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涛
姚红艳
+2 位作者
莫本田
龙忠富
罗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
采集人工栽培决明(Cassia tora)、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木豆(Cajanus cajan)和银合欢(Leucaena le...
采集人工栽培决明(Cassia tora)、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木豆(Cajanus cajan)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8种豆科灌木植物根际5-10、10-20和20-30 cm 3个土层的土样,研究其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孢子密度、种类及多样性。结果表明,8种豆科灌木植物AM真菌侵染率普遍较高,最高的为猪屎豆,80.8%;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33,P=0.039);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主要分布于5-20 cm土层,5-10 cm土层猪屎豆孢子密度最大,为115.33个·10 g-1土壤;宿主植物种类与土壤层位对孢子密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F=100.497,P<0.001);AM真菌优势种枫香球囊霉(Glomus liquidambaris)、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e)在8种豆科灌木植物的土壤中均有分布。本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适生豆科灌木植物具有丰富的AM真菌资源,今后可以在喀斯特地区开展豆科灌木植物接种优势AM真菌和根瘤菌等相关研究,这将对农牧业生产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木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率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
45
2
作者
李香真
张淑敏
邢雪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4-30,共7页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物组成、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异 ,这种生态效应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空间分异
植物
组成
生物量
化学元素
豆科灌木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涛
姚红艳
莫本田
龙忠富
罗充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
基金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5-37)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黔科合NY字[2008]3049号)
文摘
采集人工栽培决明(Cassia tora)、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木豆(Cajanus cajan)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8种豆科灌木植物根际5-10、10-20和20-30 cm 3个土层的土样,研究其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孢子密度、种类及多样性。结果表明,8种豆科灌木植物AM真菌侵染率普遍较高,最高的为猪屎豆,80.8%;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33,P=0.039);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主要分布于5-20 cm土层,5-10 cm土层猪屎豆孢子密度最大,为115.33个·10 g-1土壤;宿主植物种类与土壤层位对孢子密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F=100.497,P<0.001);AM真菌优势种枫香球囊霉(Glomus liquidambaris)、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e)在8种豆科灌木植物的土壤中均有分布。本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适生豆科灌木植物具有丰富的AM真菌资源,今后可以在喀斯特地区开展豆科灌木植物接种优势AM真菌和根瘤菌等相关研究,这将对农牧业生产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豆科灌木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率
多样性
Keywords
leguminous shrub plant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fection rate
diversity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
45
2
作者
李香真
张淑敏
邢雪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4-3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1 860 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SCX 1 - 0 8)
文摘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物组成、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异 ,这种生态效应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空间分异
植物
组成
生物量
化学元素
豆科灌木植物
土壤
Keywords
Caragana microphylla
spatial variation
plant composition
biomass
chemical element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
姚红艳
莫本田
龙忠富
罗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李香真
张淑敏
邢雪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