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吉凯 胡毅玲 +1 位作者 胡巢凤 王声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癌病例组 16 1人和健康对照组 16 5人的GSTM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M1)和GSTT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 ,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GSTM1和GSTT... 目的和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癌病例组 16 1人和健康对照组 16 5人的GSTM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M1)和GSTT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 ,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GSTM1和GSTT1基因型之间以及基因型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GSTM1基因缺陷型和GST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的差异。在不吸烟 (SI=0 )的人群中 ,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外 ,该基因型还可显著增加年龄≥ 6 0岁者患肺腺癌的危险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GSTM1基因缺陷型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与GSTM1和GSTT1基因型不存在交互作用。分层分析表明GSTT1基因功能型与GSTM1基因缺陷型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在年龄≥ 6 0岁的人群及不吸烟的人群中 ,GSTT1基因功能型可以使得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危险度分别降低 48 5 %和 45 3%。结论 :GSTM1基因缺陷型是非吸烟者和年龄≥ 6 0岁者患肺癌 ,尤其是患肺腺癌的危险因素 ,GSTT1基因功能型可以降低不吸烟或年龄≥ 6 0岁的GSTM1基因缺陷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危险度。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GSTM1和GSTT1基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易感性 遗传学 谷胱甘转移M1 T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硒代谢积累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杜玉潇 李亚男 陈大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阐述了植物硒代谢的基本途径及其积累的分子机制,详细介绍了几种参与硒代谢的关键性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并展望了有关植物硒代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植物 代谢 ATP硫酸化 谷光甘过氧化物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戊菊酯对鲫鱼肝胰脏和鳃组织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袁红霞 秦粉菊 徐世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2-415,442,共5页
为了探讨氰戊菊酯对鲫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5、10、20、40μg/L)分别处理鲫鱼4、8、12、16d后,对肝胰脏、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 为了探讨氰戊菊酯对鲫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5、10、20、40μg/L)分别处理鲫鱼4、8、12、16d后,对肝胰脏、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氰戊菊酯能激活鲫鱼肝胰脏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但随着氰戊菊酯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SOD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肝胰脏和鳃中AKP和ACP酶活性均随氰戊菊酯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在染毒后4d,肝胰脏AKP酶活性随着氯戊菊酯浓度升高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胰脏ACP酶活性在染毒后12d和16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鳃组织ACP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没有显著差异。氰戊菊酯对鲫鱼肝胰脏GSTs活性产生较强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鲫鱼肝胰脏和鳃中的SOD、AKP,肝胰脏中ACP、GSTs活性均可以用作其组织细胞受农药胁迫的生物标志物,鲫鱼可作为一种淡水水体污染的监测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氰戊菊酯 肝胰脏 超氧化物歧化(SOD) 碱性磷酸(AKP) 酸性磷酸(AKP) 谷光甘转移(G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M1基因多态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易感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曼华 陈晓红 周林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M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及其与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了91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58例肝硬化(LC)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C...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M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及其与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了91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58例肝硬化(LC)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34例正常对照者。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缺失情况。结果正常组GSTM1基因缺失率(46.92%)与HCC组(61.5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LC组(45.61%)、CHB组(49.18%)差异无显著性。携带GSTM1空白基因型者比非空白基因型者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高1.81倍(OR=1.81,95%CI=1.05~3.12)。携带的55岁前发病的HCC病人GSTM1空白基因型分布明显较55岁后发病者高(P<0.05)。结论GSTM1空白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有关,且与其发病年龄有关,与肝硬化和慢乙肝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光甘肽转移酶/遗传学 肝细胞/遗传学 肝炎 乙型 GSTM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中药及绿茶对烟焦油引起的小鼠肝ANDM和GST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常福厚 扈廷茂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通过烟焦油对小鼠肝微粒体ANDM和GST的作用,探讨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的抗烟毒作用。采用钙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并测定小鼠肝微粒体中的ANDM、GST活性水平。结果表明,2%LD50(0.01 g/kg)的烟焦油可使小鼠肝脏中A... 通过烟焦油对小鼠肝微粒体ANDM和GST的作用,探讨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的抗烟毒作用。采用钙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并测定小鼠肝微粒体中的ANDM、GST活性水平。结果表明,2%LD50(0.01 g/kg)的烟焦油可使小鼠肝脏中ANDM显著升高,对GST的影响不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组可使焦油升高的ANDM明显降低,并明显升高GST活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有明显的抗烟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中药 氨基比林-N-脱甲基 谷光甘-S-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GST-π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巧元 张幸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7-319,381,共4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s,P-gp)和谷光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78例大肠癌、31例癌旁正常肠黏膜中P-gp和GST-π的表达。...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s,P-gp)和谷光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78例大肠癌、31例癌旁正常肠黏膜中P-gp和GST-π的表达。结果:P-gp、GST-π在7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5.9%,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5)。P-gp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存在正相关(P<0.05)。P-gp、GST-π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P-gp和GST-π在大肠癌中均高表达,在大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gp和GST-π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及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P-糖蛋白 谷光甘-S-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