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地的方士文化与汉代的谶纬之学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克奇 《管子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它的形成,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结合的精神成果之一。具体来讲,齐地的方士文化与鲁文化的代表儒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组合形成了谶纬之学,并对汉代政治和文化... 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它的形成,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结合的精神成果之一。具体来讲,齐地的方士文化与鲁文化的代表儒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组合形成了谶纬之学,并对汉代政治和文化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文化 方士文化 谶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谶纬之学观照东汉“草书热”
2
作者 罗艳清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4期68-71,共4页
两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政治一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至东汉末,朝政日益腐败,民生凋敝不堪重负。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走入仕... 两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政治一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至东汉末,朝政日益腐败,民生凋敝不堪重负。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走入仕进之路的读书人就必须是儒者。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之下,士人深受影响。谶纬之学的思想本身是儒学,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学,使儒学逐步神学化,“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转折时期 天人感应 民生凋敝 佛教传入 造纸术 谶纬 董仲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被引量:5
3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2003年第2期20-25,共6页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经学、谶纬神学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上层社会的影响。其二,由方仙道演化而来的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宗教。这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下层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拟从齐文化与经学、谶纬、道教等方面来观照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流变史 先秦时期 谶纬学 谶纬 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