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微结构的谱系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杏杏 潘林 +2 位作者 高凌霞 夏锦红 李顺群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为表述黄土湿陷前后的微结构特征,引入谱系聚类分析法,对采集的21张黄土扫描电镜图像的微结构参数进行研究.根据聚类原理,定义了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以及Ward法的类间距离,给出了参数间具体的聚类过程.研究表明,对黄土湿陷前后微结... 为表述黄土湿陷前后的微结构特征,引入谱系聚类分析法,对采集的21张黄土扫描电镜图像的微结构参数进行研究.根据聚类原理,定义了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以及Ward法的类间距离,给出了参数间具体的聚类过程.研究表明,对黄土湿陷前后微结构进行评估时,最长距离法和Ward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最短距离法无法客观评价其特征.采用的谱系聚类法,可以综合评估域内颗粒体几何属性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谱系聚类分析 类间距离 黄土 微结构 湿陷 几何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系聚类分析的集装箱装箱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冰心 王利民 +1 位作者 崔丽霜 庞永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8,共3页
围绕集装箱装箱优化问题,在聚类分析中利用谱系聚类分析原理,提取包装箱的长、宽、高作为3行1列矩阵,对包装箱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聚类的个数和各类的长、宽、高尺寸。然后,选取聚类中的任意4种作为方案生成的输入,利用层叠原理、边际... 围绕集装箱装箱优化问题,在聚类分析中利用谱系聚类分析原理,提取包装箱的长、宽、高作为3行1列矩阵,对包装箱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聚类的个数和各类的长、宽、高尺寸。然后,选取聚类中的任意4种作为方案生成的输入,利用层叠原理、边际方法、递归原理对选取的包装箱进行装箱,以达到占有率较高的目的。同时通过图形显示,对方案生成结果进行简单的一维和二维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聚类分析 分类 集装箱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油藏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革洪 高才松 刘玉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通过统计科尔沁油田马家铺地区九佛堂组储层物性参数 ,利用聚类分析原理 ,计算出相似性统计量 ,根据相似程度把储层聚合归类 ,解决了油藏分类问题。
关键词 油藏 分类 聚类分析 距离系数 相似系数 谱系 数学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环境管理平台聚类分析的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民涛 张雁雁 韩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4-146,151,共4页
高效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关键和必然趋势。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在环境管理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这两种高效工具几乎处于"脱节"状态;文章在GIS平台上有效地集成了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有利于区... 高效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关键和必然趋势。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在环境管理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这两种高效工具几乎处于"脱节"状态;文章在GIS平台上有效地集成了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有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管理对空间海量数据的分析,文章重点介绍了系统聚类谱系图的生成算法与绘制中的难点,并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多元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谱系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序列不连续点的小波分析和混合聚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乾生 周小波 孙喜晨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1-558,共8页
不论是单纯的小波分析还是单纯的非参数分析法都有其局限性。当样本量很大时,Fisher算法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而且它不具有谱系结构,因此,为了保证谱系结构以及较快的计算速度,作者以小波变换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各... 不论是单纯的小波分析还是单纯的非参数分析法都有其局限性。当样本量很大时,Fisher算法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而且它不具有谱系结构,因此,为了保证谱系结构以及较快的计算速度,作者以小波变换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各类不连续点,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实验分析,并且实验结果给出了各类不连续点位置的比较精确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聚类分析 不连续点检测 气候序列 谱系结构 突变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Fuzzy聚类分析及其在计量鉴定中应用的研究
6
作者 孔繁亮 王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用不分明拓扑的观点探讨了Fuzzy聚类分析,并通过对计量鉴定中一实例的聚类分析,获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为该项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方法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聚类谱系 模糊聚类分析 计量鉴定 不分明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脉诊信号的无监督聚类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冰 李绍滋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4-570,共7页
随着中医客观化工作的推进,脉诊技术也越来越走向客观化和仪器化。然而,如何对仪器所检测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却还是回到了原来脉诊诊断主观化的问题上。因为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依赖于对大量的脉诊数据进行标注。但是在临床诊断和... 随着中医客观化工作的推进,脉诊技术也越来越走向客观化和仪器化。然而,如何对仪器所检测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却还是回到了原来脉诊诊断主观化的问题上。因为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依赖于对大量的脉诊数据进行标注。但是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医生与医生之间对于脉象的体会不同,会导致他们对病人脉象的区分标注不同。在对比了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和聚类方案之后,提出了一个较好的无监督脉诊客观化方法,在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以梅尔倒谱系数(MFCC)进行特征提取,在中医专家对数据进行标注之前,先根据信号的特征,使用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进行粗线条的分类,使得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细化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为中医脉诊提供了进一步客观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机器学习 无监督学习 聚类分析 双树复小波变换 中医客观化 梅尔倒谱系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我国东北地区代表性粳米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蒋森涛 段晓亮 +5 位作者 张东 商博 刘辉 马航 杨潮锋 刘兴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4种粳米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粳米的主要香气组分构成类似,以己醛、壬醛等醛类为主;五优稻4号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品种粳米,使得其香气更加浓郁;关于粳米香气组分鉴定技术,GC-MS技术的准确度和检测范围优于电子鼻技术,而检测效率低于电子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米 香气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层次聚类分析(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道动力可靠性分析的降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建星 郭君 +3 位作者 杜尊峰 孙凡 傅明炀 郑金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7-762,共6页
地下管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其进行的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是地下管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但传统的可靠性分析只是针对单根管道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采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对地震作用下的地下管线动力可靠性进行分... 地下管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其进行的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是地下管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但传统的可靠性分析只是针对单根管道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采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对地震作用下的地下管线动力可靠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系统可靠性计算量大的难题,引入了PNET法(point evaluation technique)与谱系聚类分析法两种降维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对地下管线的系统可靠性分析达到实用化程度.最后还结合实例进行了系统可靠性计算并对两种降维方法做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动力可靠性 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 PNET法 谱系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产业综合分析的平潭岛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青生 黄金良 +5 位作者 王翠 王炳坤 吴耀建 张继伟 林河山 罗汉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平潭岛生态、经济和产业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了海岛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平潭岛生态-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宜性分区,将平... 基于平潭岛生态、经济和产业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了海岛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平潭岛生态-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宜性分区,将平潭岛分为不适宜开发区域、限制性开发区域和适宜开发区域,面积分别为61.87、107.48和112.19 km^2,分别占全岛面积的21.98%、38.17%和39.85%。而后通过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产业发展分析进行了产业适宜性分析,将11个乡镇分成产业一类和产业二类两大类:其中产业一类主要包括芦洋乡、中楼乡和岚城乡,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区域,适宜发展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二类主要包括潭城镇、苏澳镇、澳前镇、流水镇、北厝镇、敖东镇、平原乡和白青乡,主要分布于沿海丘陵区域,适宜发展渔业、旅游业。本研究评价结果可以为平潭岛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产业综合分析 开发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层次分析法(AHP)-层次聚类分析(hca)方法 平潭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谱系聚类在区域物流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社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16-2019,共4页
为了正确评估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在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评估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评价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SAS统计软件的谱系聚类功能,应用谱系聚类法对中国大陆省级... 为了正确评估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在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评估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评价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SAS统计软件的谱系聚类功能,应用谱系聚类法对中国大陆省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相似程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反映了该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聚类结果科学合理,可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政策制定。最后针对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系统评价 聚类分析 谱系聚类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程序新算法及其在油液分析软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杰 严新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7,101,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聚类谱系图生成的程序算法,这种方法只需要计算一次距离矩阵,利用设计的排序数组,就可以实现谱系图中关键的输出位置计算。该方法能很好地集成在开发的油液分析软件中。应用该算法,程序简单高效,并能够用聚类方法来分析... 研究了一种新的聚类谱系图生成的程序算法,这种方法只需要计算一次距离矩阵,利用设计的排序数组,就可以实现谱系图中关键的输出位置计算。该方法能很好地集成在开发的油液分析软件中。应用该算法,程序简单高效,并能够用聚类方法来分析油液的状态,进而得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油液分析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思路,有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油液分析 算法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719份病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针刺取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少红 朱文增 +10 位作者 赵宁侠 刘佳 雒琳 李洪皎 艾艳珂 赵天易 李姗珊 邹梅梅 杨蕾 宋虎杰 何丽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630-634,644,共6页
目的:通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1719份ASD患者的病历中针刺治疗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Excel 2019建立穴位处方数据表,利用古今医案... 目的:通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1719份ASD患者的病历中针刺治疗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Excel 2019建立穴位处方数据表,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Gephi 0.9和Liquorice等软件应用分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针刺治疗ASD的核心穴位处方进行挖掘。结果:所有患者的针刺治疗处方中共包含51个腧穴(穴区),主要分布在十四经脉、靳三针穴区、头穴区、经外奇穴。基于分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包括17个核心腧穴(穴区),其中8个主要核心腧穴(穴区):百会、神门、内关、四神针、智三针、语言一区、涌泉、脑户;9个次要核心腧穴(穴区):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肝俞、悬钟、太冲、心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聚类分析结果可将针刺治疗ASD的高频腧穴分为5类。第1类:百会、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语言一区、四神针;第2类:内关、神门;第3类:脑户、悬钟、涌泉;第4类:肝俞;第5类:风池、心俞。结论:研究发现ASD的针刺治疗在选穴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体针和头针并用,体针以调脏腑平衡为主,头针以调神和对症治疗为主,可为临床针刺治疗ASD的取穴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针刺 核心处方 数据挖掘 分层网络分析 关联分析 聚类分析 取穴规律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透骨香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林 周祖英 +4 位作者 周家华 迟明艳 郑林 黄勇 黄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透骨香中原儿茶酸、表儿茶素、绿原酸、槲皮苷、白珠树苷、滇白珠苷A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透骨香中原儿茶酸、表儿茶素、绿原酸、槲皮苷、白珠树苷、滇白珠苷A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成分。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加样回收率98.76%~101.88%,RSD 1.0%~2.5%。透骨香根、地上部分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异,白珠树苷、表儿茶素、原儿茶酸是质量标志成分。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可用于透骨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香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UPLC-MS/MS 层次聚类分析(hca)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C特征提取的故障预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15
作者 常飞 乔欣 +1 位作者 张申 许华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6-1719,共4页
针对渐变故障的准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MFCC)特征提取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监测对象上安装的声传感器获得机器当前运行的声音信号;然后声音信号经过预处理后,将其进行Mel变... 针对渐变故障的准确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MFCC)特征提取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监测对象上安装的声传感器获得机器当前运行的声音信号;然后声音信号经过预处理后,将其进行Mel变换,获得其MFCC特征向量;最后经SVM分析器对机器运行时的测试数据和所存机器正常运行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给出机器的健康评价。测试了海马M3发动机存在撞击声、轻敲声、轰鸣声时的健康度以及分析了采集的声信号存在噪声时的抗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FCC特征值能够作为机器健康预测的特征向量,且方法在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MEL频率倒谱系 聚类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结合DWT鉴别研究六种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静 刘刚 +2 位作者 欧全宏 赵帅群 徐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277-1280,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离散小波变换(DWT)、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对甘薯、马铃薯、薯蓣、莲藕、豌豆、玉米淀粉进行鉴别研究,测试淀粉样品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6种淀粉样品红外光谱相似,但在1 700~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离散小波变换(DWT)、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对甘薯、马铃薯、薯蓣、莲藕、豌豆、玉米淀粉进行鉴别研究,测试淀粉样品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6种淀粉样品红外光谱相似,但在1 700~800 cm-1范围内,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差异明显。对此范围内的原始红外光谱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离散小波变换的第五尺度细节系数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离散小波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4.43%,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正确率为100%。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可以鉴别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来源 鉴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离散小波变换(DWT) 主成分分析(PCA) 聚类分析(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系数的改进统计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劲 董吉文 潘玉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1-1323,1368,共4页
距离系数是传统聚类分析方法中常用的相似程度统计量。在该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值贴近程度,又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形贴近程度的改进统计量——贴近度,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样本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实例表明该统计量... 距离系数是传统聚类分析方法中常用的相似程度统计量。在该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值贴近程度,又能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形贴近程度的改进统计量——贴近度,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样本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实例表明该统计量应用于传统聚类分析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统计量 贴近度 模糊关系矩阵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程度下白茶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冬梅 郭杰 +2 位作者 贺海善 孙鸣鸣 张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1-122,共2页
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采集不同氧化程度下白茶的原始光谱数据。其次利用原始光谱数据计算吸收系数、折射率。不同氧化程度下白茶吸收系数谱图平行排列,依次为正常氧化,弱氧化,过氧化,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1.5 THz时达到18 cm... 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采集不同氧化程度下白茶的原始光谱数据。其次利用原始光谱数据计算吸收系数、折射率。不同氧化程度下白茶吸收系数谱图平行排列,依次为正常氧化,弱氧化,过氧化,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1.5 THz时达到18 cm^(-1)。折射率在1.42~1.44之间交叉排列,随着频率的增加缓慢下降。最后对吸收系数进行PCA分析和HCA分析,均只可将过氧化样本区分出来。未来有望作为判别茶叶氧化程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 白茶 主成分分析(PCA) 系统聚类分析(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与解剖学的联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1期47-55,共9页
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简介(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当今信息时代到来的前夕,学术界知识爆炸,学科之间进行重新分化、组合,一些边缘学科的出现是必然现象。目前社会出现所谓“三四五”的特征.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 非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 图像处理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因变量 自变量 多元统计方法 主要因子 数理 基础医学 形态学科 聚类分析 点群分析 人工器官 人一机系统 谱系 计算机 西方国家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仿真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含油储集岩连续抽提组分油源指标和油源研究
20
作者 蔡航新 靳军 +4 位作者 李二庭 张仲达 谷元龙 于双 潘长春 《地球化学》 2025年第5期747-758,I0015-I0019,共17页
对玛湖凹陷44个含油储集岩样品进行连续抽提,获取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组分,并对各连续抽提组分进行GC、GC-MS和GC-IRMS分析。选取16个油源(岩相)指标,包括2个同位素指标(反转指数RI和δ^(13)C(n-C_(25)))、2个类异戊二烯烷烃指标(Pr/... 对玛湖凹陷44个含油储集岩样品进行连续抽提,获取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组分,并对各连续抽提组分进行GC、GC-MS和GC-IRMS分析。选取16个油源(岩相)指标,包括2个同位素指标(反转指数RI和δ^(13)C(n-C_(25)))、2个类异戊二烯烷烃指标(Pr/n-C_(17)和Ph/n-C_(18))、6个萜烷指标(Ts/C_(23)三环萜烷、Ts/(C_(28)+C_(29))三环萜烷、C_(29)Ts/C_(23)三环萜烷、C_(29)Ts/(C_(28)+C_(29))三环萜烷、C_(30)重排藿烷/C_(23)三环萜烷和C_(30)重排藿烷/(C_(28)+C_(29))三环萜烷)和6个芳烃指标(三甲基萘(TMNs)/(TMNs+(Ch))、四甲基萘(TeMNs)/(TeMNs+Ch)、TMNs/(TMNs+菲(P))、TeMNs/(TeMNs+P)、TMNs/(TMNs+甲基菲(MPs))和TeMNs/(TeMNs+MPs)),应用谱系聚类分析(HCA)将122个连续抽提组分分为3类。Ⅰ类油组分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P1f)烃源岩,Ⅱ类油组分来源于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P2w)烃源岩,Ⅲ类油组分为前两类油组分的混合。含Ⅰ类油组分的含油储集岩样品在全玛湖凹陷均有分布,含Ⅱ类和Ⅲ类油组分的含油储集岩样品仅分布于玛湖凹陷西南部,表明下二叠统风城组(P1f)有效烃源岩或烃源灶遍布全玛湖凹陷,而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P2w)有效烃源岩或烃源灶在玛湖凹陷仅分布于西南部。在这16个油源(岩相)指标相互间的交会图中,3类油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因此依据单个油源指标交会图对连续抽提组分进行油源分类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依据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油源(岩相)指标,应用HCA方法对连续抽提组分进行油源分类更可靠和更容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含油储集岩 连续抽提 油源(岩相)指标 谱系聚类分析(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