着相似的倾向。本文通过分析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素材、音乐特点及象征主义文学的艺术创作特点,探讨了印象主义音乐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象征主义诗派反对对事物进行客观、... 音乐和诗、哲学和伦理学以及同一时期的思想和行动都反映着相似的倾向。本文通过分析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素材、音乐特点及象征主义文学的艺术创作特点,探讨了印象主义音乐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象征主义诗派反对对事物进行客观、具体的描绘。象征主义诗派的诗人大多借助丰富的形象去比拟、暗示内心,形象也常是朦胧模糊的,只有诗人的思想是清晰的。由于德彪西从中汲取了这一流派的创作精髓,因而,在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中时常可见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象征主义文学 印象派音乐 艺术创作 美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代皇帝》的象征主义解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建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5,共2页
《末代皇帝》是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该影片1987年上映后在西方产生了轰动,并于198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项大奖。除了独特的视角和巧妙... 《末代皇帝》是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该影片1987年上映后在西方产生了轰动,并于198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项大奖。除了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结构,在该影片中导演还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符号,深化了人物形象和主题,形成了绝佳的视听效果。但这些象征符号又暗含着东方主义下西方对东方的窥视和抑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末代皇帝》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经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163,共6页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艺术"因而最逼近象征诗歌的艺术特质。法国象征主义诗潮和中国早期象征诗派都在存在主义诗学的价值层面进行自觉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构,将"音乐性"或"音乐精神"视为"纯诗"的艺术内核和美学本质,亦即,"纯诗"中的"音乐"境界不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也是象征主义诗艺的至高理念。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艺术背景又使得两者的象征诗作呈现出某些创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诗学 早期象征诗派 法国象征主义诗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象征主义:象征的诗学勃兴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林军 邓云晖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19世纪的象征主义时代是西方象征美学在诗学方面的勃兴时期。“象征主义”的基本美学原则是“象征”,它是非理性的,也是神秘主义的。象征的非理性和神秘主义特点在象征主义的具体诗学主张———应和、暗示、音乐性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来;... 19世纪的象征主义时代是西方象征美学在诗学方面的勃兴时期。“象征主义”的基本美学原则是“象征”,它是非理性的,也是神秘主义的。象征的非理性和神秘主义特点在象征主义的具体诗学主张———应和、暗示、音乐性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来;这三者其实是象征美学原则在诗学和创作领域的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象征 应和 暗示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