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育期豆科饲用灌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对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文亦芾 曹国军 +1 位作者 毛华明 张英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豆科饲用灌木资源,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灌木NFC含量差异显著(P<0.05);假大青兰(Indigofera gale-goides DC.)和树苜蓿(Chama...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豆科饲用灌木资源,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灌木NFC含量差异显著(P<0.05);假大青兰(Indigofera gale-goides DC.)和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Christ))NDF含量在营养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枯黄期含量均较高,较低的是银合欢(Leucaona leucocoochala(Lam.));ADF含量平均值较高是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375 g/kg DM),较低为银合欢(200 g/kg DM);ADL含量在同一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IVOMD和IVDMD与NDF、ADF、AD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NF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含量 体外消化率 豆科饲用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热带豆科饲用灌木在贵州南部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天琼 莫本田 +3 位作者 龙忠富 吴佳海 刘华荣 吴永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372-1380,共9页
引进7个豆科饲用灌木在贵州南部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南部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有多花木蓝、羽叶决明、木豆、猪屎豆和云南羊蹄甲等5个品种;抗旱、耐瘠薄、鲜干草产量、种子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多花木蓝(年均鲜干产量... 引进7个豆科饲用灌木在贵州南部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南部地区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有多花木蓝、羽叶决明、木豆、猪屎豆和云南羊蹄甲等5个品种;抗旱、耐瘠薄、鲜干草产量、种子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多花木蓝(年均鲜干产量为54.24 t/hm2和16.49 t/hm2,种子产量为2 430.04 kg/hm2)、羽叶决明(年均鲜干产量为31.54 t/hm2和6.47 t/hm2,种子产量为1 727.53 kg/hm2)、木豆(年均鲜干产量为15.44 t/hm2和4.90 t/hm2,种子产量为2 345.89 kg/hm2),其粗蛋白质含量为16.77%~26.07%,是贵州南部地区值得推广利用的优良豆科饲用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豆科饲用灌木 贵州南部地区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饲用灌木多花木蓝803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生产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天琼 莫本田 +3 位作者 王小利 谭金玉 龙忠富 赵明坤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9-267,共9页
多花木蓝803(Indigofera amblyantha cv.803)是豆科木蓝属多年生饲用灌木,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利用野生多花木蓝经多年多次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的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产量高的新品种。对其育成品系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区域适... 多花木蓝803(Indigofera amblyantha cv.803)是豆科木蓝属多年生饲用灌木,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利用野生多花木蓝经多年多次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的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产量高的新品种。对其育成品系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区域适应性评价表明,多花木蓝803年产干草12.74 t·hm-2,分别比野生多花木蓝和鄂西多花木蓝增产13.75%和16.56%;其种子产量为1.92 t·hm-2,分别比后者增产15.70%和11.60%;其粗蛋白质含量为17.58%~19.04%,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天然草地改良、栽培草地建植的优质豆科饲用灌木,也是控制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和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进程的优良植物,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木蓝803 豆科饲用灌木 生产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豆科饲用灌木引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天琼 龙忠富 +2 位作者 赵明坤 刘梅霞 马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179-2184,共6页
根据贵州种草养羊对饲用灌木的要求,应用模糊评分法对搜集和引进的20份饲用灌木的可饲生物量、种子产量、粗蛋白质、粗纤维、消化率、抗逆性、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饲用灌木中,以紫穗... 根据贵州种草养羊对饲用灌木的要求,应用模糊评分法对搜集和引进的20份饲用灌木的可饲生物量、种子产量、粗蛋白质、粗纤维、消化率、抗逆性、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饲用灌木中,以紫穗槐最好,多花木蓝和白刺花次之,山毛豆最差,其他8个饲用灌木居中。因此,多花木蓝、羽叶决明、猪屎豆、柴穗槐、后刺花等在贵州种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较高产量及饲用价值,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贵州发展饲用灌木养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豆科饲用灌木 引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石山灌草丛草地演替及其培育和利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蒋建生 邹知明 彭丽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9-114,共6页
在阐述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涵义与特征及分析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演替、石山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石山基况低劣和现有植被改良方式速度慢、易退化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并在石山建植灌草丛草地成功... 在阐述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涵义与特征及分析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演替、石山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石山基况低劣和现有植被改良方式速度慢、易退化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并在石山建植灌草丛草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石山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应遵循其植被系统的自然演替规律,借助进展演替的动力,建造能体现石山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关键是要选择适合于石山贫瘠生境,能迅速生长、繁殖的豆科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据此,提出了在石山封育、补播和建植豆科饲用灌木、豆科饲用藤本植物和天然草本植物的新方式,选育出适合广西石山灌草丛草地培育利用的豆科饲用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饲用金合欢Acacia sinuata、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葛藤Pueraria lobata,并就发展岩溶地区草业科技和教育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 灌草丛草地 培育利用 豆科饲用灌木 豆科饲用藤本植物 饲用金合欢 大翼豆 葛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