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造模大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玉玲 刘宏民 +3 位作者 王庆端 张明智 王祥麒 王新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造模大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豆根管食通高、中、低剂量组,化疗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食管组织p16、Rb...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造模大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豆根管食通高、中、低剂量组,化疗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食管组织p16、Rb、cyclinD1、CDK4的表达。结果各药物治疗组p16、Rb表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豆根管食通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CDK4在食管癌模型组表达率明显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抑癌基因p16、Rb,下调癌基因cyclinD1、CDK4的表达,阻断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抑制大鼠食管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大鼠 管癌 细胞周期 基因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善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取Eca-109细胞分为三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分析法测定不同浓度的...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取Eca-109细胞分为三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分析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ca-109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发现药物作用组出现细胞核固缩、核碎裂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药物作用组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高(P<0.01)。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有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管癌 ECA-109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病理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杨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皮下注射(5mg/kg)诱发的大鼠食管癌模型,以替加氟作为对照药,肉眼及镜下观察灌服豆根管食通后大鼠食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和替加氟组大... 目的探讨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皮下注射(5mg/kg)诱发的大鼠食管癌模型,以替加氟作为对照药,肉眼及镜下观察灌服豆根管食通后大鼠食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和替加氟组大鼠食管患瘤率及癌变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中药治疗组死亡率较替加氟组降低(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具有阻断癌前病变、减少癌变发生率的作用,毒副作用较低,且具有整体调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管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