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溯源
1
作者 杜秋 唐辉 +4 位作者 孙军华 谭益升 吴梓仟 蒋立文 刘洋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即食豆干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确定主要污染环节及微生物组成情况,并通过16S rDNA鉴定腐败菌。结果表明: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是原料湖北黄豆,菌落总数高达(... 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即食豆干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确定主要污染环节及微生物组成情况,并通过16S rDNA鉴定腐败菌。结果表明: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是原料湖北黄豆,菌落总数高达(3.2±0.1)×10^(6)CFU/g;溶烂、拉丝腐败样品(D18、D19)的菌落总数分别高达(4.4±0.4)×10^(6)CFU/g和(2.6±0.2)×10^(6)CFU/g,且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加工过程中,D20(2次烘烤摊凉后的半成品)、D9(1次卤制前的半成品)、D21(1次卤制后的半成品)和D23(3次卤制的混合膏体)均检测到相对丰度较高的芽孢杆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5.67%、70.64%、55.24%和91.26%;D18、D19与烘烤前加工单元(D1、D3、D4)和卤制加工单元(D5、D24、D23)的细菌属组成相似,即腐败菌主要来源于D1、D3、D4、D5、D24和D23;导致即食豆干腐败样品D18、D19的细菌分别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和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豆干 细菌污染 腐败菌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吴国庆 黄展锐 +7 位作者 郑奕柔 何婉莹 赵良忠 陈浩 张嫣 唐玲微 周衡平 刘斌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8-234,241,共8页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56%增加到0.93%。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而持续升高,卤豆干中则逐渐降低。卤制过程中,豆干硬度和咀嚼性逐渐增大,黏着性、回复性和弹性变化不明显;豆干的亮度值(L^(*))与黄度值(b^(*))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红度值(a^(*))趋于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豆干中谷氨酸在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卤汁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卤豆干工业化生产、卤汁重复利用、卤制品质量安全及其重复定量卤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卤汁 循环卤制 品质特性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味卤豆干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控制
3
作者 彭鑫 李冰鑫 +3 位作者 马芳 赵良忠 文明 周小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8,共7页
目的:更好地控制湘味卤豆干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湘味卤豆干的食品安全。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初筛,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DNA和ITS序列鉴定湘味卤豆干中的腐败微生物。结果:共分离筛选得到9株菌株,KZ2780-3和KZ2780-... 目的:更好地控制湘味卤豆干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湘味卤豆干的食品安全。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初筛,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DNA和ITS序列鉴定湘味卤豆干中的腐败微生物。结果:共分离筛选得到9株菌株,KZ2780-3和KZ2780-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Z2559-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Z2559-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2559-2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SZ2641-5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RZ2641-7为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BZ2780-1为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i)、CZ2780-5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结论:引起湘味卤豆干腐败的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橘青霉。湘味卤豆干的控制方法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天然抑菌物质结合生物防腐剂、真空包装、气调保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微生物 分离鉴定 芽孢杆菌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腐竹和豆干中的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素芳 李强 +2 位作者 马俊美 李挥 张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建立了基于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腐竹和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方法。在2.0 g腐竹和豆干样品中加入5 mL水浸泡,然后加入10 mL乙腈提取,加入1.0 g NaCl、2.0 g无水硫酸镁进行液液分离;取1 mL提取液经50 mg N... 建立了基于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腐竹和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方法。在2.0 g腐竹和豆干样品中加入5 mL水浸泡,然后加入10 mL乙腈提取,加入1.0 g NaCl、2.0 g无水硫酸镁进行液液分离;取1 mL提取液经50 mg N-丙基二乙胺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二甲基黄在添加水平为0.3、1和10μg/kg时,方法的回收率为73.5%-84.5%;二乙基黄在添加水平为0.1、1和10μg/kg时,方法的回收率为70.5%-81.2%;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二甲基黄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和0.3μg/kg,二乙基黄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μg/kg和0.1μg/kg。该方法可以用于腐竹、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二甲基黄 二乙基黄 腐竹 豆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阳风味豆干生产中过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余有贵 曾传广 +2 位作者 危兆安 李娟 陈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9-221,共3页
本研究以湖南邵阳生产的风味豆干的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生产过程各主要生产环节进行取样分析,探讨主要加工环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影响风味豆干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8个关键... 本研究以湖南邵阳生产的风味豆干的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生产过程各主要生产环节进行取样分析,探讨主要加工环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影响风味豆干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8个关键环节为:原料选择、浸泡、分离去渣、点卤、烘烤、卤制、调味、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豆干 过程控制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关键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风味豆干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远芳 彭玲 +7 位作者 张祺玲 周毅吉 郭峰 张勇 邓超 王芊 邓钢桥 李文革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为探究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风味豆干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影响的差异性,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0、3.1、5.9、8.6、11.4kGy)和电子束(0、2.7、5.5、8.2、10.8kGy)辐照风味豆干,研究其对风味豆干中微生物存活数、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及质... 为探究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风味豆干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影响的差异性,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0、3.1、5.9、8.6、11.4kGy)和电子束(0、2.7、5.5、8.2、10.8kGy)辐照风味豆干,研究其对风味豆干中微生物存活数、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控制风味豆干菌落总数、霉菌及大肠菌群数,γ射线辐照杂菌和霉菌的D10值分别为1.82kGy和1.72kGy,电子束辐照的D10值分别为2.44kGy和1.79kGy,γ射线对风味豆干的杀菌效果强于电子束。两种辐照方式对风味豆干水分、蛋白和灰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辐照后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γ射线辐照后风味豆干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但5.5kGy剂量条件下,电子束辐照会对缬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6种氨基酸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γ射线辐照对风味豆干过氧化值有显著的影响,与酸价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电子束辐照与风味豆干过氧化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会引起其酸价显著上升。γ射线辐照不会对风味豆干硬度、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弹性产生显著影响,电子束辐照对其硬度、内聚性和胶着性的影响不显著,但5.5kGy以上剂量辐照会对其咀嚼性和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γ射线和电子束对风味豆干的辐照效应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均具有在豆干加工中应用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豆干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豆干 60Coγ射线辐照 电子束辐照 杀菌效果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与腐竹中溶剂黄2及溶剂黄56 被引量:5
7
作者 汪辉 李永强 +3 位作者 彭新凯 夏立新 欧阳丽 曾龄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7-1080,1086,共5页
建立了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和腐竹中溶剂黄2和溶剂黄56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提取后,加入正己烷饱和的乙腈萃取,将乙腈层转入浓缩瓶内,重复萃取3次,将萃取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采用Agilent TC-C18(4.6 mm... 建立了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和腐竹中溶剂黄2和溶剂黄56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提取后,加入正己烷饱和的乙腈萃取,将乙腈层转入浓缩瓶内,重复萃取3次,将萃取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柱温为30℃;流动相为水-甲醇(20∶8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410 nm。溶剂黄2和溶剂黄56在0.30~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均为0.15 mg/kg和0.50 m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5.4%~94.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3%~2.3%。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豆干和腐竹中溶剂黄2和溶剂黄56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豆干 腐竹 溶剂黄2 溶剂黄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湘派休闲豆干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尹乐斌 雷志明 +3 位作者 周娟 张昌运 李立才 赵良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920-1925,共6页
目的研究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在湘派休闲豆干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保障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方法根据HACCP原理,对湘派休闲豆干的加工过程的各个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性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确保生... 目的研究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在湘派休闲豆干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保障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方法根据HACCP原理,对湘派休闲豆干的加工过程的各个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性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确保生产的豆制品安全。结果将HACCP应用在湘派休闲豆干的各个生产环节之中,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在判断危害的显著性的基础上设置原料预处理、连续煮浆、卤制、包装、杀菌5个关键控制点,并针对其以豆清发酵液为凝固剂,二次浆渣共熟的生产工艺制定了HACCP计划表,完善操作规范,实施有效监控。结论运用HACCP原理建立湘派休闲豆干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为湘派休闲豆干生产过程食品安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性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派休闲豆干 危害分析 HACCP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豆干辐照灭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远芳 李文革 +4 位作者 彭玲 张祺玲 周毅 吉郭峰 王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6-24,共9页
以湘氏休闲豆干为对象,考察不同吸收剂量(0 kGy、3.1 kGy、5.9 kGy、8.6 kGy、11.4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其微生物存活数、一般营养成分、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能有效降低休闲豆干中微生... 以湘氏休闲豆干为对象,考察不同吸收剂量(0 kGy、3.1 kGy、5.9 kGy、8.6 kGy、11.4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其微生物存活数、一般营养成分、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能有效降低休闲豆干中微生物存活数,且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8.6 kGy吸收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可使其菌落总数和霉菌数均降至10 CFU/g以下。对休闲豆干菌落总数和霉菌数的辐照吸收剂量D10值分别为1.82 kGy和2.03 kGy。与对照组样品相比,11.4 kGy以内吸收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休闲豆干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辐照后休闲豆干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样品(p<0.05)。经不同剂量辐照后,休闲豆干氨基酸各组分的含量与对照组样品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经不同剂量辐照的休闲豆干酸价与对照组样品相比有所差异,但酸价的变化与吸收剂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休闲豆干的过氧化值随着吸收剂量增加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样品(p<0.05)。不同吸收剂量辐照不会对休闲豆干的硬度、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以及弹性等质构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p>0.05),小于8.6 kGy吸收剂量的辐照处理也不会对其感官品质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采用8.6 kGy以下吸收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休闲豆干可以达到保鲜贮藏的目的,本研究为辐照技术在休闲豆干加工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豆干 60Co γ 射线 辐照灭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HPLC及UPLC-MS/MS法测定豆干和调味品中的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子豪 周庆琼 +4 位作者 曾羲 郑春浩 黄思铭 欧阳钢锋 戚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7-221,共5页
建立豆干和调味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高效液相色谱初步筛查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酸化乙腈提取,经旋转蒸发浓缩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筛查,遇到阳性样品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建立豆干和调味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高效液相色谱初步筛查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酸化乙腈提取,经旋转蒸发浓缩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筛查,遇到阳性样品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分析,并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中、低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回收率分别在92.2%~102.6%和84.7%~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6.71%和0.16%~6.43%。高效液相色谱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于样品的筛查工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灵敏度高、定性准确性强,适用于阳性样品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黄 二乙基黄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豆干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卤豆干开发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小虎 赵良忠 +4 位作者 卜宇芳 李文强 陈浩 蒋琼华 周晓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开发口味独特、安全营养的休闲豆干产品。[方法]以豆腐干坯为原料,通过卤制、调味、包装和杀菌等加工工艺制作7种不同口味的休闲卤制豆干,并对卤豆干感官得分、热量、一般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试验得出,... [目的]研究开发口味独特、安全营养的休闲豆干产品。[方法]以豆腐干坯为原料,通过卤制、调味、包装和杀菌等加工工艺制作7种不同口味的休闲卤制豆干,并对卤豆干感官得分、热量、一般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葱爆牛肉、麻辣鲜虾、花椒卤鸭、孜然排骨和干锅鸡肉5种风味豆干产品感官评分均显著优于市售优质豆干,具有开发潜力;产品热量、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分别为(10 617.20±36.58)k J/kg、(561.70±15.23)g/kg、(182.00±4.80)g/kg、(164.00±6.75)g/kg、(82.00±4.36)g/kg和(1 200.00±25.34)mg/kg;菌落总数为(30±3.0)cfu/g,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未检出,微生物指标符合GB 2711-2003要求。[结论]研究可为豆干新产品开发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豆干 营养成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香豆干常温保鲜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晓彤 杨福馨 +1 位作者 邱艳娜 张炯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利用聚酰胺(PA)薄膜包装经不同浓度白砂糖、食醋、食盐处理的新鲜香豆干,并对其常温保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白砂糖、食醋、食盐的最佳浓度,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相对理想的保鲜液浓度配比。结果表明:在保鲜液配比为白砂糖... 利用聚酰胺(PA)薄膜包装经不同浓度白砂糖、食醋、食盐处理的新鲜香豆干,并对其常温保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白砂糖、食醋、食盐的最佳浓度,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相对理想的保鲜液浓度配比。结果表明:在保鲜液配比为白砂糖1g/L、食醋3g/L、食盐7g/L,沸水处理时间为0.5min时,香豆干的贮存保鲜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常温保鲜 保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即食豆干生产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琛 王芃 +1 位作者 李达 杨庆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8-121,共4页
以湘中豆干为原料,研究即食麻辣豆干的生产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对豆干加工工艺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原味,厚度为0.5 cm的豆干为原料,炖煮加工时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5℃和40 min时得到的感官评分最高,辅以高温灭菌工艺,得到成品豆干。
关键词 湘中豆干 生产工艺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预包装豆干生产过程中的真菌污染风险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丽君 田雪 +2 位作者 钟威 贾利蓉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7-213,共7页
本文以豆干生产流程为采样顺序,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食品接触表面、半成品和成品真菌污染情况。食品接触面和半成品存在明显的真菌污染,柯达酵母属(Kodamaea)、念珠菌属(Candida)、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 本文以豆干生产流程为采样顺序,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食品接触表面、半成品和成品真菌污染情况。食品接触面和半成品存在明显的真菌污染,柯达酵母属(Kodamaea)、念珠菌属(Candida)、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主要污染真菌。煮浆和终端高压杀菌工艺能有效减少豆浆及包装后产品的真菌菌落总数。食品接触表面比半成品显示更高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度,高风险接触表面包括:豆浆桶内壁、包布、碱处理缸壁、烘烤内壁和预包装内壁。破坏性实验结果显示真菌不是导致豆干货架期腐败的主要原因,真菌毒素残留风险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生产流程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维酸浆豆干制作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春华 齐文 +4 位作者 任丽琨 孙亚东 张光 杨杨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204,共9页
本文以提高豆干副产物利用及生产高品质豆干为目的,在酸浆豆干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添加豆渣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选择豆水比例、豆渣添加量、酸浆添加量和TG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高纤维酸浆豆干的制备工艺,并... 本文以提高豆干副产物利用及生产高品质豆干为目的,在酸浆豆干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添加豆渣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选择豆水比例、豆渣添加量、酸浆添加量和TG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高纤维酸浆豆干的制备工艺,并将其与传统酸浆豆干进行比对,分析二者的膳食纤维含量、感官评价、质构特性、蛋白质结构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豆水比例1:4.6、豆渣添加量15%、酸浆添加量21%、TG酶添加量0.3%。影响高纤维酸浆豆干感官评分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豆渣添加量>TG酶添加量>酸浆添加量>豆水比例。此条件下高纤维酸浆豆干的膳食纤维含量由0.26%提升至2.15%;质构特性与传统酸浆豆干相近,质地并未因膳食纤维的提高而硬化、豆香味浓郁、内部组织均一、富有弹性;由FTIR光谱图可知,TG酶增强了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的交联,蛋白凝胶结构更加紧密;微观结构更加致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膳食纤维 酸浆豆干 谷氨酰胺转氨酶 工艺优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杀菌对改善卤豆干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雪 侯银臣 +1 位作者 邹建 陈复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不同组合的变温杀菌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同时以高温高压杀菌和复合杀菌(微波900 W,3 min和95℃,30 min)为对照,对杀菌后卤豆干的感官、质构、色泽、微生物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货架期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用95℃、5 min,10... 采用不同组合的变温杀菌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同时以高温高压杀菌和复合杀菌(微波900 W,3 min和95℃,30 min)为对照,对杀菌后卤豆干的感官、质构、色泽、微生物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货架期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用95℃、5 min,106℃、10 min,121℃、15 min的变温杀菌工艺可达到较理想的杀菌效果,同时改善卤豆干的感官、质构、色泽指标,保温试验中微生物及TVBN指标均在国标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杀菌 豆干 品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干加工的微生物污染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长贵 吴雨 +1 位作者 魏源 李顺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6,共4页
微生物污染是豆干加工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危害,是影响豆干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通过对豆干各加工环节及主要接触面上的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确立了豆干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途径及主要来源,主要是原辅材料(包括原料... 微生物污染是豆干加工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危害,是影响豆干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通过对豆干各加工环节及主要接触面上的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确立了豆干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途径及主要来源,主要是原辅材料(包括原料大豆、生产用水、凝固剂、调味料)、加工用的机械及器具、车间操作人员、车间空气环境等,这将为下一步对豆干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二次污染 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制调味料对豆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雪 侯银臣 +1 位作者 李磊 陈复生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豆干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卤制调味料食盐、低聚木糖、酱油添加量对豆干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盐用量对豆干感官影响最大,其次为酱油添加量。添加3%食盐、4%酱油和3.5%低聚木糖时,制成的豆干感官... 以豆干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卤制调味料食盐、低聚木糖、酱油添加量对豆干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盐用量对豆干感官影响最大,其次为酱油添加量。添加3%食盐、4%酱油和3.5%低聚木糖时,制成的豆干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88.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制 调味料 豆干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豆干中的尼泊金酯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欣 李林 赵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38,共3页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豆干中尼泊金酯的检测方法。豆干样品经过无水乙醇提取分离后,用0.45μm滤膜过滤进样,外标法定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豆干 尼泊金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在卤豆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迟明梅 池玉静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卤豆干是以豆腐干为原料,添加调味料卤制而成的一种传统豆制品。由于卤豆干自身组成特性易导致其腐败变质,应用绿色、安全、有效的食品防腐剂,日益受到食品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乳酸链球菌素、D-异抗坏血酸钠、脱氢乙酸钠3种防腐剂已被广... 卤豆干是以豆腐干为原料,添加调味料卤制而成的一种传统豆制品。由于卤豆干自身组成特性易导致其腐败变质,应用绿色、安全、有效的食品防腐剂,日益受到食品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乳酸链球菌素、D-异抗坏血酸钠、脱氢乙酸钠3种防腐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为食品抗氧保鲜剂。具有协同抑菌保鲜作用的防腐剂联合使用,可降低单一防腐剂的使用剂量,还可提高防腐效果。试验以卤豆干菌落总数为参照指标,设计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防腐剂配比。结果表明:复合防腐剂最佳配比为乳酸链球菌素8g/100kg,D-异抗坏血酸钠0.5g/100kg,脱氢乙酸钠7g/100kg,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干 防腐剂 乳酸链球菌素 D-异抗坏血酸钠 脱氢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