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xin-A通过调节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1
作者 何光侣 储婉玉 +7 位作者 李妍 盛鑫 罗浩 徐爱萍 卞命杰 张环环 汪萌芽 郑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3-1030,共8页
目的探讨Orexin-A对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在大鼠脊髓损伤(SCI)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36只7~14 d新生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SCI+Orexin组和SCI+Orexin+DNQX组。除了对照组和假... 目的探讨Orexin-A对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在大鼠脊髓损伤(SCI)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36只7~14 d新生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SCI+Orexin组和SCI+Orexin+DNQX组。除了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施以SCI手术,术后连续3 d,每天分别向SCI各组鞘内注射对应的药物1次。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3和7 d,应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在膜片钳实验中,将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组和SCI+Orexin组大鼠麻醉后,制作脊髓切片,通过酶消化和机械吹打分离出腹角神经元,通过灌流谷氨酸,比较各组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谷氨酸受体介导电流的翻转电位、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在术后3 d、7 d,SCI+Orexin组的BBB评分和抓握倾斜角度比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和SCI+Orexin+DNQX组皆升高(P<0.01)。在术后第7天,SCI+Orexin+DNQX组高于SCI+DNQX组(P<0.01)。SCI组脊髓腹角神经元谷氨酸电流的翻转电位高于SCI+Orexin组和假手术组(P<0.01)。在谷氨酸电流动力学指标中,SCI组的上升斜率比SCI+Orexin组和假手术组皆增大(P<0.05)。在衰减时间项,SCI组比SCI+Orexin组、假手术组皆减小(P<0.05)。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调节(改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A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脊髓损伤 脊髓腹角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强迫症模型小鼠的刻板行为
2
作者 王炜洁 罗宇翀 +4 位作者 黄东苗 杨晨 岳计辉 王相兰 温盛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目的】在RU24969强迫症(OCD)小鼠模型中探究NMDA受体拮抗剂氟乙基美金刚(FENM)能否改善强迫样行为及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Saline组(n=8),RU24969组(n=8),RU+FENM组(n=8),FENM组(n=8),根据不同组别分别给予FENM... 【目的】在RU24969强迫症(OCD)小鼠模型中探究NMDA受体拮抗剂氟乙基美金刚(FENM)能否改善强迫样行为及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Saline组(n=8),RU24969组(n=8),RU+FENM组(n=8),FENM组(n=8),根据不同组别分别给予FENM或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30 min后再予RU24969或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造模。造模后1 h进行行为学测试,测试结束后取血清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并检测脑组织中染料的含量,评估该模型血脑屏障是否受损。【结果】FENM治疗能够显著改善RU24969模型小鼠的重复刻板绕圈行为(F=39.850,P<0.001)并缓解其持续运动(F=50.200,P<0.001),此外能够显著提高RU24969强迫模型小鼠血清BDNF的水平(F=18.930,P<0.001)。【结论】NMDA受体拮抗剂FENM可能通过调节BDNF的水平从而缓解强迫症小鼠的刻板行为,发挥抗强迫疗效,且RU24969该模型以及FENM治疗对血脑屏障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RU24969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早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特征
3
作者 陈知己 刘雪莱 +5 位作者 周小清 佘雨婷 冯梦龙 邝韶景 方红雁 袁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选取出生后P1~P30不同日龄的小鼠,采用分频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P12、P14、P16、P21、P30日龄小鼠在45.2、32.0、22.6、16.0、11.3、8.0、5.6和4.0 kHz的听反应阈,用免疫荧光标记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mGluR4与突触相关蛋白Ctbp2和Snap25的表达定位关系,以及统计随突触成熟发生的荧光斑数量变化。结果在小鼠ABR检测中发现,P12日龄小鼠在所有频率最大刺激声强度下均未能诱发出分化良好的波形,70%的P14日龄小鼠能够被至少1个频率的刺激声诱发出分化良好的Ⅰ波。在P14、P16、P21、P30日龄小鼠ABR测试中,50%的小鼠无法被45.2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87.5%的小鼠无法被32.0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其他频率的听反应阈随小鼠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在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中发现,mGluR4表达于出生后的小鼠耳蜗基底膜,其荧光强度在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强于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OHC)。在P11小鼠的IHC中即能够检测到清晰明显的mGluR4荧光斑点,其存在于细胞表达Snap25的突触囊泡胞吐活性区,但与突触蛋白Ctbp2无明显共标。在突触区mGluR4的荧光斑点信号统计中,P30小鼠荧光斑点数量多于P14小鼠(P<0.05)。结论在小鼠出生后早期,mGluR4在IHC突触区表达逐渐增加。随着突触功能成熟其可能参与囊泡胞吐调控,并可能通过自身药理特性抑制谷氨酸递质释放,影响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 内毛细胞 耳蜗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的药学监护
4
作者 高玲娜 朱小丽 +1 位作者 杜雪亭 韩敬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药物特点确定药学监护要点,对奥法妥木单抗的选用、给药方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药学相关建议,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和出院教育,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患者病情好转,随访情况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关注患者使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法妥木单抗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 高龄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谷氨酸受体的低温胁迫响应研究
5
作者 文婷婷 张雪飞 +4 位作者 郭璇 朱姣姣 Shamsur Rehman 李广贤 曾威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体激动剂(gly)处理后表型、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10 mmol/L浓度的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处理能够增强水稻苗期耐低温性。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水稻苗期通过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表达来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耐冷性。此外,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OsGLR6.5和OsGLR6.9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发现OsGLR6.5基因在水稻低温胁迫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这些发现对深入理解水稻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氨酸受体 耐冷性 基因表达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42寡聚体对突触内外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秋旋 贺娅旎 +3 位作者 刘玉香 冯一 张珂珂 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2,共8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发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作用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A、NR2B和N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突触内外的表达分布变化。方法:(1)用不同...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发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作用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A、NR2B和N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突触内外的表达分布变化。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42Os处理乳小鼠原代神经元,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原代神经元中mGluR5和NMDA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2)在C57BL/6小鼠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不同浓度的Aβ42Os,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mGluR5和NMDAR在突触内外的蛋白水平,以及mGluR5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钙信号下游通路相关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浓度Aβ42Os处理原代小鼠神经元增加mGluR5表达(P<0.01),减少NR2A、NR2B和NR1表达(P<0.01);引起mGluR5膜表面聚集,而使NR2A、NR2B和NR1膜表面表达分布减少。(2)高浓度Aβ42Os引起小鼠海马组织中突触mGluR5表达增加(P<0.01),NR2A(P<0.05)和NR2B(P<0.01)表达减少,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P<0.01);抑制PI3K表达及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过度激活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CaMKIIα);引起突触后致密蛋白95、亲棘蛋白(spinophilin)、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减少(P<0.01)。结论:(1)高浓度Aβ42Os引起神经元突触mGluR5过度聚集,NR2A、NR2B和NR1表达减少,而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2)高浓度Aβ42Os抑制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CaMKIIα通路,损伤突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受体蛋白调控植物生长与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梦娇 李洋洋 邬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75,共14页
植物谷氨酸受体(glutamate receptor-like,GLRs)是动物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的同源蛋白,在开花植物中具有多个拷贝,常以功能冗余的基因家族形式共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过程。GLRs在植物中发... 植物谷氨酸受体(glutamate receptor-like,GLRs)是动物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的同源蛋白,在开花植物中具有多个拷贝,常以功能冗余的基因家族形式共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过程。GLRs在植物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其动物同源蛋白既有类似之处,但又表现出植物特异性。iGluRs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iGluRs介导的神经传导中,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识别并结合突触后膜的iGluRs,iGluRs介导的阳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传递,构成神经传导的基础。过去20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GLRs也可以作为离子通道蛋白,通过调节跨膜离子流行使功能。本文系统综述了植物谷氨酸受体的蛋白结构和演化特征,并对已报道的重要功能位点进行阐释;总结了近些年来对植物谷氨酸受体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以及多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其与动物iGluRs作用机制的异同;提出并梳理了该领域仍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最后展望了该蛋白家族在作物耐逆育种中的重要应用前景和价值,以期为改良作物耐逆性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离子通道 钙信号 钙通道蛋白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植物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及针刺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觉 刘安国 +3 位作者 马重兵 贾静 张倩 严兴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1778,共8页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谷氨酸受体(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能够调节病理状态下的GluRs趋于正常,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谷氨酸受体(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能够调节病理状态下的GluRs趋于正常,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两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以及针刺对iGluRs和mGluRs表达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以期基于GluRs的表达为针刺调节神经突触可塑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和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双向调节作用
9
作者 孙娜 孔令恒 +3 位作者 牛利刚 朱娟霞 徐燕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观察其对大鼠CMR的调节作用;同时电损毁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oventral medulla,RVM)亚核中的中缝大核或双侧网状巨细胞核,观察VL-PAG对大鼠CMR的下行调控作用。结果 AMN082选择性激活VL-PAG内mGluR7后,对辣椒素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易化作用(P<0.05);与之相反,DCPG激活VL-PAG内mGluR 8对CAP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这种易化或抑制效应均可被其拮抗剂MSOP完全拮抗;损毁大鼠VL-PAG的主要中继亚核中的中缝大核后,VL-PAG内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P>0.05),VL-PAG内DCPG微注射所产生的抑制效应被部分地减弱(P<0.05);而双侧网状巨细胞核损毁后,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明显被减弱,同时DCPG所产生的抑制效应也有所减弱。结论VL-PAG内mGluR 7和mGluR 8对大鼠CMR具有易化和抑制双向调节效应,而这种双向调节效应很可能是通过RVM的不同亚核、不同神经元的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 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8 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
10
作者 陈锐 王华 +1 位作者 周全红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探讨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调节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于鞘内置管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等容量(10μL)生理盐水、L(+)-2-氨基-4-膦酰基丁酸(L-AP4)、VU0155041、AMN082和(... 目的探讨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调节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于鞘内置管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等容量(10μL)生理盐水、L(+)-2-氨基-4-膦酰基丁酸(L-AP4)、VU0155041、AMN082和(S)-3,4-二甲酸苯基甘氨酸(DCPG),注药后每隔15 min和30 min分别测量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50%PWT)和缩足潜伏期(PWL)。另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鞘内置管并行脊神经根结扎(SNL),术后第7天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及同上药物10μL,注药后同法测量大鼠50%PWT和PWL。再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NL组、SNL+注药组(生理盐水、VU0155041、AMN082和DCPG)(n=3),注药组于30 min后与其余各组同取腰膨大处脊髓,Western blotting检测mGluR4、mGluR7和mGluR8的表达。结果 L-AP4、VU0155041、AMN082和DCPG对正常大鼠的痛域无影响(P>0.05);但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P<0.05),其中以VU0155041效果最为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NL组手术同侧脊髓只有mGluR4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其他注药组只有mGluR4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mGluR7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luR8在脊髓基本不表达。结论第三组mGluRs中主要是mGluR4对神经病理性痛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4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神经病理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俐萍 金幼虹 +3 位作者 叶芳 罗玉 杨娟霞 陈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NMD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AMPA),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S)-DHPG],非竞争性NMDA受体... 目的探讨离子型及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大鼠温度过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NMD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AMPA),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作用药[(S)-DHPG],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竞争性AMPA受体拮抗剂(CNQX),选择性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pcco E)t分别注入L5~6脊神经结扎和假手术大鼠左足底部皮下组织,观察大鼠对辐射热的反应。结果 Glu、NMDA、AMPA、(S)-DHPG能减少假手术组足底逃避阈值,而对手术组则无效;相反,MK-801、CNQX及cpcco Et能增加手术组足底逃避阈值,但对假手术组无效。结论外周离子型和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敏感性的改变可导致末梢神经可塑性变化,这种变化是神经损伤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与维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5-6脊神经结扎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温度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上神经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8的表达及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茜茜 李超红 +2 位作者 赵晨露 赵宝生 刘玉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2-1178,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组织中II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和8(mGluR7/8)的表达、定位,以及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对mGluR7和mGluR8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SCG组织中mGluR7和mGluR8的... 目的研究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组织中II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和8(mGluR7/8)的表达、定位,以及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对mGluR7和mGluR8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SCG组织中mGluR7和mGluR8的表达。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mGluR7和mGluR8的分布。核浆分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mGluR7和mGluR8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分布情况。构建6周CIH大鼠模型,CIH组放于低氧小室中:首先向小室内充入100%氮气,使氧浓度分数逐渐降低至6%并维持30 s,然后充入100%氧气,使氧浓度分数回升至21%,作用周期为4 min/次,8 h/d,对照组放于常氧环境中。通过尾动脉血压检测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IH对SCG中mGluR7和mGluR8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大鼠SCG表达mGluR7和mGluR8。mGluR7分布于神经元和小荧光(SIF)细胞,上述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染色阳性,而在卫星胶质细胞(SGCs)、神经纤维和血管中不表达;mGluR8定位于神经元和SIF细胞的胞浆中,而在SGCs、神经纤维和血管中不表达。大鼠SCG核浆蛋白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mGluR7不仅存在于胞浆也存在于胞核蛋白中,而mGluR8仅存在于胞浆蛋白中。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H升高大鼠的收缩压(P<0.0001)、舒张压(P<0.001)和平均动脉压(P<0.0001)。CIH增加mGluR7和mGluR8的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mGluR7和mGluR8均表达于大鼠SCG,但是细胞定位方式不同,CIH升高大鼠血压并增加mGluR7和mGluR8蛋白在SCG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8 颈上神经节 慢性间歇性低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对神经元钙离子内流和凋亡的影响及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小刚 朱克 +2 位作者 李楠 马向晨 李建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介导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诱导神经元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 ,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凋亡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来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谷氨酸处理神经元造成兴奋性氨基酸...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介导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诱导神经元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 ,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凋亡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来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谷氨酸处理神经元造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用MK 80 1做保护研究。结果 体外培养 9d的大多数神经细胞 ,用 1mmol/L谷氨酸处理后 ,细胞内钙离子快速增加 ;谷氨酸处理后细胞死亡的形式主要是凋亡。预先用MK 80 1(10 μmol/L)可明显的减少由谷氨酸介导的钙离子反应 ,并且MK 80 1可同时减少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关系 ,钙离子内流在与谷氨酸毒性导致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神经元钙离子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策 乔健天 刘荣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分三型共八个亚型。其中Ⅱ和Ⅲ型mGluRs主要位于突触前,发挥对谷氨酸释放的负反馈调节。Ⅲ型mGluRs中的mGluR,位于谷氨酸能末梢突触前膜的活性区,发挥自身受体的作用,对正常情况下突触传递过程的谷氨酸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而属于Ⅱ型的mGluR2及属于Ⅲ型的mGluR4和mGluR8,则位于远离突触前膜活性区的外突触区,因而正常突触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谷氨酸量不能激活它们。只有在突触传递增强的情况下才被激活,抑制递质的释放。另外,mGluRs还分布在GABA能纤维末梢,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GABA的释放。对突触前膜受体尤其是位于外突触区的mGluRs受体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理想的工具药,从而预防和阻止谷氨酸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毒及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调节 神经递质 释放 突触前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神经功能和海马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蒯建科 姚立农 +5 位作者 于代华 杨永慧 张凤林 柴伟 孙绪德 彭德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神经行为和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R2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蛋白Ⅰ(GLAST)的远期改变。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1.h-1;K50组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神经行为和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R2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蛋白Ⅰ(GLAST)的远期改变。方法新生1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1.h-1;K5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1.h-1,均持续麻醉6h;生理盐水组(N组)给予与氯胺酮同体积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干预。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海马标本行谷氨酸NMDAR2受体及转运体GLAS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象,ImageJ图象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OD值。结果各组大鼠在旷场中央格的停留时间及穿越的方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迷宫测试K100组、K50组的逃逸潜伏期均明显高于C组和N组(P<0.05),而探索时间短于C组和N组(P<0.05),K100组和K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处理明显增加NMDAR2和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K100组和K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麻醉新生大鼠可引起神经功能和海马谷氨酸NMDAR2受体及转运体GLAST的远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谷氨酸转运体 海马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谷氨酸受体(IGluRs)通道及其相关杀虫剂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青君 张友军 徐宝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1-259,共9页
抑制性谷氨酸受体(IGluRs)属于半胱氨酸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主要介导神经和肌肉细胞中抑制性的神经传递,目前仅在无脊椎动物中发现,在脊椎动物中尚未发现,因此是高选择性杀虫剂的理想靶标。IGluRs主要分布在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和肌... 抑制性谷氨酸受体(IGluRs)属于半胱氨酸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主要介导神经和肌肉细胞中抑制性的神经传递,目前仅在无脊椎动物中发现,在脊椎动物中尚未发现,因此是高选择性杀虫剂的理想靶标。IGluRs主要分布在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和肌肉组织中,对控制吞咽、运动、感知和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等可能起关键作用。人们对IGluRs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对线虫和模式昆虫的研究,目前在线虫中共发现了4种α亚基和1种β亚基,是否有一种新的亚基类型如γ亚基尚不确定,从昆虫体内仅克隆了α亚基。就生理功能和药理特性而言,IGluRs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最为类似,但其氨基酸序列却与甘氨酸受体相似性最高。作用于IGluRs的杀虫剂包括阿维菌素/美倍霉素类、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以及吲哚二萜类化合物Nodulisporic acid等。对IGluRs的生理功能、分子特性、药理性质及相关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谷氨酸受体通道 生理功能 分子特性 药理性质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庞志平 徐天乐 吕国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2,共6页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代谢型 受体药理学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丽丽 严灿 徐志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它可参与GC水平的调节 ,影响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和突触可塑性 (LTP、LTD)的诱导 ,由此表明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类型的mGluRs具有不同的作用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它可参与GC水平的调节 ,影响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和突触可塑性 (LTP、LTD)的诱导 ,由此表明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类型的mGluRs具有不同的作用 ,机制较为复杂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抑制性谷氨酸受体的RNA干扰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秀珍 郭兆将 +5 位作者 朱勋 王少丽 徐宝云 谢文 张友军 吴青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1-1336,共6页
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glutamate-gated chloride channels,GluCls)或抑制性谷氨酸受体(inhibitory glutamate receptor,IGluR)是阿维菌素类药剂(avermectins)主要的作用靶标,目前人们对于昆虫的IGluR知之甚少。本实验采用RNA干扰(RN... 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glutamate-gated chloride channels,GluCls)或抑制性谷氨酸受体(inhibitory glutamate receptor,IGluR)是阿维菌素类药剂(avermectins)主要的作用靶标,目前人们对于昆虫的IGluR知之甚少。本实验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IGluR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中双链RNA(dsRNA)的最佳注射量分别为50.6nL和71.3nL。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结果表明,2龄和3龄幼虫在注射dsRNA 36h和24h后IGluR基因的转录后水平分别下降了32.67%和49.30%。幼虫发生RNA干扰后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注射了IGluR dsRNA的幼虫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说明,小菜蛾IGluR是阿维菌素的潜在靶标之一,为进一步阐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靶标抗性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抑制性谷氨酸受体 阿维菌素 RNA干扰 作用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悦 杨海涛 +2 位作者 邝伟川 黄凡 陆彦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