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的象化特征
1
作者 史瑞芬 黎子正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
中国文字的笔画与结构是象化的,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就是从大自然和人本身的形象中象化而来。汉字字义的象化表现为:静则为象,动则为词。这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字的显著特点。中国文字始终未能跟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拼音文字,... 中国文字的笔画与结构是象化的,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就是从大自然和人本身的形象中象化而来。汉字字义的象化表现为:静则为象,动则为词。这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字的显著特点。中国文字始终未能跟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拼音文字,主要在于中国人的象化思维与象化的文字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象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佛之辨:理学的一个向度 被引量:1
2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67-71,共5页
儒佛之辨:理学的一个向度陈贝斌一、绪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但推动了组织性道教的成立,而且导致了主流文化在较长历史时期内的形态变迁:由先秦以来的非宗教人文向宗教人文的演进。佛教与本土文化碰... 儒佛之辨:理学的一个向度陈贝斌一、绪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但推动了组织性道教的成立,而且导致了主流文化在较长历史时期内的形态变迁:由先秦以来的非宗教人文向宗教人文的演进。佛教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一方面是中国伦理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佛之辨 《朱子语类》 宗教人 朱熹 理学家 一以贯之 佛教 人文形态 非宗教 象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