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食物蛋白质成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燕 温其标 +1 位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115,共6页
研究了添加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酪蛋白酸(NaCN)、明胶、乳清蛋白浓缩物(WPC)、小麦面筋蛋白(WG)及花生分离蛋白(PPI)6种蛋白质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 研究了添加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酪蛋白酸(NaCN)、明胶、乳清蛋白浓缩物(WPC)、小麦面筋蛋白(WG)及花生分离蛋白(PPI)6种蛋白质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WG,SPI,NaCN和明胶这4种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分别增加36.2%,17.7%,13.1%和25.6%(P≤0.05);NaCN,SPI,WPC,WG和明胶这5种蛋白质膜的表面疏水性分别增加216.1%,116.9%,30.5%,26.4%和2.4%(P≤0.05);同时膜的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质量及透光率也明显降低;明胶膜、NaCN膜和WPC膜的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16.3%,72.6%和172.3%,SPI膜和WG膜的断裂伸长率则分别降低7.5%和36.2%.电泳分析表明TGase使6种蛋白质均产生了共价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可食膜 蛋白质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燕 温其标 +1 位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蛋白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4 U/g)可以使膜的抗拉强度增加16.7%,表面疏水性增加39.2%,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膜的断裂伸长率、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质量及透光率,但是对水蒸气转...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蛋白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4 U/g)可以使膜的抗拉强度增加16.7%,表面疏水性增加39.2%,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膜的断裂伸长率、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质量及透光率,但是对水蒸气转移速率几无影响。扫描电镜(SEM)显示,酶法交联膜的表面比对照膜略为粗糙,断面却更为均匀致密。SDS-PAGE分析表明,TGase催化SPI产生了共价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大豆分离蛋白 蛋白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庆凯 邓宜鹂 +1 位作者 方慧 王旭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gammaglutaminetransferase,GGT)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血清GGT的升高在冠心病评估中的重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gammaglutaminetransferase,GGT)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血清GGT的升高在冠心病评估中的重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性冠脉造影后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分成冠脉病变组和冠脉正常组。计算冠脉病变组的Gensini积分;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GGT及其他致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C肽等],分析GGT及其他危险因素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226例患者中,冠脉病变组的年龄、BMI、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GT、胰岛素C肽、Gensini积分与冠脉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因素如性别、空腹血糖值(Glu)、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根据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成低分组(〈20分)、中分组(20~40分)、高分组(〉40分)3个亚组,并将冠脉正常组作对照组,冠脉病变患者各亚组GGT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胰岛素C肽则仅为高分组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冠脉病变组,高分组患者的GGT、胰岛素C肽显著高于低分组、中分组患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LDL—C与血清GGT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3,P〈0.01)和(r=0.264,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GT的面积为0.674(0.598—0.750),仅低于BMI(0.703)、LDL-c(0.687),而高于年龄(0.640)、胰岛素C肽(0.592)、HDL—c(0.379)。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GGT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冠脉风险的独立评价指标,尤其是在医疗检验手段落后的区县医院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γ谷氨酰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食品中蛋白质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斌 付桂明 +3 位作者 刘成梅 万茵 邹彬 童火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1-384,共4页
谷氨酰胺转移酶是一类可以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酶,能够促进蛋白质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催化蛋白质之间异肽键的形成,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改性。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谷氨酰胺转移酶的酶来源、酶学性质、酶... 谷氨酰胺转移酶是一类可以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酶,能够促进蛋白质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催化蛋白质之间异肽键的形成,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改性。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谷氨酰胺转移酶的酶来源、酶学性质、酶的催化机理及其对食品蛋白质的改性、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食品 蛋白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和明胶可食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燕 唐传核 +1 位作者 温其标 杨晓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1和SPI2)、酪蛋白酸钠(NaCN1和NaCN2)及明胶(G1和G2)3类蛋白质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8U/g蛋白),可以使SPI、NaCN和明胶等3类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有...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1和SPI2)、酪蛋白酸钠(NaCN1和NaCN2)及明胶(G1和G2)3类蛋白质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8U/g蛋白),可以使SPI、NaCN和明胶等3类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抗拉强度增加的辐度为13.1%(P≤0.05),而表面疏水性增加的辐度为2%~216%(P≤0.05);明显降低了膜的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量及透光率。对于断裂伸长率,TGase的处理使G1膜、NaCN2膜、G2膜、NaCN1膜和SPI2膜分别增加16.3%、16.8%、43.0%、72.6%和440.5%,而使SPI1膜降低7.5%。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TGase使这3类蛋白质均产生了共价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可食膜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改性对花生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春红 高爽 +1 位作者 王六强 李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谷氨酰胺转移酶对花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花生蛋白膜以提高膜的性能,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对花生蛋白膜性能、微观结构、差示扫描热量以及红外光谱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改性花生蛋白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阻氧性分别提高了91.69%... 采用谷氨酰胺转移酶对花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花生蛋白膜以提高膜的性能,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对花生蛋白膜性能、微观结构、差示扫描热量以及红外光谱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改性花生蛋白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阻氧性分别提高了91.69%、53.69%和4.97%;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15.12%和了32.85%。改性后,花生蛋白膜的内部孔洞变小,结构更加致密,但热稳定性下降。研究同时表明,谷氨酰胺转移酶主要作用于花生蛋白分子中的羟基及胺基,通过交联作用形成了酰胺基团,并改变了花生蛋白分子原有的二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花生蛋白膜 改性 DSC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姜燕 温其标 唐传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2,共4页
研究了底物浓度、pH、酶浓度、温度、时间、离子浓度和二巯基苏糖醇(DTT)的添加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TGase)诱导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PI溶液中加入MTGase,可以使体系在低温下形成凝胶;SPI低于8%不能形... 研究了底物浓度、pH、酶浓度、温度、时间、离子浓度和二巯基苏糖醇(DTT)的添加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TGase)诱导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PI溶液中加入MTGase,可以使体系在低温下形成凝胶;SPI低于8%不能形成凝胶;pH7.0,酶量为30U/g蛋白,50℃水浴加热1h,NaCl为0.6N时,均可获得最高的凝胶强度;添加DTT,对体系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胺转移酶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刁珠 孙侃 +5 位作者 黎锋 冯琬婷 张小云 黄楚霖 任萌 严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近年来被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GGT水平与十年心脏病危险评分——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更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患者。【方法】本研究入组了9 54... 【目的】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近年来被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GGT水平与十年心脏病危险评分——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更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患者。【方法】本研究入组了9 544名40岁及以上的广州社区居民,均来自于一项基于广州社区居民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GGT根据四分位数分组:Q1<15 U/L(n=2 407例)、Q2 15~19.9 U/L(n=2 302例)、Q3 20~28.9 U/L(n=2 442例)、Q4≥29 U/L(n=2 393例)。GGT与十年心血管疾病中高危风险(FRS≥10%)进行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结果】相对于GGT最低四分位数组,随着GGT水平升高,FRS≥10%的比例增高(P<0.01),这种相关关系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仍然存在,最高四分位数组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数组的1.72倍(95%置信区间1.28-2.29)。【结论】γ谷氨酰胺转移酶与十年心脏病危险评分FRS存在相关关系,建议常规体检早期重视GGT,有利于早期评估及干预心血管疾病中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胺转移酶 Framingham危险评分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姜燕 唐传核 +1 位作者 温其标 张宏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9,共4页
研究注模前酶作用时间对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在注模之前,将TGase(8U/gSPI)加入到成膜溶液中,分别在磁力搅拌下作用0、30、60、120min,然后注模成膜。利用质构仪检测蛋白膜的机械性能,结合哈克流... 研究注模前酶作用时间对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在注模之前,将TGase(8U/gSPI)加入到成膜溶液中,分别在磁力搅拌下作用0、30、60、120min,然后注模成膜。利用质构仪检测蛋白膜的机械性能,结合哈克流变仪的动态黏弹实验及SDS-PAGE实验进一步分析。注模前适度的酶作用(≤60min)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TGase改性的SPI膜机械强度的提高,特别是抗拉强度(TS)值;但是,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注模前的酶作用也会诱导SPI蛋白组分的聚沉反应,从而降低成膜溶液中可溶解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TGase改性SPI膜时,一方面会诱导蛋白交联;另一方面,交联过多又会导致沉淀;在利用TGase提高SPI膜的机械性能时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交联的同时抑制酶促聚沉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蛋白膜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在牛眼小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义珍 张海江 +1 位作者 熊新春 曹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78,共1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牛眼小梁细胞 组织型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PCR法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体外培养 实验应用 cell PO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及Ⅳ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博 胡义珍 曹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transglutaminase,tTG)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SODN)对牛眼小梁细胞(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s,BTMC)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胶原(colla...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transglutaminase,tTG)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SODN)对牛眼小梁细胞(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s,BTMC)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胶原(collagen-Ⅳ,CA-Ⅳ)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0.3μmol·L-1的tTG-ASODN转染BTMC,无血清DMEM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24h后,制作细胞爬片,利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TG-ASODN对BTMC表达FN、LN、CA-Ⅳ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和A-SODN转染组FN、LN和CA-Ⅳ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通过对细胞爬片进行图像统计学分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ODN1和ASODN2组中FN、LN、CA-Ⅳ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而ASODN1和ASODN2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一步证明了tTG可以促进BTMC表达细胞外基质。通过tTG-ASODN抑制BTMC表达FN、LN、CA-Ⅳ,从而有望从基因水平上防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细胞 谷氨酰胺转移酶 转染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钠对氧化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的谷氨酰胺转移酶交联反应及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悦 耿晓茜 +4 位作者 张月姝 王石 石蕊 赵虹霏 李春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共7页
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焦磷酸钠(sodium pyrophosphate,TSPP)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催化天然和氧化肌原纤维蛋白交联的程度及后续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程度随... 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焦磷酸钠(sodium pyrophosphate,TSPP)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催化天然和氧化肌原纤维蛋白交联的程度及后续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程度随着H2O2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TSPP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羟自由基对蛋白的攻击,且TSPP处理(+TSPP)样品的MTG交联程度明显高于未经TSPP处理(-TSPP)样品。无论是否添加TSPP,随着H2O2溶液浓度的升高,蛋白凝胶的储能模量(G’)和凝胶强度均逐渐降低,加入MTG后均有所回升,且增幅随着H2O2溶液浓度升高逐渐降低。相对于未经TSPP处理样品,TSPP处理条件下未氧化样品的G’和凝胶强度增幅更高,但氧化时增幅降低速度更快。说明虽然TSPP处理有利于MTG交联引起的凝胶性能提高,但当受到氧化胁迫时,TSPP处理反而对其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焦磷酸钠 肌原纤维蛋白 交联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诱导牛眼小梁细胞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的表达
13
作者 陈慧 胡义珍 +1 位作者 柯晓云 陈晓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观察睾酮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BTMC)中的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睾酮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 目的观察睾酮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BTMC)中的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睾酮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发病的关系。方法取新生牛BTMC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鉴定后,取3~5代BTMC用于实验。用不同浓度的睾酮作用24h。采用RT-PCR与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睾酮作用前后BT-MCtTG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分别加入浓度为18×10-3mmol.L-1、36×10-3mmol.L-1、54×10-3mmol.L-1、72×10-3mmol.L-1睾酮的培养液作用后,RT-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不含睾酮)、睾酮组均在433bp处出现特异性的tTG基因条带,但睾酮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均在212bp处出现β-actin的扩增产物的基因条带,且表达无明显差别。激光灰度值扫描进行半定量分析后,不同浓度睾酮组的tTG相对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461±0.021、2.111±0.016、2.536±0.032、3.176±0.026,其中后三个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对积分光密度值1.487±0.01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18×10-3mmol.L-1睾酮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TG的蛋白表达水平也随睾酮浓度变化而变化。结论雄激素睾酮可显著增加BTMC中tTG的表达。tTG的增加可能与POAG的发病有关。提示雄激素可能通过tTG作用而与POAG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2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个生物标记物以及与p16INK4A和NFκB表达的相关性
14
作者 欧阳斌燊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14,共1页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2(TG2)是最近被证实的一种伴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蛋白。它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的蛋白,属于钙依赖酶家族。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2促进结合有谷氨酸盐的肽链γ氨基甲酰基与多种蛋白的首个氨基共价结合,起翻译后的蛋白...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2(TG2)是最近被证实的一种伴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蛋白。它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的蛋白,属于钙依赖酶家族。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2促进结合有谷氨酸盐的肽链γ氨基甲酰基与多种蛋白的首个氨基共价结合,起翻译后的蛋白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 P16INK4A 宫颈上皮内瘤变 生物标记物 NFΚB 相关性 生物功能 共价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移酶对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和明胶膜特性的影响(英文)
15
作者 姜燕 温其标 +1 位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20,共8页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1和SPI2)、酪蛋白酸钠(NaCas1和NaCas2)及明胶蛋白质(G1和G2)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8U/g.蛋白)可以使SPI、NaCas和明胶等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与表面疏水性得到...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SPI1和SPI2)、酪蛋白酸钠(NaCas1和NaCas2)及明胶蛋白质(G1和G2)成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膜溶液中加入TGase(8U/g.蛋白)可以使SPI、NaCas和明胶等蛋白质膜的抗拉强度与表面疏水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SPI2膜、G1膜、SPI1膜、NaCas2膜和NaCas1膜的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33.2%、25.6%、17.7%、17.6%和13.1%(p≤0.05),NaCas1膜、SPI1膜、NaCas2膜和G1膜的表面疏水性分别增加了216.1%、116.9%、33.1%和2.4%(p≤0.05),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膜的水分含量、总可溶性物量及透光率。对于断裂伸长率,TGase的处理使G1膜、NaCas2膜、G2膜、NaCas1膜和SPI2膜分别增加了16.3%、16.8%、43.0%、72.6%和440.5%,而使SPI1膜降低了7.5%。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TGase使这6种蛋白质均产生了共价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蛋白质膜 膜性能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对谷氨酰胺转移酶介导的交联反应及凝胶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春强 陈洁 熊幼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研究不同盐浓度下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对后继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TG)交联反应及凝胶能力的影响。分散在三种盐浓度(0.15、0.45和0.6mol/L NaCl)下的肌原纤维蛋白在4℃分别氧化2h和24h,然后在0.6mol/L NaCl条件下加入MTG于30℃交联2... 研究不同盐浓度下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对后继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移酶(MTG)交联反应及凝胶能力的影响。分散在三种盐浓度(0.15、0.45和0.6mol/L NaCl)下的肌原纤维蛋白在4℃分别氧化2h和24h,然后在0.6mol/L NaCl条件下加入MTG于30℃交联2h。通过电泳和溶解度研究蛋白的氧化对MTG交联反应的影响,通过凝胶强度研究蛋白的氧化对MTG交联反应后凝胶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盐浓度下的氧化都会促进MTG交联反应,特别是高盐条件下的氧化(提高量达47.8%)。所有样品经MTG交联后凝胶强度均显著增加(p<0.05),高盐条件下氧化的蛋白其凝胶强度明显高于低盐条件,然而在所有盐浓度下,氧化蛋白的凝胶强度增幅均小于未氧化的。结果表明过多的交联反应反而不利于蛋白成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移酶 蛋白氧化 交联反应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表达的长角血蜱谷氨酰胺转移酶及其活性分析
17
作者 胡燕红 余玲莹 黄晓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1-339,共9页
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通过催化蛋白质的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之间形成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异肽键,或在与肽结合的谷氨酰胺残基处掺入伯胺,促进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网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动。... 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通过催化蛋白质的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之间形成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异肽键,或在与肽结合的谷氨酰胺残基处掺入伯胺,促进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网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动。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的谷氨酰胺转移酶基因(HlTGase,GenBank登录号为KX59300),并分析重组蛋白质的活性,评估其可能的应用价值。首先从长角血蜱上海株的成虫提取总RNA,根据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扩增并克隆HlTGase基因,以质粒pPICZC为表达载体,将该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进而对其编码蛋白质的分子特征及可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HlTGas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 262bp,编码了一条756aa的多肽链,该多肽链具有四个谷氨酰胺转移酶结构域,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84.6ku;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果蝇的谷氨酰转移酶亲缘关系最近;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具有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活性,能催化酪蛋白交联成较大的分子。本研究成功地用酵母表达了长角血蜱谷氨酰胺转移酶,重组蛋白质有催化蛋白质交联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特征 长角血蜱 谷氨酰胺转移酶 催化活性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彤 赵振军 +4 位作者 叶博 刘宇博 范琦 张嘉宁 李文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4,共7页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中的限速酶,与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的柞蚕GFAT基因(ApGFAT)CDS由2 022个碱基构成,编码674个氨基酸...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中的限速酶,与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的柞蚕GFAT基因(ApGFAT)CDS由2 022个碱基构成,编码674个氨基酸。将该基因连接到柞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pM748BE后与ApNPV-Δph/egfp+共转染Tn-High Five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将重组病毒注射到柞蚕蛹体内,收集发病蛹血淋巴,用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得到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ApGFAT蛋白在柞蚕蛹体内得到成功表达,酶活力为0.978μmol/(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人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酶1(GFPT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少春 刘林 +1 位作者 高艳春 顾玉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6,共6页
目的 制备特异性识别人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酶1(GFPT1)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比对GFPT1及其高度同源的同工酶GFPT2的蛋白质序列,针对GFPT1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并合成2个多肽,多肽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 目的 制备特异性识别人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酶1(GFPT1)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比对GFPT1及其高度同源的同工酶GFPT2的蛋白质序列,针对GFPT1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并合成2个多肽,多肽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3次加强免疫后得到抗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构建GFPT1和GFPT2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获得GFPT1和GFPT2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GFPT1和GFPT2重组蛋白以验证抗血清的特异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786-O细胞GFPT1的表达验证获得的抗血清能否识别内源性表达的GFPT1。结果 获得了特异性识别GFPT1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1 458 000,该抗体可用于Western blot法以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论 成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GFPT1的兔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1(GFPT1) 重组蛋白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明胶/六偏磷酸钠/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水凝胶包埋体系的构建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治芹 陈俊亮 +5 位作者 任广跃 段续 曹伟伟 李琳琳 赵梦月 金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90,共10页
研究以明胶(gelatin,GE)和六偏磷酸钠(sodium hexametaphosphate,SHMP)为原料,制得初级网络水凝胶,添加植物乳杆菌后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进一步交联构建复合水凝胶包埋体系,以期提高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和生物利... 研究以明胶(gelatin,GE)和六偏磷酸钠(sodium hexametaphosphate,SHMP)为原料,制得初级网络水凝胶,添加植物乳杆菌后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进一步交联构建复合水凝胶包埋体系,以期提高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经SHMP和TGase修饰后改变了GE的凝胶强度、水分分布状态及凝胶网络结构,同时降低了凝胶形成速率,使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更加稳定,GE/SHMP/TGase复合水凝胶包埋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有利于包埋的植物乳杆菌的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植物乳杆菌的存在轻微破坏了水凝胶的有序结构。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植物乳杆菌的加入导致GE分子内含有的色氨酸的延伸区暴露在更极性的环境中,在水凝胶胶凝过程中出现空间位阻效应,延缓了生物聚合物分子间共价交联和物理相互作用的形成,从而导致其微观结构发生改变。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及贮藏实验表明,与单一的GE基水凝胶相比,GE/SHMP/TGase凝胶中植物乳杆菌具有更高的益生菌细胞存活率及胃肠道释放特性。证实了GE/SHMP/TGase复合水凝胶对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制备益生菌递送系统的新方法,为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凝胶包埋体系 植物乳杆菌 六偏磷酸钠 明胶 谷氨酰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