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消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谷氨酰胺转胺酶生产菌搭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1
作者 LiYan TieCuijuan +2 位作者 HeXiuping ZhangBorun ZhugeJian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生产菌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 微生物 搭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分离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灼维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0,共6页
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 ,设计了一个利用廉价的酶作用底物实施的蛋白质交联凝絮 -沉淀性能测定方法 ,并将其作为初筛手段 ,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转谷氨酰胺酶微生物菌种。从 13 9株放线菌中经初筛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的复... 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 ,设计了一个利用廉价的酶作用底物实施的蛋白质交联凝絮 -沉淀性能测定方法 ,并将其作为初筛手段 ,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转谷氨酰胺酶微生物菌种。从 13 9株放线菌中经初筛和摇瓶发酵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筛选得到 10株产酶菌株 ,其中一株酶活达 0 2 4U/mL ,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实验 ,确定为链霉菌属 ,编号为Streptomycessp .WZFF .W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生产 土壤分离 种选育 链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六容 何冬兰 刘梅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葡萄糖20.0,蛋白胨20.0,酵母提取物3.0,MgSO4·7H2O2.0,K2HPO4·3H2O2.0,KH2PO42.0,CaCO35.0。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最适pH分别为72h和7.0;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MTG酶活达1.04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胺酶 筛选 产酶条件 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璋 王灼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67,共6页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酰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Streptomyces sp.WZFF.W-12(谷氨酰胺转胺酶活0.24U/ml)为出发菌株,孢子经预培养处理处于萌发状态后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单独和结合羟胺进行多次复合诱变处理。实验发现,诱变处理后菌落的形态变异等特征与产酶能力呈相关关系,并被用于最初的突变菌落挑选。接着先后采用蛋白质交联凝絮-沉淀性能分析的初筛试验和摇瓶测定酶活的复筛试验分离选育高产酶突变菌株,最后获得一产酶活力达2.18U/ml的高产菌株W-12var HZ3,酶活相对提高了8倍。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方面的理化性能测试和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遗传性较为稳定,而且其理化性能与已报道的产酶菌种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谷氨酰胺胺酶 高产 诱变选育 产酶能力 形态变异 复合诱变处理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摇瓶条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美英 堵国成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摇瓶条件下, 以淀粉为碳源,蛋白胨及酵母膏为氮源,对Streptoverticilliumm obaraense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转胺酶的适宜初始pH... 在摇瓶条件下, 以淀粉为碳源,蛋白胨及酵母膏为氮源,对Streptoverticilliumm obaraense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转胺酶的适宜初始pH 值、淀粉质量浓度、接种量分别为6.1,2 g/dL,10% ;MTG酶活最高可达1.83 um ol/(m in·m L).初始加入硫酸铵对菌体生长影响不大,但对MTG 的合成却产生抑制作用;初始加入纯氨基酸及胱氨酸母液不利于MTG 酶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胺酶 摇瓶发酵 发酵 生产 M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批发酵生产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新征 王灼维 +4 位作者 杨秋明 郭兴要 韩兆鹏 蔡慧农 王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77,共5页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在20L和200L发酵罐上以在线监控技术手段直接监测分析环境因素对MTG发酵生产的作用效果,确立各级发酵罐分批发酵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碳氮源采用葡萄糖、淀粉和多价胨,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5%~10%,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培养温度、pH、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各项参数指标分别为30±0.5℃、6.6~6.9,0.8~1.1vvm和200~400r/min较为适宜。在这优化技术条件下,200L发酵罐可以稳定生产酶活在2.75U/ml以上的M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胺酶 分批发酵生产 链霉 培养基 在线监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和初始淀粉质量浓度对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美英 堵国成 +1 位作者 陈坚 伦世仪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研究了不同的 pH值对谷氨酰胺转胺酶 (MTG)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初始淀粉质量浓度及中后期碳源流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H值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发酵过程的 pH值控... 研究了不同的 pH值对谷氨酰胺转胺酶 (MTG)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初始淀粉质量浓度及中后期碳源流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H值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发酵过程的 pH值控制在 6 .5时 ,最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酶的合成 ,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较高的菌体干重 (DCW )和酶活 ;初始淀粉质量浓度以 3g/dL较适宜 ,其DCW和MTG酶活最高 ,DCW为 2 5.1g/L ,酶活水平达 2 .94U /mL ;中后期采用流加碳源的策略使发酵时间比分批发酵最好水平缩短 12h左右 ,酶活提高到 3.0 5U/mL ,各项指标均比分批发酵最好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原链轮丝 谷氨酰胺胺酶 流加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食品添加剂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春霞 叶梦情 易明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498-5501,共4页
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催化酰基转移,使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交联,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功能,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新型食品添加剂。主要介绍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作用机理、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谷氨酰胺胺酶 食品添加剂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功能性质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洪伟 张毅 +1 位作者 高源 姜彬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0,共4页
介绍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其理化性质、来源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特别是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液态奶中对蛋白质、乳清蛋白及酪蛋白的影响和对酸奶品质的改良作用。
关键词 谷氨酰胺胺酶 理化性质 发酵法生产 蛋白质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胺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海燕 马俪珍 《肉类研究》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类、生产方法及作用特点 ,并且系统地阐述了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 谷氨酰胺胺酶 肉制品 生产方法 作用特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纯化和复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名山 王树英 +1 位作者 陈坚 李华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1,共5页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利用PCR技术从茂原轮链丝菌 (Streptoverticilliummobaraense)中扩增得到产成熟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结构基因mtg ,克隆于表达载体pQE 3 0T ,构建成lac启动子控制下的His6融合表达质粒pMTG ,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利用PCR技术从茂原轮链丝菌 (Streptoverticilliummobaraense)中扩增得到产成熟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结构基因mtg ,克隆于表达载体pQE 3 0T ,构建成lac启动子控制下的His6融合表达质粒pMTG ,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E .coliM1 5中。对质粒稳定性的研究表明 ,E .coliM1 5在无选择压的情况下 ,于 3 7℃连续转接 5次 ,质粒丢失率仅有 2 4%,说明质粒基本稳定。重组菌经IPTG诱导 ,表达的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占菌体总蛋白的 1 8%,经SDS PAGE分析 ,表达的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 3 8ku ,与预期分子质量相符。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细胞经超声破碎 ,离心取包涵体溶于 8mol/L的尿素中 ,然后通过Ni NTA亲和柱分离纯化和稀释法复性。目的蛋白的纯度可达 95 %以上。比酶活为 1 0 3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原轮链丝 谷氨酰胺胺酶 基因克隆 分离 纯化 基因重组技术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riseoverticillatum合成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12
作者 张春红 李长彪 刘长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5-138,共4页
本文以S.griseoverticillatu ZY13作为生产菌株,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结果表明:在500 mL摇瓶中,菌株ZY13的最佳种龄48 h、最佳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64 h、pH值6.5~7.0、接种量5%~10%、装液量100 mL.培养基... 本文以S.griseoverticillatu ZY13作为生产菌株,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结果表明:在500 mL摇瓶中,菌株ZY13的最佳种龄48 h、最佳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64 h、pH值6.5~7.0、接种量5%~10%、装液量100 mL.培养基最佳组合为淀粉30 g/L、蛋白胨35 g/L和酵母膏3 g/L.添加硝酸钠有利于MTG的积累,酶活比对照提高了31%.在7.0 L台式发酵罐中发酵,适宜的初始pH值7.0,温度30℃,通气量2.0 L/min,搅拌转速150 r/min.MTG分批发酵与摇瓶相比较,发酵周期缩短了8小时,菌体细胞干重、酶活和生产强度分别增加了16%、27%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轮丝链轮丝 谷氨酰胺胺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G酶催化的乳铁蛋白对羊毛织物抗菌整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圆圆 范雪荣 +2 位作者 王强 崔莉 王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从而探讨乳铁蛋白固定化的主要工艺参数,得...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从而探讨乳铁蛋白固定化的主要工艺参数,得出优化工艺条件,即MTG酶用量为30 U/g织物,温度为40℃,时间为2 h,乳铁蛋白质量浓度为5 mg/mL。研究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羊毛织物上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达到9%左右,整理后的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57.95%,具有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胺酶 乳铁蛋白 羊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G酶催化羊毛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栋 范雪荣 +2 位作者 崔莉 王强 王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利用新型的生物催化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催化溶菌酶在羊毛织物上的固定化。采用SDS-PAGE法探讨了溶菌酶作为MTG催化底物的可行性以及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可以实现溶... 利用新型的生物催化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催化溶菌酶在羊毛织物上的固定化。采用SDS-PAGE法探讨了溶菌酶作为MTG催化底物的可行性以及固定化溶菌酶的酶学性质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可以实现溶菌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的pH值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优于游离酶;与物理吸附法相比,MTG催化法可赋予固定化溶菌酶的羊毛织物更好的耐水洗性和操作稳定性;此外,固定化酶的低温(4℃)干储藏稳定性良好,30天内酶活仍维持在80%以上。抗菌测试结果表明,MTG催化法固定化溶菌酶的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3.23%,抗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胺酶 羊毛 固定化 酶学性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G酶催化的乳铁蛋白对羊毛织物抗菌整理
15
《针织工业》 2010年第3期71-71,共1页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探讨了影响... 针对羊毛抗菌整理问题.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MTG酶(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乳铁蛋白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固定到羊毛织物上.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铁蛋白的固定效率.探讨了影响乳铁蛋白固定化的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乳铁蛋白 整理 MTG酶 微生物谷氨酰胺胺酶 酶催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