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谨言慎行”倾向--“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概念诠释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
28
1
作者
吕林海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5-97,共13页
基于对已有实证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背后有一个独特的、值得关注的要素--"利他沉默",它紧密关联着中华文化典籍中的一个颇具"德性"要义的概念--"谨言慎行"。通过...
基于对已有实证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背后有一个独特的、值得关注的要素--"利他沉默",它紧密关联着中华文化典籍中的一个颇具"德性"要义的概念--"谨言慎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谨言慎行"包含两个"倾向"因子,即"控制性表达"和"克制性质疑";这两个因子都对"深层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性表达"还显著地正向影响着"浅层学习";这两个因子都对大学生的"思维倾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克制性质疑"对于质疑思维、创新思维、迁移思维等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而"控制性表达"则对"论证思维"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建议,要深刻认识中国学生学习和思维背后所独具的"伦理附着性",要着力构建"倾听+参与"的"中国式优质课堂",要高度重视"延迟性质疑与解疑"所具有的中国教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谨言慎行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谨言慎行”倾向--“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概念诠释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
28
1
作者
吕林海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5-97,共13页
基金
2018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深层学习及相关影响要素研究”(项目编号:18JYB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对已有实证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背后有一个独特的、值得关注的要素--"利他沉默",它紧密关联着中华文化典籍中的一个颇具"德性"要义的概念--"谨言慎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谨言慎行"包含两个"倾向"因子,即"控制性表达"和"克制性质疑";这两个因子都对"深层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性表达"还显著地正向影响着"浅层学习";这两个因子都对大学生的"思维倾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克制性质疑"对于质疑思维、创新思维、迁移思维等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而"控制性表达"则对"论证思维"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建议,要深刻认识中国学生学习和思维背后所独具的"伦理附着性",要着力构建"倾听+参与"的"中国式优质课堂",要高度重视"延迟性质疑与解疑"所具有的中国教学价值。
关键词
课堂沉默
谨言慎行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大学生
Keywords
classroom silence
speak and act with cau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谨言慎行”倾向--“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概念诠释与实证分析
吕林海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