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海玲 梅冬雪 +4 位作者 王珊 张杰 蒋晓忠 张艳敏 刘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选取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4例...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选取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病例组予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观察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及APRI的变化。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HBV DNA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LT、AST、TBIL、HA、LN、PCⅢ、CIV、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阻力指数、BUN、Cr、IL-6、IL-8、hs-CRP、TNF-α、TLR-4、TGF-β1、APRI较治疗前降低,ALB和肾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病例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脾影像学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APR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肾功能,减轻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失代偿期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蔡翠珠 黄少君 +1 位作者 曾露慧 柯维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300 mg/d,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化浊解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APRI、TGF-β和LSM水平,比较治疗前后HBV-DNA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73/8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64/80)(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PRI和LS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BV-DNA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浊解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控制病毒感染增殖情况的同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浊解胀汤 乙肝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HBV-DNA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琰 武胜 邓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3例。参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3例。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口服,0.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同时,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和APRI水平,血清炎症因子IL-21、IL-6、TGF-β1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胁肋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臭、五心烦热和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积分较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和APRI水平较参照组有了更大幅度的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结合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分散片 乙型肝炎肝硬化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肝纤维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