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CKS磷酸化对冷刺激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MUC5AC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敏超 尤列.皮尔曼 周向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构建豆蔻酰化富丙氨酸激酶C底物(MARCKS)磷酸化位点(PSD)突变体,并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TRPM8)及MARCKS在冷刺激诱导黏蛋白(MUC)5AC合成及胞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PCR克隆全编码MARCKS目的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 目的:构建豆蔻酰化富丙氨酸激酶C底物(MARCKS)磷酸化位点(PSD)突变体,并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TRPM8)及MARCKS在冷刺激诱导黏蛋白(MUC)5AC合成及胞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PCR克隆全编码MARCKS目的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PSD的4个丝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编码基因。将野生型及突变体cDNA亚克隆至pcDNA3.0载体后用酶切及DNA测序鉴定。以TRPM8特异性阻断剂BCTC、重组突变质粒转染人气道上皮16HBE细胞为干预手段,用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二者对冷空气刺激诱导的16HBE细胞合成及分泌MUC5AC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0-MARCKS重组质粒及pcDNA3.0-MARCKS-PSD突变体。冷刺激组胞内合成及分泌MUC5AC水平显著高于未刺激对照组(P<0.05)。与冷刺激组比较,BCTC可显著抑制由冷刺激诱导的MUC5AC合成及分泌(P<0.05);与冷刺激组比较,转染MARCKS-PSD突变cDNA可显著下调由冷刺激诱导的MUC5AC高分泌水平(P<0.05),同时胞内的MUC5A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呈现显著升高状态(P<0.01),而转染载体及野生型MARCKS对冷刺激诱导的MUC5AC胞内合成及胞外分泌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TRPM8及MARCKS-PSD的磷酸化过程介导了冷刺激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内MUC5AC的胞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蔻酰化富丙氨酸激酶c底物 瞬时受体电位melastatin离子通道 黏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1-40)对痴呆老龄大鼠海马MARCKS mRNA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振蕴 苏芮 范吉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1-40)致痴呆老龄大鼠海马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MARCKS mRNA)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年轻组、老龄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对老龄大鼠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1次...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1-40)致痴呆老龄大鼠海马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MARCKS mRNA)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年轻组、老龄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对老龄大鼠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1次性侧脑室注射,建立痴呆模型。通过行为学以及RT-PCR检测,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MARCKS mRNA的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表明模型组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MAR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老龄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可以明显增加老龄大鼠海马MARCKS mRNA的表达,并且导致老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提示MARCKS表达异常很可能是β-淀粉样蛋白(1-40)致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大鼠 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ksl1基因敲除对小鼠成年造血的影响
3
作者 高丽娟 李博 +5 位作者 于磊 齐晓龙 张旭 高珊 刘宁 马元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5,61,共12页
目的建立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探究该基因敲除对小鼠成年造血的影响。方法对E15.5 Marcskl1敲除小鼠进行胎肝竞争性移植实验,分析胎肝移植后不同月龄小鼠外周血中成熟功能谱系血细胞的占比。流式分选胎肝KSL细胞,利用RNA-Se... 目的建立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探究该基因敲除对小鼠成年造血的影响。方法对E15.5 Marcskl1敲除小鼠进行胎肝竞争性移植实验,分析胎肝移植后不同月龄小鼠外周血中成熟功能谱系血细胞的占比。流式分选胎肝KSL细胞,利用RNA-Seq分析该基因敲除后差异基因表达。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arcksl1条件敲除小鼠,并与Vav1-Cre小鼠杂交,获得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利用PCR和Sanger测序鉴定基因型。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骨髓和造血干细胞中Marcksl1 mRNA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小鼠骨髓、外周血、脾和胸腺中不同类型造血细胞的占比。通过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分析Marcksl1敲除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Marcksl1敲除造成胎肝移植后B细胞占比下降、髓系细胞占比升高,骨髓中CLP和CMP占比下降、GMP占比升高。RNA-seq结果显示该基因敲除后导致胎肝KSL细胞中252个基因上调,400个基因下调。GO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质膜以及低压门钙离子通道活性等相关基因。KEGG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造血谱系分化和细胞因子受体互作相关信号通路。我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建立造血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流式结果表明Marcksl1缺失不影响小鼠成年造血,但影响骨髓移植后的造血重建能力。结论成功建立造血系统特异性Marcksl1敲除小鼠。造血系统敲除Marcksl1基因,不影响成年稳态造血,但影响成年造血重建能力。我们建立的Marcksl1条件敲除小鼠,为该基因的成年造血功能研究以及该基因的其他组织特异性功能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蔻酰化c激酶蛋白1 Marcksl1 条件敲除小鼠 造血干细胞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