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芘及其混合物暴露对梭鱼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重刚 陈奕欣 +1 位作者 郑微云 余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观察苯并(a)芘、芘及其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Mugilso-iuy)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7d的暴露中 ,苯并(a)芘、芘对肝脏GST活性的影响主要为诱导效应 ,芘对GST活性的诱导比苯并(a)芘强。...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观察苯并(a)芘、芘及其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Mugilso-iuy)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7d的暴露中 ,苯并(a)芘、芘对肝脏GST活性的影响主要为诱导效应 ,芘对GST活性的诱导比苯并(a)芘强。混合物在15d的暴露中未观察到GST活性的诱导 ,而是在暴露的后期出现GST活性的抑制。实验表明 ,肝脏GST活性的诱导指示受到PAHs污染胁迫 ,而GST活性抑制则是受到较长时间或较严重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梭鱼 活性 污染 肝脏 多环芳烃 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荣 郑微云 郁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19-221,共3页
在实验条件下,将僧帽牡蛎(Ostreacucullata)分别置于含有低(0.5mg/L)、中(2mg/L)和高(5mg/L)3种浓度0#柴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fraction,WSF)的海水中,在污染后1,4,7,11,15d采样,15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6d的恢复实验,采样.测定消... 在实验条件下,将僧帽牡蛎(Ostreacucullata)分别置于含有低(0.5mg/L)、中(2mg/L)和高(5mg/L)3种浓度0#柴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fraction,WSF)的海水中,在污染后1,4,7,11,15d采样,15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6d的恢复实验,采样.测定消化腺和鳃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生理条件下鳃GST活性高于消化腺;消化腺和鳃GST活性随污染时间的延长先被诱导后逐渐下降,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解除污染后,GST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水溶性成分 僧帽牡蛎 柴油 剂量-效应关系 海洋石油污染 生物标志物 消化腺 GST 实验条件 生理条件 活性恢复 除污染 海水 采样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3个Tau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卓 徐碧玉 +4 位作者 贾彩红 张建斌 刘菊华 苗红霞 金志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76-1681,共6页
为了获得香蕉抗逆相关基因,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的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3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命名为MaGSTU1、MaGSTU2和MaGSTU3(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C261934、KC261935和KC261936)... 为了获得香蕉抗逆相关基因,通过随机克隆测序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的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3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命名为MaGSTU1、MaGSTU2和MaGSTU3(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C261934、KC261935和KC261936)。经5′RACE获得3个GST基因全长,分别包含1个627、675和699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编码208、224和2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发现其含有完整的GST_N_Tau和GST_C_Tau结构域。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Tau类GST基因聚成一大支,充分说明本研究克隆的3个基因为Tau类GST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该类基因的功能和今后香蕉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哒唑对蚯蚓(Eisenia fetida)酸性磷酸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及腺三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高玉红 孙振钧 +2 位作者 孙新胜 包永占 李玉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16-3922,共7页
研究了蚯蚓在染毒2,7d和14d时,兽药阿苯哒唑(100~600mg/kg)对蚯蚓体及其不同部位的酸性磷酸酶(A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腺三磷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苯哒唑对蚯蚓3种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AP和GST活性的... 研究了蚯蚓在染毒2,7d和14d时,兽药阿苯哒唑(100~600mg/kg)对蚯蚓体及其不同部位的酸性磷酸酶(A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腺三磷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苯哒唑对蚯蚓3种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AP和GST活性的影响比对Ca2+-ATPase的大。该药对AP和GST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加强,染毒浓度和时间表现出显著的互作效应。另外,AP活性也显著受到染毒浓度与蚯蚓部位的互作影响,影响最大的部位是蚯蚓前部;该药对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浓度、时间和部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阿苯哒唑 酸性磷酸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腺三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荣 刘辉 +1 位作者 李东晓 陈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176-184,共9页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h 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的小分子水溶性蛋白.GST属于II相代谢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排出体...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h 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的小分子水溶性蛋白.GST属于II相代谢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排出体外,同时某些GST还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生动物GST的基础研究包括组织分布、同工酶类型和结构基因研究,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对水生动物GST的影响,探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水生动物 基础研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李柯 张超贤 +1 位作者 史淑敏 郭晓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CYP1A1-MspⅠ和Ⅱ相代谢酶GST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吸烟和2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YP1A1-MspⅠ突变纯合型(m2/m2)和GSTT1基因缺陷型[GSTT1(-)]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8.33%、69.33%,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21.00%、44.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4,95%CI为1.76~4.07)。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4,95%CI为1.98~4.54)。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1A1-MspⅠ(m2/m2)/GSTT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7%和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8.27,95%CI为3.63~11.29)。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71,95%CI为1.31~4.52,P〈0.01),CYP1A1-MspⅠ(m2/m2)及GSTT1(-)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25.00,95%CI为11.87~35.64)。结论 CYP1A1-MspⅠ(m2/m2)和GSTT1(-)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吸烟与口腔癌的易感性也有关,CYP1A1-MspⅠ(m2/m2)和GSTT1(-)与吸烟在口腔癌的发生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 多态现象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吉凯 胡毅玲 +1 位作者 胡巢凤 王声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癌病例组 16 1人和健康对照组 16 5人的GSTM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M1)和GSTT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 ,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GSTM1和GSTT... 目的和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癌病例组 16 1人和健康对照组 16 5人的GSTM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M1)和GSTT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 ,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GSTM1和GSTT1基因型之间以及基因型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GSTM1基因缺陷型和GST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的差异。在不吸烟 (SI=0 )的人群中 ,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外 ,该基因型还可显著增加年龄≥ 6 0岁者患肺腺癌的危险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GSTM1基因缺陷型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与GSTM1和GSTT1基因型不存在交互作用。分层分析表明GSTT1基因功能型与GSTM1基因缺陷型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在年龄≥ 6 0岁的人群及不吸烟的人群中 ,GSTT1基因功能型可以使得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危险度分别降低 48 5 %和 45 3%。结论 :GSTM1基因缺陷型是非吸烟者和年龄≥ 6 0岁者患肺癌 ,尤其是患肺腺癌的危险因素 ,GSTT1基因功能型可以降低不吸烟或年龄≥ 6 0岁的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危险度。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GSTM1和GSTT1基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易感性 遗传学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 T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甲草胺对摇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修伟 校新蕾 +4 位作者 梁亚萍 张春萍 张淑兰 谷祖敏 祁之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解毒酶。为研究环境激素甲草胺对溪流摇蚊GST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酶标仪微量法测定甲草胺对溪流摇蚊4龄幼虫GST的抑制活性及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甲草胺在72 h活体染毒和离体状态下均能显著抑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解毒酶。为研究环境激素甲草胺对溪流摇蚊GST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酶标仪微量法测定甲草胺对溪流摇蚊4龄幼虫GST的抑制活性及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甲草胺在72 h活体染毒和离体状态下均能显著抑制溪流摇蚊GST的活性,且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甲草胺抑制GST活性的反应为可逆性抑制。进一步的酶动力学分析揭示甲草胺对GST的特异底物1-氯-2,4-二硝基苯(CDNB)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即甲草胺仅影响米氏常数(Km),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以上结果表明农药残留污染物甲草胺在胁迫下对摇蚊幼虫GST酶活性会受到显著影响,甲草胺对GST的抑制机制为可逆性和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草胺 溪流摇蚊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威 宋光 苑凤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分析P-gp和GST在75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两者是否有相关性。结果P-gp和GST在75例胃癌...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分析P-gp和GST在75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两者是否有相关性。结果P-gp和GST在75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和63%,化疗耐药组P-gp和GST阳性表达率与不耐药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gp与GS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P-gp和GST-参与胃癌化疗耐药的机制,可作为多药耐药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糖蛋白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多药耐药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毛麦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HvGSTF的原核表达与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正宁 赵仁慧 +3 位作者 吴旭江 别同德 高德荣 张伯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9-1222,共4页
簇毛麦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Hv GSTF)是1个受白粉病诱导增强表达基因,本研究将其构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分离纯化重组蛋白Hv GSTF,并对其进行活性鉴定。重组蛋白Hv GSTF的分子量为29 200,浓度为0.84 mg/ml。重... 簇毛麦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Hv GSTF)是1个受白粉病诱导增强表达基因,本研究将其构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分离纯化重组蛋白Hv GSTF,并对其进行活性鉴定。重组蛋白Hv GSTF的分子量为29 200,浓度为0.84 mg/ml。重组蛋白Hv GSTF具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双重活性,酶活力分别为(5.32±0.22)U/mg和(20.54±0.42)m U/mg。Hv GSTF可能参与了簇毛麦与白粉病互作,但是否参与了簇毛麦受白粉菌侵染后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与调节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HvGSTF基因 过氧化物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参与家蚕氟化物耐受性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刚 王小强 +2 位作者 翁欣欣 钱荷英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3,共9页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解剖获取4龄3 d幼虫中肠组织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的结果显示,近等基因系群体中耐氟个体中肠的GST表达量比敏感个体明显上调。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T基因在耐氟个体与敏感个体中肠、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对5龄1~6 d幼虫中肠、血淋巴中的GST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对氟化物的抵抗力可能与体内GST酶活力的强弱有关,由于受氟化物刺激的诱导,可能导致GST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家蚕耐氟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近等基因系 双向电泳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杀灭活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修伟 张兴 ZHU Kun-ya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GS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摇蚊4龄幼虫为试虫,分别用5,10,15μg/L雷公藤总生物碱进行处理,以用丙酮处理为对照,24~72h后观察幼虫...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GS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摇蚊4龄幼虫为试虫,分别用5,10,15μg/L雷公藤总生物碱进行处理,以用丙酮处理为对照,24~72h后观察幼虫反应,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摇蚊11个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具有杀灭活性,24,48,72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3.019,19.092和16.760肛g/L。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0,15μg/L)下,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同期对照相比,酶活性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73.49%(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和73.20%(以3,4-二氯硝基苯(DCNB)为底物)。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摇蚊11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中,有2个基因(CtGSTu3和CtGSTu4)在mRNA水平上被诱导上调表达,且mRNA表达量随着雷公藤总生物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有被开发为摇蚊控制剂的潜能。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5μg/L)处理下,雷公藤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摇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诱导CtGSTu3和CtGSTu4mRNA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生物碱 摇蚊 杀灭活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与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诗龙 杨岫岩 +2 位作者 梁柳琴 王一西 黄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基因型和活性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的联系。【方法】用多重PCR 分析健康对照和 SLE 病人的 GSTT1和 GSTT1基因多态性,PCR-RFLP 检测 GSTP1 lle105Val 基因多态性。参照报道的方法用紫外分...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基因型和活性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的联系。【方法】用多重PCR 分析健康对照和 SLE 病人的 GSTT1和 GSTT1基因多态性,PCR-RFLP 检测 GSTP1 lle105Val 基因多态性。参照报道的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 GSTs 活性。【结果】对照组与 SLE 病人之间 GSTM1、GSTT1与 GSTP1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 病人的平均 GSTs 活性为(5.35±1.49)U/g Hb,比健康人的 GSTs 活性(3.89±1.44)U/g Hb 显著性增高(t=48.057,P=0.000)。在对照组,以 GSTM1基因型分组,GSTM1(-)组 GSTs 活性与 GSTM1(+)组 GSTs 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以 GSTP1三种基因型分组,杂合 I/V 基因型组的平均 GSTs 活性比野生 I/I 基因型的 GSTs 活性低(P=0.000),比突变 V/V 基因型的 GSTs 活性高(P=0.004)。而在 SLE 病人中,GSTM1基因型或 GSTP1基因型之间 GSTs 活性差异均不大。【结论】GSTs 基因多态性在成人 SLE 发生中的作用并不明显,而 GSTs 活性增高对 SLE 病人可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表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sigma-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作奔 王春琳 +2 位作者 母昌考 宋微微 李荣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8-492,共5页
采用EST结合RACE技术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sigma-型GST(SmGST)基因的克隆。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838bp,其中5′非编码区为73bp,3′非编码区为150bp,开放阅读框为615bp,编码的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该基因的氨... 采用EST结合RACE技术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sigma-型GST(SmGST)基因的克隆。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838bp,其中5′非编码区为73bp,3′非编码区为150bp,开放阅读框为615bp,编码的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1个典型的GST-N结构域和一个GST-C结构域,与栉孔扇贝和长牡蛎的sigma-型GST的相似度分别为40.3%和39.3%。将该基因的编码区重组到pET-21(a+)载体后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诱导表达。重组SmGST的GST活力为(12.22±0.92)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分子克隆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秀生 李秀森 +1 位作者 方铁兰 蔡瑞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 1 氯 2 ,4 二甲基为底物的比色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法对 5 6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T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化疗药物敏感度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 1 氯 2 ,4 二甲基为底物的比色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法对 5 6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T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化疗药物敏感度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 :①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内GST表达 ,无显著性差异 ;②初治和复发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T活性分别为 (4.5± 1.0 )U和 (7.9± 1.5 )U ,GSTmRNA表达率分别为33.3%和 6 6 .3% ;③ 5 6例白血病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 (CR ,19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和未缓解 (NR ,17例 )组的GST活性分别为 (1.7± 0 .7)U ,(5 .9± 2 .0 )U和 (9.3± 1.7)U ,GSTmRNA表达率分别为 13.3% ,2 9.7%和76 .6 %。结论提示 :白血病细胞内GST异常表达与白血病化疗耐药明显相关 ,高表达GST的患者易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化疗耐药 基因表达 比色分析法 原位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基因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琳 刘新奎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实现其真核表达。方法:以本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MAL-C2x-GSTP1)为模板;根据GSTP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GSTP1PCR引物,扩增GSTP1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产物和pcDNA3.... 目的: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实现其真核表达。方法:以本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MAL-C2x-GSTP1)为模板;根据GSTP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GSTP1PCR引物,扩增GSTP1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产物和pcDNA3.0空质粒,T4DNA连接酶连接酶切产物,重组质粒转化E.coliDH5α;提取质粒经酶切、PCR和序列测定后,用PrimerPremier5.0进行序列分析。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和空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RT-PCR、WesternBlot等技术进行鉴定,同时观察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质粒酶切电泳和特异PCR均可见0.63kb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GSTP1序列一致,基因登录号:BC010915。成功转染A549细胞,实现表达,获得GSTP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cDNA3.0-GSTP1真核表达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解毒致癌原、预防肺癌发生及其与职业性肺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 真核表达 基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对泥鳅肝脏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彬彬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5,共3页
用急性染毒法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乙草胺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脏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处理对泥鳅肝脏中AChE均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乙草胺... 用急性染毒法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乙草胺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脏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处理对泥鳅肝脏中AChE均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乙草胺处理对泥鳅肝脏中GST活性起诱导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乙草胺 肝脏 乙酰胆碱酯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缢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慧贤 徐永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通过重金属暴露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Cd2+(0.005、0.025、0.05、0.1mg/L)在168h内对缢蛏消化腺和鳃组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2+对两种组织GST活性均有激活作用,且高浓度比... 通过重金属暴露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Cd2+(0.005、0.025、0.05、0.1mg/L)在168h内对缢蛏消化腺和鳃组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2+对两种组织GST活性均有激活作用,且高浓度比低浓度更易快速诱导其活性,但在暴露的后期(>96h),两个较高浓度组(0.05、0.1mg/L)GST活性均出现下降;两种组织的ACP活性(鳃组织0.005mg/L组除外)在暴露的6h即被显著诱导,并表现出剂效关系,但高浓度组更快达到峰值后就持续下降,于暴露中后期(>72h)被不同程度抑制;消化腺(0.005mg/L浓度组除外)和鳃AKP活性在暴露168h内均表现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并且较高浓度组活性反而比低浓度组更易被激活,各组AKP活性被诱导达到最高值后就持续下降直至被再次抑制。Cd2+在低浓度水平下即能引起缢蛏两种组织的GST、ACP、AKP活性变化,表明Cd2+的胁迫可对缢蛏机体的解毒体系和新陈代谢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缢蛏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桂杰 乔宪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8-10,14,共4页
为构建带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jGST)表达载体。以载有sjGST基因的载体PGEX-KG为模板,PCR扩增sjGST基因,并在进行酶切和基因测序后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运用生物学软件与具有代表性的血吸虫GST基因... 为构建带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jGST)表达载体。以载有sjGST基因的载体PGEX-KG为模板,PCR扩增sjGST基因,并在进行酶切和基因测序后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运用生物学软件与具有代表性的血吸虫GST基因进行比对并对可能的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R产物与3种sjGST基因有99%的同源性。重组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原核 表达载体的构建 序列分析 SCHISTOSOMA JAPONICUM Sequence Analysis 基因测序 重组载体构建 组氨酸标签 生物学软件 表达产物 PCR产物 HIS-TAG GST基因 同源性 代表性 pET28a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胁迫温度短期冲击对松毛虫赤眼蜂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悦 勾天兵 +2 位作者 韩姣 李娟 王晓丹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对象,对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比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5℃处理条件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比活力最低,为6.80±4.71;在35℃处理条件下最高,为98.22±1.76;25℃处理介于两者之间,为32.49±...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对象,对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比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5℃处理条件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比活力最低,为6.80±4.71;在35℃处理条件下最高,为98.22±1.76;25℃处理介于两者之间,为32.49±2.60;3种温度条件下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比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比活力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温度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比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