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0年来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冯佰香
李加林
+5 位作者
龚虹波
刘永超
叶梦姚
姜忆湄
史作琦
何改丽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
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日鹏
李加林
+2 位作者
杨磊
何改丽
冯佰香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7,共12页
随着东部沿海港湾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工建设地貌的不断形成,港湾地区地貌格局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定量研究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时空格局变化,对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人类建设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以象山港1990年、2000年...
随着东部沿海港湾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工建设地貌的不断形成,港湾地区地貌格局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定量研究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时空格局变化,对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人类建设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以象山港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5年4个时期TM/OLI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25 a内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发育呈现出早期高速增长、中期缓慢增加、后续强劲推进的态势,其面积增幅具有显著的历史阶段性特征;(2)各个县(市)区点状和面状地貌斑块数量整体波动上升,但其内部发育水平差异较大,宁海县与象山县地貌发育的速率与程度都处于领先水平;(3)其格局演化过程分为4个重要阶段:点状分散期,面状集聚期,条带状延展期与复合、更新扩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建设地貌
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
空间格局演变
象山港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年来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冯佰香
李加林
龚虹波
刘永超
叶梦姚
姜忆湄
史作琦
何改丽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09203
41471004)
+1 种基金
浙江省社科基金(16JDHH005)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6R405073)
文摘
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Keywords
land use
development intens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oastal zone of xiangshangang Bay
分类号
P74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日鹏
李加林
杨磊
何改丽
冯佰香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宁波中学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471004
U1609203)
宁波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5C110001)
文摘
随着东部沿海港湾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工建设地貌的不断形成,港湾地区地貌格局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定量研究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时空格局变化,对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人类建设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以象山港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5年4个时期TM/OLI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25 a内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发育呈现出早期高速增长、中期缓慢增加、后续强劲推进的态势,其面积增幅具有显著的历史阶段性特征;(2)各个县(市)区点状和面状地貌斑块数量整体波动上升,但其内部发育水平差异较大,宁海县与象山县地貌发育的速率与程度都处于领先水平;(3)其格局演化过程分为4个重要阶段:点状分散期,面状集聚期,条带状延展期与复合、更新扩散期。
关键词
人工建设地貌
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
空间格局演变
象山港海岸带
Keywords
artificial constructed landform
artificial constructed landform intensity index
spatial patternevolution
coastal zone of Xiangshangang Bay
分类号
P737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0年来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
冯佰香
李加林
龚虹波
刘永超
叶梦姚
姜忆湄
史作琦
何改丽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黄日鹏
李加林
杨磊
何改丽
冯佰香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