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转运体EAAT2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新 姚丽华 +5 位作者 王惠玲 刘忠纯 王晓萍 肖玲 舒畅 王高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4-897,共4页
谷氨酸转运体EAAT2(啮齿类动物命名为GLT-1:谷氨酸转运体1)是海马和前额叶星形胶质细胞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谷氨酸转运体,其承担了细胞外大部分谷氨酸的摄取和转运,由于谷氨酸转运体EAAT2的作用在于降低突触间隙过高的谷氨酸水平,避免过高... 谷氨酸转运体EAAT2(啮齿类动物命名为GLT-1:谷氨酸转运体1)是海马和前额叶星形胶质细胞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谷氨酸转运体,其承担了细胞外大部分谷氨酸的摄取和转运,由于谷氨酸转运体EAAT2的作用在于降低突触间隙过高的谷氨酸水平,避免过高浓度的谷氨酸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使之逐渐成为近年来抑郁症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就谷氨酸转运体EAAT2在抑郁症中可能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其可能作为新一代抗抑郁药作用的靶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转运体eaat2 抑郁 抗抑郁药 转运功能障碍 利鲁唑 头孢曲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腺苷A2a受体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区谷氨酸转运体GL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陈康宁 +1 位作者 王皓香 桂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受体A2 a拮抗剂对大鼠MCAO模型纹状体中谷氨酸转运体GL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缺血性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在雄性SD大鼠脑缺血2 h、缺血2 h再灌注22 h给予腺苷受体A2 a拮抗剂SCH-58261,采用RT-PCR、WB方法检测纹... 目的观察腺苷受体A2 a拮抗剂对大鼠MCAO模型纹状体中谷氨酸转运体GL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缺血性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在雄性SD大鼠脑缺血2 h、缺血2 h再灌注22 h给予腺苷受体A2 a拮抗剂SCH-58261,采用RT-PCR、WB方法检测纹状体区GLT-1的表达,同时观察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缺血2 h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缺血2 h再灌注22 h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1.67±0.52)与对照组(2.50±0.5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2 h干预组梗死体积(23.63±3.89),比对照组缩小了16%(P<0.05)。缺血2 h再灌注22 h干预组梗死体积(95.12±18.22),比对照组缩小了33%(P<0.01);给予SCH-58261后,MCAO大鼠在急性缺血期和缺血再灌注期纹状体中GLT-1表达均明显增高。结论初步证明阻断腺苷受体A2 a对脑缺血产生的保护作用与增强了GLT-1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腺苷 A2a受体 谷氨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后谷氨酸转运体2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芳芸 张霞婧 +3 位作者 冯燕 翟茜 邵勇平 王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索谷氨酸转运体2(EAAT2)在电针预处理减轻小鼠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法分4组(n=8):全脑缺血再灌注(BCCAO)组、电针预处理(EA)+BCCAO组、EAAT2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EA+BCCAO组、EAAT2激动剂头孢曲松钠... 目的探索谷氨酸转运体2(EAAT2)在电针预处理减轻小鼠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法分4组(n=8):全脑缺血再灌注(BCCAO)组、电针预处理(EA)+BCCAO组、EAAT2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EA+BCCAO组、EAAT2激动剂头孢曲松钠(CXT)+BCCAO组。BCCAO组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DHK+EA+BCCAO组和EA+BCCAO组行电针预处理,30 min/次,1次/d,连续5 d,其中DHK+EA+BCCAO组缺血前1 h侧脑室注射DHK 200μg/kg。CXT+BCCAO组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600 mg/kg,1次/d,连续5 d。预处理后24 h全脑缺血20 min,神经行为学评分和HE染色计算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EAAT2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结果与BCCAO组比较,EA+BCCAO组和CXT+BCCAO组行为学评分升高,凋亡神经元数目减少(P<0.05);DHK+EA+BCCAO组与EA+BCCAO组比较,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凋亡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BCCAO组比较,EA+BCCAO组和CXT+BCCAO组EAAT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DHK+EA+BCCAO组与EA+BCCAO组比较,EAAT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与BCCAO组比较,EA+BCCAO组和CXT+BCCAO组EAAT2和GFAP蛋白表达增加(P<0.05);DHK+EA+BCCAO组与EA+BCCAO组比较,EAAT2和GFAP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膜上EAAT2产生脑缺血耐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氨酸转运体2 谷氨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R1-EAAT2通路抑制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能力 被引量:3
4
作者 温芳芳 刘乐平 +2 位作者 徐竹 杨建静 丁赛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在神经退行性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保磊 王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71,共5页
谷氨酸是脑内必需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EAAT)2是最主要的谷氨酸转运体,负责脑内90%以上的谷氨酸再摄取,调节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EAAT2功能紊乱导致胞外谷氨酸过量积聚,在多种... 谷氨酸是脑内必需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EAAT)2是最主要的谷氨酸转运体,负责脑内90%以上的谷氨酸再摄取,调节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EAAT2功能紊乱导致胞外谷氨酸过量积聚,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对于人EAAT2启动子的研究发现,NF-kB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对EAAT2表达起关键作用。通过筛选1 040种FDA批准的化合物,发现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等是EAAT2的转录激活剂,可以增加EAAT2的蛋白表达水平,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神经退行性变 NF-KB 头孢曲松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的谷氨酸代谢与癫痫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雪 马青 +4 位作者 张慧明 徐梦 李娟 柳钰书 唐民科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逐渐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导致多种共患疾病。癫痫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谷氨酸代谢异常与癫痫发病关系密切。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是调节谷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谷氨酸转运体和...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逐渐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导致多种共患疾病。癫痫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谷氨酸代谢异常与癫痫发病关系密切。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是调节谷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谷氨酸转运体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及谷氨酸转运体对癫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 谷氨酸转运体 eaats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蓝斑内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文君 周凯翔 +1 位作者 张晨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8-554,共7页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内,三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全脑突触前神经元的分布;同时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标记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观察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狂犬病毒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将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注入vl PAG后,脑内大量的核团,如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 PFC)、前扣带回皮质(ACC)、LC等,均可观察到大量密集分布的突触前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到LC内存在密集分布的TH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且部分TH阳性神经元同时与狂犬病毒标记的神经元共标,证实LC和vl PAG之间存在纤维联系。结论: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 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镇痛效应以及慢性痛状态下觉醒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健脾益肺方对EAAT2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惠珍 任展能 +2 位作者 李雅青 杨碧莹 杜宝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4,共8页
目的探索健脾益肺方(JPYF)对谷氨酸转运体2(EAAT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幼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幼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提纯、原代培养以进行后期实验;调整适宜的细胞浓度分5组种板,分别为A:谷氨酸组(250μ... 目的探索健脾益肺方(JPYF)对谷氨酸转运体2(EAAT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幼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幼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提纯、原代培养以进行后期实验;调整适宜的细胞浓度分5组种板,分别为A:谷氨酸组(250μmo L/L),B-D:JPYF方(0.25、0.5、1 g/kg)+谷氨酸组,E:正常组,以JPYF方(终浓度为0.25、0.5、1 g/kg)作用B-D组24 h后,谷氨酸250μmo L/L作用A-D组4 h诱导建立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紫外比色法检测培养基上清谷氨酸浓度,细胞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EAAT2的表达量,IF法检测原代脊髓神经元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JPYF方可显著保护星形胶质细胞(P<0.01),提高谷氨酸转运蛋白的表达(P<0.05,P<0.01),降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P<0.05,P<0.01),减少神经元损害(P<0.05,P<0.01),在0.25~1g/L的剂量上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JPYF方可减少谷氨酸对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JPYF方提高EAAT2的表达,降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肺方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eaat2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丘脑背内侧核内VGLUT2阳性神经元传入联系的形态学研究
9
作者 冯慧洁 彭霏 +2 位作者 薛美琪 阮彩莲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目的:利用狂犬病病毒(RV)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观察丘脑背内侧核(MD)内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阳性神经元的全脑突触前神经元分布。方法:将RV的辅助病毒注射至VGLUT2-ires-Cre转基因小鼠右侧MD,两周后将RV注入相同区域。... 目的:利用狂犬病病毒(RV)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观察丘脑背内侧核(MD)内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阳性神经元的全脑突触前神经元分布。方法:将RV的辅助病毒注射至VGLUT2-ires-Cre转基因小鼠右侧MD,两周后将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灌注取材,进行全脑扫描,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全脑的分布。结果:将RV病毒注入VGLUT2-ires-Cre小鼠MD后,在皮质和脑干内可观察到密集的突触前神经元。皮质内逆标神经元多分布于运动皮质、内侧前额叶皮质、眶额皮质和岛叶;丘脑内多见于丘脑网状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等;而脑干逆标神经元则主要分布在臂旁外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核等部位。结论:MD内VGLUT2阳性神经元一方面可接受来自脑干的上行纤维的投射,或丘脑网状核的信息调控;另一方面作为高阶丘脑也可接受皮质的下行投射,参与脑内的多种功能。以上结果为研究MD的功能及相关神经环路的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背内侧核 狂犬病病毒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GAT-1 mRNA和GAD65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晶晶 林春水 +4 位作者 古妙宁 李洋 刘亚伟 范钦 陈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时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GAT-1)及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mRNA的影响。方法 18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时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GAT-1)及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mRNA的影响。方法 18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和H组分别以丙泊酚5.5 mg/kg和7.0 mg/kg静脉注射,续以55 mg/(kg.h)和70 mg/( kg.h)恒速静脉输注50 min,分别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后,快速静脉注射10% KCl注射液2 mg/kg处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测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快速静脉注射10% KCl注射液2 mg/kg处死。3组均解剖获取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海马、脑桥、顶叶、额叶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脑组织中GAT-1 mRNA和GAD6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丙泊酚静脉输注50 min时,L组和H组丙泊酚血浆浓度(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颈内动脉和静脉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H组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 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脑区G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均无显著差异。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率,L组分别为(61.26±7.17)%和(79.34±3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分别为(74.64±19.63)%和(97.12±3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丘脑GAD65 mRNA 的相对表达量,L组和H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其他脑区GAD65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犬脑对丙泊酚的摄取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丙泊酚可明显上调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以及背侧丘脑GAD65 mRNA的表达,呈非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 谷氨酸脱羧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志红 廉猛 +4 位作者 苏才丽 王茹 张红 房居高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7-1251,共5页
肿瘤发展至中晚期,预后较差,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药物抑癌机制主要是干预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的死亡,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对针对细胞凋亡所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出现凋亡逃逸及化疗耐受,于是设想,... 肿瘤发展至中晚期,预后较差,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药物抑癌机制主要是干预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的死亡,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对针对细胞凋亡所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出现凋亡逃逸及化疗耐受,于是设想,是否存在其它形式的细胞死亡,来克服肿瘤细胞耐药? 2012年在研究erastin杀死RAS突变的肿瘤细胞作用机制时发现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铁死亡,其主要是细胞内"铁"依赖脂质氧自由基异常增高、氧化还原稳态失衡而致。该文就细胞铁死亡的定义和特点,所参与的通路及铁死亡在肿瘤演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铁死亡 Fe2+ 线粒体外膜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杰扬 陈杨葭 +4 位作者 郭磊 钟剑锋 张桂通 刘佳 叶超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4-630,共7页
目的:探索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美国NYU脊髓冲击损伤仪制作大鼠T10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采用PET-CT、免疫荧光染色及BBB评分... 目的:探索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美国NYU脊髓冲击损伤仪制作大鼠T10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采用PET-CT、免疫荧光染色及BBB评分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大鼠中脑运动区(MLR)脚桥核可塑性变化和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在造模后4周、7周两个时间点的分值均较未训练组高(P<0.05)。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后1周、4周、7周3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值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和未训练组(P<0.01)。虽然训练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的平均值较未训练组增高,而且假手术组的SUV值最高,但三组SUV值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训练组、未训练组、假手术组三组间大鼠脚桥核的神经元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脚桥核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2)的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假手术组IOD表达最高,训练组较未训练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明显提高i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其脚桥核中谷氨酸能信号传递,而且iSCI后大鼠中脑脚桥核的整体代谢及神经元数量无明显改变。因此认为脚桥核的谷氨酸表达增强是减重步行训练使iSCI大鼠后肢步行功能改善的原因之一。减重步行训练能使脚桥核发生神经递质表达层面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 脚桥核 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13
作者 吕培源 冯慧洁 +4 位作者 张蓬鑫 彭霏 薛懿珈 阮彩莲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转基因小鼠右侧vlPAG内,两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ZI内的分布。结果:将RV注入vlPAG后,在VGluT2⁃ires⁃cre小鼠ZI的吻尾方向上均可观察到逆标的突触前神经元分布;GAD2⁃ires⁃cre小鼠逆标神经元只见于ZI吻侧部,但Sert⁃ires⁃cre小鼠ZI内少见RV逆行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结论:ZI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或GABA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疼痛或恐惧样行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带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