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彩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苏轼的生存背景、处世态度及其文论导向的形成,向世人昭示了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简远的主体风格的促成: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苏轼随遇而安的... 苏轼的生存背景、处世态度及其文论导向的形成,向世人昭示了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简远的主体风格的促成: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为其谪居诗超迈淡泊的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苏轼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为其谪居诗以旷达简远的艺术形式,自由、自然地表情达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促成 苏轼 谪居诗 简远旷达 主体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王禹偁的诗歌内容
2
作者 卢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宋初诗人王禹偁,自幼家道贫寒,年少时经历五代离乱。入仕后,八年三黜,一贬再贬,最终卒于蛮荒之地。然而他"守正直"、"佩仁义",极度彰显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百折不屈的精神。他坚守君明臣贤、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他一... 宋初诗人王禹偁,自幼家道贫寒,年少时经历五代离乱。入仕后,八年三黜,一贬再贬,最终卒于蛮荒之地。然而他"守正直"、"佩仁义",极度彰显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百折不屈的精神。他坚守君明臣贤、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他一生情寄山水,心向自然,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羡慕僧人、道士避居山水的超然情怀,与他们也有诗歌往来。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平易清丽和沉郁峻拔兼具的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禹偁 政治 悯农 谪居诗 闲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