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爱林 侯燕红 +3 位作者 杨文 何承刚 黄鹤平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扁圆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萌发孔均为三孔萌发沟,外壁纹饰为网状纹饰或脑状纹饰。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00%~34.4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0~1.68,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结论】根据花粉粒形态推测:野豌豆、兰花苕子和箭筈豌豆进化程度较原始,而四籽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毛叶苕子进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花粉粒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野豌豆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鹏 马利超 +1 位作者 王宇 刘志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野豌豆属牧草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栽培,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该属有190个物种,4个亚属:Vicia,Cracca,Ervum和Faba。本研究从中国、美国、土耳其和叙利亚等11个国家收集了16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这16份材... 野豌豆属牧草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栽培,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该属有190个物种,4个亚属:Vicia,Cracca,Ervum和Faba。本研究从中国、美国、土耳其和叙利亚等11个国家收集了16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这16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野豌豆属植物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扁圆形、长椭圆形和椭圆形。三沟萌发孔,沟长深入两端;极轴长为(9.60±1.52)^(30.40±2.07)μm,赤道轴长为(11.80±0.84)^(38.20±0.84)μm。花粉的表面纹饰呈3种类型:网状纹饰,脑状纹饰和疣状纹饰。网状纹饰根据外壁纹饰疏松程度不同,又可分为2种亚类型:粗网状纹饰和细网状纹饰。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观察了16个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形态,探讨了其系统分类学特性,为揭示野豌豆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花粉 形态 扫描电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花生物学和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祥君 丁美美 +2 位作者 张桂香 赵丽 李瑞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对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花生物学研究表明文中类群均为自花授粉植物,ATP酶活性与柱头间的可授性有关。花粉—胚珠比高于Cruden标准,开花物候期分化成早春—春季和夏季两种开花类型,表现出在物种形成时地理条件的差异。
关键词 豆科 豌豆属 生物学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牧草种质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鹏 马利超 +1 位作者 王宇 刘志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5-1761,共7页
野豌豆属(Vicia)牧草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栽培,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本研究从中国、德国、埃塞俄比亚和蒙古收集了8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这8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野豌豆属植物花粉... 野豌豆属(Vicia)牧草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栽培,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本研究从中国、德国、埃塞俄比亚和蒙古收集了8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这8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野豌豆属植物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扁球形、扁圆形和长球形。三沟萌发孔,沟长深入两端;极轴长为10.3~30.5μm,赤道轴长为9.0~47.4μm。花粉的表面纹饰呈4种类型:网状纹饰,脑状纹饰,穴状纹饰和片状纹饰。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观察了野豌豆属8份常见牧草种质的花粉形态,探讨了其系统分类学特性,为揭示野豌豆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花粉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Ⅰ.山野豌豆复合种核型分析和进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瑞军 刘祥军 +1 位作者 刘玫 刘鸣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报道了山野豌豆复合种的核型。山野豌豆V.amoena 2n=24=10m+10sm+4st;狭叶山野豌豆V.amoena var.oblongifolia 2n=12=2m+8sm+2st;绢毛山野豌豆V.amoena var.sericea 2n=12=2m+8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细胞型是一个异源多倍体,... 本文报道了山野豌豆复合种的核型。山野豌豆V.amoena 2n=24=10m+10sm+4st;狭叶山野豌豆V.amoena var.oblongifolia 2n=12=2m+8sm+2st;绢毛山野豌豆V.amoena var.sericea 2n=12=2m+8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细胞型是一个异源多倍体,二个二倍体细胞型具有相似的核型,支持将这三个细胞型处理为种内关系。文章最后依据核型、形态和地理分布提出了这三个细胞型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物种 生物学 山野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Ⅰ.染色体数目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瑞军 刘祥军 +1 位作者 刘玫 刘鸣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本文首次全面地报道了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结果如下:Vicia cracca group.2n=12;V.amurensis Oett.2n=12;V.amoena Fisch.ex DC.2n=24;V.amoena var.oblongifolia Reqel 2n=12;V.amoena var.sericea Kitag.2n=12;V.geminifl... 本文首次全面地报道了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结果如下:Vicia cracca group.2n=12;V.amurensis Oett.2n=12;V.amoena Fisch.ex DC.2n=24;V.amoena var.oblongifolia Reqel 2n=12;V.amoena var.sericea Kitag.2n=12;V.geminiflora Trautv.2n=14;V.japonica A.Gray 2n=24;V.pseudorobus Fisch.et C.A.Mey 2n=12;V.multicaulis Ledeb.2n=12;V.venosa(Willd.)Maxim.2n=12;V.ramuliflora(Maxim.)Ohwi 2n=12,24;V.unij-uga A.Br.2n=12,24.结果表明该地区野豌豆种类以x=6为主,并以该基数形成较高频率的多倍体类群。根据染色体资料,对于长期存在争议的种下处理或近缘种类的划分,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物种生物学 染色体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琛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贾旭 陈烨丹 侯晓艺 崔延堂 吴帆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6-8386,8394,共2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后要加强该属植物的药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刘盏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43份牧草种质的染色体形态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鹏 王彦荣 刘志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8-926,共19页
野豌豆属(Vicia)牧草为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及保水作用,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种植,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本研究从中国、美国、德国、埃塞俄比亚等22个国家,收集了43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对其根尖细胞... 野豌豆属(Vicia)牧草为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及保水作用,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种植,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本研究从中国、美国、德国、埃塞俄比亚等22个国家,收集了43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对其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有5种:10、12、14、16、24。核型分类有6种:2A、1B、2B、3B、2C、3C。本研究统计了野豌豆属43份种质的核型数据,为揭示野豌豆属细胞学特性和演化趋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冉雪琴 朱晓彤 朱邦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共5页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种下类元的核型研究表明,种下类元间的核型差异明显,并对野豌豆属核型进化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核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志文 曹军 杨光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采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作为遗传标记 ,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及野外居群调查等工作 ,对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资料基本上同形态学、细胞学研究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对一些在分类上有争议的... 采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作为遗传标记 ,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及野外居群调查等工作 ,对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资料基本上同形态学、细胞学研究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对一些在分类上有争议的类群提出了处理意见 ,并推测了该属内一些多倍体的起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豌豆属 居群 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 Ⅲ.广布野豌豆类群细胞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瑞军 刘祥军 +1 位作者 刘玫 刘鸣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国产二倍体广布野豌豆的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12=2m+8sm(2SAT)+2st,2n=14=2m+8sm(2SAT)+4st。其中2n=14的染色体计数系我国新纪录。为修订国产广布野豌豆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必要的细胞学依据。
关键词 豌豆属 广布野豌豆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L.物种生物学研究Ⅶ.歪头菜及其近缘种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好友 裴颜龙 +1 位作者 刘祥君 李瑞军 《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本文报道了歪头菜V.unijugaA.Br.及其近缘种V.bifoliaNakai的核型。歪头菜V.unijugaA.Br.Zn=24=8m(4SAT)+12sm+4st和2n=12=2m(2SAT)+8sm+2st... 本文报道了歪头菜V.unijugaA.Br.及其近缘种V.bifoliaNakai的核型。歪头菜V.unijugaA.Br.Zn=24=8m(4SAT)+12sm+4st和2n=12=2m(2SAT)+8sm+2st.RbifoliaNabai;2n=12=4m(2SAT)+6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细胞型是一个同源多倍体。二倍体四倍体细胞型分布式样表明二倍体细胞型占据着较为偏北的区域。根据核型一致性,我们认为将V.bifolia仍处理为歪头菜的变种var.bracteata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歪头菜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Ⅵ.柳叶野豌豆复合种及其近缘种核型分析和细胞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瑞军 刘玫 +1 位作者 刘祥军 裴颜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3-249,共7页
本文报道了国产北野豌豆Vicia ramuliflra(Maxim.)Ohwi和日本产V.fauviei Franch.和V.nipponica Matsum.的核型。北野豌豆古莲居群2n=12=2m(2SAT)+8sm+2st,千山居群2n=12=6m+6sm。V.fauriei 2n=12=2m+8sm+2st,V.nipponica 2n=12=6m(4SAT... 本文报道了国产北野豌豆Vicia ramuliflra(Maxim.)Ohwi和日本产V.fauviei Franch.和V.nipponica Matsum.的核型。北野豌豆古莲居群2n=12=2m(2SAT)+8sm+2st,千山居群2n=12=6m+6sm。V.fauriei 2n=12=2m+8sm+2st,V.nipponica 2n=12=6m(4SAT)+4sm+2st,核型分析表明核型主要由‘m’、‘sm’和‘st’三种染色体组成,核型对称性高(2A或3A)。染色体倍性分布格局,形态特征和现代分布式样揭示黄山-西天目山-庐山-带山地可能是柳叶野豌豆复合种及其近缘种的起源中心和多样化中心,四倍体的发生可能与第四纪山地冰川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豌豆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野豌豆属野生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燕红 姚燕 +1 位作者 张学杰 孟琰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2期95-96,共2页
野豌豆属植物是蚕豆的野生近缘植物,且大都是优良牧草,有些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通过对山东省野生野豌豆属植物进行调查,采集种质资源700余份,确定了山东省共有野生野豌豆属植物11种及1变种,约占全国的25%,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指出物... 野豌豆属植物是蚕豆的野生近缘植物,且大都是优良牧草,有些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通过对山东省野生野豌豆属植物进行调查,采集种质资源700余份,确定了山东省共有野生野豌豆属植物11种及1变种,约占全国的25%,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指出物种的分布具有差异性,山区种类明显较多,多数种类的分布区域较为狭窄,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种质资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新分类群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家庆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报道了野豌豆属(ViciaLinn.)2个新变种,即无卷须巢菜V.sativevar.ecirrhosaJ.Q.He和合肥小巢菜V.hirsutavar.hefeianaJ.Q.He.
关键词 豌豆属 新分类群 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野豌豆属植物及根瘤菌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刁治民 《四川草原》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报道青海野豌豆属植物的种质、分布、根瘤菌共生固氮活性 。
关键词 豌豆属 豆科植物 根瘤菌 种质资源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几种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家栋 李敏 《贵州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9-9,共1页
对贵州广布野豌豆、小巢菜、四籽野豌豆、黑荚野豌豆四种牧草的核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小巢菜、四籽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而黑荚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为较原始的类群。
关键词 贵州 豌豆属植物 核型 野生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种中国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雒宏佳 刘亚斌 常朝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8,共13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9种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不具有腺毛或仅...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9种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不具有腺毛或仅中脉有,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毛;部分叶表皮上有柔毛,少数植物无毛。气孔器存在于上表皮、下表皮、或上下表皮均有,形状为椭圆形、卵圆形,均为无规则型。野豌豆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组间没有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该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气孔器 豌豆属 微形态 系统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种子形态多样性与种子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博文 黎桂阳 +6 位作者 常媛飞 金美燕 刘芳 高秋 刘万良 哈斯塔米尔 王显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5-1385,共11页
本研究以48份野豌豆属的14个种为研究对象,以17个种子表型性状来揭示野豌豆属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种间变异较大,数量性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81.92%,种形指数的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 本研究以48份野豌豆属的14个种为研究对象,以17个种子表型性状来揭示野豌豆属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种间变异较大,数量性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81.92%,种形指数的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大,为1.94;质量性状中种脐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5.12%,其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也最大,为1.56;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9%;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百粒重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相似性系数为0.79时可将试验材料分为5大类群。本研究中百粒重、种脐颜色、种皮颜色、种皮纹理、种脐长/种子长、子叶颜色、胚根基部斑纹、种脐形状、胚根宽/胚根长可作为该14种野豌豆属植物种间分类鉴定依据,并据此制作相应检索表,为野豌豆属的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种子形态多样性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14个种牧草幼苗形态多样性与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媛飞 刘博文 +4 位作者 刘万良 金美燕 高秋 刘芳 王显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6,53,共10页
以包括14个种的37份野豌豆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幼苗形态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4个野豌豆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67.00%,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最大,达到1.94。幼苗各性状间存在广泛而复杂的相关关系,依据性状... 以包括14个种的37份野豌豆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幼苗形态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4个野豌豆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67.00%,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最大,达到1.94。幼苗各性状间存在广泛而复杂的相关关系,依据性状间的关系,可以快速了解植物各性状的情况。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7份材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国外引进的法国野豌豆,第二大类为其他13种野豌豆属植物,第二大类可再分为3个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06%。五叶期株高、茎柔毛密度、小叶形状、小叶基部形状、小叶尖端形状、小叶背面颜色、托叶形状、托叶锯齿和卷须分支是14种野豌豆属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根据以上结果制作了14种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属 幼苗形态多样性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